一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8247发布日期:2022-02-19 20:4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龙头。


背景技术:

2.自来水是最常饮用的生活资源,其卫生与否直接影响到使饮用者的健康安全。而水龙头是自来水的导出装置,其洁净度与否也间接影响到自来水的卫生。尤其是水龙头的出水位置,由于暴露在充足的光线及空气中,容易成为各种细菌、藻类的温床。
3.专利号为cn202010021508.5的中国发明申请《一种紫外光消毒水龙头》,在其出水管靠近出水口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光孔,而紫外灯ⅰ设置在第一通光孔处,通过紫外灯ⅰ发出的紫外光,可对自来水及出水管内部进行初步消毒。
4.虽然上述的专利通过在出水口设计紫外灯的形式来实现消毒,但是其紫外灯位于整个水龙头外部,设计不协调,且对于一些直饮水水龙头,当需要承接热水时,外部设计的消杀装置会造成干涉。为此专利号为cn201510829408.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水龙头》,该水龙头在出水管内设有led紫外杀菌灯,通过led紫外杀菌灯,可以实现对终端出水进行杀菌或者抑菌。虽然该专利将紫外灯设计在出水管内,但是距离出水口仍旧有一定的距离,水管的末端依然得不到有效的杀菌消毒,且在一些特殊的使用场景下,例如长时间不用,出水口部分与外界环境接触,细菌含量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有效提升出水区域杀菌效果的水龙头。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龙头,包括:
7.水龙头主体,其在邻近出水端处具有容腔,所述容腔具有开口朝下的出水口;
8.第一杀菌灯,设于所述容腔内且邻近出水口布置;
9.还包括有:
10.第二杀菌灯,设于所述容腔内且沿着流体的流动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杀菌灯的下游,该第二杀菌灯包括至少两个环绕所述出水口周向布置的第二灯珠,各所述第二灯珠之间具有供水流通过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出水口流体连通。
11.水龙头主体可以有多种形式,优选地,所述水龙头主体包括用来与台面安装的支撑壳体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壳体上且至少局部侧向延伸的龙头壳体,所述龙头壳体内部中空形成所述的容腔,所述出水口开设于龙头壳体的底壁上且布置在远离支撑壳体的一侧。
12.流体在龙头壳体内的输送通道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优选地,所述容腔内还具有与龙头壳体同向延伸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布置在所述第二流道的下游且延伸方向与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交叉。
13.为了确保对出水区域的上游进行杀菌消毒,优选地,所述容腔内还设有导流座,所述第二流道布置在所述导流座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杀菌灯至少局部位于所述第二流道内。
14.导流座可以是不同的结构,优选地,所述导流座包括安装板、支撑框体和透光件,所述安装板横向布置在所述容腔内且在邻近出水口的位置具有开口,所述透光件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开口处且向下延伸,所述支撑框体布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下方且环绕在所述透光件的外围,且所述透光件上开设有竖向的通孔,该通孔形成所述的第一流道。
15.为了确保第二杀菌灯能对出水区域的下游进行照射杀菌,优选地,在所述支撑框体周向的各个侧板中,至少两个侧板上开设有灯孔,且所述支撑框体与所述透光件之间留有间隔形成夹层空间,各所述第二灯珠穿设在对应的灯孔处,并伸入至所述夹层空间内。
16.为了透光件与第二灯珠灯头部分的契合,确保光线集中照射到第一流道内,优选地,所述透光件在与每个灯孔相对应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适配第二灯珠的嵌槽。
17.为了确保水汽分离,优选地,所述容腔内还设有分离盒,该分离盒布置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且该分离盒的内部中空形成用来分离水汽的分离腔,所述分离盒还具有与分离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且所述出口与容腔的出水口流体连通,所述导流座、第一杀菌灯和第二杀菌灯均设于所述分离腔内。
18.具体地,所述分离盒包括顶部具有敞口的盒体以及用来遮盖所述敞口的盖板,所述导流座设于所述盖板和盒体的底壁之间,并与盖板之间留有间隔而形成所述的第二流道。
19.实现水汽分离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还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流板,该挡流板布置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且与所述分离盒的进口相对。
20.为了确保第一杀菌灯的安装,优选地,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分离腔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杀菌灯设于该安装孔处。
21.具体地,第一杀菌灯包括灯座、灯罩和第一灯珠,所述灯座的底部具有伸入至所述分离腔内的安装台,所述第一灯珠设于所述安装台上,所述灯罩安装在所述灯座的底部且能罩扣在所述安装台外围。
22.为了确保第一杀菌灯在安装时的密封,避免漏水,优选地,所述灯座的周向具有向外延伸的挡肩,对应在所述安装孔的下沿具有向内延伸的挡边,所述灯座通过所述挡肩和挡边的限位配合而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挡肩和挡边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圈。
23.为了避免第一杀菌灯在气压较大时产生装配松动,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上沿具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设有用来限制灯座脱离安装孔的环形限位件。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水龙头通过设于容腔内且邻近出水口布置的第一杀菌灯以及布置在第一杀菌灯下游的第二杀菌灯,可以有效的在流体流动方向上对出水口区域的上游和下游进行杀菌消毒;且第二杀菌灯中第二灯珠的环绕出水口布置形式,使得流体从第一流道流出至出水口的过程中,各个第二灯珠覆盖到足够的照射面积,与传统的杀菌结构相比,在相同流速的情况下光照覆盖更加全面、无死角,使得杀菌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龙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龙头壳体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8.图4为图3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5为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离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流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3.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34.在本实施例中,该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1、第一杀菌灯3和第二杀菌灯4。本实施例中的水龙头主体1具体包括用来与台面安装的支撑壳体11以及设于支撑壳体11上且至少局部侧向延伸的龙头壳体12。这里提到的龙头壳体12实际起到了出水的作用,即为水龙头主体1的出水端,且其内部中空形成容腔10,该容腔10具有开口130朝下的出水口1a,为了避免接水时支撑壳体11对杯子等水的载体造成干涉,本实施例中的出水口1a开设于龙头壳体12的底壁上且布置在远离支撑壳体11的一侧。
35.为了实现水汽分离,本实施例中的容腔10内设有分离盒2,该分离盒2布置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且其内部中空形成用来分离水汽的分离腔20,分离盒2还具有与分离腔20连通的进口2a和出口2b,且出口2b与容腔10的出水口1a流体连通。实现水汽分离的分离盒2可以是不同的设计形式,为了方便装配,本实施例中的分离盒2包括顶部具有敞口210的盒体21以及用来遮盖敞口210的盖板22,在盖板22上还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流板23,该挡流板23布置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且与分离盒2的进口2a相对。这样自进口2a进入到分离腔20的水汽混合体,第一时间就能撞击到挡流板23上,较轻的蒸汽从挡流板23的两侧流走,而较重的水则从挡流板23的下方流过,实现水汽分离。
36.在流体进入到分离腔20后,依次流经了第二流道1c和第一流道1b,即第二流道1c布置在第一流道1b的上游。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流道1b与第二流道1c的延伸方向相交叉,即第二流道1c基本水平布置,而第一流道1b基本竖向布置(水平和竖向均包括但不限于字面含义,可以在此基础上略有倾斜),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能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形成拐角,以确保水汽分离的效果,另一方面下游的第一流道1b竖向布置的形式,可以更好的衔接容腔10的出水口1a。
37.当然,能够形成第一流道1b和第二流道1c的结构有多种,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游的第二流道1c借助于容腔10内设置的导流座13所形成的,该导流座13具体设于分离腔20内且位于盖板22和盒体21的底壁之间,这样在导流座13和盖板22之间就会留有间隔,这个间隔就形成了上述的第二流道1c(即第二流道1c布置在导流座13的上方);而位于下游的第一流道1b则是形成于导流座13的内部。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导流座13包括安装板131、支撑框体132和透光件133,其中安装板131横向布置在容腔10内且在邻近出水口1a的位置具有开口130,透光件133设于安装板131的开口130处且向下延伸,支撑框体132布置在安装板131的下方且环绕在透光件133的外围,且透光件133上开设有竖向的通孔,该通孔即为上述的第一流道1b。
38.在水汽流动、分离的同时,第一杀菌灯3和第二杀菌灯4的组合设计,能够实现对整个出水区域的上游和下游的杀菌消毒。当然,两个杀菌灯各自具有不同的工作区间,其中,
第一杀菌灯3关联了上游的第二流道1c,从整体布局上看,第一杀菌灯3设于容腔10内且邻近出水口1a布置,具体是至少局部位于分离腔20的第二流道1c内。其中,上述的盖板22上开设有连通分离腔20的安装孔220,第一杀菌灯3设于该安装孔220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杀菌灯3包括灯座31、灯罩32和第一灯珠33,灯座31的底部具有伸入至分离腔20内的安装台311,第一灯珠33设于安装台311上,灯罩32安装在灯座31的底部且能罩扣在安装台311外围。上述的灯座31的周向具有向外延伸的挡肩312,对应在安装孔220的下沿具有向内延伸的挡边221,灯座31通过挡肩312和挡边221的限位配合而安装在安装孔220内,挡肩312和挡边22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圈5。此外,安装孔220的上沿具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框222,限位框222内设有用来限制灯座31脱离安装孔220的环形限位件223。
39.与此同时,第二杀菌灯4关联了第一杀菌灯3下游区域的第一流道1b,第二杀菌灯4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灯珠40,在上述支撑框体132周向的各个侧板中,至少两个侧板上开设有灯孔134,且支撑框体132与透光件133之间留有间隔形成夹层空间135,由于上文中提到,在透光件133上开设有竖向延伸且形成第一流道1b的通孔,因此各个第二灯珠40穿设在对应的灯孔134处,并伸入至夹层空间135内,从而在整体上形成环绕透光件133的布局,(即环绕出水口1a),因此开设在透光件133中部的第一流道1b就会完全被各个第二灯珠40的光线覆盖,进而实现对第一流道1b的杀菌消毒,且透光件133在与每个灯孔134相对应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适配第二灯珠40的嵌槽136。
40.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41.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