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齿轮箱及可旋转拖把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3425发布日期:2022-03-16 15:3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速齿轮箱及可旋转拖把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速齿轮箱及看旋转拖把头。


背景技术:

2.市场上存在一种旋转拖把,该旋转拖把的可旋转拖把头能相对拖把杆转动,在拖地时,用户只需手持拖把杆进行移动,就能使转动的可旋转拖把头同步移动,而拖把头的自转能够在拖把头的移动过程中将经过的地方拖洗干净,能够有效降低用户的劳累程度。
3.公告号为cn104545727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电动旋转拖把,括拖把壳体、拖把头、万向节、电机,拖把壳体上半部分内部设置有电池仓,电池仓外侧的拖把壳体上设置有开关,拖把壳体中间部位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万向节一端与电机的转轴通过固定柱连接,另一端连接拖把头,万向节通过两个相互平行且与万向节垂直的轴承固定在拖把壳体内,万向节上与电机连接端设置有环形凸起,万向节的节点位于拖把壳体外侧,电机、开关、电池仓通过导线连接形成闭合电路。
4.上述的方案中,拖把头相对拖把杆的转动是由内置于壳体(拖把杆)内的电机驱动的,该电机线先驱动一固定柱,固定柱下端通过万向节与拖把头连接,这样设置会显著增加电机的驱动难度,容易导致电机过载,从而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由电机直接驱动拖把,电机极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的减速齿轮箱。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速齿轮箱,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可正反转动的电机,在壳体内设置有穿出壳体后与待驱动物配合的输出轴,在电机和输出轴之间设置有减速齿轮组、输出齿轮以及换向齿轮组,输出轴同心固定在输出齿轮上,减速齿轮组的转动受控于电机,减速齿轮组包括最靠近输出齿轮的末级齿轮,换向齿轮组包括互相联动设置的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的转动受控于末级齿轮的转动,当末级齿轮正转时,第一换向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且第二换向齿轮与输出齿轮分离;当末级齿轮反转时,第二换向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且第一换向齿轮与输出齿轮分离。
7.根据上述方,减速齿轮箱相对于单独设置电机,好处在于,通过减速齿轮组可以降低对电机输出动力的需求,故,只需一个体积小且输出功率较小的电机就能够驱使待驱动物转动而不出现过载现象,而在现实应用中,有些需要用到正反转电机,简单的省力齿轮箱很难使用电机转向改变的场景,而通过本方案增设的联动机构,当电机的转向切换时,通过联动机构均能够在实现换向的同时继续保持省力状态,使电机在正反转过程中均不易出现过载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8.进一步的,第一换向齿轮与第二换向齿轮分别与末级齿轮啮合,且第一换向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换向齿轮的直径。
9.根据上述方案,第一换向齿轮直径大于第二换向齿轮,当两者均与末级齿轮啮合时,第一换向齿轮的转速低于第二换向齿轮,当第一换向齿轮与输出齿轮配合时更为省力,但相应的输出轴的转速较低;当第二换向齿轮与输出齿轮配合时,更为费力,但相应的输出轴的转速较快,这种设置能够使输出轴在换向的同时实现变速,能够应用到一些对速度有变化需求的场景,故,上述的改进能够增加适用性。
10.进一步的,在第一换向齿轮与末级齿轮之间设置有降低第一换向齿轮转速的辅助减速机构,辅助减速机构包括于末级齿轮上同心固定设置的第一配合齿轮,第一配合齿轮小于末级齿轮且与第一换向齿轮啮合。
11.根据上述方案,增设辅助减速机构后,第一换向齿轮的转速进一步得到降低,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输出轴的输出速率,使输出轴在换向时的速度差更为明显。
12.进一步的,在第二换向齿轮和末级齿轮之间设置有提高第二换向齿轮转速的辅助加速机构,辅助加速机构包括于第二换向齿轮上同心固定设置的第二配合齿轮,第二配合齿轮小于第二换向齿轮且与末级齿轮啮合。
13.根据上述方案,增设辅助加速机构后,第二换向齿轮的转速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输出轴的输出速率,使输出轴在换向时的速度差更为明显。
14.进一步的,第一换向齿轮、第二换向齿轮通过一连接结构与末级齿轮连接并实现联动配合。
15.进一步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末级齿轮上端面和/或下端面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中心与末级齿轮转动连接。
16.根据上述方案,通过连接杆,使第一换向齿轮与第二换向齿轮在与末级齿轮啮合的同时还相对其作周向公转运动。
17.进一步的,连接杆呈“v”形或“l”形或“i”形。
18.进一步的,电机水平设置于壳体内。
19.根据上述方案,电机水平设置相较于竖直设置,能够降低壳体设置厚度,从而缩小整个减速齿轮箱的高度。
2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旋转拖把头,具备上述的减速齿轮箱,包括固定头以及转动设置于固定头下端面的转动头,转动头下端面设置有拖把布,减速齿轮箱固定设置在固定头内,转动头的转动受控于输出轴的转动。
21.根据上述方案,将上述的减速齿轮箱运用到可旋转拖把头上时,能够实现转动头的正反转动的换向切换,且对于设置电机的要求小,也不易出现电机过载的现象。
22.进一步的,在固定头的上端面铰接有一可折叠收纳在其内的连接头,连接头与拖把杆连接配合。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24.1、减速齿轮箱相对于单独设置电机,好处在于,通过减速齿轮组可以降低对电机输出动力的需求,故,只需一个体积小且输出功率较小的电机就能够驱使待驱动物转动而不出现过载现象,而在现实应用中,有些需要用到正反转电机,简单的省力齿轮箱很难实现电机转向改变的场景,通过本方案增设的联动机构,当电机的转向切换时,通过联动机构能够在实现换向的同时继续保持省力状态,使电机在正反转过程中均不易出现过载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25.2、增设的辅助减速机构以及辅助增速机构,均用于增加电机换向时的速度差,从而满足一些对电机有变速需求的使用场景,这种设置增加了适用性。
26.3、将减速齿轮箱应用到拖把头内,不仅能够降低拖把头的设置厚度,还能够驱使拖把头自动转动进行拖地,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其次,还能够带动拖把桶对其进行自动清洗和甩干,并满足拖把在清洗与拖地过程中转速不同的需求,还不易出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过载导致的电机损坏致使拖把头报废的现象,这样,可旋转拖把头更为纤薄美观,整体成本在降低的同时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8.图1是本实施例的可旋转拖把头的轴测图;
29.图2是本实施例的可旋转拖把头的轴测图;
30.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31.图4是本实施例的减速齿轮箱的拆分图;
32.图5是本实施例的减速齿轮箱去掉第二上壳是的俯视图;
33.图6-图7是本实施例的变速减速齿轮组与电机配合时的抽测图;
34.图8是本实施例的变速减速齿轮组与电机配合时的主视图。
35.图中:1、第二上壳;2、第二下壳;3、电机;4、驱动齿轮;5、第一减速齿轮;6、第一缩径齿轮;7、第二减速齿轮;8、第六齿轮;9、末级齿轮;10、第一配合齿轮;11、第二换向齿轮;12、第一换向齿轮;13、输出齿轮;14、输出轴;15、连接杆;16、固定头;161、第一上壳;162、第一下壳;17、收纳槽;18、连接头;19、转动头;20、转轴;21、定位柱;22、第二配合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7.实施例
38.一种具备减速齿轮箱的可旋转拖把头,参照图1-图3所示,包括固定头16以及转动设置于固定头16下端面的转动头19,固定头16包括上下可拆卸设置的第一上壳161和第一下壳162,第一下壳162与第一上壳161扣接呈一体后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上壳161上端铰接有一连接头18,连接头18与拖把杆连接配合,现有的连接头18与拖把杆一般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固定,为了便于折叠收纳,第一上壳161上端面凹陷有一“y”型收纳槽17,连接头18与收纳槽17槽壁铰接并可90
°
翻折收纳在收纳槽17内,转动头19的下端面设置有拖把布(未示出),拖把布通过固定在转动头19下端面的魔术贴进行固定,转动头19的转动受控于设置在固定头16内的一减速齿轮箱的驱动。
39.上述的减速齿轮箱具体参照图4-图5所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通过螺钉可拆卸设置的第二上壳1和第二下壳2,在壳体内设置有可正反转动的电机3,在壳体内设置有穿出壳体后与待驱动物配合的输出轴14,在电机3和输出轴14之间设置有减速齿轮组、输出齿轮13以及换向齿轮组,输出轴14同心固定在输出齿轮13上。
40.其中,减速齿轮组具体参照图6-图7所示,包括最靠近输出齿轮13的末级齿轮9以及与驱动齿轮4啮合的第一减速齿轮5,驱动齿轮4和第一减速齿轮5均为伞齿轮,第一减速齿轮5的直径大于驱动齿轮4的直径,从而实现减速,达到第一重省力,在第一减速齿轮5和末级齿轮9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速齿轮7,其中,第一减速齿轮5上同心固定设置有与第二减速齿轮7啮合的第一缩径齿轮6,第一缩径齿轮6的直径小于第二减速齿轮7,从而再次实现减速,达到第二重省力,在第二减速齿轮7上同心固定有与末级齿轮9啮合的第二缩径齿轮22,第二缩径齿轮22的直径小于末级齿轮9,从而再次加速,并实现三重省力,本方案的减速齿轮组经过三重省力,来显著降低电机3过载的概率,延长电机3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对电机3的设置需求。
41.换向齿轮组包括联动设置的第一换向齿轮12和第二换向齿轮11,第一换向齿轮12与第二换向齿轮11分别与末级齿轮9啮合,两者的转动受控于末级齿轮9的转动,当末级齿轮9正转时,第一换向齿轮12与输出齿轮13啮合且第二换向齿轮11与输出齿轮13分离;当末级齿轮9反转时,第二换向齿轮11与输出齿轮13啮合且第一换向齿轮12与输出齿轮13分离,而上述第一换向齿轮12与第二换向齿轮11的联动配合是通过一连接结构实现的,该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末级齿轮9上端面和/或下端面的连接杆15,连接杆15呈“v”形或“l”形或“i”形,连接杆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向齿轮12和第二换向齿轮11转动连接,且连接杆15的中心与末级齿轮9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这样设置后,第一换向齿轮12和第二换向齿轮11随着末级齿轮9的转动既能够实现自转还能相对末级齿轮9公转。
42.以上的换向齿轮组实现了电机3转向切换时,输出轴14随动转向切换,且均能降低对电机3输出动力的需求,从而有效降低电机3过载现象的发生,但是,可旋转拖把头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与拖把桶配合使用时,与拖地时的转速需求不同,在拖地时对转速要求低,但是,在清洗时和甩干时对转速要求高,为了将减速齿轮箱应用到可旋转拖把头内并适应拖地以及清洗等使用场景,第一换向齿轮12的直径大于第二换向齿轮11,当两者均与末级齿轮9啮合时,第一换向齿轮12的转速低于第二换向齿轮11,当第一换向齿轮12与输出齿轮13配合时更为省力,但相应的输出轴14的转速较低;当第二换向齿轮11与输出齿轮13配合时,更为费力,但相应的输出轴14的转速较快,这种设置就能初步满足上述需求。
43.为了进一步增加驱动齿轮4正反转的速度差,在第一换向齿轮12与末级齿轮9之间设置有降低第一换向齿轮12转速的辅助减速机构,在第二换向齿轮11和末级齿轮9之间设置有提高第二换向齿轮11转速的辅助加速机构,辅助减速机构包括于末级齿轮9上同心固定设置的第一配合齿轮10,第一配合齿轮10小于末级齿轮9且与第一换向齿轮12啮合,辅助加速机构包括于第二换向齿轮11上同心固定设置的第二配合齿轮22,第二配合齿轮22小于第二换向齿轮11且与末级齿轮9啮合,增设辅助减速机构后,第一换向齿轮12的转速进一步得到降低,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输出轴14的输出速率;增设辅助加速机构后,第二换向齿轮11的转速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输出轴14的输出速率,通过上述设置,使输出轴14在换向时的速度差更为明显。
44.在拖把头的固定头16内设置减速齿轮箱后,当正常拖地时,切换电机3呈顺时针转动,就能驱使末级齿轮顺时针转动,从而最终驱使第一换向齿轮12靠近输出齿轮13并与输出齿轮13啮合,从而驱使转动头19省力但相对缓慢转动;与拖把桶配合进行清洗和甩干时,切换电机3呈逆时针转动,就能驱使末级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驱使第一换向齿轮12脱离并
远离输出齿轮13,而第二换向齿轮11靠近并与输出齿轮13啮合,从而驱使转动头19快速转动,有利于拖把布的清洗和甩干。
45.在本实施例中,电机正转时,输出轴的转速慢,用来拖地,而在电机反转时,输出轴的转速快,用来清洗,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还可设置在电机正转时,输出轴的转速快,用来清洗拖把,在电机反转时,输出轴转速慢,用来拖地。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