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及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8996发布日期:2022-03-05 09:1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及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及阀。


背景技术:

2.油箱排气阀安装在油箱总成的顶部,传统的油箱排气阀技术中,车辆正常行驶时,排气阀始终打开以排出燃油蒸汽,但是,车辆发生倾倒或翻车时,排气阀自动关闭。国六技术中的排气阀:正常情况下,允许燃油蒸汽从油箱流向碳罐中,防止油箱内产生过高正压力;在工作及加油中,若油箱内压力足够高,头阀打开,允许更多的燃油蒸汽从油箱流向碳罐中;在碳罐脱附时,允许新鲜空气经碳罐补充到油箱中,防止油箱内产生过高负压;特殊情误下,遭遇翻车或大角度倾斜时,排气阀被封闭,防止燃油泄漏。
3.目前市场上的油箱排气阀密封结构通过两个平面密封,且排气口设计较大,这就导致阀的开启压力点较低。另外密封结构是通过两个平面密封的,这就对浮子和阀体的平面度,表面光洁度及两个平面安装后的平行度要求非常高才能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然而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无法满足良好的平面度,表面光洁度及两个平面安装后的平行度。因此该结构的密封性较差,安全系数较低。同时生产的不良率增加,产品的报废率提高了,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及阀,以解决现有油箱排气阀开启压力点较低导致在高压力下无法重新开启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本体;
7.所述密封本体包括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密封面和所述第二密封面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与阀体上的外部流通口相对应,且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外部流通口的流通面积;
8.所述密封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执行件的连接段;
9.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面用于密封外部流通口,所述第二密封面用于配合阀体内的外部执行件密封所述流通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用于与外部流通口连通。
10.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本体包括支承结构和柔性体;
11.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连接段相连,且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一通腔;
12.所述柔性体设于所述通腔内,所述柔性体位于所述通腔第一端的面为所述第一密封面,所述柔性体位于所述通腔第二端的面为所述第二密封面,且所述柔性体上开设有所述流通通道。
1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通腔第一端的一侧开设有一凹陷平台,所述凹陷平台与所述通腔连通;所述柔性体填充于所述凹陷平台。
1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所述凹陷平台的底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凹陷
槽;所述柔性体填充于所述凹陷槽。
15.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所述支承结构与所述柔性体采用二次包塑工艺加工而成。
1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所述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密封本体相连,所述连接段的第二端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用于套设外部执行件上的外部连接轴,且所述连接凹槽的开口的尺寸小于外部连接轴的尺寸。
17.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所述连接凹槽在外部连接轴径向的截面为腰孔形或长方形。
18.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面上,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与外部流通口相对应。
19.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面上,且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流通通道。
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阀,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
2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2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过在密封本体上设置连通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的流通通道,并设置用于连接外部执行件的连接段;由第一密封面配合阀体的内腔顶面来对外部流通口进行关闭,此时,流通通道与外部流通口连通,即阀体内的气体仍可通过流通通道经由外部流通口流出,由第二密封面配合外部执行件的上升对流通通道进行关闭,从而使得阀被整体关闭。当需要开启时,外部执行件由于重力作用下降,由于流通通道的流体面积较小,相同压力下打开所需的力更小,使得外部执行件更容易与第二密封面撕开,流通通道开启,释放压力;当压力进一步降低后,外部执行件带动第一密封面与阀体撕开,外部流通口打开,从而完成阀的整体打开。因此,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油箱排气阀开启压力点较低导致在高压力下无法重新开启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支承结构;2:柔性体;3:阀体;4:外部执行件;5:外部流通口;6:流通通道;7:第二密封件;8:连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及阀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27.参看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阀体3的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本体。密封本体包括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以及连通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的流通通道6。流通通道6与阀体3上的外部流通口5相对应,且流通通道6的流通面积小于外部流通口5的流通面积。密封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执行件4的连接段。
28.其中,第一密封面用于密封外部流通口5,第二密封面用于配合阀体3内的外部执
行件4密封流通通道6,流体通道用于与外部流通口5连通。
29.本实施例通过在密封本体上设置连通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的流通通道6,并设置用于连接外部执行件4的连接段。由第一密封面配合阀体3的内腔顶面来对外部流通口5进行关闭,此时,流通通道6与外部流通口5连通,即阀体3内的气体仍可通过流通通道6经由外部流通口5流出,由第二密封面配合外部执行件4的上升对流通通道6进行关闭,从而使得阀被整体关闭。当需要开启时,外部执行件4由于重力作用下降,由于流通通道6的流体面积较小,相同压力下打开所需的力更小,使得外部执行件4更容易与第二密封面撕开,流通通道6开启,释放压力。当压力进一步降低后,外部执行件4带动第一密封面与阀体3撕开,外部流通口5打开,从而完成阀的整体打开。因此,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油箱排气阀开启压力点较低导致在高压力下无法重新开启的问题。
30.下面对本实施例的用于阀体3的密封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31.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本体具体可包括支承结构1和柔性体2。其中,支承结构1与连接段相连,且支承结构1上设有一通腔。柔性体2则设于通腔内,柔性体2位于通腔第一端的面为第一密封面,柔性体2位于通腔第二端的面为第二密封面,且柔性体2上开设有流通通道6。
32.将两个密封面设置为柔性,在密封时,在与配合的硬质材料挤压后,可使得配合更紧密,密封更可靠。同时,柔性密封面的设置可降低对零部件的制造及装配精度要求,提高良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33.进一步地,可在支承结构1位于通腔第一端的一侧开设一凹陷平台,凹陷平台与通腔连通,柔性体2则进一步填充于该凹陷平台,从而可使得第一密封面的面积更大,适应尺寸更大的外部流通口5,同时可尽量避免柔性体2在支承结构1内发生相对于通腔的竖向移动。
34.更进一步的,凹陷平台的底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凹陷槽,柔性体2进一步填充于凹陷槽,从而可使得柔性体2的一部分位于凹陷槽内从而进一步起到避免柔性体2在支承结构1内发生相对于通腔的竖向移动的作用。该凹陷槽可为环绕通腔的环形槽,环形槽的侧壁面上也可进一步开设凹槽,从而限位柔性体2的竖向移动。
35.在本实施例中,支承结构1可采用硬塑料,柔性体2可采用软塑料,支承结构1与柔性体2可采用二次包塑工艺加工而成二次包塑的工艺保证了支承结构1与柔性体2之间的密封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加工工艺,仅需可完成加工得到所需的产品即可。
36.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还可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于第一密封面上,且第一密封件与外部流通口5相对应。具体地,该第一密封件可为一柔性密封环,设于第一密封面上并套设于流通通道6,当密封结构整体上移时,柔性密封环的上端即可贴合于阀体3内腔的顶面,从而完成对外部流通口5的关闭。
37.进一步地,密封结构还可包括第二密封件7,第二密封件7设于第二密封面上,且第二密封件7套设于流通通道6。同样地,第二密封件7也可为一柔性密封环,设置于第二密封面上并套设于流通通道6,当需要密封流通通道6时,柔性密封环的下端即可与外部执行件4的顶面相贴合,从而完成对流通通道6的关闭。
38.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段的第一端与密封本体相连,连接段的第二端设有连接凹槽8,连接凹槽8用于套设外部执行件4上的外部连接轴,且连接凹槽8的开口的尺寸小于外部
连接轴的尺寸,开口的尺寸设计是为了防止外部连接轴脱离连接凹槽8导致密封结构整体与外部执行件4脱离。当连接段的连接凹槽8与外部执行件4上的外部连接轴连接时,外部连接轴可在连接凹槽8内实现相对的竖向运动,从而在打开时,保证尺寸较小的流通通道6可以优先被打开,而同时密封结构整体还贴合在阀体3内腔的顶面上,实现不存尺寸流通口的分批打开。
39.进一步地,连接凹槽8在外部连接轴径向的截面为竖向设置的腰孔形或长方形,形状较为规则,可在保证上下活动空间的同时减小加工难度。
40.实施例二
41.一种阀,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用于阀体3的密封结构。通过在密封本体上设置连通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的流通通道6,并设置用于连接外部执行件4的连接段。由第一密封面配合阀体3的内腔顶面来对外部流通口5进行关闭,此时,流通通道6与外部流通口5连通,即阀体3内的气体仍可通过流通通道6经由外部流通口5流出,由第二密封面配合外部执行件4的上升对流通通道6进行关闭,从而使得阀被整体关闭。当需要开启时,外部执行件4由于重力作用下降,由于流通通道6的流体面积较小,相同压力下打开所需的力更小,使得外部执行件4更容易与第二密封面撕开,流通通道6开启,释放压力。当压力进一步降低后,外部执行件4带动第一密封面与阀体3撕开,外部流通口5打开,从而完成阀的整体打开。
4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