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80301发布日期:2022-01-12 12:0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蝶阀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


背景技术:

2.对夹式蝶阀的蝶板安装于管道的直径方向,在蝶阀阀体圆柱形通道内,圆盘形蝶板绕着轴线旋转,旋转角度为0
°‑
90
°
之间,可以起到流量调节的作用,当蝶板旋转到90
°
时,阀门达到最大开度,对夹式蝶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只由少数几个零件组成,而且只需旋转90
°
即可快速启闭,操作简单,同时该阀门具有良好的流体控制特性,在石油、煤气、化工、水处理等一般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3.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印染用对夹式气动蝶阀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气动蝶阀在使用过程中,其密封性能较差,在长久使用时极易出现渗漏的情况,且在启闭过程中,无法清晰、直观的观察阀芯启闭的大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法兰,且阀体的内侧贯穿卡接有软密封件,所述阀体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输出套筒,所述输出套筒的顶端设置有传动壳体,所述传动壳体的内侧贯穿输出套筒连接有传动主轴,且传动壳体的内侧位于一端位置处嵌入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输入端与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主轴的端部套接固定有传动蜗轮,所述传动壳体的端面设置有刻度标尺,所述传动主轴的顶端贯穿传动壳体的端面设置有标识指针,且传动主轴的底端贯穿软密封件的端面与阀芯固定。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密封件包括安装轴套,所述安装轴套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封装凸缘,且安装轴套通过封装凸缘与阀体卡合,所述安装轴套以中线为界,中线的一侧设置有左侧抵接座,且中线的另一侧设置有右侧抵接座。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轴套的外径与阀体的端口内径相适配,且安装轴套通过封装凸缘与阀体过盈卡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侧抵接座与右侧抵接座均呈半圆形结构,且左侧抵接座与右侧抵接座相对于安装轴套的水平中线呈正、反向对称错开排列。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蜗杆的丝牙与传动蜗轮的齿牙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蜗轮为扇形结构,且传动蜗轮的扇形大小为一百八十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刻度标尺的刻度标识为-90
°
~90
°
,所述标识指针与刻度标尺相互一一对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软密封件中左侧抵接座与右侧抵接座的对称错开排列,能够与阀芯进行紧密的贴合密封,其不仅能够提高阀芯的密封性能,同时能够对阀芯进行抵接支撑,降低阀芯受到的径向冲击强度,进而提高阀芯的稳定性,提高蝶阀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能,且在阀芯启闭过程中,通过标识指针随传动主轴的同步转动,在刻度标尺的标识对应下,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直观、清晰的观察阀芯的启闭大小。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中传动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中刻度标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中软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阀体;2、连接法兰;3、软密封件;31、安装轴套;32、封装凸缘;33、左侧抵接座;34、右侧抵接座;4、阀芯;5、输出套筒;6、传动壳体;7、旋转气缸;8、传动主轴;9、传动蜗轮;10、传动杆;11、传动蜗杆;12、标识指针;13、刻度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软密封印染对夹式气动蝶阀,包括阀体1,阀体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法兰2,且阀体1的内侧贯穿卡接有软密封件3,阀体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输出套筒5,输出套筒5的顶端设置有传动壳体6,传动壳体6的内侧贯穿输出套筒5连接有传动主轴8,且传动壳体6的内侧位于一端位置处嵌入连接有传动杆10,传动杆10的输入端与旋转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传动杆10的中部设置有传动蜗杆11,传动主轴8的端部套接固定有传动蜗轮9,传动蜗杆11的丝牙与传动蜗轮9的齿牙啮合连接,传动蜗轮9为扇形结构,且传动蜗轮9的扇形大小为一百八十度,在对气动蝶阀进行启闭过程中,旋转气缸7的输出端旋转,带动传动杆10转动,同步的带动传动蜗杆11转动,通过传动蜗杆11与传动蜗轮9的啮合传动,带动传动主轴8转动,进而带动阀芯4转动,对阀芯4进行启闭。
19.传动壳体6的端面设置有刻度标尺13,传动主轴8的顶端贯穿传动壳体6的端面设置有标识指针12,刻度标尺13的刻度标识为-90
°
~90
°
,标识指针12与刻度标尺13相互一一对应,在对阀芯4启闭过程中,传动主轴8同步的带动标识指针12转动,在刻度标尺13的标识对应下,使工作人员能够直观、清晰的观察阀芯4的启闭大小。
20.传动主轴8的底端贯穿软密封件3的端面与阀芯4固定,软密封件3包括安装轴套31,安装轴套3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封装凸缘32,且安装轴套31通过封装凸缘32与阀体1卡合,安装轴套31的外径与阀体1的端口内径相适配,且安装轴套31通过封装凸缘32与阀体1过盈卡合,在对气动蝶阀组装使用过程中,当将气动蝶阀与输送管道连接时,通过封装凸缘32对阀体1端口的封盖,能够使封装凸缘32延伸至输送管道内部,对阀体1与输送管道的接口端进行压盖处理,进而提高气动蝶阀与输送管道的连接密封性能。
21.安装轴套31以中线为界,中线的一侧设置有左侧抵接座33,且中线的另一侧设置有右侧抵接座34,左侧抵接座33与右侧抵接座34均呈半圆形结构,且左侧抵接座33与右侧
抵接座34相对于安装轴套31的水平中线呈正、反向对称错开排列,在对阀芯4启闭过程中,当阀芯4打开时,阀芯4逆时针转动九十度,使阀体1保持流通状态,当阀芯4闭合时,阀芯4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在转动完毕后,阀芯4的左半侧压盖在左侧抵接座33,同步的阀芯4的右半侧压盖在右侧抵接座34上,通过左侧抵接座33与右侧抵接座34的对称错开排列,对阀芯4进行紧密的贴合密封,其不仅能够提高阀芯4的密封性能,同时能够对阀芯4进行抵接支撑,降低阀芯4受到的径向冲击强度,提高阀芯4的稳定性。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对气动蝶阀进行启闭过程中,旋转气缸7的输出端旋转,带动传动杆10转动,同步的带动传动蜗杆11转动,通过传动蜗杆11与传动蜗轮9的啮合传动,带动传动主轴8转动,进而带动阀芯4转动,对阀芯4进行启闭,同步的在对阀芯4启闭过程中,传动主轴8同步的带动标识指针12转动,在刻度标尺13的标识对应下,使工作人员能够直观、清晰的观察阀芯4的启闭大小,进一步的在对阀芯4启闭过程中,当阀芯4打开时,阀芯4逆时针转动九十度,使阀体1保持流通状态,当阀芯4闭合时,阀芯4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在转动完毕后,阀芯4的左半侧压盖在左侧抵接座33,同步的阀芯4的右半侧压盖在右侧抵接座34上,通过左侧抵接座33与右侧抵接座34的对称错开排列,对阀芯4进行紧密的贴合密封,其不仅能够提高阀芯4的密封性能,同时能够对阀芯4进行抵接支撑,降低阀芯4受到的径向冲击强度,提高阀芯4的稳定性。
2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