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6793发布日期:2022-04-22 13:2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


背景技术:

2.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提高,目前医药行业,化妆品等行业,不断出现纳米级产品。高压微射流法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制剂制备方法。微射流高压均质机对物料进行纳米化处理过程中,利用了动态高压微射流、高剪切、高能碰撞(湍流对撞)、空穴效应等作用力,适用于液-液乳化、脂质体制备、固体材料在液体中的纳米化分散、解团聚、颗粒粒径减小、细胞破碎等过程。微射流高压均质机的这些核心高能反应,都发生在具有内部固定形状(z型或y型)、特定孔径的微射流金刚石交互容腔内。目前,高速射流在金刚石交互容腔内部经历的剪切力是各种设备中最高的。
3.目前市面上的高压微射流,存在以下缺点:
4.1、容腔有固定的y或者z型微孔道,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
5.2、有些材料的处理需要将两个容腔串联起来处理,效果更佳,先进入大孔道的z容腔,再进入小孔道的z容腔,就需要购入两个容腔,成本高,安装麻烦。
6.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将两个z 型微孔道串联到一个模块上,无需安装两个容腔,可节约成本,安装方便的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预防物料堵容腔,又能更好的均质物料,达到更小的粒径,实现更高的均质效率的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
8.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中心贯穿有串联通道,所述串联通道内由左至右的依次串联有密封接头、密封垫圈、第一密封件、均质单元、第二密封件和密封垫片,所述均质单元上开设有贯穿的偏心孔道,所述均质单元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偏心孔道相连通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深度和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贯穿有的第一连接孔道和第一连接槽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贯穿有的第二连接孔道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槽相连通设置,所述密封垫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道的另一端相连通的流道孔,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宽度。
9.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垫圈套设在所述密封接头外。
10.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宽度为150μm,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宽度为75μm。
11.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偏心
孔道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连接孔道的内径。
1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偏心孔道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连接孔道的内径。
13.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1、使用耐高温、耐磨损、机械性能强的密封结构,比如:密封接头、密封垫圈、第一密封件、均质单元、第二密封件和密封垫片,可以很好的防止物料渗漏;
15.2、高压射流先进入均质单元正面第一连接槽内,然后进入反面的第二连接槽内,发生高剪切、碰撞与均质等作用,能够更好的预防物料堵容腔,又能更好的均质物料,达到更小的粒径,实现更高的均质效率。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17.图1是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的爆炸视图;
18.图2是均质单元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均质单元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21.1 壳体
ꢀꢀꢀꢀꢀꢀꢀꢀꢀꢀꢀꢀꢀꢀꢀꢀꢀꢀ
2 串联通道
22.3 密封接头
ꢀꢀꢀꢀꢀꢀꢀꢀꢀꢀꢀꢀꢀꢀ
4 密封垫圈
23.5 第一密封件
ꢀꢀꢀꢀꢀꢀꢀꢀꢀꢀꢀꢀ
6 均质单元
24.7 第二密封件
ꢀꢀꢀꢀꢀꢀꢀꢀꢀꢀꢀꢀ
8 密封垫片
25.9 偏心孔道
ꢀꢀꢀꢀꢀꢀꢀꢀꢀꢀꢀꢀꢀ
10 第一连接槽
26.11 第二连接槽
ꢀꢀꢀꢀꢀꢀꢀꢀꢀꢀ
12 第一连接孔道
27.13 第二连接孔道
ꢀꢀꢀꢀꢀꢀꢀꢀ
14 流道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如图1至图3的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中心贯穿有串联通道2,串联通道2内由左至右的依次串联有密封接头3、密封垫圈4、第一密封件5、均质单元6、第二密封件7和密封垫片8,均质单元6上开设有贯穿的偏心孔道9,均质单元6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与偏心孔道9相连通的第一连接槽10和第二连接槽11,第一连接槽10和第二连接槽11的深度和长度相同,第一密封件5上贯穿的第一连接孔道12和第一连接槽10相连通设置,第二密封件7上贯穿的第二连接孔道13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槽11相连通设置,密封垫片8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孔道13的另一端相连通的流道孔14,第一连接槽10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槽11的宽度。
30.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密封垫圈4套设在密封接头3外。
31.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第一连接槽10的宽度为150μm,第二连接槽11的宽度为75μm。
3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偏心孔道9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连接孔道12的内径。
3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偏心孔道9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连接孔道13的内径。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的原理如下:
35.液体或固液混合物料经动力单元加压后,通过第一密封件上开设的第一连接孔道12形成高速微射流,速度可达500m/s,依次经过串联通道2内由左至右的依次串联均质单元6、第二密封件7和密封垫片8,经过剧烈剪切、碰撞与空穴等作用加工,最终达到粒径减小且窄幅分布,更稳定、均一的效果。
36.本技术中让高压物料先通过一个150微米的第一连接槽,再经过一个75微米的第二连接槽,能够更好的预防物料堵容腔,又能更好的均质物料,达到更小的粒径,实现更高的均质效率。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串联固定的空隙均质单元的优势在于:
38.1、密封接头:高压物料由此进入串联通道内;
39.2、第一密封件:耐高温,耐磨损,机械性能强,经过高压射流物料经由第一密封件上的第一连接孔道12进入均质单元;
40.4、均质单元:高压射流依次经过150微米的第一连接槽10,然后通过偏心孔道9后,进入反面75微米的第二连接槽11,发生高剪切、碰撞与空穴等作用;
41.5、第二密封件:均质后的物料经由第二密封件7上的第二连接孔道13流出均质单元;
42.7、密封垫片:防止物料渗漏;
43.8、壳体:抗高压保护壳体。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