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7909发布日期:2022-05-06 00:3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站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3.现有的全站仪包括全站仪本体和用于支撑全站仪本体的三脚架,三脚架包括三个支腿,通过三个支腿连接全站仪本体的基座。在使用时,支腿与地面接触,三个支腿共同起到支撑作用。一般情况下,支腿的倾斜角度可调节,使得全站仪的高度可调节。
4.在一些特殊的使用场合,例如冰面、斜坡等容易滑动的表面,现有的三脚架的各支腿易打滑,导柱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甚至导致全站仪倾倒,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以提高全站仪的稳定性,避免全站仪固定不稳,保证测量准确性。
6.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包括:
8.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垫;
9.三个连接臂,绕所述固定座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长度可调节;
10.定位座,每个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顶面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定位座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垫。
11.作为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臂包括内套管、外套管和螺栓,所述内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外套管中,所述外套管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且沿径向抵紧所述内套管,所述外套管远离所述内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座连接。
12.作为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座与所述连接臂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连接臂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可拆卸连接。
13.作为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14.作为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
连接耳,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之间,所述转轴穿设过所述第一连接耳与所述第二连接耳。
15.作为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滑垫和所述第二防滑垫均为橡胶垫。
16.作为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为锥形槽。
17.作为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为六棱柱结构,三个所述连接臂分布于所述固定座的三个侧面上。
18.作为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座为圆柱体结构。
19.作为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上设置有把手。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在使用时,全站仪的三个支腿可以分别插入定位座上的容置槽中,容置槽的设置,能够防止支腿从定位座脱离;通过设置连接臂的长度可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全站仪,当全站仪的支腿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时,适应性调节连接臂的长度即可;通过设置三个连接臂与固定座转动连接,便于展开和收纳;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同时起到防滑作用,以提高全站仪的稳定性,避免全站仪固定不稳,保证测量准确性和仪器安全。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24.图3是图1的b处放大图;
25.图4是图1的c处放大图。
26.图中:
27.1、固定座;11、第一防滑垫;12、第一连接耳;
28.2、连接臂;21、内套管;22、外套管;23、螺栓;24、第二连接耳;
29.3、定位座;31、容置槽;32、第二防滑垫;
30.4、把手;41、挂孔;
3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6.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全站仪支腿的支撑装置,其能够对全站仪提供支撑作用,尤其是支撑全站仪的支腿,保证全站仪的稳定性。
37.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座1、定位座3和三个连接臂2,三个连接臂2绕固定座1的周向均匀分布,连接臂2的一端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连接臂2的另一端与定位座3连接。通过设置三个连接臂2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便于展开和收纳,图1中所示的为支撑装置处于展开状态。
38.参见图2,固定座1的顶面上设置有把手4,便于通过把手4提起整个支撑装置。当通过把手4提起时,连接臂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内收,使得三个连接臂2相互靠近,进而收纳时节省空间。
39.在把手4的顶部设置有挂孔41,便于将支撑装置挂在墙上或者柜子内,方便收纳。
40.连接臂2与固定座1之间通过转轴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耳12,连接臂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耳24,第二连接耳24插设于两个第一连接耳12之间,转轴5穿设过第一连接耳12与第二连接耳24。
41.具体地,第一连接耳12与第二连接耳24上均开设有通孔,转轴5穿设于通孔中。
42.参见图3,定位座3的顶面上设置有容置槽31,在使用时,全站仪的三个支腿可以分别插入定位座3上的容置槽31中,容置槽31的设置,能够防止支腿从定位座3脱离。
43.容置槽31为锥形槽,以适应全站仪支腿的端部形状。一般情况下,全站仪支腿的端部呈圆锥状。
44.定位座3与连接臂2固定连接,保证结构强度。具体地,定位座3与外套管22一体成型,便于加工生产。
45.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定位座3与连接臂2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第二防滑垫32。具体地,定位座3上设置有螺纹杆,连接臂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螺纹杆与第二螺纹孔可拆卸连接。
46.可选地,可以在固定座1上设置一个连接耳,连接臂2上设置两个连接耳。或者,可以将连接臂2与固定座1之间通过球铰连接。
47.固定座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垫11,定位座3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垫32。第一防滑垫11和第二防滑垫32同时起到防滑作用,以提高全站仪的稳定性,避免全站仪固定不稳,保证测量准确性和仪器安全。
48.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为六棱柱结构,三个连接臂2分布于固定座1的三个侧面上。定位座3为圆柱体结构。
4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滑垫11和第二防滑垫32均为橡胶垫。第一防滑垫11的形状根据固定座1的形状设置,第二防滑垫32的形状根据定位座3的形状设置。
50.参见图4,连接臂2的长度可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全站仪,当全站仪的支腿
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时,适应性调节连接臂2的长度即可。
51.具体地,连接臂2包括内套管21、外套管22和螺栓23,内套管21的一端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内套管21的另一端插入外套管22中,外套管22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螺栓23与第一螺纹孔连接且沿径向抵紧内套管21,外套管22远离内套管21的一端与定位座3连接。
52.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