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管双端交替安全测试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8119发布日期:2022-04-27 10:4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LED灯管双端交替安全测试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led灯管双端交替安全测试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管测试领域,具体为led灯管双端交替安全测试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led灯管模仿荧光管结构,两端带有连接端子,两端都需要通电,在生产完毕后需要对灯管的两端进行测试。
3.现有的测试分析装置大多数都是单一的放置在桌面上,缺乏固定结构,进而使得测试分析装置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容易从桌面上摔落,同时,测试分析装置在携带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靠工作人员用手提携,行走过程中,装置随着工作人员的手臂而摆动,很容易与其他物品发生碰撞,而测试分析装置内部结构较为精密,碰撞后很容易使得内部元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led灯管双端交替安全测试分析装置,以解决缺乏固定结构和防护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led灯管双端交替安全测试分析装置,包括壳体、测试机构和散热网,所述测试机构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散热网分布于壳体的内部两侧,所述壳体的两侧上方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侧下方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位于固定组件的上方。
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粘黏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垫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能够避免装置在放下时冲击力过大而损坏。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一侧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侧设置有气囊,所述缓冲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缓冲垫。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可避免气囊被刺破割烂,缓冲垫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初步削减,气囊能够对冲击力实现进一步缓冲,避免装置受到冲击力过大而损坏元器件。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一侧通过翻转轴与壳体相连接,所述翻转板的底部开设有拆装槽,所述拆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拆装块,所述拆装块的底部固定有吸盘,所述翻转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拨片,所述翻转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磁片和粘尘贴,所述翻转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翻转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固定装置时将翻转板向下掰动,使得吸盘吸附在桌面上,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在不使用时,将翻转板向上掰动,使得磁片吸附在壳体的外壁,减少了装置的体积,翻转板还可对散热网进行遮挡,避免潮气进入,粘尘贴可对散热网上的灰尘进行粘附清理,拆装槽与拆装块的配合使得吸盘损坏后更加方便。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铰接有提把,所述提把的内侧呈波浪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提把便于对装置进行携带,而铰接方式使得提把可以进行翻转折叠,降低了装置的高度,便于收纳运输,波浪状设计则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
14.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缓冲板的内部为空心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轻缓冲板的重量,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携带时更加轻松。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和减震垫,在将装置放置时,缓冲垫能够将放下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使得装置不易损坏,放置完毕后,工作人员掰动翻转块,以此使得磁片与壳体分体,然后工作人员按压翻转板,使得吸盘吸附于桌面上,在吸盘的作用下,能够避免装置发生意外而从桌面上摔落,提高了装置摆放时的稳定性,在携带时,工作人员向上掰动翻转块,以此使得翻转板向上翻转,进而使得磁片与壳体吸附,起到了固定翻转板的作用,而翻转板遮挡于散热网的外侧,进而在使用时能够起到对装置防潮的作用,避免湿气进入,与此同时,粘尘贴与散热网接触,粘尘贴可将散热网上的灰尘吸附,实现了对散热网清洁的目的,在下次使用时,可避免灰尘堵塞散热网,其次,拆装块与拆装槽可进行拆卸,当吸盘使用久后发生损坏时,工作人员可拨动拨片,使得拨片不与拆装块接着,接着将拆装块滑出拆装槽,这样则实现了拆卸吸盘的目的,安装时,工作人员拆装块滑入拆装槽内,然后使得拨片复位即可完成更换,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实用性强;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缓冲组件,在携带过程中发生碰撞时,缓冲垫首先与被撞物品接触,然后对冲击力进行初步缓冲,冲击力传递到气囊时,气囊可对冲击力进行削减,进而使得冲击力不会对装置内部零件造成损失,实现了对装置防护的作用,保护套能够起到保护气囊的目的,避免在携带过程中气囊被刺破割烂,缓冲板采用空心结构,加上气囊相对于弹簧而言质地较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缓冲组件的重量,进而降低装置的重量,使得装置在携带过程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板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壳体;2、测试机构;3、散热网;4、减震垫;5、提把;6、缓冲组件;601、气囊;602、缓冲板;603、缓冲垫;604、保护套;7、固定组件;701、翻转板;702、翻转轴;703、粘尘贴;704、磁片;705、拆装槽;706、拨片;707、拆装块;708、吸盘;709、翻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6.led灯管双端交替安全测试分析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壳体1、测试机构2和散热网3,测试机构2位于壳体1的内部,散热网3分布于壳体1的内部两侧,壳体1的两侧上方设置有缓冲组件6,缓冲组件6包括有保护套604,保护套604的一侧连接有缓冲板602,缓冲板602的一侧设置有气囊601,缓冲板602的另一侧设置有缓冲垫603,保护套604可避免气囊601被刺破割烂,缓冲垫603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初步削减,气囊601能够对冲击力实现进一步缓冲,避免装置受到冲击力过大而损坏元器件,壳体1的两侧下方安装有固定组件7,固定组件7包括有翻转板701,翻转板701的一侧通过翻转轴702与壳体1相连接,翻转板701的底部开设有拆装槽705,拆装槽705的内部安装有拆装块707,拆装块707的底部固定有吸盘708,翻转板701的外表面设置有拨片706,翻转板70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磁片704和粘尘贴703,翻转板701的另一侧固定有翻转块709,工作人员在固定装置时将翻转板701向下掰动,使得吸盘708吸附在桌面上,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在不使用时,将翻转板701向上掰动,使得磁片704吸附在壳体1的外壁,减少了装置的体积,翻转板701还可对散热网3进行遮挡,避免潮气进入,粘尘贴703可对散热网3上的灰尘进行粘附清理,拆装槽705与拆装块707的配合使得吸盘708损坏后更加方便,缓冲组件6位于固定组件7的上方。
27.参阅图1,壳体1的底部四角粘黏有减震垫4,减震垫4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减震垫4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能够避免装置在放下时冲击力过大而损坏。
28.参阅图1,壳体1的顶部铰接有提把5,提把5的内侧呈波浪状,工作人员通过提把5便于对装置进行携带,而铰接方式使得提把5可以进行翻转折叠,降低了装置的高度,便于收纳运输,波浪状设计则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
29.参阅图1和3,缓冲板602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缓冲板602的内部为空心状,能够减轻缓冲板602的重量,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携带时更加轻松。
30.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工作人员将装置提携到制动地点,在携带前,工作人员向上掰动翻转块709,以此使得翻转板701向上翻转,进而使得磁片704与壳体吸附,起到了固定翻转板701的作用,而翻转板701遮挡于散热网3的外侧,进而在使用时能够起到对装置防潮的作用,避免湿气进入,与此同时,粘尘贴703与散热网3接触,粘尘贴703可将散热网3上的灰尘吸附,在携带过程中发生碰撞时,缓冲垫603首先与被撞物品接触,然后对冲击力进行初步缓冲,冲击力传递到气囊601时,气囊601可对冲击力进行削减,进而使得冲击力不会对装置内部零件造成损失,实现了对装置防护的作用,保护套604能够起到保护气囊601的目的,避免在携带过程中气囊601被刺破割烂,然后将装置摆放于桌面上,减震垫4可对放置时冲击力进行削减,放置完毕后,工作人员掰动翻转块709,以此使得磁片704与壳体1分体,粘尘贴703将散热网3上的灰尘粘走,使得散热效果更加理想,然后工作人员按压翻转板701,使得吸盘708吸附于桌面上,在吸盘708的作用下,能够避免装置发生意外而从桌面上摔落。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