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3932发布日期:2022-04-09 08:5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升降机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机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几年,在电视机等显示装置所处的电子显示技术领域中,运动机构的应用较多,深受广大消费的青睐。运动机构中的对显示屏等屏体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是各大厂商竞相研究开发重点功能。升降机构对电视机等显示装置的形态等的影响较大。目前市场上所开发的升降机构,多数为动力机构直接带动屏体升降,对电机及齿轮箱的要求较高且容易损坏,升降机构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升降机构,旨在其使用寿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板、转接体、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槽结构,所述通槽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转接体穿过所述通槽结构,所述转接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一端用于与屏体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均用于使所述转接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5.可选地,所述第一端上设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用于与所述屏体的背侧固定连接。转接板能够使屏体的受力面积增大,降低升降机构对屏体产生的局部损伤的可能,同时能够提高屏体在升降机构上运动平稳性。
6.可选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转接体,所述转接体间隔设置,所述转接体均与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通槽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子通槽,所述子通槽与所述转接体一一对应连接。至少两个转接体能够增加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的作用力的分散程度,使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更平稳。
7.可选地,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上设有冲压凹槽,所述通槽结构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冲压凹槽。通槽结构至少部分贯穿冲压凹槽,能够提高通槽结构的结构强度,降低通槽结构发生变形而导致转接体卡滞的风险,使升降机构能够顺畅地进行升降运动。
8.可选地,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侧面的端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延伸至所述冲压凹槽内;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凸起部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纳凹陷,所述容纳凹陷与所述凸起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端部与所述容纳凹陷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端部与所述容纳凹陷连接。凸起部延伸至冲压凹槽内、第一伸缩组件的端部与容纳凹陷连接和/或第二伸缩组件的端部与容纳凹陷连接,在通过凸起部保证连接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能够降低第一伸缩组件和/或第二伸缩组件所占用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使升降机构进一步有利于显示装置的减薄化。
9.可选地,升降机构还包括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的侧面用于与所述屏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上设有导槽体,所述导槽体和所述导轨组件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槽体与所述导轨组件滑动连接。导轨组件既增加了屏体升降运动的平稳性,又增加了屏体的受力面积,进一步降低了屏体发生局部损伤的风险。
10.可选地,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体,所述第一导轨体的侧面用于与所述屏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上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至少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转接板的端部;所述第一导轨体与所述安装凹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轨体的侧面与所述转接板的板平面平齐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轨体延伸出所述转接板的端部。第一导轨体与安装凹槽固定连接,至少部分第一导轨体延伸出转接板的端部,在降低第一导轨体所占用的厚度尺寸而更有利于显示装置的减薄化的同时,增加了第一导轨体对屏体的连接面积,提高了屏体的连接稳定性和受力均匀程度。
11.可选地,所述导轨组件的侧壁与所述导槽体的侧壁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体和第二伸缩体,所述第一伸缩体和所述第二伸缩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第一伸缩体和/或所述第二伸缩体设置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气弹簧或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和/或,所述导轨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轨体,所述第一导轨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导轨体;和/或,所述安装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转接板的厚度,所述安装凹槽沿深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转接体,所述安装凹槽沿深度方向贯穿所述转接板,所述第一导轨体朝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设置为凸出所述转接板。导向结构能够降低屏体在升降时产生沿厚度方向晃动的程度,降低屏体在升降过程发生卡滞的可能性,也提高了屏体在升降运动时的运动平稳性。第一伸缩体和第二伸缩体分别设置在第一伸缩组件的两侧,进一步提高了升降机构对屏体的支撑稳定性。第一导轨体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导轨体,进一步提高了升降机构对屏体的支撑稳定性。安装凹槽沿深度方向贯穿转接板,第一导轨体朝向第二端的一侧设置为凸出转接板,使第一导轨体凸出转接板的一侧能够利用转接板与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之间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了升降机构所占用的厚度尺寸,更有利于显示装置的减薄化。
1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屏体,还包括上述升降机构,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用于驱使所述屏体升降,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用于承受所述屏体的至少部分重力。
13.可选地,显示装置还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盖体和所述屏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盖体覆盖在所述连接板上,使盖体能够遮盖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降低了异物导致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发生损坏的可能性,同时能够降低升降机构引发刮擦伤害的可能性。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能够将屏体的重力进行分担,降低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的负载,提高使用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转接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两侧,使升降机构在转接体两侧的受力更平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也能够使升降机构整体更平整而降低升降机构占用的厚度尺寸,有利于显示装置的减薄化。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一实施例中转接体、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一实施例中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号说明:
2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连接板11子通槽12冲压凹槽13导槽体131凸条2转接体21转接板211安装凹槽31第一伸缩组件321第一伸缩体322第二伸缩体4固定板41凸起部42容纳凹陷51第一导轨体511滑槽52第二导轨体6屏体7底座8盖体
2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7.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
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机构。
29.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板1、转接体2、第一伸缩组件31和第二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体321和第二伸缩体322,第一伸缩体321和第二伸缩体322分别设置在第一伸缩组件31的两侧,如图1所示的左右两侧;第一伸缩组件31包括电动推杆,第一伸缩体321、第二伸缩体322设置为弹性件,弹性件包括气弹簧;第一伸缩体321和第二伸缩体322分别设置在第一伸缩组件31的两侧,进一步提高了升降机构对屏体6的支撑稳定性。
30.作为另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第一伸缩体321、第二伸缩体322设置为弹性件,弹性件包括拉伸弹簧;作为另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伸缩体321、第二伸缩体322设置为弹性件,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
31.其中,气弹簧是一种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压力缸、活塞杆、活塞、密封导向套、填充物(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缸内控制元件与缸外控制元件(指可控气弹簧)和接头等。拉伸弹簧(也叫拉力弹簧,简称拉簧)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拉伸弹簧一般都用圆截面材料制造。压缩弹簧(压簧)是承受向压力的螺旋弹簧,它所用的材料截面多为圆形,也有用矩形和多股钢萦卷制的,弹簧一般为等节距的,压缩弹簧的形状有:圆柱形、圆锥形、中凸形和中凹形以及少量的非圆形等,压缩弹簧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受到外载荷时弹簧收缩变形,储存形变能。
32.连接板1上设有通槽结构,通槽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方向即图1中的上下方向,对应屏体6的重力方向。转接体2穿过通槽结构,转接体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对应图2中的左端和右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连接板1的两侧;第一端用于与屏体6连接,第一伸缩组件31的一端、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均与第二端连接,第一伸缩组件31、第二伸缩组件均用于使转接体2沿第一方向移动。通过设置第一伸缩组件31、第二伸缩组件,能够将屏体6的重力进行分担,降低第一伸缩组件31、第二伸缩组件的负载,提高使用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转接体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连接板1的两侧,使升降机构在转接体2两侧的受力更平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也能够使升降机构整体更平整而降低升降机构占用的厚度尺寸,有利于显示装置的减薄化。
33.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转接体2,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转接体2,转接体2间隔设置,转接体2均与转接板21固定连接;通槽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子通槽11,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三个子通槽11,子通槽11与转接体2一一对应连接。至少两个转接体2能够增加第一伸缩组件31、第二伸缩组件的作用力的分散程度,使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更平稳。
34.第一端上设有转接板21,转接板21用于与屏体6的背侧固定连接。转接板21能够使屏体6的受力面积增大,降低升降机构对屏体6产生的局部损伤的可能,同时能够提高屏体6在升降机构上运动平稳性。
35.连接板1背离第一端的一侧上设有冲压凹槽12,通槽结构至少部分贯穿冲压凹槽12。通槽结构至少部分贯穿冲压凹槽12,能够提高通槽结构的结构强度,降低通槽结构发生变形而导致转接体2卡滞的风险,使升降机构能够顺畅地进行升降运动。
36.连接板1背离第一端的一侧上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朝向连接板1的侧面的端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41,凸起部41延伸至冲压凹槽12内;固定板4背离凸起部41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纳凹陷42,本实施例中共设置三个容纳凹陷42。容纳凹陷42与凸起部41相对设置;第一伸缩组件31的端部与容纳凹陷42连接,且第二伸缩组件的端部与容纳凹陷42连接。凸起部41延伸至冲压凹槽12内、第一伸缩组件31的端部与容纳凹陷42连接和/或第二伸缩组件的端部与容纳凹陷42连接,在通过凸起部41保证连接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能够降低第一伸缩组件31和/或第二伸缩组件所占用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使升降机构进一步有利于显示装置的减薄化。
37.升降机构还包括导轨组件,导轨组件的侧面用于与屏体6的背面固定连接,具体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进行连接;连接板1背离第二端的一侧上设有导槽体13,导槽体13即设置有导槽的结构,导槽体13和导轨组件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导槽体13与导轨组件滑动连接。导轨组件既增加了屏体6升降运动的平稳性,又增加了屏体6的受力面积,进一步降低了屏体6发生局部损伤的风险。
38.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体51,第一导轨体51的侧面用于与屏体6的背面固定连接;转接板21上设有安装凹槽211,安装凹槽211的至少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至转接板21的端部。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凹槽211的两端均延伸至转接板21的端部;第一导轨体51与安装凹槽211固定连接,第一导轨体51的侧面与转接板21的板平面平齐设置,至少部分第一导轨体51延伸出转接板21的端部。第一导轨体51与安装凹槽211固定连接,至少部分第一导轨体51延伸出转接板21的端部,在降低第一导轨体51所占用的厚度尺寸而更有利于显示装置的减薄化的同时,增加了第一导轨体51对屏体6的连接面积,提高了屏体6的连接稳定性和受力均匀程度。
39.导轨组件的侧壁与导槽体13的侧壁之间设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511和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凸条131,凸条131与滑槽511滑动连接。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凸条131设置在导槽体13上,滑槽511设置在第一导轨体51、第二导轨体52上。即第一导轨体51、第二导轨体52均通过导向结构与导槽体13连接。作为另选的实施方式,凸条131设置在第一导轨体51、第二导轨体52上,滑槽511设置在导槽体13上。导轨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轨体5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共设置四个第二导轨体52。第一导轨体5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导轨体52;安装凹槽211的深度大于转接板21的厚度,安装凹槽211沿深度方向延伸至转接体2,安装凹槽211沿深度方向贯穿转接板21,第一导轨体51朝向第二端的一侧设置为凸出转接板21。导向结构能够降低屏体6在升降时产生沿厚度方向晃动的程度,降低屏体6在升降过程发生卡滞的可能性,也提高了屏体6在升降运动时的运动平稳性。第一导轨体5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导轨体52,进一步提高了升降机构对屏体6的支撑稳定性。安装凹槽211沿深度方向贯穿转接板21,第一导轨体51朝向第二端的一侧设置为凸出转接板21,使第一导轨体51凸出转接板21的一侧能够利用转接板21与第一伸缩组件31、第二伸缩组件之间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了升降机构所占用的厚度尺寸,更有利于显示装置的减薄化。
4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视、电脑显示器等,该显示装置包括屏体6,还包括上述升降机构,第一伸缩组件31用于驱使屏体6升降,第二伸缩组件用于承受屏体6的至少部分重力。显示装置还包括底座7和盖体8,底座7与连接板1固定连接,
盖体8和屏体6分别设置在连接板1的两侧,盖体8覆盖在连接板1上,降低了异物导致第一伸缩组件31、第二伸缩组件发生损坏的可能性,同时能够降低升降机构引发刮擦伤害的可能性。该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