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表面层的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091发布日期:2022-06-21 20:4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表面层的方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特别涉及一种设表面层的方管。


背景技术:

2.管材就是用于做管件的材料。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管材,管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建筑工程、电厂、化工厂等多用此类管材。包括:ppp管,pvc管,upc管,铜管,钢管,纤维管,复合管,镀锌管,软管。有执行标准gb/t5310的用于高压锅炉的管:有执行标准gb/t8163的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有执行标准gb3087的低压锅炉用无缝钢管:有执行标准gb/t9948的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有执行标准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金属管常见材质有合金、碳钢(10#、20#、45#)和不锈钢(304、316)。在有的管道使用场所中需要用到表面设非金属表面层的金属管,现有的表面层为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在金属管本体上的,现有的设表面层的金属管不能够根据管的使用需要选择性具有表面层;另外现有的管子都为圆形,不能够平稳地贴合在墙壁的阴角(墙壁的两个面之间的夹角为90
°
时该角称为阴角,墙壁的两个面之间的夹角为270
°
时该角称为阴角)上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层能够取下的能够平稳地安装在墙壁的阴角上的设表面层的方管,解决了现有的喷涂形成非金属表面层的金属管的表面层不能够根据使用需要而选择性使用和管子不能够平稳地贴合在墙角阴角是进行安装的问题。
4.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设表面层的方管,包括表面层和管本体,所述管本体为金属结构,所述表面层为非金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本体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呈矩形连接在一起,所述表面层为膜片结构,所述表面层覆盖住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上的表面层和位于第二侧壁上的表面层一体成型在一起,所述表面层的两端都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同管本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本技术方案将表面层设计为膜片结构,进而将表面层同金属本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根据使用需要是否安装表面层,使得管能够适应于更多的使用场所。当在需要有表面层的场所使用时,使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一一对应地贴合在构成墙角阴角的两个墙面上。
5.作为优选,所述表面层的一端延伸到第四侧壁上、另一端延伸到第三侧壁上。能够使得在需要表面层的场所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外露的面不会有管本体露出。
6.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管本体的外周面上的沿管本体的轴向延伸的卡槽和设置在表面层的内表面上的卡接在所述卡槽内的卡条。取下表面层时,将卡条拔出卡槽即可。
7.作为另一优选,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卡条和设置在所述管本体的外周面上的沿管本体的轴向延伸的卡槽,所述表面层的端部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条将所述表面层的端部按压在卡槽而将表面层同管本体固定在一起。取下表面层时,取下卡条,使得表面层
的两端失去按压作用,从而取下表面层即可。
8.作为优选,卡槽的侧壁上设有沿管本体延伸方向延伸的倒钩槽,所述卡槽内设有沿管本体延伸方向延伸的按压条,按压条沿卡槽宽度方向的一侧位于倒钩槽内,所述按压条通过若干沿卡槽延伸方向分布的按压弹簧支撑在卡槽的底部上,所述卡条包括刚性的基条、连接在基条一侧上橡胶条,所述基条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橡胶条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橡胶条远离倒钩槽的一侧设有朝向卡槽底壁倾斜的弯折导引斜面;表面层的端部位于所述倒钩槽内,所述橡胶条伸入到所述倒钩槽内,所述按压条驱动橡胶条将表面层的端部按压在倒钩槽内。装配表面层的过程为:将表层的一个端部伸入到一个可拆卸连接结构的倒钩槽内,然后将卡条插入到卡槽内,插入的过程中橡胶条挤压按压条且弯曲、弯曲的结果为橡胶条插入卡槽内,松开按压卡条到卡槽内的作用,在按压弹簧的作用下按压条按压橡胶条从而将表面层的端部按压住,然后张紧表面层到表面层的另一个端部位于另一个可拆卸连接结构的卡槽内,按照上述相同的方法将表面层的另一端同管本体固定住。取下表面层时:朝卡槽内按压卡条使得卡条松开对表面层端部的按压作用,从卡槽内拔出表面层即可。安装拆卸方便可靠。弯折导引斜面的设计,使得橡胶条抵接到按压条上时能够预期的方向弯折而进入倒钩槽,使得安装时的方便性和可靠性好。
9.作为优选,所述按压条朝向卡条的一侧的表面设有朝向倒钩槽倾斜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同所述卡槽的开口对齐。能够提高橡胶条抵接到按压条时橡胶条安装预期方向弯折的可靠性。
10.作为优选,所述表面层的端部设有勾接在所述倒钩槽内的刚性条,所述刚性条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能够提高连接时的方便性。装配表面层时,使表面层一端的刚性条位于一个可拆卸连接结构的倒钩槽内,然后使表面层包裹到管本体上的第一和第二侧壁是而使得表面层的另一端位于另一个可拆卸连接的卡槽内,包裹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张紧表面层。
11.作为优选,所述按压弹簧套设在定位凸柱上,所述定位凸柱同卡槽的底壁连接在一起。能够防止装配过程中按压弹簧移位。
12.作为优选,所述基条设有同所述按压条对齐的按压孔。取表面层时,通过杆体穿过按压孔去按压按压条而松开橡胶条对表面层端部的按压作用,然后拉出表面层即可。能够提高取下表面层时的方便性。
13.作为优选,定位凸柱同所述管本体一体成型在一起。
14.作为优选,所述表面层为塑料结构。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表面层同管本体为可拆卸连接的,当使用在不需要表面层的环境中时,能够取下表面层;使得管子能够满足更多的使用场景需求,通用性好;涉及为矩形结构,能够平稳可靠地贴合在两个墙壁上而按照在墙壁的阴角内。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时的横截面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二中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二中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的卡条准备卡到卡槽内时的示意图。
19.图中:表面层1、管本体2、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4、第三侧壁5、第四侧壁6、可拆卸连
接结构7、卡槽8、卡条9、一个墙壁10、另一个墙壁11、倒钩槽13、按压条14、按压弹簧15、定位凸柱16、基条17、橡胶条18、弯折导引斜面19、刚性条21、导向斜面22、按压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设表面层的方管,包括表面层1和管本体2,管本体为金属结构。表面层为非金属结构,具体地为塑料结构。管本体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4、第三侧壁5和第四侧壁6,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呈矩形连接在一起,使得管本体为四棱柱形管。表面层为膜片结构,表面层覆盖住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上的表面层和位于第二侧壁上的表面层一体成型在一起,表面层的一端延伸到第四侧壁上、另一端延伸到第三侧壁上。表面层的一端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7同第四侧壁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另一个可拆卸连接结构同第三侧壁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管本体的外周面上的沿管本体的轴向延伸的卡槽8和设置在表面层的内表面上的卡接在卡槽内的卡条9。
22.使用时,第三侧壁配置在一个墙壁10上、第四侧壁平置在另一个墙壁11上,一个墙壁10上和另一个墙壁11构成阴角。
23.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24.参见图2和图3,卡条同表面层断开,表面层的端部位于卡槽内,卡条将表面层的端部按压在卡槽而将表面层同管本体固定在一起,具体地:
25.卡槽的侧壁上设有沿管本体延伸方向延伸的倒钩槽13,倒钩槽位于卡槽的朝向表面层侧的侧壁上,卡槽内设有沿管本体延伸方向延伸的按压条14,按压条沿卡槽宽度方向的一侧位于倒钩槽内,按压条通过若干沿卡槽延伸方向分布的按压弹簧15支撑在卡槽的底部上,按压弹簧套设在定位凸柱16上,定位凸柱同卡槽的底壁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定位凸柱同管本体一体成型在一起。卡条包括刚性的基条17、连接在基条一侧上的橡胶条18,基条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橡胶条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橡胶条远离倒钩槽的一侧设有朝向卡槽底壁倾斜的弯折导引斜面19;表面层的端部设有位于倒钩槽内的刚性条21,刚性条沿卡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橡胶条伸入到倒钩槽内,按压条驱动橡胶条将表面层的端部按压在倒钩槽内。按压条朝向卡条的一侧的表面设有朝向倒钩槽倾斜的导向斜面22,导向斜面同所述卡槽的开口对齐。基条设有同所述按压条对齐的按压孔23。
26.表面层装配到管本体的过程为:使刚性条位于一个可拆卸连接结构的第一倒钩槽内,然后使表面层包裹到管本体上而使得表面层的另一端位于另一个可拆卸连接结构的倒钩槽内,包裹表面层到管本体的过程中使表面层张紧,将卡条插入到卡槽内,插入的过程中橡胶条挤压按压条而产生弯折、弯折的结果为橡胶条插入卡槽内,松开按压卡条到卡槽内的作用,在按压弹簧的作用下按压条按压橡胶条从而使得橡胶条将表面层的端部按压住。取下表面层时:通过杆体穿过按压孔去按压按压条,拔出卡条,再取出表面层的端部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