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装置和具有减振功能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1835发布日期:2022-09-27 18:0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装置和具有减振功能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和具有减振功能的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高精度的惯导系统中,由于实际工作的力学环境严酷复杂,敏感元器件在应用时受环境影响大。因此,通常在惯导系统中安装减振装置,以提高敏感元器件对力学环境的适应能力。
3.现有技术中,减振装置一般是利用锁紧组件,安装在惯导系统所具有的安装孔内。但是,当锁紧组件的锁紧力增大时,减振装置中的支撑件的尺寸也需要增大,以增大支撑件的刚度。此时,会增大用于容纳支撑件的安装孔的尺寸。基于此,在不适合或者不允许增大安装孔尺寸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减振装置的安全性以及减振装置与惯导系统连接的紧密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和具有减振功能的系统,用于确保减振装置的安全性以及减振装置与惯导系统连接的紧密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应用于工件。上述减振装置包括: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减振装置应用于工件上时,减振组件覆盖工件的端面。沿着远离工件的方向,缓冲组件覆盖减振组件的端面,工件的端面与减振组件的端面均平行于工件所在的水平面。至少两个连接组件贯穿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工件。
6.与现有技术相比,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装置应用在惯导系统中时,由于至少两个连接组件贯穿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工件(即惯导系统)。此时,利用上述至少两个连接组件可以将减振组件和缓冲组件安全牢固的组装在一起。进一步地,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锁紧组件将减振装置安装在惯导系统上,安装固定为一个点位,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至少两个连接组件使安装固定的点位至少为两个。基于此,可以使安装固定的点位形成一条线段或者多边形。此时,不仅可以使减振装置组装的更加牢固,确保减振装置正常工作。同时,还可以在不增大惯导系统所具有的安装孔的基础上,增大连接组件的锁紧力,以确保减振装置与惯导系统连接的紧密性,进而确保惯导系统正常工作。
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将覆盖在一起的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工件定义为减振单元,每一连接组件均贯穿减振单元中靠近减振单元边缘的位置。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述连接组件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组装后的减振装置中的减振组件和缓冲组件边缘位置发生翘曲或者位移,以确保减振装置的质量,进而确保减振装置正常工作。同时,还可以将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工件组装的更加牢固,以确保减振装置与惯导系统连接的紧密性,进而确保惯导系统正常工作。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连接组件包括三个连接组件,每一连接组件均具有
与减振单元所具有的减振面垂直的中心轴线,三个中心轴线与减振面的交点的连线为三角形。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一方面,由于三个中心轴线与减振面的交点的连线为三角形,即三个连接组件形成了三个安装固定的点位。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上述三个点位形成一个安装固定的平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锁紧组件将减振装置安装在惯导系统上,安装固定为一个点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装置与工件连接更加紧密牢固,减振装置组装的更加牢固。另一方面,由于上述三个点位之间的线段可以围合形成三角形,并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此时,可以进一步确保减振装置与工件连接更加紧密牢固,减振装置组装的更加牢固。此外,当安装固定的点位为三个时,三个点位之间的相对位置灵活多变,可以在确保连接稳定的同时,充分利用安装位置。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减振组件包括两个减振件,第一个减振件覆盖工件的第一端面,第二个减振件覆盖工件的第二端面。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工件相对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减振件,此时,可以提高减振组件的减振能力,以提高敏感元器件对力学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确保工件的正常使用。
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缓冲件,沿着远离工件的方向,第一个缓冲件覆盖第一个减振件的端面,第二个缓冲件覆盖第二个减振件的端面。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缓冲件覆盖在减振件的外侧,当连接组件贯穿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工件,将上述部件锁紧时,连接组件施加的紧固力通过缓冲件传递到减振件,以使减振件压缩。基于此,可以避免连接组件将紧固力直接施加在减振件上,将减振件损坏。进一步地,上述缓冲件还可以起到支撑固定连接组件的作用。
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一连接组件均包括连接轴,以及设置在连接轴内部的连接杆。连接轴的高度为h1,连接杆的高度为h2。减振装置应用于工件上后,减振组件与工件的高度和为h3,减振组件、缓冲组件与工件的高度和为h4,其中,h1=h3<h4≤h2。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一方面,由于h1=h3。此时,可以利用连接轴的高度调节减振组件的压缩量,以使减振组件的减振效果最好。另一方面,由于h4≤h2。此时,连接杆可以将上述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工件紧固连接,以确保组装后的减振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减振装置与工件连接的紧密性。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轴与连接杆螺纹连接;和/或,连接轴与连接杆卡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述螺纹连接或卡接的连接方式,易于操作,便于工作人员快速的将连接轴和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以节省连接组件的组装时间。
1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连接轴为可伸缩连接轴。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时需要的减振件的压缩量随时调整可伸缩连接轴的高度,以使连接轴简单快速的调整减振件的压缩量。同时,还可以扩大连接轴的使用范围,以使减振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扩大减振装置的使用范围。
2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系统,包括锁紧组件、工件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和工件组装在一起后,锁紧组件贯穿减振装置和工件。
22.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减振功能的系统的有益效果与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减振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另一方面,利用上述锁紧组件可以将减振装置和工件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到其他设备上。此时,不仅简单易操作。同时,上述减振装置和工件形成的整体可以直接使用,无需在对减振性能进行调节。即上述减振装置和工件可以作为一体化结构,直接应用到其他设备上。
2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减振装置包括: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将覆盖在一起的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工件定义为减振单元;当至少两个连接组件包括三个连接组件,并且每一连接组件均具有与减振单元所具有的减振面垂直的中心轴线。三个中心轴线与减振面的交点的连线为三角形,锁紧组件垂直贯穿三角形围合而成的区域。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在确保减振装置的牢固性和减振装置与工件连接紧密性的同时,确保减振装置与工件形成的整体与其他设备连接的紧密性,进而确保减振装置、工件和其他设备均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减振装置与被减振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装置、工件、锁紧组件和其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装置与工件的正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装置与工件的俯视图。
30.附图标记:
31.10-支撑器,
ꢀꢀꢀꢀꢀꢀꢀꢀꢀꢀ
11-减振垫,
ꢀꢀꢀꢀꢀꢀꢀꢀꢀꢀꢀꢀꢀꢀ
12-锁紧组件;
32.2-被减振体;
ꢀꢀꢀꢀꢀꢀꢀꢀꢀ
3-基座;
33.4-减振装置,
34.40-减振组件,
ꢀꢀꢀꢀꢀꢀꢀꢀ
400-第一个减振件,
ꢀꢀꢀꢀꢀꢀꢀ
401-第二个减振件;
35.41-缓冲组件,
ꢀꢀꢀꢀꢀꢀꢀꢀ
410-第一个缓冲件,
ꢀꢀꢀꢀꢀꢀꢀ
411-第二个缓冲件;
36.42-连接组件,
ꢀꢀꢀꢀꢀꢀꢀꢀ
420-连接轴,
ꢀꢀꢀꢀꢀꢀꢀꢀꢀꢀꢀꢀꢀ
421-连接杆;
37.5-工件,
38.6-锁紧组件,
ꢀꢀꢀꢀꢀꢀꢀꢀꢀ
60-锁紧轴,
ꢀꢀꢀꢀꢀꢀꢀꢀꢀꢀꢀꢀꢀꢀ
61-锁紧螺杆;
39.7-其他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端面的数量、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上述连接组件 4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只要大于等于两个即可,其具体数量在此不做限定。
52.参见图2至图4,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振装置4应用在惯导系统中时,由于至少两个连接组件42贯穿减振组件40、缓冲组件41和工件5(即惯导系统)。此时,利用上述至少两个连接组件42可以将减振组件40和缓冲组件41安全牢固的组装在一起。进一步地,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锁紧组件6将减振装置4安装在惯导系统上,安装固定为一个点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至少两个连接组件42使安装固定的点位至少为两个。基于此,可以使安装固定的点位形成一条线段或者多边形。此时,不仅可以使减振装置4组装的更加牢固,确保减振装置4正常工作。同时,还可以在不增大惯导系统所具有的安装孔的基础上,增大连接组件42的锁紧力,以确保减振装置4与惯导系统连接的紧密性,进而确保惯导系统正常工作。
53.参见图2至图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将覆盖在一起的减振组件40、缓冲组件 41和工件5定义为减振单元,每一连接组件42均贯穿减振单元中靠近减振单元边缘的位置。此时,上述连接组件42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组装后的减振装置4中的减振组件40和缓冲组件41边缘位置发生翘曲或者位移,以确保减振装置4的质量,进而确保减振装置4 正常工作。同时,还可以将减振组件40、缓冲组件41和工件5组装的更加牢固,以确保减振装置4与惯导系统连接的紧密性,进而确保惯导系统正常工作。
54.示例性的,上述“靠近减振单元边缘的位置”可以理解为距离减振单元边缘1cm至 5cm的位置,例如,距离减振单元边缘1cm、2.5cm、4.8cm或5cm等。应理解,上述距离减振单元边缘的长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上描述不用于具体限定。
55.下面以不同数量的连接组件为例进行描述,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56.参见图2至图4,在一种示例中,当采用两个连接组件42时,两个连接组件42使安装固定的点位为两个。基于此,两个点位可以形成一条线段,可以增强组装后的减振组件 40的牢固性以及减振组件40与工件5连接的紧密性牢固性。
57.参见图2至图4,在另一种示例中,当采用三个连接组件42时,每一连接组件42均具有与减振单元所具有的减振面垂直的中心轴线,三个中心轴线与减振面的交点的连线为三角形。
58.参见图2至图4,此时,一方面,由于三个中心轴线与减振面的交点的连线为三角形,即三个连接组件42形成了三个安装固定的点位。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上述三个点位形成一个安装固定的平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锁紧组件6将减振装置4安装在惯导系统上,安装固定为一个点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装置4与工件5连接更加紧密牢固,减振装置4组装的更加牢固。另一方面,由于上述三个点位之间的线段可以围合形成三角形,并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此时,可以进一步确保减振装置4与工件5连接更加紧密牢固,减振装置4组装的更加牢固。此外,当安装固定的点位为三个时,三个点位之间的相对位置灵活多变,可以在确保连接稳定的同时,充分利用安装位置。应理解,上述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等。
59.参见图2至图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工件5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减振组件40可以包括两个减振件,第一个减振件400覆盖工件5的第一端面,第二个减
振件401覆盖工件5的第二端面。此时,由于工件5相对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减振件,此时,可以提高减振组件40的减振能力,以提高敏感元器件对力学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确保工件5的正常使用。
6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两个减振件的形状均为三角形。上述两个减振件可以时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减振垫。
61.参见图2至图4,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缓冲组件41可以包括两个缓冲件,沿着远离工件5的方向,第一个缓冲件410覆盖第一个减振件400的端面,第二个缓冲件411覆盖第二个减振件401的端面。
62.参见图2至图4,此时,由于缓冲件覆盖在减振件的外侧,当连接组件42贯穿减振组件40、缓冲组件41和工件5,将上述部件锁紧时,连接组件42施加的紧固力通过缓冲件传递到减振件,以使减振件压缩。基于此,可以避免连接组件42将紧固力直接施加在减振件上,将减振件损坏。进一步地,上述缓冲件还可以起到支撑固定连接组件42的作用。
6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两个缓冲件的形状均为三角形。上述两个缓冲件可以均采用具有一定刚性的材质制成,以提高缓冲件的使用寿命。
64.参见图2至图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每一连接组件42均可以包括连接轴420,以及设置在连接轴420内部的连接杆421。连接轴420的高度为h1,连接杆421的高度为 h2。减振装置4应用于工件5上后,减振组件40与工件5的高度和为h3,减振组件40、缓冲组件41与工件5的高度和为h4,其中,h1=h3<h4≤h2。
65.参见图2至图4,此时,一方面,由于h1=h3。此时,可以利用连接轴420的高度调节减振组件40的压缩量,以使减振组件40的减振效果最好。另一方面,由于h4≤h2。此时,连接杆421可以将上述减振组件40、缓冲组件41和工件5紧固连接,以确保组装后的减振装置4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减振装置4与工件5连接的紧密性。
66.参见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实际组装过程中,提高振动试验确定出减振件的刚度系数,进而确定减振件最终的静压缩量。试验结束之后,调整连接轴420的高度h1,以使h1=h3,进而使减振件的压缩量满足实际需要,确保减振装置4的减振效果。接着,由于缓冲件覆盖在减振上,因此,当h1=h3时,两个缓冲件分别与连接轴420两端抵接。应理解,上述过程已将减振装置4调整至需要达到的减振效果。
67.参见图2至图4,在一种示例中,上述连接轴420与连接杆421螺纹连接。和/或,连接轴420与连接杆421卡接。此时,上述螺纹连接或卡接的连接方式,易于操作,便于工作人员快速的将连接轴420和连接杆421连接在一起,以节省连接组件42的组装时间。
68.在一种示例中,上述连接轴420可以是固定长度的连接轴,也可以是可伸缩连接轴。
69.参见图2至图4,当连接轴420为可伸缩连接轴时,不仅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时需要的减振件的压缩量随时调整可伸缩连接轴的高度,以使连接轴420简单快速的调整减振件的压缩量。同时,还可以扩大连接轴420的使用范围,以使减振装置4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扩大减振装置4的使用范围。
70.参见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连接轴420与连接杆421螺纹连接,连接轴420为固定长度的连接轴420。
71.第二方面,参见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系统,
包括锁紧组件6、工件5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减振装置4。当减振装置4和工件5组装在一起后,锁紧组件6贯穿减振装置4和工件5。
72.参见图2至图4,此时,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减振功能的系统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减振装置4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另一方面,利用上述锁紧组件6可以将减振装置4和工件5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到其他设备7上。此时,不仅简单易操作。同时,上述减振装置4和工件5形成的整体可以直接使用,无需在对减振性能进行调节。即上述减振装置4和工件5可以作为一体化结构,直接应用到其他设备7 上。
73.参见图2至图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减振装置包括: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将覆盖在一起的减振组件、缓冲组件和工件定义为减振单元;当至少两个连接组件42包括三个连接组件42,并且每一连接组件42均具有与减振单元所具有的减振面垂直的中心轴线。三个中心轴线与减振面的交点的连线为三角形,锁紧组件6垂直贯穿三角形围合而成的区域。
74.参见图2至图4,此时,可以在确保减振装置4的牢固性和减振装置4与工件5连接紧密性的同时,确保减振装置4与工件5形成的整体与其他设备7连接的紧密性,进而确保减振装置4、工件5和其他设备7均正常工作。应理解,上述锁紧组件6可以是锁紧轴 60和锁紧螺杆61。
75.参见图2至图4,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减振装置4主要时针对受影响的部件进行减振设计。在惯导系统中,由于敏感器件在进行标定时需要刚性连接,因此,上述减振装置4需要在惯导系统外部实施。当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振装置4,不仅可以起到减振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实现一体化设计,减少后期工作人员的调整。
76.下面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例,描述减振装置、工件、锁紧组件和其他设备的具体组装过程。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77.参见图2至图4,在工件5所具有的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分别覆盖一个减振件,即第一个减振件400覆盖工件5的第一端面,第二个减振件401覆盖工件5的第二端面。接着,沿着远离工件5的方向,第一个缓冲件410覆盖第一个减振件400的端面,第二个缓冲件411覆盖第二个减振件401的端面。同时,根据实际减振需要,设置三个连接轴420的高度h1。沿着远离工件5所在的水平面的方向,三个连接轴420依次贯穿第二个缓冲件411、第二个减振件401、工件5和第一个减振件400。
78.参见图2至图4,之后,调整三个连接轴420的位置,使三个连接轴420完全位于第二个减振件401、工件5和第一个减振件400内。接着,调整第二个减振件401、工件5 和第一个减振件400的高度和h3,使h3=h1。应理解,上述三个连接轴420形成的安装固定点位所在线段围合形成三角形。
79.参见图2至图4,再之后,沿着靠近工件5所在的水平面的方向,连接杆421贯穿第一缓冲件伸入连接轴420中与连接轴420螺纹连接,并且,连接杆421的末端与第二缓冲件连接。应理解,当连接杆421贯穿第一缓冲件伸入连接轴420中时,连接杆421的一端推动第一缓冲件向靠近连接轴420的一端运动,以使第一缓冲件靠近连接轴420的一端与连接轴420抵接。至此,将减振装置4调整至需要达到的减振效果。
80.参见图2至图4,最后,锁紧组件6依次贯穿第一个缓冲件410、第一个减振件400、工件5、第二个减振件401和第二个缓冲件411。将减振装置4和工件5形成的整体,紧固在其他
设备7(例如基座)上。
8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