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密封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4237发布日期:2022-07-20 03:0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防尘密封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尘密封构造,特别涉及用于实现往复运动的轴与该轴穿过的壳体开口之间的空间的密封的防尘密封构造。


背景技术:

2.以往,在车辆的悬架装置设置有用于抑制车身振动的减震器。减震器具有圆筒状的壳体和插入该壳体内并以能够往复运动的方式支承于壳体的轴,利用壳体内的流体的作用产生阻尼力,使车身稳定。在这样的减震器中,为了实现轴周围的空间的密封,防止泥水、雨水、灰尘等异物进入内部空间而使用防尘密封装置。具体而言,为了将轴与该轴穿过的壳体的开口部之间的空间密封而将壳体内部密闭,设置有防尘密封装置。
3.在用于单筒式的减震器的以往的防尘密封装置中,存在由橡胶状弹性材料形成的防尘密封装置,这样的防尘密封装置安装于在壳体的开口部形成的环状槽。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5.在安装有防尘密封装置的以往的环状槽中,存在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槽,以往存在安装于该槽的防尘密封装置。由橡胶状弹性材料形成的防尘密封装置向槽的安装是从壳体的外侧将防尘密封装置向开口部压入而进行的,但在上述那样的矩形截面的槽中安装防尘密封装置的作业有时很花时间。因此,以往对于包括防尘密封装置和安装防尘密封装置的开口部的环状槽的防尘密封构造,要求能够使防尘密封装置向环状槽的安装更简单的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简单地安装防尘密封装置的防尘密封构造。
7.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密封构造是用于实现往复运动的轴与该轴穿过的壳体的开口之间的空间的密封的防尘密封构造,所述防尘密封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防尘密封装置;和环状的槽,所述槽设置于所述开口所穿过的所述壳体的开口部,所述防尘密封装置安装于所述槽,所述防尘密封装置包括:弹性体部,是绕轴线呈环状的弹性体;和螺旋弹簧,安装于该弹性体部,绕所述轴线呈环状,所述弹性体部具有:基部,是环状的部分;和密封唇,是从该基部朝向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一侧突出的环状的部分,所述螺旋弹簧安装于所述基部,所述槽能够收纳所述基部,并具有入口面和支承面,所述入口面是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一侧与所述开口部的面向所述开口的面相连的环状的面,所述支承面是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与所述开口部的面向所述开口的面相连的环状的面,所述入口面向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倾斜。
9.实用新型效果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密封构造,能够更简单地安装防尘密封装置。
附图说明
11.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防尘密封构造的沿着轴线的单侧截面的截面图。
12.图2是图1所示的防尘密封构造中的防尘密封装置的沿着轴线的截面的截面图。
13.图3是图1所示的防尘密封构造中的槽的沿着轴线的截面的截面图。
14.图4是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防尘密封构造的减震器的沿着轴线的截面的截面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防尘密封装置的变形例涉及的防尘密封装置的沿着轴线的截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7.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防尘密封构造1的沿着轴线 x的单侧截面的截面图,在图1中,以防尘密封装置1安装于槽3的状态示出。图2是图1所示的防尘密封构造1中的防尘密封装置2的沿着轴线 x的截面的截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防尘密封构造1中的槽3的沿着轴线x的截面的截面图。在图3中,示出了减震器的壳体的槽3的附近。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轴线x方向上的箭头a(参照图1)方向(轴线x方向上的一侧)设为外侧,将轴线x方向上的箭头b(参照图1)方向(轴线x方向上的另一侧)设为内侧。内侧具体而言是密封对象物所在的一侧,外侧具体而言是大气侧。另外,在与轴线x垂直的方向(以下,也称为“径向”)上,将远离轴线x的方向(图1的箭头c方向)设为外周侧,将接近轴线x的方向(图1的箭头d方向)设为内周侧。另外,轴线 x是虚拟线。
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防尘密封构造1用于实现往复运动的轴与该轴穿过的壳体开口之间的空间的密封。防尘密封构造1例如用于车辆的悬架装置的单筒式的减震器,如后所述,实现作为轴的杆与壳体的开口部之间的空间的密封。防尘密封构造1不限于用于车辆的悬架装置的单筒式减震器。
1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防尘密封构造1包括防尘密封装置2和安装有防尘密封装置2的环状的槽3。槽3设置于单筒式的减震器,具体而言,设置于开口p所穿过的壳体4的开口部5。作为轴的减震器的杆6穿过开口p(参照图4)。防尘密封装置2包括:弹性体部10,是绕轴线x为环状的弹性体;和安装于弹性体部10的绕轴线x为环状的螺旋弹簧20。弹性体部10具有:基部11,是环状部分;和密封唇 12,是从基部11朝向外侧(箭头a方向侧)突出的环状部分。螺旋弹簧 20安装于基部11。槽3能够收纳基部11,具有入口面31和支承面32。入口面31是在外侧与开口部5的面向开口p的面(外侧开口面51)相连的环状的面。支承面32是在内侧与开口部5的面向开口p的面(内侧开口面52)相连的环状的面。入口面31向外侧倾斜。以下,对防尘密封构造1进行具体说明。
20.如上所述,防尘密封装置2具有基部11和密封唇12,另外,具有安装于基部11的螺旋弹簧20。如图1、2所示,基部11例如是以轴线x为中心轴或大致中心轴的圆环状或大致圆环状的部分,沿着轴线x的截面 (以下,也简称为“截面”)的形状成为类似于长方形的形状。具体而言,基部11具有作为在轴线x方向上背向的一对面的按压面13及被支承面14。按压面13是位于被支承面14的外侧的面。另外,基部11具有外周侧面15,该外周侧面15是与按压面
13的外周侧的端部和被支承面14 的外周侧的端部连接的环状的面。如图2所示,外周侧面15例如是向外周侧突出的曲面,在图示的例子中,截面中外侧的部分向外周侧突出,并具有作为向外周侧突出的部分的突出部15a。作为基部11的外周侧的部分的外周端部11a成为能够收纳于槽3内的形状。
21.密封唇12从基部11延伸,例如如图2所示,从基部11的内周侧的端部延伸。如图1、2所示,密封唇12是沿着轴线x延伸的筒状的部分,例如是在内周侧面和外周侧面分别具有以轴线x为中心轴或大致中心轴的圆锥筒面或大致圆锥筒面的部分。如图2所示,密封唇2的截面形状从基部11侧的端部朝向外侧的端部而径向的宽度增大,具有梯形或大致梯形的截面形状。密封唇12具有在减震器中形成为能够与杆6接触的密封唇顶端部16,密封唇顶端部16形成于密封唇12的外侧的端部(顶端部 12a)。密封唇顶端部16是在密封唇12的顶端部12a向内周侧突出的部分。
22.如图1、2所示,密封唇顶端部16的截面以形成内周侧的端部(唇顶端16a)的方式向内周侧呈v字形或大致v字形地突出。密封唇顶端部16 绕轴线x呈环状延伸,唇顶端16a沿着描绘以轴线x为中心或大致中心的圆或大致圆的线延伸。
23.弹性体部10是由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的部件,基部11以及密封唇 12是一体地形成的弹性体部10的各部分。弹性体部10例如是橡胶状弹性体。
24.如图1、2所示,具体而言,螺旋弹簧20安装于基部11的内部。螺旋弹簧20例如埋入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而设置。可以将螺旋弹簧20的整体埋入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也可以将螺旋弹簧20的一部分埋入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螺旋弹簧20例如硫化粘接于基部11。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将防尘密封装置2与螺旋弹簧20一起一体地硫化成形,从而将螺旋弹簧20硫化粘接于基部11。螺旋弹簧20形成为对基部11施加将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按压于槽3的力而设置。
25.如上所述,槽3设置于单筒式的减震器的壳体4的开口部5。壳体4 具体而言是筒状的壳体,在壳体4的一端的圆盘状的部分设置有开口部 5。开口部5形成开口p,杆6穿过开口p。开口部5在比槽3靠外侧的位置具有外侧开口面51,另外,在比槽3靠内侧的位置具有内侧开口面 52。外侧开口面51是以轴线x为中心轴或大致中心轴的圆筒面或大致圆筒面,另外,内侧开口面52是以轴线x为中心轴或大致中心轴的圆筒面或大致圆筒面。
26.槽3设置在外侧开口面51与内侧开口面52之间,槽3是从外侧开口面51向外周侧凹陷、并且从内侧开口面52向外周侧凹陷的向外周侧凹陷的槽。槽3具有入口面31和支承面32,另外,具有底面33,该底面33是与入口面31的外周侧的端部和支承面32的外周侧的端部连接的环状的面。
27.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入口面31相对于通过入口面31的外周侧的端部(外周端31a)的与轴线x正交的虚拟平面向外侧倾斜。入口面31例如在轴线x方向上随着朝向外侧而缩径。具体而言,例如,如图3所示,入口面31是沿着轴线x延伸的圆锥筒面或大致圆锥筒面。例如,入口面 31是以轴线x为中心轴或大致中心轴的圆锥筒面或大致圆锥筒面。
28.例如,如图3所示,支承面32是沿着与轴线x正交的虚拟平面延伸的圆环面或大致圆环面,具体而言,例如与正交于轴线x的虚拟平面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例如,如图3所示,底面33是沿着轴线x延伸的筒面,具体而言,例如是以轴线x为中心轴或大致中心轴的圆筒面或大致圆筒面。如图3所示,入口面31的内周侧的端部的直径d1大于支承面32的内周侧
的端部的直径d2。即,支承面32比入口面31进一步向内周侧扩展。另外,开口部5的外侧开口面51的直径大于内侧开口面52的直径。
29.防尘密封装置2的基部11能够与槽3的入口面31和支承面32接触。例如,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的轴线x方向上的宽度w1(参照图 2)小于入口面31的内周侧的端部与支承面32之间的轴线x方向上的间隔 (宽度w2)(参照图3)。由此,基部11的被支承面14能够与槽3的支承面32接触,基部11的按压面13的外周侧的端部(外周端13a)能够与入口面31接触。另外,基部11的外周侧面15的突出部15a的外周侧的端部的直径大于槽3的底面33的直径。
30.如图1所示,在防尘密封构造1中,防尘密封装置2安装于槽3。具体而言,在槽3内收纳有防尘密封装置2的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防尘密封装置2固定于槽3。如上所述,基部11的被支承面14能够与槽3的支承面32接触,因此在防尘密封构造1中,基部11的被支承面14与槽3 的支承面32接触,基部11支承于槽3的支承面32。另外,基部11的按压面13的外周端13a与入口面31接触。这样,在防尘密封构造1中,基部11的按压面13的外周端13a与入口面31接触,基部11的被支承面14 与槽3的支承面32接触,基部11被夹在槽3的入口面31与支承面32之间。
31.另外,基部11的外周侧面15的突出部15a的外周侧的端部的直径大于槽3的底面33的直径,因此在防尘密封构造1中,基部11的外周侧面 15的突出部15a被按压于槽3的底面33。另外,由于在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埋入有螺旋弹簧20,因此基部11的外周侧面15的突出部15a也被螺旋弹簧20的力按压于槽3的底面33。
32.这样,在防尘密封构造1中,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被夹在槽3的入口面31与支承面32之间,另外,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通过基于压缩的弹力以及螺旋弹簧20的力而被按压于槽3的底面33。另外,通过基于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的压缩的弹力以及螺旋弹簧20的力,基部11的按压面13的外周端13a的附近的部分被按压于槽3的入口面31,通过该反作用力,基部11进一步被按压于槽3的支承面32。这样,基部11牢固地固定于槽3。另外,从轴线x方向观察,螺旋弹簧20的至少一部分与槽3 的入口面31重叠,因此,通过螺旋弹簧20,基部11难以从槽3脱离。
33.另一方面,在将防尘密封装置2安装于槽3时,将防尘密封装置2压入开口部5的开口p,将防尘密封装置2压入至槽3,但由于槽3的入口面31向外侧倾斜,因此在将基部11安装于槽3时,基部11被入口面31 引导。因此,基部11向槽3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外侧开口面51 的直径大于内侧开口面52的直径,槽3的入口面31的内周侧的端部的直径大于支承面32的内周侧的端部的直径。根据这一点,基部11向槽3的安装作业也变得容易。这样,防尘密封构造1能够使防尘密封装置2向槽 3的固定牢固,并且能够使防尘密封装置2向槽3的安装变得简单。
34.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防尘密封构造1,能够更简单地将防尘密封装置2安装于槽3。
35.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防尘密封构造1的作用进行说明。图4是包括防尘密封构造1的单筒式的减震器100的沿着轴线x的截面的截面图。另外,在图4中示出了防尘密封构造1的附近的结构。另外,在图4中,在杆6被拆下的状态下示出减震器100,杆6使用双点划线表示。
36.如图4所示,防尘密封构造1设置于筒状的壳体4,具体而言,设置于在壳体4的端部
的中心或大致中心设置的开口部5。此外,在开口部5 形成有供被支承为能够往复运动的杆6穿过的开口p,杆6贯通开口部 5。
37.如上所述,防尘密封装置2的基部11的外周端部11a安装于在开口部5形成的槽3,防尘密封装置2固定于壳体4。在减震器100中,密封唇 12的密封唇顶端部16以杆6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杆6的外周面6a接触。由此,在开口部5的内侧开口部52的外侧实现防尘密封装置2与杆6之间的密封,防止泥水、雨水、灰尘等异物从外部进入壳体4的内部。
38.接着,对上述防尘密封装置1的变形例涉及的防尘密封装置7进行说明。图5是防尘密封装置1的变形例涉及的防尘密封装置7的沿着轴线x 的截面的截面图。另外,在图5中仅示出防尘密封装置7的截面的一侧。相对于上述防尘密封装置2,防尘密封装置7的密封唇的顶端部外周侧的构造不同,另外,在具有作为螺旋弹簧的盘簧8这一点上不同。以下,关于防尘密封装置7,对具有与上述防尘密封装置2相同或同样功能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39.如图5所示,防尘密封装置7具有密封唇17,该密封唇17的外侧 (顶端侧)的端部的外周侧部分的形状与防尘密封装置2的密封唇12不同。在作为密封唇17的外侧的端部的顶端部17a的面向外周侧的面,形成有向内周侧凹陷的环状的槽17b。槽17b能够收纳盘簧8。另外,顶端部 17a的面向外周侧的面的与槽17b在外侧相邻的部分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突出部17c。通过该突出部17c,能够防止盘簧8从密封唇17脱落。
40.如图5所示,在防尘密封装置7中,在密封唇17的槽17b安装有盘簧8,通过该盘簧8,对密封唇17的密封唇顶端部16施加作为紧固杆6的力的紧压力。因此,在设置有具有防尘密封装置7的防尘密封构造的减震器100中,能够利用盘簧8的紧压力来提高密封唇的密封性能,能够提高作为防止异物进入壳体4内的性能的防尘性能。
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防尘密封构造,包含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及权利要求书所包含的所有方式。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的课题以及效果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适当选择性地组合各结构。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构件的形状、材料、配置、尺寸等能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使用方式而适当变更。
42.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密封构造的应用对象不限于上述的单筒式的减震器,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密封构造能够将各种车辆、通用机械等能够利用本技术实用新型的所有物品或部分物品作为应用对象。
43.符号说明
[0044]1…
防尘密封构造
[0045]
2、7

防尘密封装置
[0046]3…

[0047]4…
壳体
[0048]5…
开口部
[0049]6…

[0050]
6a

外周面
[0051]8…
盘簧
[0052]
10

弹性体部
[0053]
11

基部
[0054]
11a

外周端部
[0055]
12、17

密封唇
[0056]
12a、17a

顶端部
[0057]
13

按压面
[0058]
14

被支承面
[0059]
15

外周侧面
[0060]
15a

突出部
[0061]
16

密封唇顶端部
[0062]
16a

唇顶端
[0063]
17b


[0064]
17c

突出部
[0065]
20

螺旋弹簧
[0066]
31

入口面
[0067]
31a

外周端
[0068]
32

支承面
[0069]
33

底面
[0070]
51

外侧开口面
[0071]
52

内侧开口面
[0072]
100

减震器
[0073]
d1、d2

直径
[0074]
p

开口
[0075]
w1、w2

宽度
[0076]
x

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