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施工的给排水工程排污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2866发布日期:2022-08-17 11:2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施工的给排水工程排污管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排污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方便施工的给排水工程排污管道。


背景技术:

2.排污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包括干管、支管以及通往处理厂的管道,无论修建在街道上或其它任何地方,只要是起排水作用的管道,都应作为排水管道统计,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需要用排污管道,市政排污管道是城市污水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申请号为202022721055.5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给排水工程排污管道,通过固定件、连接槽、夹紧块、转动杆,实现了将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之间连接的更加的牢固,避免连接处因震动连接不牢,通过拉力弹簧、转动板、固定块实现了将转动杆进行固定,避免转动杆松动。但是其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通过夹紧块从内部进行连接固定,操作繁琐且管道之间的密封性较弱无法快速对损坏管道进行更换,而管道埋于地下在受到地面车辆的重压极易造成错位,无法对其实施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简便,结构牢固,方便施工的给排水工程排污管道。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方便施工的给排水工程排污管道,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表面套有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管道的侧面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固定套、连接槽、连接杆、连接套和转动套,所述第一管道的表面套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侧面开设有四个连接槽,所述第二管道的表面套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侧连接有四个连接杆,所述连接套的另一侧连接有转动套。
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均连接有圆盘状限位块,所述连接槽的外侧呈蝌蚪状结构,所述连接杆的杆身表面与连接槽的外侧尾部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杆末端的限位块表面与连接槽的内侧表面紧密贴合。
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与第二管道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套与连接套之间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转动套与连接套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与第二管道之间为螺纹啮合连接。
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有通孔、弹簧、套座、卡块、固定杆、顶板和伸缩杆,所述第一管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均套有套座,所述套座的底部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部均嵌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套与连接套的内顶部均开设有通孔。
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呈倒“v”形结构,所述伸缩杆与套座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卡块的底部表面分别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表面相贴合。
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末端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杆与一侧卡块之间为螺纹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杆与另一侧卡块、通孔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对接使连接杆的末端对准连接槽后转动转动套,在转动套与第二管道的啮合连接下带动连接套移动,使连接杆的末端与连接槽底部相抵后转动连接套带动连接杆转动到连接槽的内部另一侧,再反向转动转动套在连接杆的带动下使第一管道管口与第二管道管口相互挤压完成连接固定,解决了之前管道连接操作繁琐、连接密封性不好的问题,将两个卡块分别置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顶部表面,使固定杆贯穿卡块与通孔后,通过固定杆末端与一侧卡块之间的啮合连接使顶板于管道连接处顶部安装固定,在受到压力作用时顶板带动伸缩杆于套座内部滑动,在弹簧和泥土对顶板的斥力作用下有效减缓了管道连接处受到的压力。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将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对接使连接杆的末端对准连接槽后转动转动套,在转动套与第二管道的啮合连接下带动连接套移动,使连接杆的末端与连接槽底部相抵后转动连接套带动连接杆转动到连接槽的内部另一侧,再反向转动转动套在连接杆的带动下使第一管道管口与第二管道管口相互挤压完成连接固定;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组件,在固定杆的连接下使顶板于管道连接处顶部安装固定,在受到压力作用时顶板带动伸缩杆于套座内部滑动,在弹簧和泥土对顶板的斥力作用下有效减缓了管道连接处受到的压力;
14.(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完善,使用便捷,解决现有管道操作繁琐且管道之间的密封性较弱无法快速对损坏管道进行更换的技术缺陷,具有连接简便,结构牢固的技术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组件的剖视图。
19.其中:1—第一管道,2—连接组件,21—固定套,22—连接槽,23—连接杆,24—连接套,25—转动套,26—连接块,3—第二管道,4—防护组件,41—通孔,42—弹簧,43—套座,44—卡块,45—固定杆,46—顶板,47—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1:
24.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的表面套有连接组件2,所述第一管道1的侧面连接有第二管道3;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有固定套21、连接槽22、连接杆23、连接套24和转动套25,所述第一管道1的表面套有固定套21,所述固定套21的侧面开设有四个连接槽22,所述第二管道3的表面套有连接套24,所述连接套24的一侧连接有四个连接杆23,所述连接套24的另一侧连接有转动套25。
25.具体实施方式为,将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3对接使连接杆23的末端对准连接槽22后转动转动套25,在转动套25与第二管道3的啮合连接下带动连接套24移动,使连接杆23的末端与连接槽22底部相抵后转动连接套24带动连接杆23转动到连接槽22的内部另一侧,再反向转动转动套25在连接杆23的带动下使第一管道1管口与第二管道3管口相互挤压完成连接固定。
26.实施例2:
27.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连接组件2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杆23的末端均连接有圆盘状限位块,所述连接槽22的外侧呈蝌蚪状结构,所述连接杆23的杆身表面与连接槽22的外侧尾部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杆23末端的限位块表面与连接槽22的内侧表面紧密贴合。如此设置的优势为,将连接杆23的末端对准连接槽22插入后进行转动,使连接杆23转动到连接槽22的内部另一侧便可使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3连接限位。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28.实施例3:
29.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连接组件2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连接套24与第二管道3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套25与连接套24之间连接有连接块26,所述转动套25与连接套24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25与第二管道3之间为螺纹啮合连接。如此设置的优势为,转动转动套25在连接杆23的带动下可第一管道1管口与第二管道3管口相互挤压完成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0.实施例4:
31.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防护组件4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管道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有通孔41、弹簧42、套座43、卡
块44、固定杆45、顶板46和伸缩杆47,所述第一管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46,所述顶板46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伸缩杆47,所述伸缩杆47的底部设置有弹簧42,所述伸缩杆47的表面均套有套座43,所述套座43的底部均设置有卡块44,所述卡块44的内部均嵌有固定杆45,所述固定套21与连接套24的内顶部均开设有通孔41。如此设置的优势为,将两个卡块44分别置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3的顶部表面,使固定杆45贯穿卡块44与通孔41后,通过固定杆45末端与一侧卡块44之间的啮合连接使顶板46于管道连接处顶部安装固定,在受到压力作用时顶板46带动伸缩杆47于套座43内部滑动,在弹簧42和泥土对顶板46的斥力作用下有效减缓了管道连接处受到的压力。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2.实施例5:
3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防护组件4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顶板46呈倒“v”形结构,所述伸缩杆47与套座43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卡块44的底部表面分别与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3的表面相贴合。如此设置的优势为,在受到压力作用时顶板46带动伸缩杆47于套座43内部滑动,在弹簧42和泥土对顶板46的斥力作用下可减缓管道连接处受到的压力作用。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4.实施例6:
3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防护组件4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杆45的末端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杆45与一侧卡块44之间为螺纹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杆45与另一侧卡块44、通孔41之间均为滑动连接。如此设置的优势为,使固定杆45贯穿卡块44与通孔41后进行旋转便可使顶板46于管道连接处顶部安装固定。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6.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给排水工程排污管结构,例如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3等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都是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