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接头及应用该弧形接头的角度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8646发布日期:2022-08-03 04:0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接头及应用该弧形接头的角度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安装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弧形接头及应用该弧形接头的角度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主要由光伏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在荒原、戈壁、丘陵等各种复杂地形均可应用。随着国内外对于环保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光伏发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现有技术中,由于山地区域的地形复杂性,导致光伏矩阵的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目前光伏矩阵在山地区域安装的方式是控制地桩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同位置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同,目的在于实现地桩的顶端近似处于同一个斜面上,以保证光伏支架安装后能够铺设一片平整的光伏矩阵。这种安装方式导致的弊端在于:
4.①
地桩打入地面的深度直接决定了支架的稳定性,深度不同则会造成整体支架的强度不均衡,抵抗强风、雪等恶劣天气的能力有所减弱;
5.②
只能通过调整地桩来调整局部位置的高度,操作困难、人工成本高,导致整体支架的可调性低,对山地区域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接头及应用该弧形接头的角度调整结构,可以适应山地区域的起伏地形进行灵活调整角度,以保证结构强度。
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8.一种弧形接头,所述弧形接头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具有圆弧顶部,所述圆弧顶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所述弧形接头的底面向侧边延伸形成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孔。
9.所述条形孔的中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通道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10.一种角度调整结构,包括斜杆、横杆和角度调整组件,所述角度调整组件包括所述弧形接头,以及若干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所述斜杆用于支撑光伏板,其通过所述角度调整组件安装在所述横杆的顶面,并与所述横杆相垂直;所述通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横杆相平行;所述斜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在所述条形孔处;所述横杆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螺孔处。
11.所述角度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栓、螺母和第二螺栓;采用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条形孔并锁入位于所述通道内的螺母,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弧形接头夹设在光伏板的边框上;采用所述第二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并锁入所述螺
孔,使得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连接板夹设在所述横杆上。
12.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均为开设有穿孔的压块;所述斜杆的底面侧边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固定件活动配合的第一滑轨;所述横杆的顶面侧边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固定件活动配合的第二滑轨。
13.所述圆弧顶部上开设的条形孔有两个,所述斜杆的底面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滑轨。
14.所述连接板上开设的螺孔有两个。
15.所述弧形接头的底面两侧均形成有所述连接板,所述横杆顶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轨。
16.所述螺母设置有与所述圆弧顶部的内侧壁匹配的弧面。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在弧形接头的圆弧顶部上开设条形孔,使得第一固定件与弧形接头的装配位置可调,并且由于圆弧顶部的圆弧形状,斜杆在圆弧顶部能够以任意角度进行配合,从而实现了斜杆的斜率可以灵活调整,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山地区域的起伏地形进行灵活调整角度,以保证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角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仰视角立体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仰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斜杆与横杆之间的组装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斜杆的截面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横杆的截面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弧形接头的立体图;
28.附图标号说明:
[0029]1‑‑‑‑
斜杆;
ꢀꢀꢀꢀꢀꢀꢀꢀꢀꢀ
11
‑‑‑
第一滑轨;
ꢀꢀꢀꢀꢀꢀꢀ2‑‑‑‑
横杆;
[0030]
21
‑‑‑
第二滑轨;
ꢀꢀꢀꢀꢀꢀ3‑‑‑‑
角度调整组件;
ꢀꢀꢀ
31
‑‑‑
弧形接头;
[0031]
311
‑‑
通道;
ꢀꢀꢀꢀꢀꢀꢀꢀꢀꢀ
312
‑‑
圆弧顶部;
ꢀꢀꢀꢀꢀꢀꢀ
313
‑‑
条形孔;
[0032]
314
‑‑
连接板;
ꢀꢀꢀꢀꢀꢀꢀꢀ
315
‑‑
第一螺孔;
ꢀꢀꢀꢀꢀꢀꢀ
32
‑‑‑
第一固定件;
[0033]
33
‑‑‑
第二固定件;
ꢀꢀꢀꢀ
34
‑‑‑
第一螺栓;
ꢀꢀꢀꢀꢀꢀꢀ
35
‑‑‑
螺母;
[0034]
351
‑‑
弧面;
ꢀꢀꢀꢀꢀꢀꢀꢀꢀꢀ
36
‑‑‑
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36]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角度调整结构,包括斜杆1、横杆2和角度调整组件3;
[0037]
斜杆1用于支撑光伏板,其通过角度调整组件3安装在横杆2的顶面,并与横杆2相
垂直;
[0038]
角度调整组件3包括弧形接头31和若干第一固定件32、第二固定件33;弧形接头31设置有通道311,通道311的轴线方向与横杆2相平行,且通道311具有圆弧顶部312,圆弧顶部3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313;弧形接头31的底面向侧边延伸形成有连接板314,连接板31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孔315;斜杆1通过第一固定件32安装在条形孔313处;横杆2通过第二固定件33安装在螺孔315处。
[0039]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弧形接头31的圆弧顶部312上开设条形孔313,使得第一固定件32与弧形接头31的装配位置可调,并且由于圆弧顶部312的圆弧形状,斜杆1在圆弧顶部312能够以任意角度进行配合,从而实现了斜杆1的斜率可以灵活调整,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山地区域的起伏地形进行灵活调整角度,以保证结构强度。
[0040]
参考图1至图10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41]
上述角度调整组件3还包括第一螺栓34、螺母35和第二螺栓36;采用第一螺栓34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件32、条形孔313并锁入位于通道311内的螺母35,使得第一固定件32与弧形接头31夹设在光伏板的边框上,以实现光伏板在斜杆1上的安装;采用第二螺栓36穿设于第二固定件33并锁入螺孔315,使得第二固定件33与连接板314夹设在横杆2上,以实现横杆2与斜杆1之间的安装。
[0042]
上述第一固定件32、第二固定件33均为开设有穿孔的压块;斜杆1的底面侧边设置有供第一固定件32活动配合的第一滑轨11;横杆2的顶面侧边设置有供第二固定件33活动配合的第二滑轨21。第一固定件32与第一滑轨11、第二固定件33与第二滑轨21滑接配合,使得弧形接头31在斜杆1/横杆2上的位置可在斜杆1/横杆2的长度范围内任意调整,安装更加灵活;同时,采用压块与滑轨的配合形式,可以使得第一固定件32的体积最小化,安装更加方便、成本更低。
[0043]
进一步地,上述圆弧顶部312上开设的条形孔313有两个,对应地斜杆1的底面两侧均设置有上述第一滑轨11,也即斜杆1的底部两侧均通过第一固定件32安装在弧形接头31上,结构更加牢固。
[0044]
同时,上述连接板314上开设的螺孔315有两个,也即用于装配横杆2的第二固定件33通过两个第一螺栓34锁固在连接板314上,可以防止第一固定件32因受力转动而松动,结构更加牢固。
[0045]
再者,上述弧形接头31的底面两侧均形成有上述的连接板314,对应地横杆2顶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述第二滑轨21,也即横杆2的顶部两侧均通过第二固定件33与弧形接头31保持固定,结构更加牢固。
[0046]
上述条形孔313的中线所在的平面与通道311的轴线方向相垂直,使得斜杆1在调整斜率时,始终保持与横杆2相垂直。
[0047]
上述螺母35设置有与圆弧顶部312的内侧壁匹配的弧面351,使得螺母35在通道311内调整位置时始终保持与圆弧顶部312最大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第一螺栓34锁固后的稳定性,并避免锁固第一螺栓34时螺母35对于圆弧顶部312的应力太集中在某一位置,弧形接头31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0048]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