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移动的户外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51380发布日期:2022-05-07 18:4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便于移动的户外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移动电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户外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2.户外储能电源是一种常见的供电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野外应急、户外旅游、室外作业、停电应急等场合常常需要用到户外储能电源。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户外储能电源仅提供了把手,在使用人员需要在目标地点使用户外储能电源时,需要通过把手提起户外储能电源才能改变户外储能电源的位置,造成使用不便。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移动户外储能电源,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户外储能电源。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户外储能电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户外储能电源,包括基体、转动安装于所述基体顶部的转动板、铰接安装于所述转动板远离基体一侧且开设有把手槽的推板、安装于所述把手槽上的握杆、套设于所述握杆上的握杆套、设置于所述推板上用于支撑推板的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基体底部的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限制基板位置的定位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改变基板位置的移动组件,所述把手槽位于推板远离基体的端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移动组件可以便于使用人员把基体移动至目的地,从而便于使用,提高使用体验;而设置的支撑组件能够支撑推板,便于使用人员使用推板改变基体的位置,从而进一步便于把基体移动至目的地。
7.可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竖直安装于所述基板底部且开设有滑动腔的安装柱、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柱上且开设有卡槽的滑动柱、安装于所述安装柱上且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 安装于所述滑动腔内且一端与安装柱相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柱相连接的缓冲弹簧、安装于所述滑动柱穿出安装柱一侧的万向轮、水平安装于所述安装柱上的挡板、设置于所述挡板上用于清理挡板的清理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远离基体的端部且用于升降基体位置的升降部件,所述滑动腔、卡槽的延伸方向均与安装柱的高度方向相一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缓冲弹簧可以减少万向轮路过崎岖地面时地面的冲击力,从而缓冲保护基体。
9.可选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竖直安装于所述基板顶面且输出端穿过基板的伸缩气缸、安装于所述伸缩气缸输出端上的安装板、环设于所述安装板背离伸缩气缸一侧的滚珠。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伸缩气缸可以改变基体的竖直位置,减少万向轮被阻挡的情况,从而适用于更多的路面情况。
11.可选的,所述挡板的侧面开设有延伸方向与安装柱高度方向相垂直的清理槽,所述清理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挡板靠近清理槽一侧的第一安装块、安装于所述挡板上且与第一安装块位于同一侧的第二安装块、安装于所述清理槽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
之间的第一清理块、水平安装于所述第一清理块底部且与挡板底面相抵触的第二清理块、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块靠近第一清理块一侧且与第一清理块相连接的复位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一清理块背离第二安装块一侧且穿过第一安装块的连接线、安装于所述连接线穿出第一安装块一侧且与伸缩气缸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总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清理块可以在连接总线的作用下清理挡板底面粘附的杂物,从而提高挡板的阻挡杂物效果。
13.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螺纹安装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伸缩气缸与基体之间的螺纹杆、安装于所述螺纹杆顶部的转动块、环设于所述转动块侧壁的把手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螺纹杆底部用于限制螺纹杆位置的定位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把手杆可以通过转动块改变螺纹杆的位置,从而提高螺纹杆的实用性。
15.可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螺纹安装于所述螺纹杆底端的定位块,以及安装于所述定位块底面的定位锥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定位块可以通过定位锥头限制螺纹杆的位置,继而限制基板的位置,从而提高基体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推板的底面开设有主收纳槽,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铰接安装于所述推板远离基体一侧且开设有第一收纳槽的第一支撑杆、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推板一侧的第二支撑杆、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一侧的滚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用于限制第二支撑杆位置的限位部件,所述主收纳槽的延伸方向与推板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且与第一支撑杆相适配,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杆的高度方向相一致且与第二支撑杆相适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可以支撑推板,从而便于使用人员推动推板。
19.可选的,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二支撑杆一侧的定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定板上的卡杆,以及螺纹安装于所述定板上且与卡杆相抵触的限位螺纹杆。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限位螺纹杆可以限制卡杆的位置,从而提高卡杆的稳定性。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设置的万向轮以及推板可以便于使用人员把基体移动至目的地,从而便于使用;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能够支撑推板,便于使用人员使用推板改变基体的位置,从而进一步便于把基体移动至目的地;2.设置的第二清理块可以在连接总线的作用下清理挡板底面粘附的杂物,从而提高挡板的阻挡杂物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基体的剖视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缓冲弹簧的剖视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滑动柱的剖视图。
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挡板的剖视图。
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握杆的剖视图。
2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限位螺纹杆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基体;11、转动板;12、推板;121、把手槽;122、握杆;123、握杆套;124、主收纳槽;125、第一支撑杆;126、第一收纳槽;127、第二支撑杆;128、滚轮;129、定板;13、螺纹杆;131、转动块;132、把手杆;133、定位块;134、定位锥头;14、卡杆;15、限位螺纹杆;2、基板;21、安装柱;211、滑动腔;212、卡块;213、缓冲弹簧;22、滑动柱;221、卡槽;222、万向轮;23、挡板;231、清理槽;232、第一安装块;233、第二安装块;234、第一清理块;235、第二清理块;236、复位弹簧;24、连接线;25、连接总线;3、伸缩气缸;31、安装板;311、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移动的户外储能电源。
33.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户外储能电源包括基体1,在基体1的底部水平安装有基板2;为了便于改变基板2的位置,尤其是在地势崎岖的野外场合,故在基板2上设置有四组移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每组移动组件均包括安装柱21、滑动柱22以及缓冲弹簧213,安装柱21竖直安装在基板2的底部,安装柱21的竖直截面最长一边为安装柱21的高度方向,在安装柱21内开设有滑动腔211,滑动腔211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柱21的高度方向相一致;而滑动柱22滑动安装在安装柱21上,在滑动柱22的侧壁开设有四个卡槽221,卡槽221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柱21的高度方向相一致;同时,在安装柱21上安装有四个卡块212,卡块212位于滑动腔211内,卡块212的形状与卡槽221的轮廓相适配;而缓冲弹簧213安装在滑动腔211内,缓冲弹簧213的一端与安装柱21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柱22的顶面相连接,在滑动柱22穿出安装柱21的一侧安装有万向轮222。
34.在需要经过地势崎岖的野外场合时,万向轮222因地面情况而抖动,滑动柱22沿着滑动腔211的延伸方向在安装柱21内作竖直运动,缓冲弹簧213能够利用自身的回复力,缓冲地面对基体1的冲击力,保护基体1。
35.参照图4和图5,为了减少砂石、泥土等杂质进入滑动腔211内,故在每个安装柱21上均水平安装有挡板23。
36.参照图1和图2,为了减少尺寸较大的砂石阻碍万向轮222滚动的情况,故每组移动组件均包括升降部件,升降部件位于基板2远离基体1的端部,一共四组升降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每组升降部件均包括伸缩气缸3、安装板31以及四个滚珠311,伸缩气缸3竖直安装在基板2的顶面,伸缩气缸3的输出端穿过基板2,而安装板31安装在伸缩气缸3的输出端上,同时,四个滚珠311均环设在安装板31背离伸缩气缸3的一侧,四个滚珠311呈圆周阵列。
37.在万向轮222被尺寸较大的砂石阻碍,无法转动的时候,使用人员可以启动伸缩气缸3,伸缩气缸3的输出端伸长,直至滚珠311的表面与地面相抵触、万向轮222离开地面且尺
寸较大的砂石不与万向轮222相抵触。
38.参照图3和图5,为了减少砂石、泥土等杂质粘附在挡板23底面的情况,故每组移动组件均包括两组清理部件,清理部件设置在挡板23上,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挡板23的侧面均开设有两个清理槽231,两个清理槽231呈对称设置,清理槽231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柱21的高度方向相垂直;每组清理部件均包括第一安装块232、第二安装块233以及第一清理块234,第一安装块232安装在挡板23靠近清理槽231的一侧;而第二安装块233安装在挡板23上,第二安装块233与第一安装块232位于挡板23的同一侧,第一安装块232与伸缩气缸3之间的距离相较于第二安装块233与伸缩气缸3之间的距离近;而第一清理块234安装在清理槽231上,第一清理块234位于第一安装块232与第二安装块233之间;同时,在第一清理块234的底部水平安装有第二清理块235,第二清理块235与挡板23的底面相抵触,在第二安装块233靠近第一清理块234的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236,复位弹簧236与第一清理块234相连接;同时,在第一清理块234背离第二安装块233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线24,连接线24穿过第一安装块232,在连接线24穿出第一安装块232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总线25,连接总线25远离连接线24的一侧与伸缩气缸3的输出端相连接,位于同一个挡板23上的两个连接线24与同一个连接总线25相连接。
39.在伸缩气缸3的输出端伸长时,连接总线25被拉动,第一清理块234在连接线24的作用下作靠近第一安装块232方向的水平运动,第二清理块235把粘附在挡板23底面的砂石、泥土等杂质刮落下来,复位弹簧236被拉伸,在伸缩气缸3的输出端收缩时,第一清理块234在复位弹簧236的作用下复位。
40.参照图2和图6,为了便于使用人员移动户外储能电源,故在基体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11,在转动板11远离基体1的一侧铰接安装有推板12,在推板12远离基体1的端部开设有把手槽121,同时,在把手槽121上安装有握杆122,在握杆122的表面上套设有握杆套123,在本实施例中,握杆套123采用橡胶材质所制作。
41.在滚珠311的表面与地面相抵触、万向轮222离开地面且尺寸较大的砂石不与万向轮222相抵触后,使用人员可以通过推板12改变基板2的位置,使万向轮222远离尺寸较大的砂石,便于万向轮222后续的使用。
42.参照图1和图7,为了便于使用人员通过推板12改变基板2的位置,故在推板12上设置有支撑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推板12呈水平状态时的水平截面最长一边为推板12的长度方向,在推板12的底面开设有两个主收纳槽124,主收纳槽124的延伸方向与推板1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125,两个第一支撑杆125均铰接安装在推板12远离基体1的一侧,主收纳槽124的轮廓与第一支撑杆125的形状相适配,第一支撑杆125的竖直截面最长一边为第一支撑杆125的高度方向,使用人员可以把第一支撑杆125收纳在主收纳槽124内,在每个第一支撑杆125上均开设有第一收纳槽126,第一收纳槽126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杆125的高度方向相一致,同时,在第一支撑杆125远离推板12的一侧铰接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27,第二支撑杆127的形状与第一收纳槽126的轮廓相适配,使用人员可以把第二支撑杆127收纳在第一收纳槽126内,在第二支撑杆127远离第一支撑杆125的一侧安装有滚轮128。
43.在使用人员推动推板12时,滚轮128滚动。
44.参照图1、图7和图8,为了限制第二支撑杆127相对于第一支撑杆125的位置,故支
撑组件包括两组限位部件,限位部件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支撑杆125上,限位部件包括两个定板129、卡杆14以及限位螺纹杆15,两个定板129对称安装在同一个第一支撑杆125靠近第二支撑杆127的一侧,而卡杆14滑动安装在定板129上,同时,限位螺纹杆15螺纹安装在定板129上,限位螺纹杆15的端部与卡杆14的侧壁相抵触。
45.使用人员可以把卡杆14插入定板129内,限制第二支撑杆127的位置,再拧紧限位螺纹杆15,通过限位螺纹杆15限制卡杆14的位置。
46.参照图1和图2,为了在把基体1移动至目的地后限制基板2的位置,提高基体1供电时的稳定性,故在基板2上设置有四组定位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每组定位组件均包括螺纹杆13、转动块131以及四个把手杆132,螺纹杆13螺纹安装在基板2上,螺纹杆13位于伸缩气缸3与基体1之间,而转动块131安装在螺纹杆13的顶部,同时,四个把手杆132环设在转动块131的侧壁。
47.参照图1和图2,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设置在螺纹杆13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包括定位块133以及四个定位锥头134,定位块133螺纹安装在螺纹杆13的底端,而四个定位锥头134均安装在定位块133的底面。
48.使用人员可以通过把手杆132转动螺纹杆13,使螺纹杆13作竖直向下运动,直至定位锥头134插入地面内。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于移动的户外储能电源的实施原理为:使用人员通过推板12推动基体1,万向轮222滚动;在万向轮222被尺寸较大的砂石阻碍,无法转动的时候,启动伸缩气缸3,伸缩气缸3的输出端伸长,直至滚珠311的表面与地面相抵触、万向轮222离开地面且尺寸较大的砂石不与万向轮222相抵触;再通过推板12改变基板2的位置,使万向轮222远离尺寸较大的砂石。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