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控感应出水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7844发布日期:2022-06-29 01:0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控感应出水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控感应出水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2.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龙头、厨房半自动龙头。然而现有的水龙头的控制出水的方式较为单一,一种是通过旋转或者扳动手柄控制阀体来控制出水口的通断,此种方式会因反复触碰水龙头手柄带来的交叉感染问题;另一种是单单采用红外感应来控制出水,当内部电路控制元器件损坏时,会导致水龙头无法使用,需要等待维修好才能使用,给用户带来一定麻烦,并且结构较为复杂,拆卸起来不方便,后期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控感应出水的水龙头,通过设置出水旋钮来控制出水阀进行手动控制出水,通过设置感应头连接感应控制出水阀实现感应控制出水,控制出水方式多样化,防止出现当感应控制阀损坏时导致水龙头无法使用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并且结构较为简单,组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双控感应出水的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所述水龙头本体内设置有感应头及内腔,所述水龙头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出水嘴,所述水龙头本体上设置有出水旋钮及与所述出水旋钮连接的出水阀,所述水龙头本体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连接有第一分水管及第二分水管,所述第一分水管上设置有感应控制出水阀,所述第一分水管及第二分水管的下方均连接有进水座,所述感应控制出水阀的下方连接有电池盒,所述感应头与电池盒均与所述感应控制出水阀电性连接。
6.优选地,所述内腔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出水阀的安装凹槽,所述出水阀的上端与所述出水旋钮的内侧连接;所述出水旋钮的外周壁设置有防滑纹。
7.优选地,所述螺纹管包括第一螺纹管及第二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及第二螺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水管及第二分水管连接。
8.优选地,所述水龙头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套设有卡接套,所述安装座的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卡接套的内周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9.优选地,所述感应头采用红外传感器,所述感应控制出水阀包括单片机、继电器及电磁阀,所述红外传感器及继电器均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继电器电性连接。
10.优选地,所述进水座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方连接有进水角阀,所
述进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及进水角阀连通。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控感应出水的水龙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水龙头中的水龙头本体上设置有出水旋钮及与出水旋钮连接的出水阀,水龙头本体的下方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螺纹管,螺纹管连接有第一分水管及第二分水管,第一分水管上设置有感应控制出水阀,第一分水管及第二分水管的下方均连接有进水座,感应控制出水阀的下方连接有电池盒,感应头与电池盒均与感应控制出水阀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出水旋钮来控制出水阀进行手动控制出水,通过设置感应头连接感应控制出水阀实现感应控制出水,控制出水方式多样化,当感应控制出水阀损坏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出水旋钮来控制出水,防止出现当感应控制阀损坏时导致水龙头无法使用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用户体验效果好,并且结构较为简单,组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水龙头本体、2-感应头、3-内腔、4-出水嘴、5-出水旋钮、6-出水阀、7-第一螺纹管、8-第二螺纹管、9-第一分水管、10-第二分水管、11-感应控制出水阀、12-进水座、13-电池盒、14-安装凹槽、15-防滑纹、16-安装座、17-卡接套、18-进水管、19-进水角阀。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7.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中,该双控感应出水的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1,该水龙头本体1内设置有感应头2及内腔3,该水龙头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与该内腔3连通的出水嘴4,该水龙头本体1上设置有出水旋钮5及与该出水旋钮5连接的出水阀6,该水龙头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该内腔3连通的螺纹管,该螺纹管连接有第一分水管9及第二分水管10,该第一分水管9上设置有感应控制出水阀11,该第一分水管9及第二分水管10的下方均连接有进水座12,该感应控制出水阀11的下方连接有电池盒13,该感应头2与电池盒13均与该感应控制出水阀11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该水龙头本体1及出水嘴4均可以是不锈钢材质或铝合金材质等,该出水旋钮5上可以设置有手柄,该出水阀6可以采用通用的水平旋转控制出水阀,实现通过旋转该出水旋钮5来控制出水,也可以采用通用的按压控制出水阀,
实现通过上下扳动手柄来控制出水。
18.具体地,该内腔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安装该出水阀6的安装凹槽14,该出水阀6的上端与该出水旋钮5的内侧连接;该出水旋钮5的外周壁设置有防滑纹15;该螺纹管包括第一螺纹管7及第二螺纹管8,该第一螺纹管7及第二螺纹管8分别与该第一分水管9及第二分水管10连接,该内腔3包括第一内腔及第二内腔,该第一内腔分别与出水嘴4及第一螺纹管7连通,该第二内腔分别与安装凹槽14及第二螺纹管14连通,需要注意的是,该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互不连通;该水龙头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16,该安装座16的外侧套设有卡接套17,该安装座16的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该卡接套17的内周壁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该感应头2采用红外传感器,该感应控制出水阀11包括单片机、继电器及电磁阀,该红外传感器及继电器均与该单片机电性连接,该电磁阀与该继电器电性连接;该进水座12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管18,该进水管18的下方连接有进水角阀19,该进水管18分别与该第一分水管9、第二分水管10及进水角阀19连通。可以理解的,该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并作为其输入端,该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继电器并作为其输入端,该继电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磁阀并作为其输入端,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至出水口并控制其开启或者关闭,当人体靠近水龙头时红外传感器感应人体红外信号并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至继电器,由继电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实现自动出水;当人体离开后,红外传感器检测不到红外信号,此时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至继电器,由继电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实现自动关水。该单片机可以采用hr021控制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功耗低等特点,能配套各种龙头主体使用。该进水管18可以连接冷水管及热水管,并通过水阀控制冷、热水的进水量,实现冷热出水的效果。
19.可以理解的,本发明设计合理,构造独特,通过设置出水旋钮5来控制出水阀6进行手动控制出水,通过设置感应头2连接感应控制出水阀11实现感应控制出水,控制出水方式多样化,当感应控制出水阀11损坏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出水旋钮5来控制出水,防止出现当感应控制阀11损坏时导致水龙头无法使用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用户体验效果好,并且结构较为简单,组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20.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