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压力检测的减压导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8849发布日期:2022-08-03 00:0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压力检测的减压导阀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管道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压力检测的减压导阀。


背景技术:

2.目前,减压阀导阀为直接式可调减压阀,采用隔膜型水力操作方式,可水平或垂直安装于给水消防系统或其它清水系统中,它能在一定流量范围内可控制该阀出口压力为一相对固定值。减压阀导阀的结构通常是由阀体、阀盖和膜片调压装置等构成,该膜片调压装置具有由弹簧、调节螺母和调节螺杆等构成的弹簧调节机构。当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杆,就能带动调节螺母向下顶推调压弹簧而增加压力;当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杆,就能带动调节螺母向上移动释放调压弹簧上的顶推力,从而减小压力;上述结构保证了减压阀导阀最基本的压力调节作用,在减压阀导阀的入口端或出口端还需要增设测压管路,以方便实时检测阀门入口端或出口端的压力,这种增设结构既增加了减压阀导阀的结构复杂性,又不方便工作人员测量水压,又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增设结构也会影响阀门使用性能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压力检测的减压导阀,结构简单,节省了增设测压管路的成本,而且方便对减压导阀的入口端或出口端的水压进行统一测量。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压力检测的减压导阀,包括阀体、安装在阀体顶部的阀盖、升降活动安装在阀体内上的阀杆、密封安装在阀体与阀盖之间的弹簧膜片式调压装置;所述阀体两端分别设有互相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设有阀座孔,阀座孔上设有密封配合的阀瓣,阀瓣固定连接阀杆下端,所述阀杆上端连接弹簧膜片式调压装置,所述的阀体底部设有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换向阀芯,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连通阀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第三接口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换向阀芯在其移动的过程中能够连通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中的任意两个。
5.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换向阀芯为旋转式结构,换向阀芯上设有换向通道,换向通道的圆心角为120度,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内端均匀周向分布在换向阀芯的外围。
6.进一步完善,所述阀杆和阀盘上开设有连通阀体出口端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与第二接口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
7.进一步完善,所述弹簧膜片式调压装置包括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调节螺钉、弹簧压板、调压弹簧、膜片压板和弹性隔膜,所述调节螺钉与阀盖螺纹连接,调节螺钉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调节螺钉的两侧各设有一根螺柱,螺柱上端与阀盖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压板上设有供螺柱穿过的通孔,螺柱上螺纹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弹簧压板之间设有轴承垫圈,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8.进一步完善,所述阀瓣的下方水平转动安装有一个叶轮。
9.进一步完善,所述阀瓣与三通换向阀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
10.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三接口上安装有排放阀。
11.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在阀体底部设有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连通阀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第三接口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通过换向阀芯能够连通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中的任意两个,第三接口连通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时,压力传感器能够分别检测入口端或出口端的压力,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接通能够提高阀门的开度,对出口端的压力进行调控,提高出口端压力的稳定性,实现统一测量和减少增设两端测压管路的目的,降低了阀门安装成本,提高了水压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11、进口端,12、出口端,13、阀座孔,2、阀盖,3、阀杆,31、阀瓣,32、引流通道,33、软管,34、叶轮,35、减震弹簧,4、弹簧膜片式调压装置,41、调节螺钉,42、弹簧压板,43、调压弹簧,44、膜片压板,45、弹性隔膜,46、驱动齿轮,47、螺柱,48、从动齿轮,5、三通换向阀,51、第一接口,52、第二接口,53、第三接口,54、换向阀芯,55、压力传感器,56、换向通道,57、排放阀。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5.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压力检测的减压导阀,包括阀体1、安装在阀体1顶部的阀盖2、升降活动安装在阀体1内上的阀杆3、密封安装在阀体1与阀盖2之间的弹簧膜片式调压装置4;所述阀体1两端分别设有互相连通的进口端11和出口端12,进口端11和出口端12之间设有阀座孔13,阀座孔13上设有密封配合的阀瓣31,阀瓣31固定连接阀杆3下端,所述阀杆3上端连接弹簧膜片式调压装置4,所述的阀体1底部设有三通换向阀5,三通换向阀5上设有第一接口51、第二接口52、第三接口53和换向阀芯54,所述第一接口51和第二接口52分别连通阀体1的进口端11和出口端12,所述第三接口53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55,所述换向阀芯54在其移动的过程中能够连通第一接口51、第二接口52和第三接口53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换向阀芯54为旋转式结构,换向阀芯54上设有换向通道56,换向通道56的圆心角为120度,第一接口51、第二接口52和第三接口53的内端均匀周向分布在换向阀芯54的外围。三通换向阀5也可以采用四位三通电磁阀结构。
16.工作原理:当出口端12压力太小,需要增大出口压力时,上调弹簧膜片式调压装置4的下压弹力,进而带动阀杆3、阀瓣31一起向下移动,则阀瓣33远离阀座孔13的密封面,增加阀门开度,也就增加了出口端12压力;反之,当出口端12压力太大,需要减小出口压力时,下调弹簧膜片式调压装置4的下压弹力,阀杆3、阀瓣31一起向上移动,则阀瓣31贴近阀座孔13的密封面,减小阀门开度,也就减小了出口端12压力,通过设定指定的出口压力后,阀门进口压力在一定的动态范围内时,阀门出口压力可以保持恒定输出,实现自力式动态调节。换向阀芯54可以外接手摇柄或电机进行驱动,换向阀芯54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换向通道56连通第一接口51、第二接口52和第三接口53中的任意两个,第三接口53连通第一接口
51或第二接口52时,压力传感器55能够分别检测入口端11或出口端12的压力,压力传感器55可以通过外接压力显示装置、数据接口或无线通信模块来向外界传递压力信息,第一接口51和第二接口52的接通能够提高阀门的开度,对出口端12的压力进行调控,提高出口端压力的稳定性,实现统一测量和减少增设两端测压管路的目的,降低了阀门安装成本,提高了水压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17.所述阀杆3和阀盘上开设有连通阀体1出口端12的引流通道32,引流通道32与第二接口52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33。第二接口52除了可以直接穿过阀体内壁来连接出口端外,也可以通过引流通道32、软管33连接出口端12,将水压传导给第二接口52,避免了破坏阀体结构,减小加工制造难度。
18.所述弹簧膜片式调压装置4包括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调节螺钉41、弹簧压板42、调压弹簧43、膜片压板44和弹性隔膜45,所述调节螺钉41与阀盖2螺纹连接,调节螺钉4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46,调节螺钉41的两侧各设有一根螺柱47,螺柱47上端与阀盖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压板42上设有供螺柱47穿过的通孔,螺柱47上螺纹连接有从动齿轮48,从动齿轮48与弹簧压板42之间设有轴承垫圈,从动齿轮48与驱动齿轮46啮合连接。当出口压力大于设定的弹簧力时,调压弹簧43就被压缩,进而带动弹性隔膜45、阀杆3和阀瓣31一起向上移动,则阀瓣31贴近阀座孔13的密封面,阀门开度减小,从而减小出口端压力;反之,当出口压力减小时,弹性隔膜45所受的作用力减小,且小于设定的弹簧力,调压弹簧43释放,进而推动弹性隔膜45、阀杆3和阀瓣31一起向下移动,则阀瓣31打开,阀门开度增加,从而增大出口端12压力。调节螺钉41拧下时,可以通过驱动齿轮46驱动从动齿轮48转动,由于螺柱47与从动齿轮48螺纹连接,从动齿轮48和驱动齿轮46可以同步下移,同时对弹簧压板42进行挤压,驱动调压弹簧43压缩,提高设定的弹簧力,从动齿轮48可以分摊弹簧压板42向上的反作用力,减小调节螺钉41的转动阻力,使调节螺钉41转动更加省力,螺纹更加不容易损坏,螺柱47与弹簧压板42上的通孔相配合,可以对弹簧压板42进行定位,提高调压弹簧43的调节效率。
19.所述阀瓣31的下方水平转动安装有一个叶轮34,阀瓣31打开时,叶轮34可以随之水流转动,可以使水流均匀流向阀座孔,减小水流对阀瓣的冲击力,通过陀螺仪效应,叶轮可以起到平衡阀杆、阀瓣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阀杆、阀瓣的使用寿命。
20.所述阀瓣31与三通换向阀5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35,可以减小阀瓣的震动频率。
21.所述第三接口53上安装有排放阀57,可以配合三通换向阀5进行使用,方便水质取样或排泄阀体内的杂质。
22.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