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高频带使用的地埋式抗震热力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8995发布日期:2022-08-12 20:3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震高频带使用的地埋式抗震热力管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力管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高频带使用的地埋式抗震热力管道。


背景技术:

2.热力管道又称热力管网,是从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出发,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多个供热管道形成管网,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的下列热力管网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的热力管道的抗震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地震高频带的使用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高频带使用的地埋式抗震热力管道,具有当移动层板受到压力产生移动时,移动层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稳固顶柱产生作用力,然后稳固顶柱带动滑动柱向滑动内槽深处的移动,并在此过程中对复位弹簧产生作用力,然后复位弹簧受力变形并对作用力进行缓冲,进而提高装置的抗震能力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高频带使用的地埋式抗震热力管道,包括热力管道,所述热力管道的外圈设置有防锈层,所述防锈层的外圈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外圈设置有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外圈设置有第三保温层,所述第三保温层的外圈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圈设置有下卡板,所述下卡板的上端设置有上卡板,所述上卡板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端块,所述下卡板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层板,所述移动层板的上端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安装端块,所述移动层板的下端设置有稳固顶柱,所述稳固顶柱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外圈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设置有稳固底柱,所述稳固底柱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内槽,所述固定底板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
5.其中,所述防锈层为水性金属防锈漆层,所述防锈层均匀地涂抹于热力管道外壁的位置;通过防锈层的设置,使其在表面与热力管道迅速螯合,形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络合物保护膜,进而用于防止热力管道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生锈,从而提高热力管道的使用寿命及使用的安全性。
6.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层为硅酸铝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于防锈层与第二保温层之间的位置;通过第一保温层的设置,硅酸铝保温层的耐压强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进而提高热力管道的保温效果。
7.其中,所述第二保温层为珍珠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于第一保温层与第三保温层之间的位置;通过第二保温层的设置,珍珠岩层的表观密度轻、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吸湿能力小,且无毒、无味、防火、吸音,进而提高热力管道的保温效果。
8.其中,所述第三保温层为高温玻璃棉保温层,所述第三保温层设置于第二保温层与隔热层之间的位置;通过三保温层的设置,高温玻璃棉的纤维均匀细长,纤维与热量传递方向垂直地排列,使其能阻止热量的传递,减少热量的损失,进而提高热力管道的保温效果。
9.其中,所述隔热层为超细玻璃棉层;通过隔热层的设置,超细玻璃棉的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和吸声性能好、耐腐蚀、耐热、抗冻、抗震,进而进一步提高热力管道的保温性能。
10.其中,所述下卡板与上卡板的截面为与热力管道外壁配合的弧形结构设置,所述下卡板与上卡板通过连接端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与下卡板固定焊接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与移动层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层板设置于固定底板的内槽里,所述防滑垫为长方形结构设置,所述减震弹簧与移动层板、固定底板均为固定连接;当使用装置时,将固定底板放置于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使用固定钉对安装端块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对固定底板的固定,通过防滑垫的设置,用于增加固定底板与安装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减震弹簧的设置,用于提高装置的抗震能力。
11.其中,所述稳固顶柱与稳固底柱均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滑动柱固定安装于稳固顶柱下端的位置,所述滑动柱的尺寸与滑动内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稳固顶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与稳固底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当移动层板受到压力产生移动时,移动层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稳固顶柱产生作用力,然后稳固顶柱带动滑动柱向滑动内槽深处的移动,并在此过程中对复位弹簧产生作用力,然后复位弹簧受力变形并对作用力进行缓冲,进而提高装置的抗震能力。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锈层的设置,使其在表面与热力管道迅速螯合,形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络合物保护膜,进而用于防止热力管道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生锈,从而提高热力管道的使用寿命及使用的安全性,通过第一保温层的设置,硅酸铝保温层的耐压强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进而提高热力管道的保温效果,通过第二保温层的设置,珍珠岩层的表观密度轻、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吸湿能力小,且无毒、无味、防火、吸音,进而提高热力管道的保温效果,通过三保温层的设置,高温玻璃棉的纤维均匀细长,纤维与热量传递方向垂直地排列,使其能阻止热量的传递,减少热量的损失,进而提高热力管道的保温效果,通过隔热层的设置,超细玻璃棉的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和吸声性能好、耐腐蚀、耐热、抗冻、抗震,进而进一步提高热力管道的保温性能,当使用装置时,将固定底板放置于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使用固定钉对安装端块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对固定底板的固定,通过防滑垫的设置,用于增加固定底板与安装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减震弹簧的设置,用于提高装置的抗震能力,当移动层板受到压力产生移动时,移动层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稳固顶柱产生作用力,然后稳固顶柱带动滑动柱向滑动内槽深处的移动,并在此过程中对复位弹簧产生作用力,然后复位弹簧受力变形并对作用力进行缓冲,进而提高装置的抗震能力。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a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稳固底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热力管道;2、防锈层;3、第一保温层;4、第二保温层;5、第三保温层;6、隔热层;7、下卡板;8、上卡板;9、连接端块;10、支撑底座;11、移动层板;12、减震弹簧;13、固定底板;14、安装端块;15、稳固顶柱;16、滑动柱;17、复位弹簧;18、稳固底柱;19、滑动内槽;2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高频带使用的地埋式抗震热力管道,包括热力管道1,所述热力管道1的外圈设置有防锈层2,所述防锈层2的外圈设置有第一保温层3,所述第一保温层3的外圈设置有第二保温层4,所述第二保温层4的外圈设置有第三保温层5,所述第三保温层5的外圈设置有隔热层6,所述隔热层6的外圈设置有下卡板7,所述下卡板7的上端设置有上卡板8,所述上卡板8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端块9,所述下卡板7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10,所述支撑底座10的下端设置有移动层板11,所述移动层板11的上端设置有减震弹簧12,所述减震弹簧12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底板13,所述固定底板13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安装端块14,所述移动层板11的下端设置有稳固顶柱15,所述稳固顶柱15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柱16,所述滑动柱16的外圈设置有复位弹簧17,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下端设置有稳固底柱18,所述稳固底柱18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内槽19,所述固定底板13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20。
20.本实施方案中:所述防锈层2为水性金属防锈漆层,所述防锈层2均匀地涂抹于热力管道1外壁的位置;通过防锈层2的设置,使其在表面与热力管道1迅速螯合,形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络合物保护膜,进而用于防止热力管道1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生锈,从而提高热力管道1的使用寿命及使用的安全性。
21.所述第一保温层3为硅酸铝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3设置于防锈层2与第二保温层4之间的位置;通过第一保温层3的设置,硅酸铝保温层的耐压强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进而提高热力管道1的保温效果。
22.所述第二保温层4为珍珠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4设置于第一保温层3与第三保温层5之间的位置;通过第二保温层4的设置,珍珠岩层的表观密度轻、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吸湿能力小,且无毒、无味、防火、吸音,进而提高热力管道1的保温效果。
23.所述第三保温层5为高温玻璃棉保温层,所述第三保温层5设置于第二保温层4与隔热层6之间的位置;通过三保温层5的设置,高温玻璃棉的纤维均匀细长,纤维与热量传递方向垂直地排列,使其能阻止热量的传递,减少热量的损失,进而提高热力管道1的保温效果。
24.所述隔热层6为超细玻璃棉层;通过隔热层6的设置,超细玻璃棉的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和吸声性能好、耐腐蚀、耐热、抗冻、抗震,进而进一步提高热力管道1的保温性能。
25.所述下卡板7与上卡板8的截面为与热力管道1外壁配合的弧形结构设置,所述下卡板7与上卡板8通过连接端块9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0与下卡板7固定焊接连接,
所述支撑底座10的下端与移动层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层板11设置于固定底板13的内槽里,所述防滑垫20为长方形结构设置,所述减震弹簧12与移动层板11、固定底板13均为固定连接;当使用装置时,将固定底板13放置于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使用固定钉对安装端块14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对固定底板13的固定,通过防滑垫20的设置,用于增加固定底板13与安装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减震弹簧12的设置,用于提高装置的抗震能力。
26.所述稳固顶柱15与稳固底柱18均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滑动柱16固定安装于稳固顶柱15下端的位置,所述滑动柱16的尺寸与滑动内槽19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上端与稳固顶柱1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下端与稳固底柱18的上端固定连接;当移动层板11受到压力产生移动时,移动层板11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稳固顶柱15产生作用力,然后稳固顶柱15带动滑动柱16向滑动内槽19深处的移动,并在此过程中对复位弹簧17产生作用力,然后复位弹簧17受力变形并对作用力进行缓冲,进而提高装置的抗震能力。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使用装置时,将固定底板13放置于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使用固定钉对安装端块14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对固定底板13的固定,通过防滑垫20的设置,用于增加固定底板13与安装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减震弹簧12的设置,用于提高装置的抗震能力,当移动层板11受到压力产生移动时,移动层板11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稳固顶柱15产生作用力,然后稳固顶柱15带动滑动柱16向滑动内槽19深处的移动,并在此过程中对复位弹簧17产生作用力,然后复位弹簧17受力变形并对作用力进行缓冲,进而提高装置的抗震能力,通过隔热层6的设置,超细玻璃棉的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和吸声性能好、耐腐蚀、耐热、抗冻、抗震,进而进一步提高热力管道1的保温性能,通过三保温层5的设置,高温玻璃棉的纤维均匀细长,纤维与热量传递方向垂直地排列,使其能阻止热量的传递,减少热量的损失,进而提高热力管道1的保温效果,通过第二保温层4的设置,珍珠岩层的表观密度轻、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吸湿能力小,且无毒、无味、防火、吸音,进而提高热力管道1的保温效果,通过第一保温层3的设置,硅酸铝保温层的耐压强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进而提高热力管道1的保温效果,通过防锈层2的设置,使其在表面与热力管道1迅速螯合,形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络合物保护膜,进而用于防止热力管道1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生锈,从而提高热力管道1的使用寿命及使用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