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2227发布日期:2022-08-03 00:5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软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


背景技术:

2.高压软管分为:纤维增强聚氨酯软管、纤维增强尼龙软管、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钢丝增强尼龙软管、钢丝缠绕树脂软管、食品级软管。高压软管的用途:高压、低压软管主要用于机床、汽车、工程机械、摩托车上的高压软管、刹车油管及石油、化工、医药、冶炼等工业自动控制中的气动仪表线等等。
3.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8024971u的一种铠装隔热高压软管,包括第一高压软管主体、金属管、第二高压软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软管主体通过金属管和第二高压软管主体相互贯通;在金属管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把金属管的内侧空腔体分为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介质通过第一高压软管主体进入金属管,介质先进入下空腔体,然后通过过滤网进入到上空腔体,进过过滤的介质通过第二高压软管主体输送到目的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能进行有效的初级过滤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不便于对管体之间进行连接,影响安装效率,且不便于增加对管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容易造成泄露,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管体之间进行连接,影响安装效率,且不便于增加对管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容易造成泄露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9.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该高压软管包括安装管体,和与所述安装管体左端连接的衔接机构,以及设置于衔接机构外侧并与安装管体右端连接的安装机构,且所述安装机构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机构,并且安装管体的右末端设置有用于初始连接的主定位管,而且主定位管的右侧安装有出料口,其中,
10.所述安装管体包括管道,和安装于管道左端的连接环,以及设置于连接环右端的定位块;
11.所述衔接机构包括固定于连接环左端的衔接环,和与衔接环内侧固定的贴合环,以及设置于衔接环外侧的定位板;
12.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与管道右端连接的安装环,和固定于安装环内侧的限位板,以及安装于所述限位板内侧的限位块,还有设置于限位块外侧并与限位板安装的密封环;
13.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环左侧的限位环,和固定于限位环右端的定位柱,以及安装于限位环外端的连接绳,还有安装于连接绳右端的安装钩;
14.所述主定位管设置于安装管体的右末端,且主定位管的右侧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出料口。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块与安装钩为一一对应设置。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板关于衔接环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且定位板的左侧开设有与定位柱对应设置的孔状结构,并且定位板的右侧开设有与限位块对应设置的孔状结构。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板与定位板为一一对应设置,且限位板的纵截面呈扇形,并且密封环与限位板为卡合连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块通过弹簧与限位板构成弹性连接,且限位块的左端与定位板为卡合连接。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环通过弹簧与安装环构成弹性连接,且限位环的右侧设置有关于限位环中心呈等角度设置的定位柱,并且定位柱与定位板为卡合连接。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钩的纵截面呈“j”型,且安装钩与定位块为卡合连接。
21.(三)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定位板关于衔接环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和限位板与定位板为一一对应设置,以及限位板的纵截面呈扇形,能够在衔接机构插入安装机构内后,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完成安装管体单体之间的连接,从而解决不便于对管体之间进行连接,影响安装效率的问题。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定位板的左侧开设有与定位柱对应设置的孔状结构,并且定位板的右侧开设有与限位块对应设置的孔状结构,密封环与限位板为卡合连接,定位柱与定位板为卡合连接。以上结构,使得衔接机构转动后能够使定位板具有稳定的限位,从而增加安装管体单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泄露。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安装钩的纵截面呈“j”型,且安装钩与定位块为卡合连接,使得安装管体与衔接机构连接后,在内部流动介质后,使得安装管体与安装机构之间的间隙可能增加时,能够使连接绳对限位环进行拉扯,从而使定位柱与定位板之间的卡合连接更加紧密,进一步增加密封性。
附图说明
2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26.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定位柱与定位板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衔接机构与安装环连接的未转动前侧视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例说明:1-安装管体;101-管道;102-连接环;103-定位块;
31.2-衔接机构;201-衔接环;202-贴合环;203-定位板;
32.3-安装机构;301-安装环;302-限位板;303-限位块;304-密封环;
33.4-限位机构;401-限位环;402-定位柱;403-连接绳;404-安装钩;
34.5-主定位管;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3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该高压软管包括安装管体,和与所述安装管体左端连接的衔接机构,以及设置于衔接机构外侧并与安装管体右端连接的安装机构,且所述安装机构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机构,并且安装管体的右末端设置有用于初始连接的主定位管,而且主定位管的右侧安装有出料口,具体说明如下:
37.1-安装管体
38.上述安装管体包括管道,和安装于管道左端的连接环,以及设置于连接环右端的定位块。组合成主要管体用于介质流通。
39.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定位块与安装钩为一一对应设置。以便于对安装钩进行固定。以便于安装安装钩并进行定位。
40.2-衔接机构
41.上述衔接机构包括固定于连接环左端的衔接环,和与衔接环内侧固定的贴合环,以及设置于衔接环外侧的定位板。能够增加安装管体与安装机构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42.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定位板关于衔接环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且定位板的左侧开设有与定位柱对应设置的孔状结构,并且定位板的右侧开设有与限位块对应设置的孔状结构。能够便于对转动后的定位板进行稳定的限位。
43.3-安装机构
44.上述安装机构包括与管道右端连接的安装环,和固定于安装环内侧的限位板,以及安装于上述限位板内侧的限位块,还有设置于限位块外侧并与限位板安装的密封环。用于对衔接机构进行限位的同时,也增加一定的密封性。
45.在一些示例中,上述限位板与定位板为一一对应设置,且限位板的纵截面呈扇形,并且密封环与限位板为卡合连接。以便于对转动后的定位板进行限位。
46.在一些示例中,上述限位块通过弹簧与限位板构成弹性连接,且限位块的左端与定位板为卡合连接。增加对定位板的限位效果。
47.4-限位机构
48.上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环左侧的限位环,和固定于限位环右端的定位柱,
以及安装于限位环外端的连接绳,还有安装于连接绳右端的安装钩。能够协同安装机构进一步增加对衔接机构的限位。
49.在一些示例中,上述限位环通过弹簧与安装环构成弹性连接,且限位环的右侧设置有关于限位环中心呈等角度设置的定位柱,并且定位柱与定位板为卡合连接。以便于使定位板进行定位,也便于使定位柱脱离与定位板的限位,从而便于进行拆装。
50.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安装钩的纵截面呈“j”型,且安装钩与定位块为卡合连接。使得安装管体与衔接机构连接后,在内部流动介质后,使得安装管体与安装机构之间的间隙可能增加时,能够使连接绳对限位环进行拉扯,从而使定位柱与定位板之间的卡合连接更加紧密,进一步增加密封性。
51.5-主定位管
52.上述主定位管设置于安装管体的右末端,且主定位管的右侧安装有出料口。
53.实施例一:
54.基于上述构思,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压软管的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该高压软管包括安装管体1,和与安装管体1左端连接的衔接机构2,以及设置于衔接机构2外侧并与安装管体1右端连接的安装机构3,且安装机构3 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机构4,并且安装管体1的右末端设置有用于初始连接的主定位管5,而且主定位管5的右侧安装有出料口6,其中,
55.如图1中所示,安装管体1包括管道101,和安装于管道101左端的连接环102,以及设置于连接环102右端的定位块103;
56.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衔接机构2包括固定于连接环102左端的衔接环201,和与衔接环201内侧固定的贴合环202,以及设置于衔接环201外侧的定位板203;
57.如图1和图4所示,安装机构3包括与管道101右端连接的安装环301,和固定于安装环301内侧的限位板302,以及安装于限位板302内侧的限位块303,还有设置于限位块303外侧并与限位板302安装的密封环304;
58.如图1所示,限位机构4包括设置于安装环301左侧的限位环401,和固定于限位环 401右端的定位柱402,以及安装于限位环401外端的连接绳403,还有安装于连接绳403 右端的安装钩404;
59.如图1所示,主定位管5设置于安装管体1的右末端,且主定位管5的右侧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出料口6。
60.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定位块103与安装钩404为一一对应设置。
61.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定位板203关于衔接环201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且定位板203的左侧开设有与定位柱402对应设置的孔状结构,并且定位板203的右侧开设有与限位块303对应设置的孔状结构。
62.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板302与定位板203为一一对应设置,且限位板302的纵截面呈扇形,并且密封环304与限位板302为卡合连接。
63.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限位块303通过弹簧与限位板302构成弹性连接,且限位块303的左端与定位板203为卡合连接。
64.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和图4所示,限位环401通过弹簧与安装环301构成弹性连接,且限位环401的右侧设置有关于限位环401中心呈等角度设置的定位柱402,并且
定位柱402与定位板203为卡合连接。
65.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安装钩404的纵截面呈“j”型,且安装钩404 与定位块103为卡合连接。
6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新型所必须的。
6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电源连接器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高压软管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高压软管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68.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新型的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