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制动器、驱动系统和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0221发布日期:2022-07-30 00:2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电磁制动器、驱动系统和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制动器、具有该电磁制动器的驱动系统以及具有该电磁制动器或该驱动系统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2.制动器是具有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制动器的种类有多种,其中电磁制动器因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响应灵敏、寿命长久、使用可靠以及易于实现远距离控制等诸多优点而广泛应用。
3.对于无励磁型电磁制动器(或称为电磁失电制动器),当制动器的电磁件(例如励磁线圈)通电时,制动器处于释放状态,制动器释放机械中的运动件(即制动器不对运动件进行制动);当电磁件失电时,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制动器对外部机械的运动件进行制动。
4.在相关技术中,当无法为无励磁型制动器供电时,制动器无法切换至释放状态。此时,若需要释放机械中的运动件,需要将制动器拆除,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可能会导致制动器在重新安装后失效,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摩擦盘组,包括层叠的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其中第一摩擦盘在被施加电磁力时与第二摩擦盘分离;释放盘,位于第一摩擦盘朝向第二摩擦盘的一侧;施力件,向从第二摩擦盘到第一摩擦盘的方向对释放盘施力;压盘,位于释放盘朝向第一摩擦盘的一侧并抵靠释放盘;操作件,用于可操作地调节压盘的位置,其中当压盘向从释放盘到压盘的方向从第一位置被调节至第二位置时,释放盘在施力件的作用下迫压第一摩擦盘,以使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分离。
6.以此方式,当无法为电磁制动器供电时,无需拆卸电磁制动器便能够实现电磁制动器的释放,既省时省力,又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7.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盘呈环状,第一摩擦盘的直径大于释放盘的内径且小于释放盘的外径,第二摩擦盘的直径小于释放盘的内径。
8.这样,当释放盘在初始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时,能够使得第一摩擦盘跟随释放盘移动,并避免释放盘与第二摩擦盘发生干涉。
9.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盘包括本体部和从本体部向释放盘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抵靠释放盘,第一摩擦盘位于延伸部的内周侧。
10.这种实现方式,压盘能够通过延伸部抵靠释放盘并避免在移动时与第一摩擦盘发生干涉,操作件能够作用于本体部以调节压盘的位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件包括释放螺钉,释放螺钉位于本体部的背离释放盘的一侧并抵靠本体部,其中释放螺钉被转动时,向从压盘到释放盘的方向或向从释放盘到压盘的方向移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件包括释放螺钉,释放螺钉位于压盘背离释放盘的一侧并
抵靠压盘,其中释放螺钉被转动时,向从压盘到释放盘的方向或向从释放盘到压盘的方向移动。
13.采用这种实现方式,操作人员仅需要转动释放螺钉,便能够手动地将电磁制动器释放,或者将电磁制动器恢复至正常使用状态。由此可见,这种实现方式操作较为方便。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磁制动器还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螺纹孔,释放螺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15.当操作人员转动释放螺钉时,在螺纹孔的内螺纹和释放螺钉的外螺纹的作用,释放螺钉能够在释放盘和压盘的层叠方向上移动,进而调节压盘的位置。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磁制动器还包括与释放螺钉螺纹配合的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用于锁紧释放螺钉。
17.正常使用时,锁紧螺母可以被预紧,以防止释放螺母因振动等环境影响而移动。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磁制动器还包括转动件,壳体还设有暴露转动件的贯通孔,螺纹孔和贯通孔分别设于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上。
19.在实际应用时,电磁制动器的暴露转动件的一侧通常朝向外部机械,这会导致电磁制动器的设有贯通孔的一侧的空间较为狭小,若释放螺钉位于这一侧,则会导致操作不便。因此,采用上述实现方式,能够使得释放螺钉位于电磁制动器的背离外部机械的一侧,便于操作。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件包括位于释放盘背离第一摩擦盘的一侧并迫压释放盘的第一弹性件,电磁制动器还包括位于第一摩擦盘背离释放盘的一侧并迫压第一摩擦盘的第二弹性件,其中电磁制动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的预压力之和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的预压力之和。
21.由此,当压盘由第一位置被调节至第二位置时,在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一摩擦盘能够克服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施加在其上的作用力,将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压缩,使得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分离。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磁制动器还包括电磁件,电磁件在通电时对第一摩擦盘施加电磁力,以使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分离。
2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磁制动器还包括转动件,第一摩擦盘不跟随转动件转动,第二摩擦盘跟随转动件转动。
2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磁制动器还包括壳体和第三摩擦盘,第三摩擦盘位于第二摩擦盘背离第一摩擦盘的一侧,并且第三摩擦盘不跟随转动件转动。
25.通过第三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不会与壳体的内壁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避免第二摩擦盘对壳体的内壁造成磨损。
2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耦合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磁制动器。
2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该工程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磁制动器,或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系统。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
29.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30.应当理解,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构件或组成部分)。
31.应当理解,附图仅是示意性的,附图中的元素(构件或组成部分)的尺寸和比例不一定精确。
32.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磁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图1中的电磁制动器的另一个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图1中的电磁制动器的分解示意图。
35.图4是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其中压盘位于第一位置。
36.图5是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其中压盘位于第二位置。
37.图6是图1中的电磁制动器的释放盘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是图1中的电磁制动器的第一摩擦盘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是图1中的电磁制动器的第二摩擦盘的结构示意图。
40.图9是图1中的电磁制动器的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0是图1中的电磁制动器的第三摩擦盘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1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磁制动器的一部分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压盘位于第一位置。
43.图12是图11中的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压盘位于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这里阐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技术。
45.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制动器10。电磁制动器10包括摩擦盘组11、释放盘121、压盘122、施力件131以及操作件141。摩擦盘组11包括层叠布置的第一摩擦盘111和第二摩擦盘112。第一摩擦盘111可在第一摩擦盘 111和第二摩擦盘112的层叠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与第二摩擦盘112的结合(被压紧在一起)和分离。
46.应当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盘111和第二摩擦盘112的层叠方向包括从第一摩擦盘111到第二摩擦盘112的方向,还包括从第二摩擦盘112到第一摩擦盘111的方向。
47.在电磁制动器10中,第一摩擦盘111具有衔铁的作用,其在被施加电磁力时与第二摩擦盘112分离。具体而言,通电时,第一摩擦盘111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与第二摩擦盘112分离,电磁制动器10切换至释放状态;失电时,作用在第一摩擦盘111上的电磁力消失,第一摩擦盘111复位至与第二摩擦盘112结合,电磁制动器10恢复制动状态。也就是说,电磁制动器10可以为非励磁型电磁制动器。
48.释放盘121位于第一摩擦盘111的朝向第二摩擦盘112的一侧。压盘122位于释放盘121的朝向第一摩擦盘111的一侧,并且压盘122与释放盘121抵接。释放盘121和压盘122均
可在二者(释放盘121和压盘122)的层叠方向上移动。
49.应当理解,释放盘121和压盘122的层叠方向包括从释放盘121到压盘122的方向(即从第二摩擦盘112到第一摩擦盘111的方向),还包括从压盘122到释放盘121的方向(即从第一摩擦盘111到第二摩擦盘112的方向)。
50.施力件131对释放盘121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方向为从释放盘121到压盘 122的方向,即从第二摩擦盘112到第一摩擦盘111的方向。操作件141用于可操作地调节压盘122的位置。具体而言,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对操作件141进行操作,使压盘122朝着从释放盘121到压盘122的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也能够使压盘122朝着从压盘122到释放盘121的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51.当压盘122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4所示,压盘122迫压释放盘121,使得释放盘121克服施力件131对其施加的作用力,将释放盘121保持在图4中的初始位置。此时,释放盘121不影响第一摩擦盘111和第二摩擦盘112的结合和分离,第一摩擦盘111在被施加电磁力时与第二摩擦盘112分离,并在电磁力消除时与第二摩擦盘112结合,电磁制动器10可以被正常使用。
52.作为一个示例,当释放盘121位于初始位置时,释放盘121与第一摩擦盘111 不接触,或者释放盘121与第一摩擦盘111接触但不会导致第一摩擦盘111和第二摩擦盘112分离。
53.当压盘122位于第二位置时,如图5所示,在施力件131的作用下,释放盘1 21位于图5中的释放位置。此时,在施力件131的作用下,释放盘121迫压第一释放盘111,使得第一摩擦盘111与第二摩擦盘112分离,电磁制动器10处于释放状态。
54.在正常使用时,可以将压盘122保持在第一位置。当无法为电磁制动器10供电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件141,将压盘122朝着从释放盘121到压盘122的方向从第一位置调节至第二位置,从而释放盘121在施力件131的作用下迫压第一摩擦盘111,以使第一摩擦盘111与所述第二摩擦112盘分离,将电磁制动器10 由制动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实现电磁制动器10的手动释放。
55.以此方式,当无法为电磁制动器10供电时,无需拆卸电磁制动器10便能够实现电磁制动器10的释放,既省时省力,又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56.图6至图8分别单独地示出了释放盘121、第一摩擦盘111和第二摩擦盘112。在图6中,(b)为沿(a)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在图7中,(b)为沿(a)中的线c
‑ꢀ
c截取的剖视图。在图8中,(b)为沿(a)中的线d-d截取的剖视图。
57.参见图6至图8,释放盘121呈环状,第一摩擦盘111的直径φ1大于释放盘1 21的内径d1且小于释放盘的外径d1,第二摩擦盘112的直径φ2小于释放盘121 的内径d1。这样,当释放盘121在初始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时,能够使得第一摩擦盘111跟随释放盘121移动,并避免释放盘121与第二摩擦盘112发生干涉。
58.图9单独地示出了压盘122。在图9中,(b)为沿(a)中的线e-e截取的剖视图。
59.参见图4、图5和图9,压盘122包括本体部1221和延伸部1222,延伸部122 2从本体部1221向释放盘121延伸并抵靠释放盘121,第一摩擦盘111位于延伸部 1222的内周侧。这种实现方式,压盘122能够通过延伸部1222抵靠释放盘121并避免在移动时与第一摩擦盘111发生干涉,操作件141能够作用于本体部1221以调节压盘122的位置。
60.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参见图6、图7和图9,延伸部1222呈环状,延伸部1 222的内径d2小于释放盘121的外径d1并大于第一摩擦盘的直径φ1,从而延伸部 1222能够抵靠释放盘121,并且第一摩擦盘111能够位于延伸部1222的内周侧。
61.再次参见图3至图5,操作件141包括释放螺钉141。释放螺钉141位于压盘1 22的背离释放盘121的一侧,并且释放螺钉141抵靠压盘122。例如,释放螺钉1 41可以位于本体部1221背离释放盘121的一侧并抵靠本体部1221。操作人员在转动释放螺钉141时,释放螺钉141能够在释放盘121和压盘122的层叠方向上移动,即朝着从压盘122到释放盘121的方向移动,或者朝着从释放盘121到压盘122的方向移动。释放螺钉141的移动方向取决于操作人员对其的转动方向。
62.当需要手动释放电磁制动器10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释放螺钉141,使得释放螺钉141朝着从释放盘121到压盘122的方向移动。随着释放螺钉141的移动,在施力件131的作用下,释放盘121和压盘122均朝着从释放盘121到压盘122的方向移动。随着释放螺钉141从图4中的位置移动至图5中的位置,压盘122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释放盘121从初始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第一摩擦盘111 与第二摩擦盘112分离,电磁制动器10被释放。
63.当需要将电磁制动器10恢复正常使用状态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沿相反的方向转动释放螺钉141,使得释放螺钉141朝着从压盘122到释放盘121的方向移动。随着释放螺钉141的移动,在释放螺钉141的作用下,施力件131对释放盘121施加的作用力被克服,释放盘121和压盘122均朝着从压盘122到释放盘121的方向移动。随着释放螺钉141从图5中的位置移动至图4中的位置,压盘122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释放盘121从释放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第一摩擦盘111与第二摩擦盘112结合,电磁制动器10恢复至正常使用状态。
64.采用这种实现方式,操作人员仅需要转动释放螺钉141,便能够手动地将电磁制动器10释放,或者将电磁制动器10恢复至正常使用状态。由此可见,这种实现方式操作较为方便。
65.再次参见图3至图5,电磁制动器10还包括壳体15,电磁制动器的构件,例如摩擦盘组11、释放盘121、压盘122以及施力件131等,收容于壳体15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15包括第一部分壳体(或称为端盖)151和第二部分壳体152。例如,第一部分壳体151和第二部分壳体152可以通过紧固件装配在一起,共同围成大致封闭的腔。
66.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壳体15设有贯穿壳体15的螺纹孔1511,释放螺钉 141与螺纹孔1511螺纹配合。螺纹孔1511可以设置在壳体15的位于压盘122的背离释放盘121的一侧的部分上。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螺纹孔1511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壳体151的面对压盘122的部分上。当操作人员转动释放螺钉141时,在螺纹孔1511的内螺纹和释放螺钉141的外螺纹的作用,释放螺钉141能够在释放盘121和压盘122的层叠方向上移动,进而调节压盘122的位置。
67.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51也可以不设有螺纹孔1511。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151可以设有贯通孔,并且电磁制动器10可以设有相对壳体15 固定的构件,该构件可以设有与释放螺钉141配合的螺纹孔,从而实现通过转动释放螺钉141使其在释放盘121和压盘122的层叠方向上移动。
68.再次参见图3至图5,电磁制动器10还可以包括锁紧螺母142,锁紧螺母142 用于锁紧释放螺钉141。例如,锁紧螺母142可以位于壳体15的外侧并与释放螺钉 141螺纹配合。正
常使用时,锁紧螺母142可以被预紧,以防止释放螺母15因振动等环境影响而移动。当需要手动释放电磁制动器10时,操作人员可以先将锁紧螺母142松开,然后转动释放螺钉141,将电磁制动器10手动释放。
69.应当理解,锁紧释放螺钉141的方式有多种,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取其它方式(例如,止动垫圈)对释放螺钉141进行锁紧。
70.再次参见图3至图5,电磁制动器10还包括转动件16。例如,转动件16可以为转动轴。当电磁制动器10应用于在外部机械时,转动件16用于与外部机械的运动件连接(动力耦合)。举例来说,若外部机械为电机,则转动件16可以用于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对电机进行制动。
71.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转动件16也可以不为转动轴。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转动件16也可以为套筒,外部机械的运动件可以伸入到套筒内与其连接 (例如通过键连接的方式)。
72.壳体15(例如第二部分壳体152)还设有贯穿其的贯通孔1521,贯通孔1521 暴露转动件16。具体而言,转动件16可以通过贯通孔1521延伸至壳体15之外以与外部机械的运动件连接,或者外部机械的运动件可以通过贯通孔1521伸出到壳体15内以与转动件16连接。
73.螺纹孔1511和贯通孔1521可以分别位于壳体15的相对的两侧壁15a,15b上。考虑到在实际应用时,电磁制动器10的暴露转动件16的一侧通常朝向外部机械,这会导致电磁制动器10的设有贯通孔1521的一侧的空间较为狭小,若释放螺钉1 41位于这一侧,则会导致操作不便。因此,采用上述实现方式,能够使得释放螺钉 141位于电磁制动器10的背离外部机械的一侧,便于操作。
74.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再次参见图3至图5,施力件131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131。第一弹性件131位于释放盘121背离第一摩擦盘111的一侧并迫压释放盘121,从而向从第二摩擦盘112到第一摩擦盘111的方向对释放盘121施力。
75.电磁制动器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131。在一个示例中,电磁制动器 10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131,多个第一弹性件131呈环形分布,以使得释放盘121 受力均匀。在一个示例中,壳体15(例如第二部分壳体152)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置槽1522。至少第一弹性件131分别安置在至少一个第一安置槽1522中,以对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131进行支撑和定位。
76.电磁制动器1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32。第二弹性件132位于第一摩擦盘111 背离释放盘121的一侧并迫压第一摩擦盘111,从而对第一摩擦盘111向从第一摩擦盘111到第二摩擦盘112的方向施力。在正常使用时,当施加在第一摩擦盘111 上的电磁力消除时,在第二弹性件132的作用下,第一摩擦盘111和第二摩擦盘112 结合,从而使得电磁制动器10失电时保持在制动状态。
77.电磁制动器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132。在一个示例中,电磁制动器 10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件132,多个第二弹性件132呈环形分布,以使得第一摩擦盘 111受力均匀。
78.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131的预压力之和可以被配置为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 132的预压力之和。由此,当压盘122由第一位置被调节至第二位置时,在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131的作用下,第一摩擦盘111能够克服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132施加在其上的作用力,将
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132压缩,使得第一摩擦盘111和第二摩擦盘112分离。
79.应当理解,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可以,但不限于,是螺旋弹簧、板弹簧、异形弹簧、涡卷弹簧、碟形弹簧、气弹簧、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弹性件等。
80.应当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施力件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施力件也可以为设置在释放盘的面对第一摩擦盘一侧的拉伸弹簧。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施力件还可以为位于释放盘的背离第一摩擦盘一侧的一对磁性件,其中一个磁性件定位在释放盘上,另一个磁性件定位在第二部分壳体的内壁上,两个磁极的同性电极相对。
81.再次参见图3至图5,电磁制动器10还包括电磁件17。在某些实施例中,电磁件17可以包括励磁线圈和磁轭。电磁件17被配置为在通电时对第一摩擦盘111 施加电磁力,以使第一摩擦盘111克服第二弹性件132对其施加的作用力,将第二弹性件132压缩,与第二摩擦盘112分离。
82.在一个示例中,电磁件17可以位于第一摩擦盘111的背离第二摩擦盘112的一侧,第二弹性件132可以位于第一摩擦盘111和电磁件17之间。在一个示例中,电磁件17的面对第一摩擦盘111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置槽171。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132分别安置在至少一个第二安置槽171中,以对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132 进行支撑和定位。在一个示例中,电磁件17位于压盘122的延伸部1222的内周侧,压盘122的本体部1221位于电磁件17的背离第一摩擦盘111的一侧,由此能够避免压盘122在移动时与电磁件17发生干涉。
83.第一摩擦盘111可以为静摩擦盘。也就是说,第一摩擦盘111不跟随转动件16 转动。或者说,第一摩擦盘111沿转动件16的旋转轴不可转动。第二摩擦盘112 可以为动摩擦盘。也就是说,第二摩擦盘112跟随转动件16转动。或者说,第二摩擦盘112能够沿转动件16的旋转轴跟随转动件16转动。在一个示例中,第二摩擦盘112可以与转动件16通过花键连接。
84.当第一摩擦盘111与第二摩擦盘112结合时,二者之间的摩擦力阻止第二摩擦盘112转动,从而阻止转动件16转动,电磁制动器10处于制动状态。当第一摩擦盘111与第二摩擦盘112分离时,第二摩擦盘112被释放,第二摩擦盘112能够转动,从而转动件16能够转动,电磁制动器处于释放状态。
85.在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中,摩擦盘组11还可以包括第三摩擦盘113。第三摩擦盘113可以位于第二摩擦盘112的背离第一摩擦盘111的一侧,并定位在壳体15 (第二部分壳体152)的内壁上。第三摩擦盘113可以为静摩擦盘。也就是说,第三摩擦盘113不跟随转动件16转动。或者说,第三摩擦盘113沿转动件16的旋转轴不可转动。通过第三摩擦盘113,第二摩擦盘112不会与壳体15的内壁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避免第二摩擦盘112对壳体15的内壁造成磨损。
86.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摩擦盘组可以包括更多的摩擦盘。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摩擦盘组可以包括多个静摩擦盘和多个动摩擦盘,多个静摩擦盘和多个动摩擦盘交替层叠。在摩擦盘组包括多个静摩擦盘的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盘可以为最靠近电磁件的摩擦盘。
87.应当理解,相邻摩擦盘之间的摩擦方式可以为干摩擦,也可也为湿摩擦。
88.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再次参见图3至图5,电磁制动器10还包括导向件18,导向件18
相对壳体15固定。
89.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释放盘121设有第一导向缺口1211,第一摩擦盘 111设有第二导向缺口1111,第三摩擦盘113设有第三导向缺口1131。导向件18 穿过第一导向缺口1211、第二导向缺口1111和第三导向缺口1131,以对释放盘121、第一摩擦盘111和第三摩擦盘113进行导向,并阻止第一摩擦盘111和第三摩擦盘 113跟随转动件16转动。
90.导向件18可以位于电磁件17和壳体15(第二部分壳体152)的内壁之间,从而在电磁件17和壳体15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第一摩擦盘111移动的空间。在一个示例中,电磁制动器10还包括紧固件19,电磁件17还设有贯通孔172,导向件18 设有贯通孔181,紧固件19依次穿过贯通孔172和贯通孔181,并紧固于壳体15 的内壁,从而将电磁件17和导向件18固定于壳体15。
91.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向件18可以通过其它固定于壳体15。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导向件18可以与壳体15的内壁一体形成。
9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磁制动器的操作件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实现方式。下面结合图11和图12,示例性地给出操作件另一种实现方式。
9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和图12,操作件241包括把持部2411和凸轮部 2412,第一部分壳体251设有贯通孔2511。凸轮部2412在贯通孔2511处与第一部分壳体251铰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握持把持部2411转动操作件241,以改变凸轮部2412的凸面的朝向。
94.正常使用时,如图11所示,可以将凸轮部2412的凸面朝向压盘222,使得凸轮部2412的凸面抵靠压盘222,将压盘222保持在第一位置。当需要手动释放电磁制动器时,操作人员可以转动操作件241,将操作件241由图11中的姿态调整至图 12中的姿态,使得凸轮部2412的凸面背离压盘222,从而将压盘222调整至第二位置。
9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驱动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系统可以包括驱动装置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制动器。
96.应当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可以是指用于输出机械能(例如,转矩和转速)的装置。例如,驱动装置可以,但不限于是,电机、液压马达、内燃机或外燃机等。
9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车辆可以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制动器,或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系统。
98.例如,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工程车辆可以,但不限于,是高空作业车、重型运输车辆、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或吊车等。
99.应当理解,本技术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
100.应当理解,虽然术语“第一”或“第二”等可能在本技术中用来描述各种元素(如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但这些元素不被这些术语所限定,这些术语只是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
101.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元素),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102.应当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10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