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3578发布日期:2022-08-09 20:0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药物诊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对药物残留进行诊断分析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药品自动诊断设备,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药品自动诊断设备不仅不便于携带,而且难以在不需要使用时对其进行防护,使其容易受到外力伤害,而且在使用时不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使得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因此,研究一种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药品自动诊断设备不仅不便于携带,而且难以在不需要使用时对其进行防护,使其容易受到外力伤害,而且在使用时不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使得使用起来较为不便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诊断设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燕尾滑槽,两个所述燕尾滑槽与两个燕尾提手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四个转轴,其中两个转轴的一端和另外两个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伞齿,相邻两个伞齿之间啮合,其中一个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控制结构啮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固定块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防护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一端与手柄的一侧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筒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承的内部,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齿杆的内部,所述齿杆与齿轮啮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下侧设置为防滑设计,四个所述防护板分别位于诊断设备外表面的四侧。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该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通过设置控制结构、齿轮、伞齿和防护板,在控制结构的操控作用下,使得齿轮带动转轴旋转,并在伞齿的传动下,使得四个防护板可以顺利向上翻转,进而可以对诊断设备四周进行围护,避免外力对其造成伤害的问题。
15.2、该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通过设置燕尾提手和燕尾滑槽,且燕尾提手可以在燕尾滑槽内顺利的滑动,使得燕尾提手可以滑动至燕尾滑槽两侧,从而避免燕尾提手遮挡诊断设备,便于对诊断设备的使用,同时两个燕尾提手合并,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诊断设备的携带。
16.3、该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通过设置齿杆、齿轮、转轴、伞齿和防护板,通过操作齿杆带动齿轮和转轴转动,并在伞齿的传动作用下,使得四个防护板向下翻转打开,进而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防护板的向下翻转角度,以此通过防护板调节诊断设备的支撑高度,从而可以满足多种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17.4、该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通过设置手柄、螺纹筒螺杆,则通过手柄可以提供握持操作点,进而便于控制螺纹筒的操作,进而使得螺纹筒和螺杆配合可以实现本装置的控制操作,同时螺杆和螺纹筒之间具有自锁性,进而可以对防护板的角度锁定,保证诊断设备顺利完成保护及高度支撑的作业。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结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板、2诊断设备、3燕尾滑槽、4燕尾提手、5保护装置、51转轴、52控制结构、521手柄、522螺纹筒、523第二轴承、524齿杆、525螺杆、53齿轮、54伞齿、55固定块、56防护板、57连接板、58第一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携带的药物自动诊断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与诊断设备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燕尾滑槽3,通过设置燕尾提手4和燕尾滑槽3,且燕尾提手4可以在燕尾滑槽3内顺利的滑动,使得燕尾提手4可以滑动至燕尾滑槽3两侧,从而便于对诊断设备2的使用,同时两个燕尾提手4合并,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诊断设备2的携带,两个燕尾滑槽3与两个燕尾提手4的底部滑动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装置5,保护装置5包括四个转轴51,其中两个转轴51的一端和另外两个转轴5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伞齿54,相邻两个伞齿54之间啮合,通过设置伞齿54,且两个伞齿54之间啮合传动,从而可以起到联动四个转轴51之间同步旋转的工作,其中一个转轴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53,齿轮53与控制结构52啮合。
25.具体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转轴51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58,通过设置
第一轴承58,使得第一轴承58可以保证转轴51的顺利旋转工作,进而使得连接板57可以顺利进行翻转,两个第一轴承58分别卡接在两个固定块55的内部,通过设置固定块55,使得固定块55可以对第一轴承58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两个固定块55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转轴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7,连接板57的上表面与防护板5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护板56,且防护板56可以对诊断设备2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诊断设备2受到外力伤害,控制结构52包括螺杆525,螺杆52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块55固定连接,螺杆52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522,通过设置螺杆525和螺纹筒522,且螺纹筒522可以在螺杆525的作用下进行旋进运动,螺纹筒522的一端与手柄521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手柄521,使得手柄521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操作点,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控制螺纹筒522的工作,螺纹筒522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承523的内部,通过设置第二轴承523,使得第二轴承523可以保证螺纹筒522的顺利旋转工作,第二轴承523卡接在齿杆524的内部,齿杆524与齿轮53啮合,通过设置齿杆524和齿轮53,使得齿杆524移动可以顺利控制齿轮53旋转的工作,底板1的下侧设置为防滑设计,通过设置底板1,且底板1的下侧为防滑材质,进而防止底板1的滑动,四个防护板56分别位于诊断设备2外表面的四侧。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7.s1、使用时,首先转动手柄521,使得手柄521带动螺纹筒522旋转,使得螺纹筒522在螺杆525内进行移动,使得螺纹筒522通过第二轴承523带动齿杆524移动,使得齿杆524带动齿轮53旋转,使得齿轮53带动转轴51旋转,使得转轴51带动连接板57旋转;
28.s2、同时在伞齿54啮合传动作用下,使得四个转轴51同步旋转,同时通过连接板57使得防护板56向下进行角度翻转,当达到合适角度时,停止转动防护板56即可,使得防护板56可以对诊断设备2进行高度支撑;
29.s3、防护时,反转手柄521带动螺纹筒522移动,使得齿杆524带动齿轮53和转轴51转动,在伞齿54作用下,使得四个防护板56同时向上展开,使得四个防护板56可以对诊断设备2的四周保护,此时工作人员即可收合两个燕尾提手4携带诊断设备2的工作。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