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式机械升降载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1619发布日期:2022-07-23 08:16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杆式机械升降载源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载源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杆式机械升降载源器。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对核安全的重视,为防止核废物和含放射性物质流入我国和在国内随意流通,国家在重要核设施(如核电站、后处理厂)、边境口岸、港口、高速公路、铸造厂、炼钢厂、废料场、废渣填埋场和焚化厂等地方安装和配备大量通道式车辆放射性监测系统。同时为防止安装的通道式车辆放射性监测系统失准、失灵,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和量值的统一,需对新安装的通道式车辆放射性监测系统进行计量性能测试验收,对使用中的通道式车辆放射性监测系统做校准测试,在测试中需要用到升降载源装置,升降载源装置主要包括了参考放射源和杆式机械升降器,需要利用升降载源器的升降来使点状的参考放射源处于一定高度,一般携带参考放射源置于通道中心线上距地面1m以上,但目前的升降器结构复杂、稳定性差、高度上限不足,空间利用率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杆式机械升降载源器。
4.一种杆式机械升降载源器,包括圆柱层套式伸缩结构,所述圆柱层套式伸缩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圆柱外套杆和多个圆柱内套杆,圆柱内套杆和圆柱外套杆之间能够发生相对移动,所述圆柱外套杆上外壁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圆柱外套杆底部设置有固定基座;其中,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三个顶部连接结构,所述固定基座上设置有三个底部连接结构,所述顶部连接结构和所述底部连接结构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撑杆。为了方便开展现场校准工作,通过整个杆式机械升降器,可实现质量轻的点状放射源手动升降;其中,整个圆柱层套式伸缩结构,采用圆柱外套杆和多个圆柱内套杆,最内层的圆柱内套杆顶部固定点状放射源,同时圆柱外套杆和圆柱内套杆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每个具有预设长度的平均伸缩高度,通过圆柱内套杆和圆柱外套杆之间能够发生相对移动,实现伸出和固定,当全部伸出后可以达到足够长度的提升高度,从而实现对点状放射源的高度的快速调节;进一步地,利用圆柱外套杆上的定位套和固定基座,形成顶部连接结构、加强支撑杆和底部连接结构的加强连接支撑,大大提高整个杆式电动升降平台的结构强度,实现最高点抗风能力可达3级以上,同时三个顶部连接结构、三个底部连接结构和三个加强支撑杆能够按照三点支撑的方式,最大化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最大化支撑强度。
5.优选地,顶部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定位套外壁的安装槽;固定在安装槽内的第一基板;固定在安装槽内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第一转动副;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副穿设在加强支撑杆顶部。第一转动副两端架设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同时第一转动副穿设在加强支撑杆顶部,让整个加强支撑杆能够绕第一转动副转动,这样一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预设长度的加强支撑杆,从而保证整个定位套的高度位于任意
的预设位置。
6.优选地,底部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固定基座上的第三基板;固定在固定基座上的第四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上的第二转动副;其中,所述第二转动副穿设在加强支撑杆底部。同样的,第二转动副两端架设在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上,同时第二转动副穿设在加强支撑杆底部,让整个加强支撑杆能够绕第二转动副转动,这样一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预设长度的加强支撑杆,保证加强支撑杆始终与底部连接结构可靠连接。
7.优选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底部连接一体并且设置有第一转动中心,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底部连接一体并且设置有第二转动中心。让整个底部连接结构和顶部连接结构能够分别绕第二转动中心和第一转动中心转动,进一步实现可靠连接。
8.优选地,固定基座包括中心承板和固定在中心承板两端的端部承板,所述中心承板上设置所述圆柱外套杆底部,所述端部承板上设置所述底部连接结构。利用中心承板和端部承板,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也保证了固定基座与圆柱层套式伸缩结构的可靠连接固定。
9.优选地,圆柱内套杆个数为3个。
10.优选地,圆柱内套杆长度为1m。3个圆柱内套杆伸出后,可以达到4m的提升高度,结合顶板离地距离,最高可达到离地4.5m的高度需求。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2.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开展现场校准工作,通过整个杆式机械升降载源器,可实现质量轻的点状放射源手动升降;其中,整个圆柱层套式伸缩结构,采用圆柱外套杆和多个圆柱内套杆,最内层的圆柱内套杆顶部固定点状放射源,同时圆柱外套杆和圆柱内套杆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每个具有预设长度的平均伸缩高度,通过圆柱内套杆和圆柱外套杆之间能够发生相对移动,实现伸出和固定,当全部伸出后可以达到足够长度的提升高度,从而实现对点状放射源的高度的快速调节;进一步地,利用圆柱外套杆上的定位套和固定基座,形成顶部连接结构、加强支撑杆和底部连接结构的加强连接支撑,大大提高整个杆式机械升降器的结构强度,实现最高点抗风能力可达3级以上,同时三个顶部连接结构、三个底部连接结构和三个加强支撑杆能够按照三点支撑的方式,最大化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最大化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19.附图标记:
20.1-圆柱层套式伸缩结构,11-圆柱外套杆,12-圆柱内套杆,2-固定基座,21-中心承板,22-端部承板,3-定位套,4-顶部连接结构,41-安装槽,42-第一基板,43-第二基板,44-第一转动副,45-第一转动中心,5-底部连接结构,51-第三基板,52-第四基板,53-第二转动副,54-第二转动中心,6-加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杆式电动升降平台,包括圆柱层套式伸缩结构1,圆柱层套式伸缩结构1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圆柱外套杆11和多个圆柱内套杆12,圆柱内套杆12和圆柱外套杆11之间能够发生相对移动,圆柱外套杆11上外壁设置有定位套3,圆柱外套杆11底部设置有固定基座2;其中,定位套3上设置有三个顶部连接结构4,固定基座2上设置有三个底部连接结构5,顶部连接结构4和底部连接结构5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撑杆6。
26.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开展现场校准工作,通过整个杆式电动升降平台,可实现质量轻的点状放射源手动升降;其中,整个圆柱层套式伸缩结构1,采用圆柱外套杆11和多个圆柱内套杆12,最内层的圆柱内套杆12顶部固定点状放射源,同时圆柱外套杆11和圆柱内套杆12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每个具有预设长度的平均伸缩高度,通过圆柱内套杆12和圆柱外套杆11之间能够发生相对移动,实现伸出和固定,当全部伸出后可以达到足够长度的提升高度,从而实现对点状放射源的高度的快速调节;进一步地,利用圆柱外套杆11上的定位套3和固定基座2,形成顶部连接结构4、加强支撑杆6和底部连接结构5的加强连接支撑,大大提高整个杆式电动升降平台的结构强度,实现最高点抗风能力可达3级以上,同时三个顶部连接结构4、三个底部连接结构5和三个加强支撑杆6能够按照三点支撑的方式,最大化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最大化支撑强度。
27.具体地,顶部连接结构4包括:开设在定位套3外壁的安装槽41;固定在安装槽41内的第一基板42;固定在安装槽41内的第二基板43;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42和第二基板43上
的第一转动副44;其中,第一转动副44穿设在加强支撑杆6顶部。
28.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动副44两端架设在第一基板42和第二基板43上,同时第一转动副44穿设在加强支撑杆6顶部,让整个加强支撑杆6能够绕第一转动副44转动,这样一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预设长度的加强支撑杆6,从而保证整个定位套3的高度位于任意的预设位置。
29.具体地,底部连接结构5包括:固定在固定基座2上的第三基板51;固定在固定基座2上的第四基板52;以及设置在第三基板51和第四基板52上的第二转动副53;其中,第二转动副53穿设在加强支撑杆6底部。
30.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同样的,第二转动副53两端架设在第三基板51和第四基板52上,同时第二转动副53穿设在加强支撑杆6底部,让整个加强支撑杆6能够绕第二转动副53转动,这样一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预设长度的加强支撑杆6,保证加强支撑杆6始终与底部连接结构5可靠连接。
31.具体地,第一基板42和第二基板43底部连接一体并且设置有第一转动中心45,第三基板51和第四基板52底部连接一体并且设置有第二转动中心54。
32.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让整个底部连接结构5和顶部连接结构4能够分别绕第二转动中心54和第一转动中心45转动,进一步实现可靠连接。
33.具体地,固定基座2包括中心承板21和固定在中心承板21两端的端部承板22,中心承板21上设置圆柱外套杆11底部,端部承板22上设置底部连接结构5。
34.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利用中心承板21和端部承板22,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也保证了固定基座2与圆柱层套式伸缩结构1的可靠连接固定。
35.具体地,圆柱内套杆12个数为3个。
36.具体地,圆柱内套杆12长度为1m。
37.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3个圆柱内套杆12伸出后,可以达到4m的提升高度,结合顶板离地距离,最高可达到离地4.5m的高度需求。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