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8678发布日期:2022-08-12 19:0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监控云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自动化环境的提升,其中的起重机控制方式亦在由人工控制向自动化、智能控制、远程管理方向发展;起重机械的使用和管理从单一的人工操作,逐步向自动化、线上的操作方式进行技术转变,进而形成一整套的桥式起重机智能控制平台,提高桥式起重机械产品的性能与竞争力,而起重机智能化的关键一项技术就是3d云台对堆料、装箱等的智能识别。
3.在向起重机上加装3d云台的时候,3d云台受其自身扫描仪及集成电气元件的重量影响,安装及拆卸不够便利,再者为了适应扫描范围的要求,往往需要对云台进行升降操作,以改变扫描范围的大小,因此需要一个既可以节省人力及时间成本的安装支架来安装3d云台。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其包括云台支架、云台总成和安装支架,其中,
6.云台总成固定在云台支架的下部;
7.安装支架固定在云台支架的上部;
8.还包括连接杆、手扳葫芦和支撑架,其中,
9.连接杆,固定在云台支架的顶面上,连接杆的两端部与云台支架的顶面固定连接;
10.手扳葫芦,包括上端挂钩、葫芦本体、拉链和下端挂钩,上端挂钩固定在葫芦本体上,拉链与葫芦本体内的导轮滚动连接,下端挂钩固定在拉链的下端,且下端挂钩与连接杆挂接;
11.支撑架,位于手扳葫芦的上方,且手扳葫芦的上端挂钩与支撑架挂接。
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板、支撑杆、加强板、限位杆,其中,
13.连接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支撑杆固定在连接板的侧部;
14.加强板呈直角三角形板状结构,加强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连接板和支撑杆固定连接;
15.限位杆固定在支撑杆上,且限位杆在支撑杆上横向阵列设置有多个,限位杆与上端挂钩抵持。
16.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四角开设有螺栓孔。
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辅助架,辅助架包括辅助杆和挡板,其中,
18.辅助杆固定在支撑杆的下侧,辅助杆的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辅助杆的另一端朝向连接板的一侧倾斜;
19.挡板固定在辅助杆朝向连接板的一端,挡板远离辅助杆的一面与连接板远离支撑杆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
2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挂环和吊索,其中,
21.挂环固定在支撑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上;
22.吊索一端与挂环铰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相对固定。
23.更进一步优选的,挡板远离辅助杆的一面上开设有防滑槽。
24.更进一步优选的,连接杆为热轧带肋钢筋,连接杆的中部呈角状弯曲。
25.更进一步优选的,支撑杆和辅助杆为空心钢管。支撑杆和辅助杆为空心钢管。
2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安装支架为角钢,安装支架以云台支架的纵向中心线为基准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处。
27.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通过设置有一处支撑架用于连接起重机,还在云台支架的上部固定有一处连接杆,连接杆上挂接有手扳葫芦,手扳葫芦的上端挂钩与支撑架挂接,其使得本装置能够通过调节手扳葫芦实现云台的提升工作,使得云台安装拆卸便利,方便对扫描范围进行调节,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
29.(2)通过在支撑架的下部设置有一处辅助架,辅助架和支撑架固定为一体,支撑架固定至起重机的机体上,在支撑架承受重量时,辅助架的挡板会抵持起重机的机体,以分担支撑架所承受的重量,避免支撑杆和连接板的连接处断裂;同时在支撑杆的端部还设置有挂环,挂环连接有吊索,吊索用于将挂环与起重机机体连接,进一步分担支撑架所承受的重量,以提高支撑架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的立体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的侧视图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的支撑架结构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的支撑架侧视结构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的挡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3d云台支架,包括:云台支架1、云台总成2、安装支架3、连接杆4、手扳葫芦5、支撑架6、辅助架7、挂环8和吊索9。
38.其中,云台支架1、云台总成2和安装支架3为现有技术,云台支架1用于安装云台总成2,之后云台支架1通过安装支架3与起重机进行固定连接,云台总成2进行扫描工作,以辅助起重机运行;连接杆4固定在云台支架1的顶面上,连接杆4的中部呈角状弯曲,连接杆4的两端部与云台支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手扳葫芦5通过下端挂钩504挂接至连接杆4的角状弯曲部分,手扳葫芦5的上端挂钩501挂接至支撑架6,支撑架6固定在起重机的机体上;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调节手扳葫芦5即可完成对云台支架1、云台总成2和安装支架3的整体提升或下降工作,使得本装置易于安装拆卸,方便调节扫描范围。
39.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架6包括连接板601、支撑杆602、加强板603、限位杆604,其中,连接板601呈矩形板状结构,用于连接起重机的机体作为支撑点;支撑杆602固定在连接板601的侧部,用于挂接手扳葫芦5以提升云台总成2;加强板603呈直角三角形板状结构,加强板603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连接板601和支撑杆602固定连接,用于提高连接板601和支撑杆602的连接强度,增加承重力;限位杆604固定在支撑杆602上,且限位杆604在支撑杆602上横向阵列设置有多个,其用于对手扳葫芦5的上端挂钩501进行限位,防止在进行提升工作时手扳葫芦5产生滑动,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40.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板601的四角开设有螺栓孔605,使得支撑架6可利用螺栓穿过螺栓孔605连接至起重机的机体上,以方便日后拆卸,根据使用情况,也可将连接板601直接与起重机进行焊接。
41.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辅助架7由辅助杆701和挡板702组成,其中,辅助杆701固定在支撑杆602的下侧,辅助杆701的一端与支撑杆602固定连接,辅助杆701的另一端朝向连接板601的一侧倾斜;挡板702固定在辅助杆701朝向连接板601的一端,挡板702远离辅助杆701的一面与连接板601远离支撑杆602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在支撑架6的连接板601与起重机机体连接后,辅助架7的挡板702会抵持起重机机体,挡板702表面的防滑槽703能够增加其与起重机机体的摩擦力,使挡板702抵触起重机机体更加稳定,支撑架6、辅助架7和起重机的机体形成三角形状结构,当支撑架6承受重力后,辅助架7会分担重量,以提高整体承重能力。
42.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挂环8固定在支撑杆602远离连接板601的一端上;吊索9一端与挂环8铰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6相对固定,该端连接起重机机体,以防止支撑杆602受力弯曲。
43.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杆4为热轧带肋钢筋,其具有取材方便、易于弯折、承重能力好的的优点,且方便与云台支架1焊接作为吊点。
44.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杆602和辅助杆701为空心钢管,其具有重量轻、承重能力好的优点,使得支撑架6和辅助架7整体轻便,易于向起重机上安装。
45.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安装支架3为角钢,安装支架3以云台支架1的纵向中心线为基准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处,用于连接起重机机体以完成本装置的安装固定。
46.具体实施步骤:
47.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进行支撑架6的安装,在安装支撑架6时,若云台总成2的重
量较轻,可利用螺栓穿过螺栓孔605,以将连接板601与起重机机体进行固定,挡板702抵持起重机机体即可,支撑架6、辅助架7和起重机机体形成三角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若云台总成2较为沉重,也可直接将连接板601与起重机机体进行焊接固定,再将挡板702与机体进行焊接,以提高支撑架6及辅助架7与起重机机体连接的稳定性;在需要提升云台总成2时,将手扳葫芦5的上端挂钩501与支撑架6的支撑杆602挂接,上端挂钩501会被限位杆604限位,防止上端挂钩501沿支撑杆602滑动,之后将下端挂钩504挂接至云台支架1上部的连接杆4上,便可通过葫芦本体501带动拉链503运动,通过拉链503及下端挂钩504,拉动云台支架1、云台总成2和安装支架3进行上下移动,待起提升至安装位置后,通过安装支架3将本装置进行固定即可,以上结构的设置,使本装置的安装及拆卸工作操作便利,能够适应改变扫描范围的需求;在支撑杆602远离连接板601的一端上固定有挂环8,挂环8上连接有吊索9,吊索9的另一端与起重机机体进行连接,用于进一步分担支撑杆602所负担的重量,以挺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