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6988发布日期:2022-08-30 21:4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接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


背景技术:

2.信号接收器是一种信号接收终端,将范围内的型号接收并传给其他设备,主要接收网络信号,现有的无线网络接收器通常使用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是使用无线连接的局域网。它使用无线电波作为数据传送的媒介。传送距离一般为几十米。
3.现有的信号接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接线位置的连接线进行柔性保护,导致连接线接口处易松脱或磨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包括工作台和注料组件,包括接收器主体、除尘组件和接线防护组件,所述接收器主体的下方安装有用于支撑接收器主体的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的两侧均固定有防护侧板,用于清扫除尘的所述除尘组件安装于防护侧板的上方一侧,所述接收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接线引导框,且接线引导框的内部设置有接线端口,用于连接线防护的所述接线防护组件安装于接线引导框的内外侧,所述接线防护组件包括外气囊层、连接管和内气囊层,所述接线引导框的外壁圈固定有外气囊层,且接线引导框的内壁圈固定有内气囊层,所述外气囊层与内气囊层之间连接有连接管。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上板、支撑杆和支撑下板,所述支撑上板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方固定有支撑下板。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上板、支撑杆和支撑下板之间呈“工”字形结构,且支撑下板与防护侧板为螺栓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组件包括微型电机、驱动轴、安装板和除尘刷,所述微型电机的下侧设置有驱动轴,且驱动轴的下方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安装有除尘刷,且除尘刷的下侧面与接收器主体的上侧面相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外气囊层与内气囊层呈同心圆状结构,且外气囊层通过连接管与内气囊层之间相互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主体的上下两侧壁均固定有柔性橡胶条,且柔性橡胶条之间为等距离分布,所述接收器主体的后方一侧安装有断路保护组件。
11.进一步的,所述断路保护组件包括插接框、接线端子、插接头、插线端子、微型伸缩杆和接电触头,所述插接框的内部固定有接线端子,且插接框的外部一侧安装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靠近接线端子的一侧固定有插线端子,所述插接框的内部安装有微型伸缩杆,且
微型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接电触头,所述接电触头位于接线端子与插线端子之间。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能够通过除尘组件对接收器主体的上侧进行自动除尘,并且可以通过接线防护组件对连接线的接线位置进行柔性防护,此外还能够对于接收器主体进行断路保护。
13.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便于对接收器主体的下方进行支撑,支撑组件整体呈“工”字形结构使得接收器主体底部两侧镂空,从而便于接收器主体下方的通风散热,避免接收器主体直接平放在水平面上造成其底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支撑下板为具有一定重量的承重板,稳定性较佳,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防护侧板便于对接收器主体的外部两侧进行防撞保护。
14.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除尘组件,微型电机安装于防护侧板的上方一侧,通过微型电机和驱动轴便于带动安装板和除尘刷的旋转,除尘刷的下侧面与接收器主体的上侧面相贴合使得安装板和除尘刷能够对接收器主体上侧面的灰尘进行扫除,避免接收器主体的上表面积堆积灰尘影响其上壁的散热效果,等距离分布的柔性橡胶条对接收器主体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缓和接收器主体受到的冲击力。
15.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接线防护组件,接线端口的设置便于信号接收器的线束连接,接线引导框为外凸状的筒形状结构便于对连接线进行限位引导,插线时内气囊层受力使其内部的气体能够通过连接管流到至外气囊层的内部,插线完成后外气囊层内部的气流能够通过连接管回流至内气囊层的内部,使得内气囊层膨胀并与连接线的外侧面紧密贴合,一方面可膨胀挤压内侧避免接线松脱,另一方面便于对连接线的接线位置进行柔性防护,同时膨胀的内气囊层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
16.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断路保护组件,插接头能插入至插接框位置,接电触头能够对插线端子与接线端子进行电性连接实现接收器主体的接电,为提高使用安全性,当接收器主体内部温度过高或出现漏电等情况需断电时,其内部的传感器可将信号传导至微型伸缩杆的控制芯片,通过控制微型伸缩杆的伸缩带动接电触头远离插线端子与接线端子的一侧,即可实现插线端子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断路,以便于实现对于接收器主体的断路保护。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的防护侧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的接线防护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的接收器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接收器主体;2、支撑组件;201、支撑上板;202、支撑杆;203、支撑下板;3、防护侧板;4、除尘组件;401、微型电机;402、驱动轴;403、安装板;404、除尘刷;5、接线引导
框;6、接线端口;7、接线防护组件;701、外气囊层;702、连接管;703、内气囊层;8、柔性橡胶条;9、断路保护组件;901、插接框;902、接线端子;903、插接头;904、插线端子;905、微型伸缩杆;906、接电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包括接收器主体1、除尘组件4和接线防护组件7,接收器主体1的下方安装有用于支撑接收器主体1的支撑组件2,且支撑组件2的两侧均固定有防护侧板3,用于清扫除尘的除尘组件4安装于防护侧板3的上方一侧,接收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接线引导框5,且接线引导框5的内部设置有接线端口6,用于连接线防护的接线防护组件7安装于接线引导框5的内外侧,接线防护组件7包括外气囊层701、连接管702和内气囊层703,接线引导框5的外壁圈固定有外气囊层701,且接线引导框5的内壁圈固定有内气囊层703,外气囊层701与内气囊层703之间连接有连接管702。
24.如图1-2所示,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上板201、支撑杆202和支撑下板203,支撑上板201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杆202,且支撑杆202的下方固定有支撑下板203;支撑上板201、支撑杆202和支撑下板203之间呈“工”字形结构,且支撑下板203与防护侧板3为螺栓连接;
25.通过支撑组件2便于对接收器主体1的下方进行支撑,支撑组件2整体呈“工”字形结构使得接收器主体1底部两侧镂空,从而便于接收器主体1下方的通风散热,避免接收器主体1直接平放在水平面上造成其底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支撑下板203为具有一定重量的承重板,稳定性较佳,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防护侧板3便于对接收器主体1的外部两侧进行防撞保护。
26.如图1所示,除尘组件4包括微型电机401、驱动轴402、安装板403和除尘刷404,微型电机401的下侧设置有驱动轴402,且驱动轴402的下方固定有安装板403,安装板403的下侧安装有除尘刷404,且除尘刷404的下侧面与接收器主体1的上侧面相贴合;
27.微型电机401安装于防护侧板3的上方一侧,通过微型电机401和驱动轴402便于带动安装板403和除尘刷404的旋转,除尘刷404的下侧面与接收器主体1的上侧面相贴合使得安装板403和除尘刷404能够对接收器主体1上侧面的灰尘进行扫除,避免接收器主体1的上表面积堆积灰尘影响其上壁的散热效果。
28.如图1和图3所示,外气囊层701与内气囊层703呈同心圆状结构,且外气囊层701通过连接管702与内气囊层703之间相互连通;
29.接线端口6的设置便于信号接收器的线束连接,接线引导框5为外凸状的筒形状结构便于对连接线进行限位引导,插线时内气囊层703受力使其内部的气体能够通过连接管702流到至外气囊层701的内部,插线完成后外气囊层701内部的气流能够通过连接管702回流至内气囊层703的内部,使得内气囊层703膨胀并与连接线的外侧面紧密贴合,一方面可膨胀挤压内侧避免接线松脱,另一方面便于对连接线的接线位置进行柔性防护,同时膨胀的内气囊层703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
30.如图4-5所示,接收器主体1的上下两侧壁均固定有柔性橡胶条8,且柔性橡胶条8之间为等距离分布,等距离分布的柔性橡胶条8对接收器主体1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缓和接收器主体1受到的冲击力;接收器主体1的后方一侧安装有断路保护组件9,断路保护组件9包括插接框901、接线端子902、插接头903、插线端子904、微型伸缩杆905和接电触头906,
插接框901的内部固定有接线端子902,且插接框901的外部一侧安装有插接头903,插接头903靠近接线端子902的一侧固定有插线端子904,插接框901的内部安装有微型伸缩杆905,且微型伸缩杆905的顶端固定有接电触头906,接电触头906位于接线端子902与插线端子904之间;
31.插接头903能插入至插接框901位置,接电触头906能够对插线端子904与接线端子902进行电性连接实现接收器主体1的接电,为提高使用安全性,当接收器主体1内部温度过高或出现漏电等情况需断电时,其内部的传感器可将信号传导至微型伸缩杆905的控制芯片,通过控制微型伸缩杆905的伸缩带动接电触头906远离插线端子904与接线端子902的一侧,即可实现插线端子904与接线端子902之间的断路,以便于实现对于接收器主体1的断路保护。
32.综上,该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使用时,首先可以将接收器主体1安置在支撑组件2的支撑上板201上方并通过螺栓对两者进行螺栓固定,使得支撑组件2对接收器主体1的下方进行支撑,支撑组件2整体呈“工”字形结构使得接收器主体1底部两侧镂空,从而方便接收器主体1下方的通风散热,避免接收器主体1直接平放在水平面上造成其底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支撑下板203为具有一定重量的承重板,稳定性较佳;
33.然后将连接线插入至接线引导框5内部的接线端口6中,插线时内气囊层703受力使其内部的气体能够通过连接管702流到至外气囊层701的内部,插线完成后外气囊层701内部的气流能够通过连接管702回流至内气囊层703的内部,使得内气囊层703膨胀并与连接线的外侧面紧密贴合,一方面可膨胀挤压内侧避免接线松脱,另一方面便于对连接线的接线位置进行柔性防护,同时膨胀的内气囊层703的设置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
34.再将电源插接头903插入至插接框901位置,此时接电触头906与插线端子904、接线端子902相互贴合,能够对插线端子904与接线端子902进行电性连接实现接收器主体1的接电,当接收器主体1内部温度过高或出现漏电等情况需断电时,其内部的传感器可将信号传导至微型伸缩杆905的控制芯片,通过控制微型伸缩杆905的伸缩带动接电触头906远离插线端子904与接线端子902的一侧,即可实现插线端子904与接线端子902之间的断路,以提高使用安全性;
35.在使用时,通过微型电机401和驱动轴402能够带动安装板403和除尘刷404的旋转,使得安装板403和除尘刷404能够对接收器主体1上侧面的灰尘进行扫除,避免接收器主体1的上表面积堆积灰尘影响其上壁的散热效果,并且使用过程中,等距离分布的柔性橡胶条8对接收器主体1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能够缓和接收器主体1受到的冲击力,同时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防护侧板3能够对接收器主体1的外部两侧进行防撞保护,就这样完成了该具有断路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的使用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