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027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尤指一种能够利用开关把手来控制水龙头作流水或喷水或关闭的改进结构的水龙头。
现今一般大众对于牙齿保健的观念相当注重,而饭后漱口的行为乃可取得对牙齿保健最佳的效果,然而,仅作简单的漱口是无法将饭、菜渣完全清除,仍会有小部份造成残留,所以未能达到实际清洁口腔效果。
再者,由于上述缺失的产生,所以就有台湾公告编号第154180号的「双出水口水龙头」案的产生,而该水龙头虽可利用较强劲的水流作冲洗牙齿,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必需以手去顶抵住水龙头的主出水口,便以水流能够经小管处喷出而使用,此虽可达到冲牙效果,可是也容易在人用手顶抵水龙头出水口时,水流会四处喷浅,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扰,以致该种水龙头仍存在有缺失。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经长时间的研究设计、开发,并针对上述常用物所产生的缺失作一解决、改善,而有了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的水龙头」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的目的,乃提供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其可使得只需以开关把手作调整,即可选择水龙头作主出水口出水的清洗,或由喷水头作喷水冲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其主要是包括有一本体、一控制阀、一螺套、一开关把手及一螺栓,其中本体,是于内部设置隔板,且在隔板上端适当位置设有两通孔,而其中的主通孔是连通本体的主出水口,另该一副通孔于下端连接有导管,而导管另一端则与喷水头相互连通;控制阀,是于上端设置有固定盖,而固定盖于内缘适当处设有挡块,另,位于阀体的枢轴适当高度一侧设有凸缘,而在阀体的下端设置有一进水室,而进水室于一侧则开设有进水口,且该进水室位于下端适当位置另设有导孔;另本实用新型是在本体的两通孔上分别设有橡胶垫圈。
利用上述构成,使得该控制阀可利用阀体上的凸缘与固定盖内缘的挡块作选择定位调整,以令阀体下端进水室的导孔可随之定位于关闭处或主通孔处或副通孔处,以使水流可以呈关闭,或由主出水口流出,或经导管由喷水头喷出,从而可使得只需以开关把手作调整,即可选择水龙头作主出水口出水的清洗,或由喷水头作喷水冲牙的效果,免除了现有同类水龙头需用手顶抵出水口以及会产生水流四处喷溅的困扰。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再举一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于后,以使能对本实用新型更易于了解。
请配合参阅各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大部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剖面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呈关闭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呈主出水口水流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呈喷水头喷水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呈图3状态的控制阀俯视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呈图4状态的控制阀俯视剖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呈图5状态的控制阀俯视剖面图。
由图面所揭示的1为本体,2为控制阀,3为螺套,4为开关把手,5为螺栓。其中,该一本体1主要是于上端设有置阀室11,并在外缘设置螺纹111,而上端缘的适当位置则设有若干的凹槽口112,另,该本体1是于前端下方设置主出水口12,而位于主出水口12的上方处则凸设有喷水头13,此外,该本体1是于内部置阀室11下方设有隔板14,且在隔板14上端适当位置设有两通孔141、142,而其中的主通孔141是连通本体1的主出水口12,另该一副通孔142于下端连接有导管143,而导管143的另一端则与喷水头13相互连通。
再者,该一控制阀2是于上端设置有固定盖21,而固定盖21于上端设有一轴孔211,并于内缘的适当处凸设有挡块212,另,位于阀体22的枢轴221适当高度一侧设有凸缘222,而在阀体22的下端设置有一进水室23,而进水室23于一侧则开设有进水口231,且该进水室23位于下端适当位置另设有导孔232。
而本实用新型在组合时(如
图1、2所示),主要是由控制阀2以固定盖21的轴孔211置入阀体2 2的枢轴221间,藉此再将控制阀2装置入本体1的置阀室11中,同时使固定盖21的两凸块213置入本体1的凹槽口112内固定,并且再由螺套3以阴螺纹31旋锁于本体1的置阀室11外缘螺纹111处,尔后,以开关把手4套置于阀体22的枢轴221,再由螺栓5由开关把手4上端的孔41植入,并旋锁固定于枢轴221上端的螺纹孔223,以此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组合。
(如图3所示)而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而呈关闭水流状态时,主要是以开关把手4由把手端42旋转与本体1呈平行,此时控制阀2的进水室23下端导孔232介于本体1的两通孔141、142间的正前方,同时进水室23底端的底板233抵盖住本体1的两通孔141、142,使得水流进入进水室23后,由于无法通往通孔141(或142),而呈关闭水流状态。
(如图4所示)再者,而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而呈主出水口水流状态时,则将开关把手4由把手端42往右(或左)旋转与本体1约呈90度,此时控制阀2的进水室23下端导孔232则对准本体1的主通孔141,在导孔232与主通孔141形成通路后,则流经进水室23的水流即可经此一通路而流向主出水口12处,而呈主出水口水流状态。
(如图5所示)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而呈喷水头喷水状态时,则将开关把手4由把手端42往左(或右)旋转与本体1约呈90度,此时控制阀2的进水室23下端导孔232则对准本体1的副通孔142,在导孔232与副通孔142形成通路后,则流经进水室23的水流即可经此一通路流进导管143内,并且被导通至喷水头13处,而呈喷水头喷水。
此外,该控制阀2于固定盖21内缘所设的挡块212与阀体22所设的凸缘222,在控制阀2欲作关闭或开启或喷水水流时,其中,由于固定盖21被所设的凸块213嵌植于本体1的凹槽口112内,所以在固定盖21内缘的挡块212则恒保持与本体1平行(或在某位置),且于固定位置不动,而若是阀体22的凸缘222与挡块212保持垂直方向时,该阀体22的导孔232位置则位于两通孔141、142的正前方,并抵盖住两通孔141、142,使得控制阀2呈关闭水流(如图6所示)。再者,若欲使阀体22呈开启主出水口12水流时,则将开关把手4的把手端42往右(或左)旋转,待阀体22被旋转约90度后,在位于阀体22的凸缘222则受到挡块212的阻挡而停止,此时阀体22的导孔232正好对正主通孔141,而呈开启主出水口12水流(如图7所示)。另,欲使阀体22呈喷水头13作喷水时,则以开关把手4的把手端42往左(或右)旋转,待阀体22的凸缘222受到挡块212的阻挡后,位于阀体22下端的导孔231正好对正副通孔142,而使水龙头呈开启喷水头13作喷水(如图8所示)。
另外,本实用新型是在本体1的两通孔141、142上分别设有橡胶垫圈144,橡胶垫圈底下视需要可埋设有弹簧(图未表示),藉此,使得阀体22下端的进水室23底板233在抵盖住通孔141、142时,能更为紧密而防止漏水之虞。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其主要是包括有一本体、一控制阀、一螺套、一开关把手及一螺栓,其特征在于本体,是于内部设置隔板,且在隔板上端设有两通孔,而其中的主通孔是连通本体的主出水口,另该一副通孔于下端连接有导管,而导管另一端则与喷水头相互连通;控制阀,是于上端设置有固定盖,而固定盖于内缘设有挡块,另,位于阀体的枢轴一侧设有凸缘,而在阀体的下端设置有一进水室,而进水室于一侧则开设有进水口,且该进水室位于下端另设有导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是在本体的两通孔上分别设有橡胶垫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乃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水龙头,其主要是包括一本体、一控制阀、一螺套、一开关把手及一螺栓所组合而成,其中,是藉由该控制阀以阀体上的凸缘与固定盖内缘的挡块作选择定位调整,以令阀体下端进水室的导孔可随之定位于关闭处或主通孔处或副通孔处,以便水流以呈关闭,或由主出水口流出,或经导管由喷水头喷出。
文档编号F16K1/00GK2324340SQ9820107
公开日1999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2日
发明者李腾耀, 王有竹 申请人:李腾耀, 王有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