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043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导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对运动的链条进行滑动导向的导块面的导块。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有以下链条导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安装于汽车发动机室(engineroom)内定时系统中,对在链轮之间进行运动的链条进行滑动导向,适当地保持链条张力。
[0003]该现有的链条导件具备:导块,具有对运动的链条进行滑动导向的导块面;及基体构件,沿着导件长度方向支撑该导块。
[0004]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242357号公报
[0005]但是,在这样的现有的链条导件中,虽然为了降低导块的导块面与链条之间的摩擦或导块面的磨损而在使用时向导块面上供给润滑油,但是有时在导块面上产生断油,或者在导块面上的油膜厚度上产生不均,此时会产生如下问题,导块面与链条之间的摩擦增大,促进导块的磨损。
[0006]另外,也公知如下内容,为了在导块的导块面上形成油槽,在导块面上形成凹纹或凹槽等。但是,存在如下问题,这样的凹纹等虽然发挥作为油槽的作用,但是因润滑油的粘度或链条的运动速度等而难以将积存在凹纹等的润滑油引出到导块面的滑动面上,润滑油未能良好地供给到导块面的滑动面上。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块,其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来抑制润滑油中断,同时能够良好地向导块面的滑动面上供给润滑油。
[0008]本发明是一种导块,具有对运动的链条进行滑动导向的导块面,所述导块面上设置有具有一对引导壁面的油引导部,所述一对引导壁面分别面向链条运动方向的后方侧,形成为朝着链条运动方向的前方侧相互接近,由此解决上述问题。
[0009]根据本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发明,通过在导块面上形成具有朝着链条运动方向的前方侧相互接近的一对引导壁面的油引导部,从而伴随链条运动,积存在油槽中的润滑油被一对引导壁面以相互接近的方式被引导,在一对引导壁面的壁接近部,润滑油的压力提高而油膜厚度增大,所以能够降低与链条之间的摩擦,实现顺畅的链条导向,同时能够发挥出色的耐磨性。
[0010]根据本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通过将在链条运动方向上观察时的多个壁接近部的导块宽度方向的间隔设定为链条的连接平板的平板厚度以下,从而构成链条的多个连接平板分别在壁接近部确实地运动在油膜厚度增大的部位上方,所以能够确实地享受摩擦降低的效果。
[0011]根据本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由于各引导壁面以平坦面形成,因此一对引导壁面相互以直线状接近,将润滑油朝着壁接近部以直线状引导,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大在壁接近部中的润滑油压力。
[0012]根据本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由于一对引导壁面在壁接近部相连,因此在壁接近部不存在润滑油的退出口,所以能够提高在壁接近部中的油膜形成效果。
[0013]根据本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发明,由于导块面上以交叉网格状配置有多个油引导部,因此能够提高导块面上的油引导部的配置密度,尤其,由于能够减小在链条运动方向上观察时的多个壁接近部的导块宽度方向的间隔,因此能够使构成链条的多个连接平板分别确实地运动在油膜厚度增大的部位上方。
[0014]根据本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发明,由于在链条运动方向及导块宽度方向上分别并列配置有多个油引导部,因此导块面图案用的模具制造变得容易等,能够降低导块的制造负担。
[0015]根据本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发明,由于油引导部在一对引导壁面的链条运动方向的后方侧具有与一对引导壁面相对配置的一对第2引导壁面,一对第2引导壁面分别面向链条运动方向的前方侧,形成为朝着链条运动方向的前方侧相互接近,因此通过形成在一对引导壁面后方的一对第2引导壁面也能够朝着壁接近部引导润滑油,所以能够提高在壁接近部中的油膜形成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链条导件的使用形态图。
[0017]图2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块的示意图。
[0018]图3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块面的示意图。
[0019]图4是说明第I实施方式中的壁接近部间的间隔的示意图。
[0020]图5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导块面的示意图。
[0021]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块面的示意图。
[0022]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导块面的示意图。
[0023]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块面的示意图。
[0024]图9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块面的示意图。
[0025]图1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导块面的示意图。
[0026]图11是表不第I参考例所涉及的导块面的不意图。
[0027]图12是表不第2参考例所涉及的导块面的不意图。
[0028]图13是表不第3参考例所涉及的导块面的不意图。
[0029]图14是表不第4参考例所涉及的导块面的不意图。
[0030]符号说明
[0031]100-链条导件;110-基体构件;120、220、320、420、520、620、720、820-导块;121、221、321、421、521、621、721、821-导块面;122、222、322、422、522、622、822_ 导块凹部;123、223、423、723_ 导块凸部;124、224、324、424_ 油引导部;124a、224a、324a、424a_ 引导壁面;124b、224b、324b、424b-壁接近部;124c、224c、324c、424c_ 第 2 引导壁面;125、225、325、425、525、625、725、825_导向部;D_链条运动方向;CH_链条;L_连接平板;T-张紧装置;G-摆动导件;S1?S3-链轮;W1-壁接近部的间隔;W2-平板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
[0033]以下,根据图1?图4对第I实施方式的链条导件100进行说明。
[0034]如图1所示,第I实施方式的链条导件100安装于设置在发动机室内的定时系统中,对在链轮SI?3之间运动的链条CH进行滑动导向,适当地保持链条张力。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链条导件100对在分别设置于曲轴与凸轮轴的链轮SI?3之间进行套挂转动的链条CH进行导向,在使链条CH的运动稳定的同时适当地保持链条CH的张力。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链条导件100构成为在发动机室内以固定状态被设置的固定导件,但是也可以将链条导件100构成为在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室内可摆动地被轴支撑并被张紧装置T向链条CH侧按压的摆动导件G。
[0035]如图1、图2所示,链条导件100具备:导块120,用于对运动的链条CH进行滑动导向;及金属制基体构件110,沿着链条运动方向(导件长度方向)D支撑导块120。基体构件110固定于安装对象即发动机体(未图示)。
[0036]导块120由合成树脂材料所形成,在面向发动机室侧的面上具有在链条运动方向D上延伸的导块面121,在导块120的导块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导向部125。如图2、图3所示,导块面121上以交叉网格状形成有多个 < 字状的导块凹部122,由此,导块面121上以交叉网格状形成有多个油引导部124。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块面121的凸部分(未形成有导块凹部122的部分)作为与链条CH之间的滑动面而发挥作用,导块面121的凹部分(导块凹部122)作为油槽而发挥作用。
[0037]如图3所示,各油引导部124具有:一对引导壁面124a,即导块凹部122的前方内壁面;壁接近部124b,即一对引导壁面124a相互接近的部位;及一对第2引导壁面124c,即导块凹部122的后方内壁面。
[0038]如图3所示,各引导壁面124a以平坦面形成,面向链条运动方向D的后方侧。一对引导壁面124a以朝着链条运动方向D的前方侧相互接近的方式相对于链条运动方向D倾斜延伸,在壁接近部124b中相连。
[0039]如图3所示,各第2引导壁面124c以平坦面形成,分别面向链条运动方向D的前方侧,与各引导壁面124a相对。一对第2引导壁面124c以朝着链条运动方向D的前方侧相互接近的方式相对于链条运动方向D倾斜延伸并相连。
[0040]如图4所示,在链条运动方向D上观察时,多个壁接近部124b的导块宽度方向的间隔Wl被设定为链条CH的连接平板L的平板厚度W2以下。
[0041]接下来,根据图5对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042]图3所示的第I实施方式与图5所示的变形例的不同点在于导块面121上的凹凸关系相反,具体而言,用导块凸部123替换了第I实施方式中的导块凹部122。在本变形例中,导块面121的凸部分(导块凸部123)作为与链条CH之间的滑动面而发挥作用,导块面121的凹部分(未形成有导块凸部123的部分)作为油槽而发挥作用。
[0043]在图5所示的变形例中,各油引导部124’具有:一对引导壁面124a,即导块凸部123的后方外壁面;及壁接近部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