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9802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涨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个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涨栓。
【背景技术】
[0002]由公开文献DE 198 49 821 Al已知一个涨栓,它具有两个涨舌,它们在纵向上延伸并且通过缝隙相互分开。两个涨舌设置在涨栓的扩涨部位,并且围成扩涨通道,在其中可以加入扩涨部件、例如螺栓或钉子。在加入扩涨部件时,两个涨舌在径向上相互离开地运动并且使扩涨部位扩涨,由此可以使涨栓锚接在锚固基础中的钻孔里面。为了使涨栓也在多孔的锚固基础里面得到可靠的固定,涨栓在扩涨部位里面具有两个另外的涨舌,它们在纵向上与两个第一涨舌错开并且相对于第一涨舌以90度围绕纵轴线旋转,由此使扩涨部位在两个相互正交的平面中扩涨。
[0003]欧洲专利申请EP O 834 659 Al示出一个这样的涨栓。该涨栓具有扩涨部位,具有两个主涨舌,它们在涨栓纵向上延伸并且它们在其加入端的前端和后端的端部上通过套状段连接。在两个主涨舌之间设置两个副涨舌,它们通过缝隙与主涨舌分开。四个涨舌围成螺栓通道,在其中可以加入螺栓作为用于扩涨涨栓的扩涨部件。在扩涨时涨舌在径向向外相互离开地运动,由此使涨舌之间的缝隙扩大。如果涨栓在钻孔里面扩涨,则涨舌通过大的扩涨压力平面地挤压钻孔壁,由此可以在固态的实心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里面在锚固基础与涨栓之间传递大的固定力。但是这种涨栓只能有限地适用于软的、多孔的建筑材料如多孔混凝土,因为在这种建筑材料里面由涨舌施加在锚固基础上的太大的扩涨压力导致建筑材料多孔组织局部损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涨栓,通过它也可以在软的、多孔的建筑材料里面传递大的固定力。
[0005]这个目的按照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涨栓得以实现。按照本发明的塑料涨栓具有一个包括至少两个主涨舌的扩涨部位,所述涨舌尤其在涨舌的前端部和涨舌的后端部上分别通过套状段相互连接。主涨舌相互间在径向上活动,例如通过缝隙相互分开并且合页、可伸展的注塑层或者通过连接臂活动地相互连接。尤其所述主涨舌在其加入方向上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上通过套相互连接。与此相关“加入方向”指的是这个方向,在该方向上按照本发明的涨栓按照计划加入到锚固基础中的钻孔里面。所述主涨舌在涨栓的纵向上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扩涨通道。涨栓“纵向”指的是这个方向,在该方向上延伸涨栓纵轴线。因此所述纵轴线平行于加入方向。所述扩涨通道用于容纳扩涨部件、例如螺栓或钉子,通过螺栓或钉子可以涨开扩涨部位。通过加入到扩涨通道里面的扩涨部件主涨舌可以从未扩涨的状态基本仅仅径向向外地且相互离开地运动到扩涨状态。“径向”在这里指的是“正交于涨栓纵轴线”或者说“正交于纵向”。按照本发明的涨栓还具有至少一副涨舌,它设置在主涨舌之间。按照本发明的涨栓的特征在于,所述副涨舌可以这样基本仅仅在径向上运动,使它们在涨开状态基本完全充满在主涨舌之间存在的涨栓壳面孔。“基本完全”指的是,通过副涨舌或者说通过多个副涨舌至少大部分地封闭在主涨舌之间涨开时产生的或已经存在的开孔。
[0006]如果按照本发明的涨栓涨开,则两个主涨舌径向相互离开地向外运动,由此加大主涨舌之间的距离,并且产生在涨栓壳面中的开孔,或者已存在的开孔扩大。在开孔中通过扩张部件使至少一个副涨舌运动。如果在主涨舌之间的涨开状态存在多个壳面孔,则可以设有多个副涨舌,用于封闭现有的开孔。所述副涨舌的数量尤其等于在主涨舌涨开状态中存在的开孔数量。
[0007]通过封闭开孔或多个开孔实现,加大在涨开状态存在的涨栓壳面与钻孔壁接触的涨栓壳面。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涨栓中,在扩涨时尽管在涨舌之间的开孔扩大并且涨舌挤压钻孔壁,但是在涨开时与钻孔壁接触的壳面不变化。在涨开时产生的并且作用于锚固基础上的扩涨力不分布在更大的壳面上,如同在按照本发明的涨栓中是这种情况。
[0008]在涨开的状态中加大的壳面的优点是,在锚固基础上要传递的固定力分布在更大的表面上,由此使表面压力更小,尽管在涨舌之间存在未封闭的开孔。正好在相对软的、多孔建筑材料、如多孔混凝土中大的表面压力是缺陷,因为它可能局部地导致锚固基础的损毁,由此减小在涨栓与锚固基础之间可传递的固定力。通过按照本发明的通过副涨舌充满现有的开孔,或者说通过多个副涨舌充满现有的开孔,使在通过涨舌涨开时施加在钻孔壁上的压力大面积地分布在涨栓壳面上,并且避免损毁多孔的建筑材料,由此通过按照本发明的涨栓也可以在多孔的锚固基础中实现相对大的固定力。
[0009]所述至少一副涨舌最好具有横截面,该横截面径向向外至少分段地收缩。所述收缩尤其在副涨舌径向伸展的至少30%上延伸。如果至少两个主涨舌在涨栓扩涨时径向相互离开地运动,则在两个主涨舌之间的开孔加大。同时在至少一副涨舌涨开时径向向外运动到扩大的开孔里面。由于收缩所述副涨舌可以以扩大开孔一样的程度继续挤入到扩大的开孔里面。因此,所述开孔与扩大程度无关地基本通过副涨舌充满,并且供传力使用的有效的涨栓壳面基本总是封闭,并因此加大。在扩涨时连续加大开孔时也连续加大壳面。如果多个副涨舌设置在按照本发明的涨栓上,则多个或所有这些涨舌可以具有相应的横截面。
[0010]所述收缩最好这样形成,使所述副涨舌具有楔形横截面。已经证实,这样形成的横截面对于挤入开孔和充满开孔在扩涨时是有利的。
[0011]尤其这样形成所述收缩,当所述涨栓还没有完全扩涨时,所述收缩也基本已经完全充满在涨开时扩大的开孔。这是有利的,与涨开程度、即实际存在的涨栓外径无关地提供尽可能大的、用于传递力的壳面供使用:如果按照本发明的涨栓例如安装在硬的、非柔韧的锚固基础如混凝土的钻孔里面,则主涨舌在扩涨时不这样多地径向向外移动,如同在使用同一扩涨部件在更软的锚固基础如多孔混凝土时是这种情况。在钻孔中可达到的涨栓直径在混凝土中更小。
[0012]但是由于收缩,所述副涨舌也可以在不完全扩大时挤入到主涨舌之间的开孔里面,并且充满开孔,由此也在不完全扩大开孔时提供尽可能大的壳面供传力使用。在非常软的锚固基础时,涨栓在扩涨时由于扩涨压力首先局部损坏锚固基础,直到由于扩涨加大的壳面这样大,或者说由于加大的壳面扩涨压力这样小,使锚固基础可以承受扩涨压力。
[0013]此外优选,所述主涨舌和副涨舌在它们面对扩涨通道的侧面上三角形地倾斜。如果存在多个副涨舌,则尤其所有副涨舌都在它们面对扩涨通道的侧面上三角形地倾斜。通过倾斜实现,所述涨舌相对较多地径向向内伸并由此可以相对强烈地使螺旋通道变窄。螺旋通道变窄越剧烈,最大可达到的涨舌径向扩涨越大。在扩涨时可达到的涨栓直径越大,螺旋通道在涨栓的未扩涨状态中的直径越小。“直径”在此理解为描述涨栓横截面的圆轮廓直径,或者说描述涨栓通道的内圆直径。
[0014]为了尽可能大地径向扩涨按照本发明的涨栓,所述至少一副涨舌在未扩涨状态顶靠在至少一主涨舌上、最好至少两个主涨舌上。由此实现,在未扩涨的状态尽可能大的涨栓横截面部分以组成涨栓的材料充满。减少在涨舌之间的空心空间和缝隙,它们减少材料量,所述材料可以在涨开时径向向外运动。
[0015]为了实现尽可能大地减小缝隙和空心空间,还优选,所述副涨舌在涨栓未扩涨状态被主涨舌基本包围。
[0016]按照本发明的涨栓尤其由塑料在注塑工艺中制成。例如,在双组份注塑工艺中实现加工,其中所述主涨舌和副涨舌最好由同一种原料的两种分开的组分制成。备选地也可以由不同的原料制成涨舌。尤其在加工主和副涨舌时没有间隔地注塑,由此使相邻的主和副涨舌相互顶靠并且在它们之间不存在缝隙或空心空间。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借助于两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解释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涨栓在未扩涨状态的横截面;
图2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涨栓在扩涨状态的横截面;
图3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涨栓在未扩涨状态的横截面;
图4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涨栓在扩涨状态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图1和2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涨栓I的扩涨部位的横截面。按照本发明的涨栓I具有两个主涨舌2,它们在其前端和后端的端部上通过套状段连接(未示出),如同由在欧洲专利申请EP O 834 659 Al中所示的涨栓已知的那样。
[0019]两个主涨舌2在涨栓I纵向上沿着其纵轴线L延伸,纵轴线正交于图面。两个主涨舌的横截面可以简化地通过半圆形扇形段描述。在非扩涨状态,两个扇形的主涨舌2的圆弧基本形成涨栓I的壳面3。两个主涨舌2通过缝隙4在扇形段的弦5部位在涨栓I直径的主要部分上相互分开,并且只在弦5的一端上在壳面3部位通过合页式的连接6可旋转地相互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