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003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动力机增力机构,特别是一种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所有的动力机在带动负荷运动的过程中,是动力机的能量转移到负荷后,负荷自身才得到能量克服各种阻力做功,能量在瞬间内逐渐由大到小,小到不能克服各种阻力做功的时候,再由动力机的能量又一次转移到负荷,再由负荷自身得到的能量克服各种阻力做功,动力机就是这样的状态带动负荷运动的,动力机的能量转移到负荷后,负荷自身得到的能量克服各种阻力做功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动力机的能量的,而动力机的能量还是在连续不断地释放,也就是无用释放,白白地浪费能量。现在为了不浪费上述能量,可以通过能量的多次循环转移,把这能量递增地返回到动力机的动力轴上,或动力机带动的轮子上,这样就把浪费的能量得到利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不足与欠缺进行改进,提供设计合理简单,制造成本低,增力效果良好的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
[0004]本发明有两种技术方案,方案一:本发明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和第三轮轴,每根轮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架上,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上设有主动轮A和被动轮A,第二轮轴上设有主动轮B和被动轮B,第三轮轴上设有主动轮C和被动轮C ;主动轮A和被动轮B啮合,主动轮B和被动轮C啮合,主动轮C与被动轮A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
[0005]所述主动轮C与被动轮A均可外啮合传动或内啮合传动或两齿轮之间加中介轮传动。
[0006]所述主动轮A与被动轮B、主动轮B与被动轮C均可采用两齿轮之间加中介轮传动。
[0007]方案二:本发明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和第三轮轴,每根轮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架上,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上设有主动轮A和被动轮A,第二轮轴上设有主动轮B和被动轮B,第三轮轴上设有过渡轮C ;主动轮A和被动轮B啮合,主动轮B和过渡轮C啮合,过渡轮C与被动轮A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
[0008]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增力效果良好,把动力机在空转和载负荷转动时无用释放的能量循环转移,把这能量多次递增地转移到动力机的动力轴上,或动力机带动的轮子上,以增加动力机的动力;动力机在空转时,经过能量循环转移,可使它的冲力增至无限;动力机在载负荷运转时,经过能量循环转移,可使动力机的动力增加二倍以上的动力;即是给人类节省三分二以上的能源,并对人类的环境保护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_第一轮轴,2-第二轮轴,3-第三轮轴,4-主动轮A,5-被动轮A,6-主动轮B,7-被动轮B,8-主动轮C,9-被动轮C,10-轴承A,11-轴承B,12-轴承C,13-轴承D,14-轴承E,15-轴承F,16-固定架,17-过渡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参见图1,本发明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包括有第一轮轴1、第二轮轴2和第三轮轴3,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通过轴承AlO和轴承Bll安装于固定架16上,轴承A和轴承B之间第一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A4,轴承B外侧第一轮轴上安装有被动轮A5,第二轮轴通过轴承C12和轴承D13安装于固定架上,轴承C和轴承D之间第二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B6和被动轮B7,第三轮轴通过轴承E14和轴承F15安装于固定架上,轴承E和轴承F之间第三轮轴上安装有被动轮C9,轴承E外侧第三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C8,主动轮A4和被动轮B7外啮合,主动轮B6和被动轮C9外啮合,主动轮C8与被动轮A5内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C与被动轮A均可外啮合传动或两齿轮之间加中介轮传动;所述主动轮A与被动轮B、主动轮B与被动轮C均可采用两齿轮之间加中介轮传动;工作原理:主动轮A和被动轮B、主动轮B和被动轮C、主动轮C和被动轮A它们之间的齿数能有多种调节配合,必须要选择其中一种调节配合来进行计算各轮的齿数,使主动轮A的能量只能按照从被动轮B到主动轮B,再到被动轮C,再到主动轮C,然后到被动轮A的顺序转移,实现能量定向循环转移。
[0012]实施例2,参见图2,本发明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包括有第一轮轴1、第二轮轴2和第三轮轴3,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通过轴承AlO和轴承Bll安装于固定架16上,轴承A和轴承B之间第一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A4,轴承B外侧第一轮轴上安装有被动轮A5,第二轮轴通过轴承C12和轴承D13安装于固定架上,轴承C和轴承D之间第二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B6和被动轮B7,第三轮轴通过轴承E14和轴承F15安装于固定架上,轴承E外侧第三轮轴上安装有过渡轮C17,主动轮A4和被动轮B7外啮合,主动轮B6和过渡轮C17外啮合,过渡轮C17与被动轮A5内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工作原理:主动轮A、被动轮B ;主动轮B、过渡轮C ;过渡轮C、被动轮A它们之间的齿数能有多种调节配合,必须要选择其中一种调节配合来进行计算各轮的齿数,使主动轮A的能量只能按照从被动轮B到主动轮B,再到过渡轮C,然后到被动轮A的顺序转移,实现能量定向循环转移。
【主权项】
1.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和第三轮轴,每根轮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架上,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上设有主动轮A和被动轮A,第二轮轴上设有主动轮B和被动轮B,第三轮轴上设有主动轮C和被动轮C ;主动轮A和被动轮B啮合,主动轮B和被动轮C啮合,主动轮C与被动轮A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C与被动轮A均可外啮合传动或内啮合传动或其两齿轮之间加中介轮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A与被动轮B、主动轮B与被动轮C均可采用两齿轮之间加中介轮传动。4.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和第三轮轴,每根轮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架上,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上设有主动轮A和被动轮A,第二轮轴上设有主动轮B和被动轮B,第三轮轴上设有过渡轮C ;主动轮A和被动轮B啮合,主动轮B和过渡轮C啮合,过渡轮C与被动轮A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
【专利摘要】本发明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包括有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和第三轮轴,每根轮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架上,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上设有主动轮A和被动轮A,第二轮轴上设有主动轮B和被动轮B,第三轮轴上设有主动轮C和被动轮C;主动轮A和被动轮B啮合,主动轮B和被动轮C啮合,主动轮C与被动轮A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增力效果良好,把动力机在空转和载负荷转动时无用释放的能量循环转移,把这能量多次递增地转移到动力机的动力轴上,以增加动力机的动力。
【IPC分类】F16H57/023, F16H1/20
【公开号】CN105156589
【申请号】CN201510506549
【发明人】卫才耀, 卫扬中, 卫紫来
【申请人】卫才耀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