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217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城市、工业区的埋设于道路下面用于路面雨水排放的雨水连管道修复由于管道直径较小,一般只能采用开挖的方法,需开挖路面,费工费时,影响交通,尤其是在城市,此施工方法日趋困难,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太大。随着科技的提升,近年来也有采用热水固化等整体修复技术和点状修复等局部修复技术修复雨水连管的,但考虑到雨水连管与主管垂直的排列方式及管道长度较短、管径较小,上述方法虽然解决了路面大开挖影响交通的问题,但热水固化的修复方法因雨水连管的排列方式而占用主管井及修复管道同侧的道路、施工时间相对还是较长,一般固化时间8-10小时左右(施工时间24小时左右),施工设备多,需要热水锅炉,发电机、空压机等,对交通影响也较大,另由于雨水连管的特殊性,单次施工长度较短,施工成本较大;点状修复虽然占路范围较小,施工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固化时间2-3小时(施工时间8小时左右),施工设备较少,只需小型空压机等少量设备,但是点状修复不能满足管道对整体性修复的需求。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一篇名称为“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的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即为配合上述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设计而成,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所述的内衬材料成管状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修复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为:
[0007]由2-4块同等大小的长方形玻璃纤维布(I)横向依次错开8cm_12cm层叠后缠绕于增压内胆上构成,
[0008]在所述的玻璃纤维布外侧附着有防护膜(3),
[0009]随着玻璃纤维布一起缠绕的还有等距地分布于玻璃纤维布防护膜外侧的铁丝⑵,
[0010]所述附着有防护膜、缠绕铁丝的修复用内衬材料借由增压内胆成管状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0012]所述的层叠后的玻璃纤维布为阿基米德螺线缠绕。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0014]所述的铁丝以等距30-50cm缠绕。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0016]所述修复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在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后的搭口处形成整体等厚度的平滑对接。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0018]所述修复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在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后的搭口处形成有0.5cm— 1.5cm落差的非等厚度对接。
[00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应用于非开挖整体修复作业环境,该组成结构设计,一方面使得搭头宽度增加,利于质量保证;第二方面使搭缝处痕迹不明显,便于养护;再一方面减少材料成本的使用;且根据反复试验采用玻璃纤维布或高强度无纺布横向依次错开1cm层叠的方案配合施工,采用等距50cm缠绕固定细铁丝方案保证施工质量;最后,在借由增压内胆撑开后,于搭口处形成0.5 cm一1.5cm层叠式对接的设计可牢固作业,而于搭口处形成无缝式对接的设计则能使得整体呈平滑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在降低施工周期及施工成本的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中,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工程中撑开后搭口处的第一种效果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工程中撑开后搭口处的第二种效果图。
[0025]图中,I为玻璃纤维布;2为铁丝;3为防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27]如图1、2所示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所述的内衬材料成管状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所述修复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为:
[0028]由2-4块同等大小的长方形玻璃纤维布(I)横向依次错开8cm-12cm层叠后缠绕于增压内胆上构成,在所述的玻璃纤维布外侧附着有防护膜(3),随着玻璃纤维布一起缠绕的还有等距地分布于玻璃纤维布防护膜外侧的铁丝(2),所述附着有防护膜、缠绕铁丝的修复用内衬材料借由增压内胆成管状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
[0029]其中,所述的层叠后的玻璃纤维布为阿基米德螺线缠绕(所述玻璃纤维布也可以为高强度无纺布)。
[0030]其中,所述的铁丝以等距30-50cm缠绕。
[0031]所述修复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在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后的搭口处形成整体等厚度的平滑对接(如图3所示);或者,所述修复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在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后的搭口处形成有0.5cm-1.5cm落差的非等厚度对接(如图4所示)O
[003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应用于非开挖整体修复作业环境,该组成结构设计,一方面使得搭头宽度增加,利于质量保证;第二方面使搭缝处痕迹不明显,便于养护;再一方面减少材料成本的使用;且根据反复试验采用玻璃纤维布或高强度无纺布横向依次错开1cm层叠的方案配合施工,采用等距50cm缠绕固定细铁丝方案保证施工质量;最后,在借由增压内胆撑开后,于搭口处形成0.5 cm一1.5cm层叠式对接的设计可牢固作业,而于搭口处形成无缝式对接的设计则能使得整体呈平滑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非开挖整体修复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在降低施工周期及施工成本的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
【主权项】
1.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所述的内衬材料成管状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复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为: 由2-4块同等大小的长方形玻璃纤维布(I)横向依次错开8cm-12cm层叠后缠绕于增压内胆上构成, 在所述的玻璃纤维布外侧附着有防护膜(3), 随着玻璃纤维布一起缠绕的还有等距地分布于玻璃纤维布防护膜外侧的铁丝(2), 所述附着有防护膜、缠绕铁丝的修复用内衬材料借由增压内胆成管状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层叠后的玻璃纤维布为阿基米德螺线缠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铁丝以等距30-50cm缠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复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在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后的搭口处形成整体等厚度的平滑对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复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在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后的搭口处形成有.0.5cm—1.5cm落差的非等厚度对接。
【专利摘要】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用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借由增压内胆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所述修复材料为玻璃纤维布,所述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由2-4块同等大小的长方形玻璃纤维布横向依次错开8cm-12cm层叠后缠绕于增压内胆上构成,在所述的玻璃纤维布外侧附着有防护膜,随着玻璃纤维布一起缠绕的还有等距地分布于玻璃纤维布防护膜外侧的铁丝,所述附着有防护膜、缠绕铁丝的修复用内衬材料借由增压内胆成管状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管径雨水连管内衬材料的组成结构,该组成结构设计,一方面使得搭头宽度增加,利于质量保证;第二方面使搭缝处痕迹不明显,便于养护;再一方面减少材料成本的使用。
【IPC分类】F16L1/028
【公开号】CN204664614
【申请号】CN201520277486
【发明人】孙跃平, 杨后军
【申请人】海宁管丽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