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增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366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动力增力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增力机。
【背景技术】
[0002]—些高功率发电机的转轴需要达到1500r/min的转速,而常规的不足1500转速的电动装置由于动力不足无法直接驱动转轴达到1500r/min的转速,由此也造成驱动发电成本较高,低速动力装置应用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动力增力机。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动力增力机,包括机架及安装于机架上方的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两侧壁分别旋转安装有转轴,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位于两转轴中间的主动齿轮,两转轴朝向主动齿轮一端设置有棘轮,所述主动齿轮两侧分别铰接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两转轴远离主动齿轮一端分别与一摆杆的上端相连接,两摆杆往复摆动并且摆动方向相反,位于摆杆下端连接有助力锤。
[0005]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与主动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棘爪通过销轴与主动齿轮相铰接,并且销轴与主动齿轮的节圆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从动齿轮的节圆半径。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靠近主动齿轮的一端旋转安装有用以夹紧固定主动齿轮的支撑盘,位于支撑盘与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推动棘爪与棘轮保持贴合的弹性钢珠。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由动力输出轴驱动同步转动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位于第一转轮的侧面设有一端与第一转轮偏心铰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其中一摆杆中部相铰接;位于第二转轮的侧面设有一端与第二转轮偏心铰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另一摆杆中部相铰接;第一转轮和第一连杆的铰接点与第二转轮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在圆周方向上错开180°。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动力增力机设计巧妙,利用杠杆原理实现动力增幅,实现了有低速电机增力后高速输出,同时保证了运行的平稳性和省力,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000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示意图;
[0011 ] 图2是图1中省去传动箱的A-A剖面图;
[0012]图3是图2中B-B剖面图;
[0013]图4是图1中K向视图;
[0014]图中标号说明:1-机架、2-传动箱、3-转轴、4-主动齿轮、5-棘轮、6-棘爪、7-摆杆、8-助力锤、9-从动齿轮、10-销轴、11-支撑盘、12-弹性钢珠、13-第一转轮、14-第二转轮、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4所示,一种动力增力机,包括机架1及安装于机架1上方的传动箱2,所述传动箱2两侧壁分别旋转安装有转轴3,转轴与传动箱2通过轴承旋转配合,所述传动箱2内设置有位于两转轴3中间的主动齿轮4,两转轴3朝向主动齿轮4 一端设置有棘轮5,所述主动齿轮4两侧分别铰接有与棘轮5相配合的棘爪6 ;两转轴3远离主动齿轮4 一端分别与一摆杆7的上端相连接,两摆杆7往复摆动并且摆动方向相反,两摆杆的摆动频率一致,位于摆杆7下端连接有助力锤8,通过两摆杆7的往复摆动,交替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实现主动齿轮4的不间断转动。
[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箱2内设置有与主动齿轮4相配合的从动齿轮9,从动齿轮9还与发电机传动连接,主动齿轮4的转速为100~130转,主动齿轮的齿数为从动齿轮齿数的5.5-15倍。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棘爪6通过销轴10与主动齿轮4相铰接,并且销轴10与主动齿轮4的节圆之间的最小距离(即图3中的H)小于从动齿轮9的节圆半径,利用摆杆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原理,在提高从动齿轮转速的同时,保证动力输出,减少棘轮承受的负荷和受到的力矩。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3靠近主动齿轮4的一端旋转安装有用以夹紧固定主动齿轮4的支撑盘11,支撑盘11与转轴通过轴承旋转配合,支承盘与主动齿轮结合在一起同步转动,位于支撑盘11与主动齿轮4之间设置有推动棘爪6与棘轮5保持贴合的弹性钢珠12,弹性钢珠12依靠弹簧17的推力保持与棘轮5贴合。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由动力输出轴驱动同步转动的第一转轮13和第二转轮14,位于第一转轮13的侧面设有一端与第一转轮13偏心铰接的第一连杆15,所述第一连杆15与其中一摆杆中部相铰接;位于第二转轮14的侧面设有一端与第二转轮14偏心铰接的第二连杆16,所述第二连杆16与另一摆杆中部相铰接;第一转轮13和第一连杆15的铰接点与第二转轮14和第二连杆16的铰接点在圆周方向上错开180°,以实现两摆杆反向摆动。
[0020]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动力增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安装于机架上方的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两侧壁分别旋转安装有转轴,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位于两转轴中间的主动齿轮,两转轴朝向主动齿轮一端设置有棘轮,所述主动齿轮两侧分别铰接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两转轴远离主动齿轮一端分别与一摆杆的上端相连接,两摆杆往复摆动并且摆动方向相反,位于摆杆下端连接有助力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与主动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棘爪通过销轴与主动齿轮相铰接,并且销轴与主动齿轮的节圆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从动齿轮的节圆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靠近主动齿轮的一端旋转安装有用以夹紧固定主动齿轮的支撑盘,位于支撑盘与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推动棘爪与棘轮保持贴合的弹性钢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由动力输出轴驱动同步转动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位于第一转轮的侧面设有一端与第一转轮偏心铰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其中一摆杆中部相铰接;位于第二转轮的侧面设有一端与第二转轮偏心铰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另一摆杆中部相铰接;第一转轮和第一连杆的铰接点与第二转轮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在圆周方向上错开18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增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安装于机架上方的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两侧壁分别旋转安装有转轴,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位于两转轴中间的主动齿轮,两转轴朝向主动齿轮一端设置有棘轮,所述主动齿轮两侧分别铰接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两转轴远离主动齿轮一端分别与一摆杆的上端相连接,两摆杆往复摆动并且摆动方向相反,位于摆杆下端连接有助力锤。该动力增力机设计巧妙,利用杠杆原理实现动力增幅,实现了有低速电机增力后高速输出,同时保证了运行的平稳性和省力,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IPC分类】F16H37/12
【公开号】CN205013628
【申请号】CN201520681272
【发明人】陈宛榕
【申请人】陈宛榕, 魏荣木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