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瓶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112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乙炔瓶运输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箱,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乙炔瓶运输箱。



背景技术:

乙炔瓶运输箱是在乙炔瓶运输时,用于盛装乙炔瓶的箱子,乙炔瓶一般由铁、或含铁的金属材料制成,乙炔瓶运输箱包括箱体和固定在箱体上方的承重杆,以方便吊装车将装满乙炔瓶的乙炔瓶运输箱吊起。

目前乙炔瓶运输箱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顶部开口的箱本体1,箱本体1包括底板11、侧板12,箱本体1宽度方向的两侧用于放置两排乙炔瓶5,箱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板12上且位于中部处设置有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的上方同时设置有承重杆61,承重杆61的上方设置有吊钩62,以便于吊装车将乙炔瓶运输箱吊至运输车上。

但是,由于两排乙炔瓶5之间、乙炔瓶5与箱本体1之间存在间隙,在路途颠簸的时候,乙炔瓶5之间、乙炔瓶5与箱本体1之间相互碰撞,由于乙炔为易燃、易爆气体,因此乙炔瓶5被不断的碰撞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降低乙炔瓶在运输过程中被碰撞的乙炔瓶运输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乙炔瓶运输箱,包括用于盛装乙炔瓶的箱本体,所述箱本体包括底板、与底板连接的侧板,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侧板之间且沿垂直于底板方向依次设置有两个用于同时间隔乙炔瓶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与乙炔瓶外侧壁相抵的气囊体,所述气囊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气囊体充、放气的气嘴,所述气囊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与乙炔瓶相吸附以紧固乙炔瓶的磁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置乙炔瓶前,气囊体处于空瘪的状态,将乙炔瓶分别装置在气囊体的两侧,然后通过气嘴向气囊体内充气,气囊体逐渐胀形,磁性件分别与相对应的乙炔瓶吸附,然后气囊体继续胀形,直至将乙炔瓶抵紧在侧板上,乙炔瓶沿固定杆长度方向被磁性件固定,沿垂直于固定杆长度方向被夹紧在气囊体与侧板之间,从而将每个乙炔瓶固定,在颠簸的路途中,每个乙炔瓶相对于箱本体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有效降低乙炔瓶在运输过程中被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件均位于气囊体外侧壁上,所述气囊体外侧壁位于磁性件处均设置有用于局部加厚气囊体囊壁的橡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气囊体较为柔软,磁性件一般较硬,橡胶片能够有效防止磁性件将气囊体隔破,延长气囊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片与磁性件之间均设置有便于磁性件拆卸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囊体损坏后,通过连接件,可以将磁性件从橡胶片上拆下,便于磁性件的重复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橡胶片上的魔术钩带、设置在磁性件上且与魔术钩带相钩附的魔术绒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拆卸磁性件时,直接将磁性件和魔术绒带从魔术钩带上摘下,实现磁性件的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魔术钩带的长度方向沿固定杆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磁性件相对于乙炔瓶偏离时,可以直接将磁性件拆下,移动至所需的位置时,再将磁性件固定在魔术钩带上,便于磁性件的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橡胶片上的按槽体、设置在磁性件上且可插固在按槽体内的按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槽体与按扣为机械的扣接方式,磁性件被固定的更为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片外表面凸起形成有深度大于按槽体高度的保护筒,所述按槽体位于保护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磁性件和按扣一起脱离按槽体时,橡胶制成的保护筒与乙炔瓶接触,以避免按槽体与乙炔瓶直接接触,避免按槽体与乙炔瓶之间的刚性撞击。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件朝向保护筒方向的表面设置有由橡胶制成的密封筒,所述按扣位于密封筒内且密封筒的内侧壁与保护筒的外侧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扣与按槽体之间扣合后,保护筒、密封筒、橡胶片和磁性件之间围成一个空腔,下雨时能够减少雨水的接触,以延长按扣、按槽体的锈蚀周期。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体的囊壁位于相邻乙炔瓶之间凸起形成有插设在相邻乙炔瓶之间间隙处的定位囊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囊体在胀形后能够插设在相邻乙炔瓶之间,有效防止相邻气囊体之间的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件贴合乙炔瓶的表面设置有与乙炔瓶外侧壁相吻合的弧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磁性件与乙炔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磁性件与乙炔瓶之间更好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颠簸的路途中,每个乙炔瓶相对于箱本体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有效降低乙炔瓶在运输过程中被碰撞;

2、橡胶片能够有效防止磁性件将气囊体隔破,延长气囊体的使用寿命;

3、便于磁性件沿固定杆长度方向调整位置,更好的固定乙炔瓶。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隐去一个乙炔瓶以体现磁性件的位置;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魔术钩带和魔术绒带的结构关系;

图4为实施例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橡胶片的结构;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保护筒和密封筒的结构关系。

图中:1、箱本体;11、底板;12、侧板;121、固定杆;2、气囊体;21、橡胶片;211、保护筒;22、气嘴;23、定位囊体;3、磁性件;31、弧形凹槽;32、密封筒;4、连接件;41、魔术钩带;42、魔术绒带;43、按槽体;44、按扣;5、乙炔瓶;6、连接杆;61、承重杆;62、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乙炔瓶运输箱,参照图2,其包括用于盛装乙炔瓶5的箱本体1,箱本体1包括底板11、侧板12,侧板12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四个侧板12均与底板11连接围成一个矩形体结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板12之间其沿垂直于底板11方向依次设置有两个固定杆121,两个固定杆121用于同时间隔两排乙炔瓶5,两个固定杆121之间设置有气囊体2,气囊体2与乙炔瓶5的外侧壁相抵,气囊体2上设置有气嘴22,气嘴22便于气囊体2的充、放气。

参照图2和图3,气囊体2上设置有若干个磁性件3,若干个磁性件3分别与乙炔瓶5相吸附以紧固乙炔瓶5,磁性件3可以设置在气囊体2囊壁内侧壁,也可以设置在气囊体2囊壁的外侧壁,这里优选磁性件3设置在气囊体2囊壁的外侧壁上,磁性件3可以为磁铁或吸铁石,气囊体2外侧壁位于磁性件3处设置有橡胶片21,以局部加厚气囊体2囊壁,磁性件3贴合乙炔瓶5的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31,弧形凹槽31的轮廓与乙炔瓶5外侧壁相吻合,以增大磁性件3与乙炔瓶5外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

参照图3,橡胶片21与磁性件3之间均设置有连接件4,以便于磁性件3的拆卸,连接件4包括魔术钩带41、魔术绒带42,魔术钩带41设置在橡胶片21上,魔术绒带42设置在磁性件3上,且与魔术钩带41相钩附,魔术钩带41的长度方向沿固定杆121长度方向设置,以便于适当调整磁性件3沿固定杆121长度方向的位置。

参照图2和图3,气囊体2的囊壁位于相邻乙炔瓶5之间凸起形成有定位囊体23,定位囊体23插设在相邻乙炔瓶5之间间隙处,以将位于同一排且相邻的乙炔瓶5间隔开。

工作原理如下:在向箱本体1内装乙炔瓶5时,气囊体2处于空瘪的状态,然后将乙炔瓶5装满箱本体1,经气嘴22向气囊体2内充气,气囊体2和定位囊体23逐渐胀起,气囊体2的外侧壁分别与两侧的乙炔瓶5外侧壁相抵,直至将每个乙炔瓶5夹持在气囊体2与相应的侧板12之间,此时每个定位囊体23位于相邻乙炔瓶5支架,将相邻乙炔瓶5间隔开,同时磁性件3将乙炔瓶5吸附并固定在气囊体2上,使相邻乙炔瓶5之间、乙炔瓶5与侧板12之间没有间隙,从而在颠簸的路途中,有效减低乙炔瓶5被碰撞。

当需要将乙炔瓶5取出时,通过气嘴22将气囊体2与定位囊体23内的气体向外排放,从而使气囊体2、定位囊体23空瘪,然后将乙炔瓶5吊出,实现乙炔瓶5的搬出。

当弧形凹槽31不能与乙炔瓶5外侧壁相吸附时,将魔术绒带42从魔术钩带41上摘下,将磁性件3调整位置,使弧形凹槽31内侧壁能够与乙炔瓶5外侧壁贴合,然后魔术绒带42与魔术钩带41相粘附,实现磁性件3位置的调整。

实施例二:

一种乙炔瓶运输箱,参照图4和图5,以实施例一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连接件4不同,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4包括按槽体43和按扣44,按槽体43设置在橡胶片21上,按扣44设置在磁性件3上,且可插固在按槽体43内,以实现磁性件3的固定,橡胶片21的外表面凸起形成有保护筒211,保护筒211的深度大于按槽体43的高度,按槽体43位于保护筒211内,磁性件3朝向保护筒211方向的表面设置有密封筒32,密封筒32由橡胶制成,按扣44位于密封筒32内,且密封筒32的内侧壁与保护筒211的外侧壁贴合,以使按扣44和按槽体43均位于密封筒32和保护筒211围成的空腔内,延缓按扣44、按槽体43锈蚀的周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