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7434发布日期:2019-03-02 03:1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灌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真空灌装机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而现有的真空灌装机一般包括工作台、放置在工作台上的载具、位于工作台上方的真空灌装头;而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包装瓶放置在载具上,然后通过真空灌装头对包装瓶灌装物料,而待物料灌装完成后,操作人员再将包装瓶从载具上移出,放置于出料输送带装置上以朝外输出进行包装。但在此工作过程中,常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在载具进行取放瓶操作,从而在批量生产过程中,造成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灌装机,其通过采用载具、输送线、真空灌装头、进料输送带装置、上料机械手、出料输送带装置、下料机械手的结合设计,可利用上料机械手将包装瓶从进料输送带装置移送至载具上,并通过下料机械手将包装瓶从载具移送至出料输送带装置,从而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在载具进行取放瓶操作,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真空灌装机,包括用于承载包装瓶的若干个载具、用于输送该若干个载具的输送线、真空灌装头、用于输送包装瓶的进料输送带装置、上料机械手、用于输送包装瓶的出料输送带装置、下料机械手;所述上料机械手用于将包装瓶从进料输送带装置移送至载具上;所述下料机械手用于将包装瓶从载具移送至出料输送带装置上;所述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一移送组件、第二移送组件;所述真空灌装头位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均用于输送载具,并均包括呈相对设置并用于承载载具的两传送链、用于驱动该两传送链同步传输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一移送组件用于将载具从第一输送机构移送至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移送组件用于将载具从第二输送机构移送至第一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一移送组件、第二移送组件均包括首置机构、末置机构、位于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中置机构;所述中置机构用于从首置机构接收载具并将载具输送至末置机构;所述首置机构、末置机构均包括升降座、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分别枢接在升降座上的两传动辊筒、与该两传动辊筒分别一一对应并用于驱动对应传动辊筒转动的两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第一移送组件的首置机构位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两传送链之间,所述第一移送组件的末置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两传送链之间;所述第二移送组件的首置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两传送链之间;所述第二移送组件的末置机构位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两传送链之间。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座连接。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升降座上的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固定在对应传动辊筒上的第二链轮、绕设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的链条。

所述中置机构包括中置辊筒、用于带动该中置辊筒转动的第二电机。

该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均包括机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的主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的从动轴、用于带动该主动轴转动的第三电机、与该两传送链分别一一对应的两链轮单元;所述链轮单元包括固定在主动轴上的主动链轮、固定在从动轴上的从动链轮,所述传送链绕设在对应链轮单元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灌装机,其通过采用载具、输送线、真空灌装头、进料输送带装置、上料机械手、出料输送带装置、下料机械手的结合设计,可利用上料机械手将包装瓶从进料输送带装置移送至载具上,并通过下料机械手将包装瓶从载具移送至出料输送带装置,从而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在载具进行取放瓶操作,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通过合理设置输送线,还可实现载具的循环输送,从而方便于与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配合的同时,并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取放载具,还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首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输送线;110、第一输送机构;111、传送链;112、主动轴;113、从动轴;114、第三电机;115、链轮单元;116、主动链轮;117、从动链轮;120、第二输送机构;130、第一移送组件;140、第二移送组件;150、首置机构;151、升降座;152、升降驱动装置;153、传动辊筒;160、末置机构;170、中置机构;171、中置辊筒;172、第二电机;180、旋转驱动装置;182、第二链轮;183、第一电机;184、第一链轮;185、链条;200、载具;300、真空灌装头;400、进料输送带装置;500、上料机械手;600、出料输送带装置;700、下料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真空灌装机,包括用于承载包装瓶的若干个载具200、用于输送该若干个载具200的输送线100、真空灌装头300、用于输送包装瓶的进料输送带装置400、上料机械手500、用于输送包装瓶的出料输送带装置600、下料机械手700;所述上料机械手500用于将包装瓶从进料输送带装置400移送至载具200上;所述下料机械手700用于将包装瓶从载具200移送至出料输送带装置600上;所述输送线100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10、第二输送机构120、第一移送组件130、第二移送组件140;所述真空灌装头300位于第一输送机构110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0、第二输送机构120均用于输送载具200,并均包括动力装置、呈相对设置并用于承载载具200的两传送链111;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两传送链111同步传输;所述第一移送组件130用于将载具200从第一输送机构110移送至第二输送机构120,所述第二移送组件140用于将载具200从第二输送机构120移送至第一输送机构110上;所述第一移送组件130、第二移送组件140均包括首置机构150、末置机构160、位于第一输送机构110与第二输送机构120之间的中置机构170;所述中置机构170用于从首置机构150接收载具200并将载具200输送至末置机构160;所述首置机构150、末置机构160均包括升降座151、用于驱动升降座151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152、分别枢接在升降座151上的两传动辊筒153、与该两传动辊筒153分别一一对应并用于驱动对应传动辊筒153转动的两旋转驱动装置180;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80设置在升降座151上;所述第一移送组件130的首置机构150位于第一输送机构110的两传送链111之间,所述第一移送组件130的末置机构160位于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两传送链111之间;所述第二移送组件140的首置机构150位于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两传送链111之间;所述第二移送组件140的末置机构160位于第一输送机构110的两传送链111之间。具体的,所述进料输送带装置400位于第一输送机构110的一侧,所述出料输送带装置600位于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一侧。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节省空间。

在使用时,可利用进料输送带装置400输送空包装瓶,然后通过利用上料机械手500将该包装瓶从进料输送带装置400移送至输送线100的载具200上,然后通过输送线100输送载具200,并在载具200连同包装瓶输送至真空灌装头300的下方时,可利用真空灌装头300对该包装瓶进行灌装物料,而待物料灌装完成后,该输送线100继续输送载具200连同包装瓶,而待输送至对应下料机械手700时,可通过下料机械手700将包装瓶从输送线100的载具200移送至出料输送带装置600上,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灌装机,其通过采用载具200、输送线100、真空灌装头300、进料输送带装置400、上料机械手500、出料输送带装置600、下料机械手700的结合设计,可利用上料机械手500将包装瓶从进料输送带装置400移送至载具200上,并通过下料机械手700将包装瓶从载具200移送至出料输送带装置600,从而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将包装瓶放置于载具200上,也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将包装瓶从载具200取出,从而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而该输送线100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上料机械手500将载具200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10的两传送链111之上时,动力装置工作驱动该两传送链111同步传输,以将载具200可进行输送,而在载具200输送至对应第一移送组件130的首置机构150时,第一移送组件130的首置机构150的升降驱动装置152工作,并带动升降座151上升,以利用该两个传动辊筒153将载具200托起,然后通过利用两旋转驱动装置180分别驱动该两个传动辊筒153转动,以将载具200进行输送,此时,第一移送组件130的中置机构170接收从第一移送组件130的首置机构150输送过来的载具200,并将该载具200输送至第一移送组件130的末置机构160,第一移送组件130的末置机构160的两旋转驱动装置180分别驱动两传动辊筒153转动,以将载具200进行输送,然后再通过利用第一移送组件130的末置机构160的升降驱动装置152驱动升降座151下降,以带动载具200下降,而在载具200下降至与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两传送链111相接触时,可通过利用该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两传送链111将载具200承托住,而此时,该升降座151继续下降而与载具200相分离,之后,通过第二输送机构120可将该载具200继续输送,并通过利用第二移送组件140将载具200从第二输送机构120移送至第一输送机构110上,然后再以上述方式不断工作,可将载具200循环输送,从而无需操作人员取放载具200,并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152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座151连接,而在使用时,通过利用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可带动升降座151升降。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升降驱动装置152采用气缸,可方便于安装。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80包括固定在升降座151上的第一电机183、固定在第一电机183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184、固定在对应传动辊筒153上的第二链轮182、绕设于第一链轮184和第二链轮182上的链条185。而在使用时,第一电机183工作,可带动第一链轮184转动,从而可通过链条185带动第二链轮182以及对应的传动辊筒153转动。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安装。

所述中置机构170包括中置辊筒171、用于带动该中置辊筒171转动的第二电机172。而在使用时,通过第二电机172带动中置辊筒171转动,以将载具200进行输送。而在实际设计中,中置辊筒171的数量可依据第一输送机构110与第二输送机构120之间的间距、及中置辊筒171的直径而设置,而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置辊筒171设置为一个。

该第一输送机构110、第二输送机构120均包括机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的主动轴112、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的从动轴113、用于带动该主动轴112转动的第三电机114、与该两传送链111分别一一对应的两链轮单元115;所述链轮单元115包括固定在主动轴112上的主动链轮116、固定在从动轴113上的从动链轮117,所述传送链111绕设在对应链轮单元115的主动链轮116和从动链轮117上。而在使用时,第一输送机构110的第三电机114工作,可带动主动轴112连同该两链轮单元115的主动链轮116转动,从而可带动第一输送机构110的两传送链111同步传输。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工作原理与第一输送机构110的工作原理相同,这里不做重复描述。

其中,所述真空灌装头300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真空灌装头300可采用市面上现有的任意一种灌装头,只要可对包装瓶灌装物料即可。而进料输送带装置400、出料输送带装置600可采用市面上现有的任意一种输送带装置,例如可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用于带动主动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绕设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输送带等等,只要可输送包装瓶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