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中压作业连续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7460发布日期:2019-07-19 21:53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天然气中压作业连续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供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中压作业连续供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天然气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因管道老旧、拓展管线、市政施工、道路扩建改线、紧急事故抢险等情况。因为燃气管线内填充有中压状态的天然气,如果是中压直接作业的话,一旦发生泄露,天然气会瞬间充满整个阀门井,对作业人员造成生命危险,所以需要通过调整阀门井内燃气管线上的主控球阀将局部压力降至预定值时方可实施作业,而且在抢险作业的过程中绝对不能超压或停气,因此通常选择夜间用户减少时作业。

目前作业时仅依靠控制主控球阀的开闭大小来控制管道内气压的大小,当控压人员接到调度令后,关闭指定阀门预留一个控压点。将盯压点选在末端,并通过对讲机传递信息,因为阀门井下对讲机信号微弱,导致信息传递存在障碍,二次传递信息滞后。作业人员每次操作井下阀门,至少三人,一人操作,为了安全起见,同时需由二人监护。而且长时间在井下作业存在安全风险。此外,需要通过手动控制阀门的开度大小,而管线上阀门的直径通常在200mm、300mm或500mm,随着阀门直径的不同,越大的直径对作业人员的体力和经验要求越高,稍有经验不足便会造成超压或压力过低甚至停气,影响整个作业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间断供气的、安全可靠的天然气中压作业连续供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天然气中压作业连续供气装置,其包括阀门井、燃气管线、主控球阀、进口放散球阀、出口放散球阀、盲板、连接软管、第一阀门以及第一压力检测单元;

在所述阀门井内的所述燃气管线上设有所述主控球阀,在所述主控球阀上游的所述燃气管线上开设有进口放散口,在所述主控球阀下游的所述燃气管线上开设有出口放散口,所述进口放散口和所述出口放散口分别与进口放散管和出口放散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口放散管和所述出口放散管的另一端均密封装设有所述盲板,且在所述进口放散管和所述出口放散管上分别设有所述进口放散球阀和所述出口放散球阀;

所述连接软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进口放散管远离所述燃气管线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连接软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出口放散管远离所述燃气管线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

在所述连接软管上自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设有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调压器连接管、第二阀门、调压器、第二压力检测单元以及第三阀门;

所述调压器连接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连接软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调压器连接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连接软管的出气端连通;

在所述调压器连接管上自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设有所述第二阀门、所述调压器、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以及所述第三阀门。

进一步的,在第一阀门上游的所述连接软管上开设有第一取压口,在所述调压器下游的所述调压器连接管上开设有第二取压口,在所述第一取压口和所述第二取压口处分别设有第一取压阀门和第二取压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均为压力表。

进一步的,在第一压力检测单元下游的所述连接软管上开设有放散口,在所述放散口处设有放散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阀门井、主控球阀的基础上,增加了连接软管和调压器连接管,并通过调压器的稳定和可靠性,在作业时,只需作业开始前和作业完成后下井控制两次主控球阀,在作业过程中,无需作业人员下井,既可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又可节省人力,形成盯压和控压同步操作;2、无需控制各阀门的开度大小,对作业人员的体力和经验要求较低;3、可保证整个作业过程中不间断供气,保证下游用户的正常用气,对作业时间无要求,作业更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非作业状态时阀门井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作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门井1、燃气管线2、主控球阀3、进口放散球阀4、出口放散球阀5、连接软管6、第一阀门7、第一压力检测单元8、进口放散管9、出口放散管10、法兰11、调压器连接管12、第二阀门13、调压器14、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5、第三阀门16、第一取压阀门17、放散阀18、第二取压阀门19、盲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天然气中压作业连续供气装置,其包括阀门井1、燃气管线2、主控球阀3、进口放散球阀4、出口放散球阀5、盲板20、连接软管6、第一阀门7以及第一压力检测单元8;

在阀门井1内的燃气管线2上设有主控球阀3,在主控球阀3上游的燃气管线2上开设有进口放散口,在主控球阀3下游的燃气管线2上开设有出口放散口,进口放散口和出口放散口分别与进口放散管9和出口放散管10的一端连接,在进口放散管9和出口放散管10的另一端均密封装设有盲板20,且在进口放散管9和出口放散管10上分别设有进口放散球阀4和出口放散球阀5;

连接软管6的进气端与进口放散管9远离燃气管线2的一端通过法兰11连接,连接软管6的出气端与出口放散管10远离燃气管线2的一端通过法兰11连接;

在连接软管6上自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设有第一阀门7和第一压力检测单元8。

其还包括调压器14连接管12、第二阀门13、调压器14、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5以及第三阀门16;

调压器14连接管12的进气端与连接软管6的进气端连通,调压器14连接管12的出气端与连接软管6的出气端连通;

在调压器14连接管12上自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设有第二阀门13、调压器14、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5以及第三阀门16。

在第一阀门7上游的连接软管6上开设有第一取压口,在调压器14下游的调压器14连接管12上开设有第二取压口,在第一取压口和第二取压口处分别设有第一取压阀门17和第二取压阀门19。

第一压力检测单元8和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5均为压力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检测单元8为兆帕级的压力表,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5为千帕级的压力表。

在第一压力检测单元8下游的连接软管6上开设有放散口,在放散口处设有放散阀18。

工作原理:

首先将盲板20拆除,再将连接软管6的进气端与进口放散管9远离燃气管线2的一端通过法兰11连接,连接软管6的出气端与出口放散管10远离燃气管线2的一端通过法兰11连接;

依次打开进口放散球阀4和出口放散球阀5进行气密试验查漏;

经检查气密合格后,泄掉试验气体,然后打开进口放散球阀4和出口放散球阀5,关闭主控球阀3,至此,井下操作完成;此时,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6以及放散阀18全部处于关闭状态;

之后进行排气操作:打开第一取压阀门17和放散阀18,通过取压阀门17和放散阀18置换连接软管6内的空气:天然气进入连接软管6内,可逐步将连接软管6内的空气通过放散口驱出;同时,还应打开16和19,对12内的空气进行置换,空气将逐渐由19对应的取压口被驱出;在整个排气过程中,可通过在第一取压阀门17和第二取压阀门19分别对应的取压口处利用集气瓶收集管道中的气体,进行燃烧,判断管道中的空气是否排尽;

待排气操作完成后,关闭第一取压阀门17、第二取压阀19、第三阀门16和放散阀18。此时,将第二阀门13打开,使天然气进入调压器连接管12内,观察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5的压力变化,待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5检测到的压力值降至30kpa时,打开第三阀门16,此时无需其它操作,待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5检测到的压力值降至2.6kpa时,调压器14将自动启动,确保整个作业过程处于一个稳定的压力环境。

控压人员可根据调度指令调整调压器14的压力范围,如遇超压情况,可通过手动控制放散阀18进行泄压,除此之外,无需手动,且全程可保证压力处于稳定的状态。

当中压作业结束需要升压时,将控制第一阀门7的开度大小来控制压力缓慢上升,此时将、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6和放散阀18关闭。当第一压力检测单元8检测到的进出口压力平衡且处于0.14MPa~0.34MPa时,说明已恢复至中压状态,下井将主控球阀3打开,同时关闭进口放散球阀4和出口放散球阀5。此时,地面人员将放散阀18打开,通过气泵将连接软管6内的管存气体排空;井下人员将法兰11拆除,并将防泄漏盲板20重新安装,清理现场即结束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