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0640发布日期:2019-08-23 22:4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气瓶加热抽真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储存氧气、氮气、氩气等气体时通常要用到气瓶,为了提高气瓶纯度达到国际要求,通常需要对气瓶进行加热抽真空,使瓶内水分或残留气体抽出达到真空最低数值,保证气瓶质量达到国际要求。

加热抽真空装置是通过烘箱对气瓶进行加热,同时气瓶连接真空泵进行抽真空,从而达到气瓶真空度,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密闭式加热,另一类是外露式加热。密闭式干燥装置的特点是加热温度高,但过高的加热温度也导致了对气瓶阀门有损害。外露式加热抽真空装置是将气瓶的瓶阀和瓶颈裸露在外,仅对气瓶的瓶身加热,由于其对气瓶阀门损害小所以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其操作步骤为:人工打开烘箱门,将气瓶滚入烘箱内后关上烘箱门,与抽真空管道连接,开启真空泵和气瓶阀门,打开烘箱电源并控制加热温度,开启真空泵抽真空,达到真空度时关闭烘箱电源,关闭真空泵和气瓶阀门,使之自动降温后,打开烘箱门拿出气瓶。其存在问题是:气瓶加热抽真空完成后,由于烘箱温度过高,需等待烘箱内部温度降至室温或略高于室温后,才能打开烘箱门,人工拿出气瓶以及更换下一批待抽真空的气瓶,但是气瓶在烘箱内部不容易散热,通常需等待1-2小时甚至更多时间,造成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了解决现有加热抽真空装置工作效率低、安全性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包括烘箱、设于所述烘箱上侧的抽真空管道以及与所述抽真空管道相连接的抽真空泵,所述烘箱右端设有敞开的烘箱开口,所述烘箱上端设有双开门盖板,所述双开门盖板包括两个单元盖板,两个所述单元盖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所述烘箱铰接,两个所述单元盖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若干相对应的半圆形缺口,当两个所述单元盖板闭合时,所述半圆形缺口形成允许气瓶穿过且完整的圆形通孔,所述烘箱上设有驱动所述双开门盖板打开或关闭的盖板驱动机构;

所述烘箱底部设有往所述烘箱开口方向向外延伸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用于放置气瓶并可沿所述导轨移动的气瓶移动座,所述气瓶移动座右端设有用于封盖所述烘箱开口的移动座封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气瓶移动座移动的移动座驱动机构;

还包括控制装置,其设于所述烘箱一侧并分别与所述烘箱、所述抽真空泵、所述盖板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移动座驱动机构电连接。

所述气瓶移动座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气瓶的气瓶放置槽,所述气瓶放置槽的数量与所述圆形通孔的数量相同。

所述导轨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两条直线导轨,所述气瓶移动座的底部分别固定有可在两条所述直线导轨移动的两组左移动座滑块和右移动座滑块。

所述导轨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左移动座滑块、右移动座滑块配合的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所述左行程开关和所述右行程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当所述左移动座滑块与所述左行程开关接触时,所述气瓶移动座停止移动,所述移动座封板与所述烘箱的右侧接触并封盖所述烘箱开口,且所述气瓶放置槽与所述圆形通孔位置相对应,当所述右移动座滑块与所述右行程开关接触时,所述气瓶移动座停止移动。

所述移动座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联轴器、丝杆、右轴承座、左轴承座以及螺母座,所述步进电机固定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烘箱的一端,所述右轴承座与所述左轴承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所述丝杆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且一端穿过所述右轴承座后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母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气瓶移动座的底部并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

两个所述单元盖板上的所述半圆形缺口等间距设置,所述两个所述单元盖板的左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盖板驱动机构相铰接的两个铰接头。

所述盖板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以及两个连接杆,所述电动推杆通过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烘箱左侧,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一端与所述铰接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推杆上的输出杆铰接。

所述烘箱内部设有用于反馈温度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抽真空管道上设有若干管道阀门,所述管道阀门上设有用于与气瓶连接的抽真空软管,所述真空管道上设有压力表和总阀门。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工作警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通过在烘箱右侧设置烘箱开口,上端设置由盖板驱动机构驱动打开或关闭的双开门盖板,底部设有沿烘箱开口方向向外延伸的导轨,同时导轨上设移动座驱动机构驱动的用于放置气瓶的气瓶移动座,控制装置分别与盖板驱动机构和移动座驱动机构电连接控制,当气瓶加热抽真空完成后,关闭烘箱,关闭气瓶阀门和抽真空泵,盖板驱动机构驱动双开门盖板打开,移动座驱动机构驱动放置气瓶的气瓶移动座从烘箱开口沿导轨往烘箱外侧移动,实现自动将气瓶移出烘箱内部,便于更换下一批待抽真空的气瓶,当更换气瓶后移动座驱动机构驱动放置气瓶的气瓶移动座移动到烘箱内部,盖板驱动机构驱动双开门盖板关闭烘箱上端,将气瓶与真空管道连接后,开启烘箱和真空泵开始下一批气瓶加热抽真空,本申请自动化程度高,可自动将气瓶移除烘箱外部进行换气瓶,不需要等待烘箱自然冷却后才将气瓶移出进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现有加热抽真空装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隐藏气瓶移动座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的气瓶移动座处于烘箱外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的气瓶移动座处于烘箱外侧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包括烘箱1、设于烘箱1上侧的抽真空管道2、与抽真空管道2相连接的抽真空泵3以及设于烘箱1一侧的控制装置4。其中:

烘箱1右端设有敞开的烘箱开口11,烘箱1上端设有双开门盖板12,双开门盖板12包括两个单元盖板121,两个单元盖板12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烘箱1铰接,两个单元盖板121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相对应的半圆形缺口122,本实施例中,当两个单元盖板121闭合时,半圆形缺口122形成允许气瓶穿过且完整的圆形通孔123,半圆形缺口122共有6个,当两个单元盖板121闭合时共有6个圆形通孔123,设置圆形通孔123的目的是使气瓶的瓶阀和瓶颈裸露在烘箱1的外侧,避免瓶阀因加热而损坏,烘箱1上设有驱动双开门盖板12打开或关闭的盖板驱动机构13;

烘箱1底部设有往烘箱开口11方向向外延伸的底板14,底板14上设有导轨15,导轨15上设有用于放置气瓶并可沿导轨15移动的气瓶移动座16,气瓶移动座16右端设有用于封盖烘箱开口11的移动座封板161,底板14上设有用于驱动气瓶移动座16移动的移动座驱动机构17,通过移动座驱动机构17可使放置气瓶的气瓶移动座16沿导轨15移动出烘箱内部,便于后续更换待抽真空的气瓶,提高工作效率;

控制装置4设于烘箱1一侧,并分别与烘箱1、抽真空泵3、盖板驱动机构13以及移动座驱动机构17电连接,通过控制装置4控制烘箱1、抽真空泵3的开启或关闭,以及控制盖板驱动机构13打开或关闭双开门盖板12、移动座驱动机构17驱动气瓶移动座16在导轨15上移动。

本申请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通过在烘箱1右侧设置烘箱开口11,上端设置由盖板驱动机构驱动13打开或关闭的双开门盖板12,底部设有沿烘箱开口11方向向外延伸的导轨15,同时导轨15上设移动座驱动机构驱动17的用于放置气瓶的气瓶移动座16,控制装置4分别与盖板驱动机构13和移动座驱动机构17电连接控制,当气瓶加热抽真空完成后,关闭烘箱1,关闭气瓶阀门和抽真空泵3,盖板驱动机构17驱动双开门盖板12打开,移动座驱动机构17驱动放置气瓶的气瓶移动座16从烘箱开口11沿导轨15往烘箱1外侧移动,实现自动将气瓶移出烘箱1内部,便于更换下一批待抽真空的气瓶,当更换气瓶后移动座驱动机构17驱动放置气瓶的气瓶移动座16移动到烘箱1内部,盖板驱动机构13驱动双开门盖板12关闭烘箱1上端,将气瓶与真空管道2连接后,开启烘箱1和真空泵3开始下一批气瓶加热抽真空,本申请自动化程度高,可自动将气瓶移除烘箱外部进行换气瓶,不需要等待烘箱自然冷却后才将气瓶移出进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现有加热抽真空装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例中,气瓶移动座16上设有6个用于放置气瓶的气瓶放置槽162,设置放置槽162的目的是对气瓶进行限位以及起到防倒的作用,气瓶放置槽162的数量与圆形通孔123的数量相同,使放置在放置槽162上的每个气瓶都能对应每个圆形通孔123,以使气瓶的瓶阀和瓶颈裸露在烘箱1的外侧,保护瓶阀不会因高温而损坏。

导轨15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两条直线导轨151,气瓶移动座16的底部分别固定有可在两条直线导轨151移动的两组左移动座滑块163和右左移动座滑块164,通过设置两组左移动座滑块163和右移动座滑块164使气瓶移动座16能在导轨15上移动,使放置在气瓶移动座16上的气瓶具有处于烘箱1内部加热抽真空的第一状态,和处于烘箱1外侧的第二状态,便于后续更换气瓶,无需等待气瓶在烘箱1内部冷却后才能拿出,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导轨15两侧分别设有与左移动座滑块163、右移动座滑块164配合的左行程开关165和右行程开关166,左行程开关165和右行程开关166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4电连接,当左移动座滑块163与左行程开关165接触时,左行程开关165将对应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控制移动座驱动机构17停止运作,此时气瓶移动座16停止移动,移动座封板161与烘箱1的右侧接触并封盖烘箱开口11,且气瓶放置槽162与圆形通孔123位置相对应,放置于气瓶放置槽162上气瓶的瓶阀和瓶颈穿过圆形通孔123裸露在烘箱1外侧,避免烘箱1直接对瓶阀进行加热导致损坏,当移动座驱动机构17驱动气瓶移动座16沿导轨15往右侧移动,右移动座滑块164与右行程开关166接触时,右行程开关166将对应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控制移动座驱动机构17停止运作,此时气瓶移动座16停止移动,气瓶移动座16将已抽真空的气瓶带出烘箱1外侧,即可更换下一批待抽真空的气瓶。

本具体实施例中,移动座驱动机构17包括步进电机171、联轴器172、丝杆173、右轴承座174、左轴承座175以及螺母座176,步进电机171固定于底板14远离烘箱1的一端,右轴承座174与左轴承座175分别设置于底板14两侧,丝杆173与导轨15平行设置,且一端穿过右轴承座174后通过联轴器172与步进电机171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左轴承座175转动连接,螺母座176固定安装于气瓶移动座16的底部并与丝杆173螺纹配合,通过进步电机171的正转或反转可传动带动丝杠173的正转或反转,从而带动与丝杠173螺纹配合的螺母座176沿导轨15方向左右移动,继而使与螺母座176固定的气瓶移动座16能在导轨15上左右移动,使放置在气瓶移动座16上的气瓶具有处于烘箱1内部加热抽真空的第一状态,和处于烘箱1外侧的第二状态,便于后续更换气瓶,无需等待气瓶在烘箱1内部冷却后才能拿出,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两个所述单元盖板121上的所述半圆形缺口122等间距设置,两个单元盖板121的左端分别设置有与盖板驱动机构13相铰接的两个铰接头125,通过盖板驱动机构13驱动铰接头125实现双开门盖板12打开和关闭,便于放置在气瓶移动座16上的气瓶能推出烘箱1。

本具体实施例中,盖板驱动机构13包括电动推杆131以及两个连接杆132,电动推杆131通过固定座133固定于烘箱1左侧,两个连接杆132分别一端与铰接头125铰接,另一端与电动推杆131上的输出杆1311铰接,当电动推杆131驱动输出杆1311向上移动时,带动与输出杆1311铰接的连接杆132向上移动,继而带动与连接杆132相铰接的铰接头125向上移动,实现双开门盖板12自动打开,当电动推杆131驱动输出杆1311向下移动时,带动与电机驱动杆1311铰接的连接杆132向下移动,继而带动与连接杆132相铰接的铰接头125向下移动,实现双开门盖板12自动关闭,当然盖板驱动机构13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双开门盖板12的自动开启或关闭,比如电机驱动齿轮推杆打开双开门盖板12。

烘箱1内部用于反馈温度并与控制装置4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8,可将烘箱1内的实时温度反馈给控制装置4,便于监控烘箱1内部温度。

抽真空管道2上设有若干管道阀门21,管道阀门21上设有用于与气瓶连接的抽真空软管22,真空管道2上设有压力表23和总阀门24,设置压力表23的目的是便于实时检测抽真空管道2的实时气压,总阀门24可用于关闭抽真空管道2。

控制装置4包括PLC控制器41,且控制装置4上设有工作警报器42,工作警报器42用于烘箱1工作状态提醒,避免烤箱1开启时人们不知道靠近发生危险。

本申请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通过在烘箱1右侧设置烘箱开口11,上端设置由盖板驱动机构驱动13打开或关闭的双开门盖板12,底部设有沿烘箱开口11方向向外延伸的导轨15,同时导轨15上设移动座驱动机构驱动17的用于放置气瓶的气瓶移动座16,控制装置4分别与盖板驱动机构13和移动座驱动机构17电连接控制,当气瓶加热抽真空完成后,关闭烘箱1,关闭气瓶阀门和抽真空泵3,盖板驱动机构17驱动双开门盖板12打开,移动座驱动机构17驱动放置气瓶的气瓶移动座16从烘箱开口11沿导轨15往烘箱1外侧移动,实现自动将气瓶移出烘箱1内部,便于更换下一批待抽真空的气瓶,当更换气瓶后移动座驱动机构17驱动放置气瓶的气瓶移动座16移动到烘箱1内部,盖板驱动机构13驱动双开门盖板12关闭烘箱1上端,将气瓶与真空管道2连接后,开启烘箱1和真空泵3开始下一批气瓶加热抽真空,本申请自动化程度高,可自动将气瓶移除烘箱外部进行换气瓶,不需要等待烘箱自然冷却后才将气瓶移出进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现有加热抽真空装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