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颗粒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0674发布日期:2020-01-15 00:1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无菌颗粒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颗粒饮料灌装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原有的机械灌装阀需要空瓶上移顶开阀芯后才能进行灌装,灌装时还需要通过阀中的回气管进行回气,但是灌装颗粒饮料时,饮料中的果肉颗粒容易将回气管口给堵住,另外原有的机械灌装阀无法实现很好的无菌灌装,所以原有的机械灌装阀不适合用于灌装颗粒饮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适合用于灌装颗粒饮料且能很好的进行无菌灌装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无菌颗粒灌装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灌装的灌装阀,灌装阀的结构包括:阀体,在阀体中设置有下阀腔和上阀腔,在上、下阀腔之间设置有一个用于连通上、下阀腔的中间通道,在中间通道中设置有密封圈,在阀体的底部设置有与下阀腔相连通的灌装口,在阀体的侧面设置有与下阀腔相连通的进液口和与上阀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在阀体中还设置有穿设于上、下阀腔和中间通道中的阀杆,在阀体的顶部设置有能驱动阀杆上下移动的阀杆驱动装置,在阀杆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后能堵住灌装口的阀头,在阀杆的中部设置有一段用于与密封圈相配合密封中间通道的密封柱,在密封柱下方的阀杆上设置有一段不能对中间通道进行密封的开放柱;在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颗粒饮料的液缸、用于放置cip清洗剂的洗罐、用于提供惰性气体的气源,液缸通过灌装管道与灌装阀的进液口相连通,在灌装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和第一隔膜阀,灌装阀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一个三通接头的一端相连,三通接头的另外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洗罐和气源相连,在进气口和三通接头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隔膜阀,在三通接头和洗罐、三通接头和气源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截止阀。

进一步的,前述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其中:阀杆驱动装置的结构包括:上气缸和下气缸,上、下气缸的缸体相固定,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机架相固定,下气缸的活塞杆与伸出阀体的阀杆上端相固定。

进一步的,前述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其中:在上阀腔中设置有套装于阀杆上的伸缩套,伸缩套的上端与上阀腔的顶部相密封固定,伸缩套的下端与阀杆相密封固定,伸缩套能随着阀杆上下移动而伸缩,使得伸缩套能包裹住阀杆带入上阀腔中的杂质,从而伸缩套能防止上阀腔被污染。

进一步的,前述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其中:洗罐通过管道与液缸相连通。

进一步的,前述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其中:在下阀腔中设置有能对阀杆进行上下导向的导向架,导向架上设置有导向孔,阀杆穿过导向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通过主动驱动阀杆上移使阀头不封堵灌装口来进行灌装,由于无需空瓶上顶打开灌装阀,所以不需要设置回气管,这样就不存在颗粒堵塞回气管的情况,从而所述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比较适合用于颗粒饮料的灌装;另外,所述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能很好的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到存放饮料的阀腔中,从而能实现较好的无菌灌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不进行灌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进行灌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颗粒灌装装置进行cip清洗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无菌颗粒灌装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灌装的灌装阀2,灌装阀2的结构包括:阀体21,在阀体21中设置有下阀腔23和上阀腔22,在上、下阀腔22、23之间设置有一个用于连通上、下阀腔22、23的中间通道24,在中间通道24中设置有密封圈,在阀体21的底部设置有与下阀腔23相连通的灌装口25,在阀体21的侧面设置有与下阀腔23相连通的进液口26和与上阀腔22相连通的进气口27,在阀体21中还设置有穿设于上、下阀腔22、23和中间通道24中的阀杆28,在阀体21的顶部设置有能驱动阀杆28上下移动的阀杆驱动装置3,在阀杆28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后能堵住灌装口25的阀头281,在阀杆28的中部设置有一段用于与密封圈相配合密封中间通道24的密封柱282,在密封柱282下方的阀杆28上设置有一段不能对中间通道24进行密封的开放柱283;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颗粒饮料的液缸4、用于放置cip清洗剂的洗罐5、用于提供惰性气体的气源6,液缸4通过灌装管道41与灌装阀2的进液口26相连通,在灌装管道41上设置有流量计42和第一隔膜阀43,灌装阀2的进气口27通过管道与一个三通接头7的一端相连,三通接头7的另外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洗罐5和气源6相连,在进气口27和三通接头7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隔膜阀44,在三通接头7和洗罐5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截止阀71,在三通接头7和气源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截止阀72。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阀腔22中设置有套装于阀杆28上的伸缩套29,伸缩套29的上端与上阀腔22的顶部相密封固定,伸缩套29的下端与阀杆28相密封固定,伸缩套29能随着阀杆28上下移动而伸缩,使得伸缩套29能包裹住阀杆28带入上阀腔22中的杂质,从而伸缩套29能防止上阀腔22被污染。伸缩套29不宜直接接触饮料,因为饮料容易使伸缩套29老化,这样伸缩套29不宜使用在下阀腔23中。

在本实施例中,洗罐5通过管道与液缸4相连通。在下阀腔23中设置有能对阀杆28进行上下导向的导向架231,导向架231上设置有导向孔,阀杆28穿过导向孔。

如图1所示,灌装前,阀杆28上的阀头281封堵于灌装口25上,阀杆28上的密封柱282位于中间通道24中对中间通道24进行密封;如图2所示,灌装时,打开第一隔膜阀43,使得液缸4中的颗粒饮料流入到下阀腔23中;打开第二截止阀72和第二隔膜阀44,使得气源6中的惰性气体进入到上阀腔22中对上阀腔22进行屏蔽,防止细菌杂质进入上阀腔22对阀杆28上进出下阀腔23的部分进行污染;阀杆驱动装置3驱动阀杆28向上移动,使得阀头281向上移动而不对灌装口25进行封堵,从而下阀腔23中的颗粒饮料就能从灌装口25流出进行灌装,此时密封柱282依然位于中间通道24中,由于空瓶无需上顶来打开灌装阀,所以不需要设置回气管,这样就不存在颗粒饮料堵塞回气管的情况发生。

如图3所示,cip时,将洗罐5中的洗涤剂通入到液缸4中,打开第一截止阀71、关闭第二截止阀72,这样洗涤剂就能分别流入至上阀腔22和下阀腔23中,然后阀杆驱动装置3驱动阀杆28向上移动,使得阀头281不对灌装口25进行封堵,并且使开放柱283进入到中间通道24中,由于开放柱283的直径比密封柱282的直径小,所以开放柱283无法密封中间通道24,这样上阀腔22中的洗涤剂就能流入至下阀腔23中,下阀腔23中的洗涤剂就能通过灌装口25流走。

在本实施例中,阀杆驱动装置3的结构包括:上气缸31和下气缸32,上、下气缸31、32的缸体相固定,上气缸31的活塞杆与机架1相固定,下气缸32的活塞杆与伸出阀体21的阀杆28上端相固定。在实际应用中,阀杆驱动装置3可以是电缸、双行程气缸,但是这样设备成本就会很高,所以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常用的气缸组合在一起来满足行程上的需求。

设置上、下阀腔22、23是为了更好的无菌灌装,如果只设置一个下阀腔23,那么阀杆28上进出阀体21的部分会污染下阀腔23,所以在下阀腔23的上方设置一个上阀腔22,使得阀杆28上进出阀体21的部分位于上阀腔22中,并且采用伸缩套29保护阀杆28上的进出部分,另外,采用惰性气体屏蔽上阀腔22,从而减少上阀腔22中的杂质,使得阀杆28上下移动后不易将上阀腔22中的杂质带入至下阀腔23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