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生物试剂灌装灭菌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2305发布日期:2020-06-30 20:0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生物试剂灌装灭菌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化生物试剂灌装灭菌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试剂(biochemicalreagent)是指有关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材料或有机化合物,以及临床诊断、医学研究用的试剂。生物试剂在制备工艺过程中需要进过严格的灭菌。试剂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灌装。目前的灌装机在灌装过程中一般不设置灭菌程序,导致部分生物试剂在灌装过程中存在被污染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部分技术人员在灌装机上加设了灭菌灯,但是此类灭菌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灭菌灯位置调节不方便,不能根据瓶口的高度和形状灵活调整灭菌灯的位置;(2)不能对灌装机出液口下端的四周均形成良好的灭菌,且灭菌灯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生物试剂灌装灭菌处理装置,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菌灯位置调节不方便、不能根据瓶口的高度和形状灵活调整灭菌灯的位置、不能对灌装机出液口下端的四周均形成良好的灭菌以及灭菌灯更换不方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生物试剂灌装灭菌处理装置,包括操作平台、设置于操作平台上的支撑柱、通过支撑柱支撑的储液桶、设置于储液桶下端的导液管和设置于导液管下端的“l”型出液管,所述“l”型出液管的纵向管段上安装有可调式灭菌机构,所述可调式灭菌机构包括连接板、螺纹杆、矩形框和紫外灭菌灯,所述连接板的后端固定在“l”型出液管的纵向管段上,连接板的前端设置有通孔,螺纹杆的上端从通孔向下伸出,螺纹杆上旋拧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的下端面与连接板的上端面接触,矩形框水平向后固定于螺纹杆下端,矩形框的内壁安装有紫外灭菌灯,通过安装在矩形框内的紫外灭菌灯对从“l”型出液管流出的生物试剂进行四周的全方位灭菌,通过旋拧第一螺母,调整矩形框的位置,进而调整紫外灭菌灯的位置,使得在对不同高度的试剂瓶进行灌装使,紫外灭菌灯均位于试剂瓶的瓶口上端,对进入试剂瓶前的生物试剂进行良好灭菌。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包括第一框板、第二框板、第三框板和第四框板,第一框板与螺纹杆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框板固定于第一框板后端面的左端,第三框板固定于第一框板后端面的右端,第二框板的后端铰接有第四框板,第四框板的末端固定有螺柱,第三框板的后端开设有长条开口,第四框板沿铰接端旋转至与第三框板接触,且第四框板的螺柱伸入第三框板的长条开口中,螺柱通过螺母锁紧在第三框板上。

进一步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第三框板和第四框板上均安装有紫外灭菌灯,通过第四框板铰接以及通过螺柱螺母配合锁紧在第三框板上的设计方式,能够对方便地将矩形框打开,这样使得紫外灭菌灯的更换更方便,而不是局限在矩形框内部进行更换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l”型出液管的下端位于矩形框内部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伸缩板,以利于根据试剂瓶的形状,试剂瓶瓶口的位置和瓶口的大小灵活调整连接板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上还旋拧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的上端面与连接板的下端面相接触,螺纹杆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与连接板锁紧固定,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配合使用,使得螺纹杆的位置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l”型出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一次性灌装的量,灌装完成后电磁阀自动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桶上设置有进液口,用于向储液桶中导入生产完成的生物试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生物试剂灌装灭菌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根据试剂瓶的形状,试剂瓶瓶口的位置和瓶口的大小灵活调整连接板的长度,通过旋拧第一螺母,调整矩形框的位置,进而调整紫外灭菌灯的位置,使得在对不同高度的试剂瓶进行灌装时,紫外灭菌灯均位于试剂瓶的瓶口上端,对进入试剂瓶前的生物试剂进行良好灭菌;(2)通过第四框板铰接以及通过螺柱螺母配合锁紧在第三框板上的设计方式,能够对方便地将矩形框打开,这样使得紫外灭菌灯的更换更方便,而不是局限在矩形框内部进行更换的操作,在矩形框内的每一框板内均设置紫外灭菌灯,确保对从“l”型出液管流出的生物试剂进行四周的全方位灭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灭菌机构结构示意放大图;

其中,1操作平台、2支撑柱、3储液桶、4导液管、5“l”型出液管、6连接板、7螺纹杆、8矩形框、801第一框板、802第二框板、803第三框板、804第四框板、805螺柱、806长条开口、9紫外灭菌灯、10第一螺母、11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化生物试剂灌装灭菌处理装置,包括操作平台1、设置于操作平台1上的支撑柱2、通过支撑柱2支撑的储液桶3、设置于储液桶3下端的导液管4和设置于导液管4下端的“l”型出液管5,所述“l”型出液管5的纵向管段上安装有可调式灭菌机构,所述可调式灭菌机构包括连接板6、螺纹杆7、矩形框8和紫外灭菌灯9,所述连接板6的后端固定在“l”型出液管5的纵向管段上,连接板6的前端设置有通孔,螺纹杆7的上端从通孔向下伸出,螺纹杆7上旋拧有第一螺母10,第一螺母10的下端面与连接板6的上端面接触,矩形框8水平向后固定于螺纹杆7下端,矩形框8的内壁安装有紫外灭菌灯9,通过安装在矩形框8内的紫外灭菌灯9对从“l”型出液管5流出的生物试剂进行四周的全方位灭菌,通过旋拧第一螺母10,调整矩形框8的位置,进而调整紫外灭菌灯9的位置,使得在对不同高度的试剂瓶进行灌装使,紫外灭菌灯9均位于试剂瓶的瓶口上端,对进入试剂瓶前的生物试剂进行良好灭菌。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8包括第一框板801、第二框板802、第三框板803和第四框板804,第一框板801与螺纹杆7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框板802固定于第一框板801后端面的左端,第三框板803固定于第一框板后端面的右端,第二框板802的后端铰接有第四框板804,第四框板804的末端固定有螺柱805,第三框板803的后端开设有长条开口806,第四框板806沿铰接端旋转至与第三框板803接触,且第四框板804的螺柱805伸入第三框板803的长条开口806中,螺柱805通过螺母锁紧在第三框板804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板801、第二框板802、第三框板803和第四框板804上均安装有紫外灭菌灯9,通过第四框板804铰接以及通过螺柱805螺母配合锁紧在第三框板803上的设计方式,能够对方便地将矩形框8打开,这样使得紫外灭菌灯9的更换更方便,而不是局限在矩形框8内部进行更换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出液管5的下端位于矩形框8内部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6为伸缩板,以利于根据试剂瓶的形状,试剂瓶瓶口的位置和瓶口的大小灵活调整连接板6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7上还旋拧有第二螺母11,第二螺母11的上端面与连接板6的下端面相接触,螺纹杆7通过第一螺母10和第二螺母11与连接板6锁紧固定,第二螺母11与第一螺母10配合使用,使得螺纹杆7的位置更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出液管5上设置有电磁阀(图中未示出),控制一次性灌装的量,灌装完成后电磁阀自动关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桶3上设置有进液口(图中未示出),用于向储液桶3中导入生产完成的生物试剂。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生物试剂灌装灭菌处理装置,根据试剂瓶的形状,试剂瓶瓶口的位置和瓶口的大小灵活调整连接板6的长度,通过旋拧第一螺母10和第二螺母11,调整矩形框8的位置,进而调整紫外灭菌灯9的位置,使得在对不同高度的试剂瓶进行灌装时,紫外灭菌灯9均位于试剂瓶的瓶口上端,对进入试剂瓶前的生物试剂进行良好灭菌;通过第四框板804铰接以及通过螺柱螺母配合锁紧在第三框板上的设计方式,能够对方便地将矩形框8打开,这样使得紫外灭菌灯9的更换更方便,而不是局限在矩形框8内部进行更换的操作,在矩形框8内的每一框板内均设置紫外灭菌灯9,确保对从“l”型出液管5流出的生物试剂进行四周的全方位灭菌。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