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虹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0212发布日期:2020-09-15 19:11阅读:2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破虹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虹吸破坏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虹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装置调试运行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是决定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众多的化工生产及工艺、设备检修过程中,而虹吸是常见的现象。虹吸现象容易造成管道内液体排不净,影响检修进度。若是化工危化品管道发生虹吸现象,则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为此则需要增加一套破虹吸装置,从而减少虹吸现象对生产稳定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虹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破虹吸装置,其中,包括:

罐体和排气阀,所述罐体设于地上,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所述排气阀;

输水泵,所述输水泵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

地下池,所述地下池设于地下,所述出口与所述地下池连接;

第一管路,所述排气阀与所述罐体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接;

第二管路,所述输水泵与所述罐体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接;

第三管路,所述输水泵与所述地下池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中的至少一部分管路的最高点的位置高于所述罐体的最高点的位置。

止回阀,所述第三管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管路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逆向安装。

上述的破虹吸装置,其中,所述罐体的高度为3000mm。

上述的破虹吸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出口连接,所述第三管的端部设于所述地下池的内部。

上述的破虹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水平设置,所述止回阀设于所述第二管上。

上述的破虹吸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为直管。

上述的破虹吸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为直管,所述第三管为直管。

上述的破虹吸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竖直设置,所述第三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三管朝向同一方向。

上述的破虹吸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的长度为7500mm,所述第二管的长度为40000mm,所述第三管的长度为15500mm。

上述的破虹吸装置,其中,所述地下池中盛装有液体,所述液体的液面为所述地下池的深度的2/3。

上述的破虹吸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管的另一端设于所述液体中,所述第三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面间的竖直高度为200mm。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管道高点处增加止回阀,逆向安装破虹吸,不需要人工操作,系统可实现稳定运行;

(2)本发明适用于非密闭容器的虹吸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破虹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罐体;2、排气阀;3、输水泵;4、地下池;5、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破虹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破虹吸装置,包括:罐体1、排气阀2、输水泵3、地下池4、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止回阀5。

罐体1设于地上,罐体1的顶部设有排气阀2;

输水泵3具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罐体1的底部连接;

地下池4设于地下,出口与地下池4连接;

排气阀2与罐体1通过第一管路连接;

输水泵3与罐体1通过第二管路连接;

输水泵3与地下池4通过第三管路连接,第三管路中的至少一部分管路的最高点的位置高于罐体1的最高点的位置。

第三管路的至少一部分管路上设有止回阀5,止回阀5逆向安装。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罐体1的高度为3000mm。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三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第一管与出口连接,第三管的端部设于地下池4的内部。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管水平设置,止回阀5设于第二管上。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管为直管。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管为直管,第三管为直管。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管竖直设置,第三管竖直设置,第一管和第三管朝向同一方向。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管的长度为7500mm,第二管的长度为40000mm,第三管的长度为15500mm。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地下池4中盛装有液体,液体的液面为地下池4的深度的2/3。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三管的另一端设于液体中,第三管的另一端与液面间的竖直高度为200mm。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罐体1内装有液体,液体体积达到罐体1容积的2/3,保证罐内运行期间有液位。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物料由输水泵3从罐体1的底部打出。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罐体1的出料口低于罐内液面,排气阀2处于常开状态。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排气阀2正常稳定开机为常闭,排气阀2异常时,阀门失效,罐体1为常压。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罐体1内处于常压状态,罐内液位达到2/3,第一管长度为7500mm,低于一个大气压,且保证该温度下液体不会汽化。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止回阀5逆向安装,若发生虹吸现象则外界空气进入管道,实现管道断流,系统正常运行时,第二管路内的物料无法外送,保证发生虹吸现象不会发生。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管路长度不大于8000mm。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系统容器内均是常压,第三管路内插至液面以下。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破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和排气阀,所述罐体设于地上,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所述排气阀;

输水泵,所述输水泵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

地下池,所述地下池设于地下,所述出口与所述地下池连接;

第一管路,所述排气阀与所述罐体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接;

第二管路,所述输水泵与所述罐体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接;

第三管路,所述输水泵与所述地下池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中的至少一部分管路的最高点的位置高于所述罐体的最高点的位置。

止回阀,所述第三管路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管路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逆向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高度为3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出口连接,所述第三管的端部设于所述地下池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水平设置,所述止回阀设于所述第二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破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为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为直管,所述第三管为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破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竖直设置,所述第三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三管朝向同一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破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的长度为7500mm,所述第二管的长度为40000mm,所述第三管的长度为1550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破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池中盛装有液体,所述液体的液面为所述地下池的深度的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破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的另一端设于所述液体中,所述第三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面间的竖直高度为20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虹吸装置,包括:罐体、排气阀,输水泵,地下池和止回阀,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罐体内装有液体,保证罐内运行期间有液位,物料由输水泵从罐体的底部打出,罐体的出料口低于罐内液面,排气阀处于常开状态;排气阀正常稳定开机为常闭,排气阀异常时,阀门失效;罐体为常压,止回阀逆向安装,若发生虹吸现象则外界空气进入管道,实现管道断流,系统正常运行时,第二管路内的物料无法外送,保证发生虹吸现象不会发生;第三管路内插至液面以下。本发明采用管道高点处增加止回阀,逆向安装破虹吸,不需要人工操作,系统可实现稳定运行,适用于非密闭容器的虹吸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朱碧云;罗鹏;褚明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三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