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膨胀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6652发布日期:2021-02-20 16:0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膨胀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膨胀罐。


背景技术:

[0002]
膨胀罐是目前在液体、气体管道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缓冲压力的装置,在使用时连接在管道中,以抵消和吸收工作中因为热胀冷缩或突然给水时对管道的压力。
[0003]
普通的膨胀罐采用罐体内加装密封的气囊的方式,采用气囊与罐体内的气体压力缓冲气囊内的压力。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缓冲管道压力,但是仍存在不足。如:气囊的压力承受有限,在压力达到最大值时很容易导致气囊被管道压力挤压到罐体的内壁上,使其失去缓冲作用;还有的膨胀罐虽然增设了压力控制的组件,但是其自身结构强度欠佳,且安装在膨胀罐上时无任何加固措施,导致其工作环境极其不稳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更严重的甚至会损坏膨胀罐。因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新型膨胀罐。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膨胀罐,通过增设加固管,使压力控制阀能更加稳固的安装在罐体上,极大的提高了压力控制阀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增强膨胀罐的性能,用户体验感极佳。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0006]
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膨胀罐,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内的膨胀气囊,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压力控制阀;其中,所述罐体由一体成形的罐体主体和排气管路形成,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膨胀气囊相连通,且所述排气管路的截面呈t形,所述排气管路上套设有加固管,所述加固管安装在所述罐体主体上,所述加固管中部内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排气管路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压力控制阀一端置于所述加固管内后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安装压力控制阀的位置上增设加固管,使压力控制阀能更加稳固的安装在罐体上,使整个压力控制阀的安装位置得到加固,不易受外界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了压力控制阀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增强膨胀罐的性能,用户体验感极佳;2、加固管内部设置的环形槽与排气管路相配合安装,能增强排气管路自身结构的坚固度,使压力控制阀的安装更加牢固,且工作时稳定性极佳。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管与所述罐体主体之间一体成形设置。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气囊包括气囊上部、气囊中部和气囊下部,所述气囊上部和气囊下部均呈圆柱状,所述气囊中部呈圆台状;其中,所述气囊上部顶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上部的顶端和气囊下部的底部均呈弧状。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还设有防震压力表,且所述防震压力表设于与所述气囊中
部相对的位置上,且与所述气囊中部连通。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还设有氮气充气口,所述氮气充气口设于所述防震压力表下方。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上设有排气管道。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还设有多个支撑脚。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膨胀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a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膨胀罐。
[0018]
如图1-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0019]
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膨胀罐,包括罐体1和设于罐体1内的膨胀气囊2,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压力控制阀6;其中,所述罐体1由一体成形的罐体主体101和排气管路102形成,所述排气管路102与所述膨胀气囊2相连通,且所述排气管路102的截面呈t形,所述排气管路102上套设有加固管3,所述加固管3安装在所述罐体主体101上,所述加固管3中部内壁上设有环形槽31,所述排气管路102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环形槽31内,所述压力控制阀6一端置于所述加固管3内后与所述排气管路102相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形式,当压力控制阀6安装在排气管路102上时,由于加固管3是将整个排气管路102套住的,使得一部分压力控制阀6是安装在加固管3内的,相当于是通过加固管3来进一步的限制压力控制阀6的位置,提升其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0020]
其中,压力控制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压力控制阀6实现的,根据压力控制阀6的工作原理,当膨胀罐内的工作压力达到最大的工作压力值时,压力控制阀6通过其自身的阀口对膨胀罐内相应的流体进行溢流,防止膨胀罐内压力过大,从而实现压力控制的功能。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安装压力控制阀6的位置上增设加固管3,使压力控制阀6能更加稳固的安装在罐体1上,使整个压力控制阀6的安装位置得到加固,不易受外界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了压力控制阀6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增强膨胀罐的性能,用户体验感极佳;2、加固管3内部设置的环形槽31与排气管路102相配合安装,能增强排气管路102自身结构的坚固度,使压力控制阀6的安装更加牢固,且工作时稳定性极佳。
[0022]
为了提升加固管3安装到罐体主体101上后的稳定性,所述加固管3与所述罐体主体101之间一体成形设置,将加固管3和罐体主体101牢牢的固定在一起,有利于整体稳定性的提高。
[0023]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膨胀气囊2内部的空间以及保证流体进入膨胀气囊2时的顺畅性,所述膨胀气囊2包括气囊上部21、气囊中部22和气囊下部23,所述气囊上部21和气囊下部23均呈圆柱状,所述气囊中部22呈圆台状;其中,所述气囊上部21顶端与所述排气管路102相连通。
[002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囊上部21的容积要比气囊下部23的容积要大,气囊中部22
被设置呈圆台状,且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增大,很好的充当缓冲的作用,使流体在气囊上部21和气囊下部23之间的流动更加的顺畅。
[0025]
优选地,所述气囊上部21的顶端和气囊下部23的底部均呈弧状,弧状结构的设计,使流体无论是流入膨胀气囊2还是流出膨胀气囊2都十分的顺畅,很好的提升膨胀气囊2整体的性能。
[0026]
另外,在附图中,膨胀气囊2内部画有两条水平的虚线,作用是将气囊上部21、气囊中部22以及气囊下部23三者的区域由上至下地间隔。
[0027]
为了便于用户直观的获知膨胀气囊2内的压力,所述罐体1上还设有防震压力表(未示出),且所述防震压力表设于与所述气囊中部22相对的位置上,且与所述气囊中部22连通。
[0028]
为了便于用户往膨胀罐内冲入氮气,所述罐体1上还设有氮气充气口5,所述氮气充气口5设于所述防震压力表下方。
[0029]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1底部上设有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是与膨胀气囊2相连通的,罐体1底部上设置有连接口4,所述排气管道通过连接口4与膨胀气囊2相连通。
[0030]
优选地,排气管道为dn25不锈钢编织管。
[0031]
为了提高罐体1整体的稳定性,所述罐体1底部还设有多个支撑脚。
[0032]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设置有3个。
[0033]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