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2280发布日期:2021-05-25 12:2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温汽化器不需要电力、燃油,仅依靠汽化器的散热片吸收空气热能就能将低温介质(低温液体/气体)从零下196℃(对于液氮)加热成常温气体,因此在石化领域尤其是天然气行业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申请人发现:市场上现有的空温汽化器,是翅片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然后将热量传递给翅片管,翅片管再将热量传递给管内的低温介质,达到逐步加热低温介质的目的。随着低温介质温度升高,翅片温度就逐渐降低,当翅片温度降低到零下10℃以下,翅片表面就会完全被霜覆盖,影响翅片热交换功能,汽化效率就会降低。

另外,现有的这些空温汽化器在冬天由于北方气温在零度以下,使空温汽化器的热交换翅片所有外表面出现结霜结冰现象,从而使热交换翅片无法有效与空气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热交换翅片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效率,最终导致空温汽化器的输出端输出气体温度过低,一旦空温汽化器输出端输出的气体温度低于零下60℃时,低温气体会对连接在空温汽化器输出端的使用该气体的设备造成极大损害,因此现有的空温汽化器在北方冬季的应用受到了极大制约,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为此,在冬天北方通常使用水浴式汽化器对空温汽化器加热后的气体(低温气体)进行第二次加热。这样就需要提供额外的加热系统,且这种加热系统是通过另外一种介质将热能传递给低温介质,不可避免会造成能量转换损失,加热效率较低。

此外,现有的空温汽化器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往往就需要增加热交换翅片面积,使得汽化器的体积过于庞大;同时传统空温汽化器出口端气体温度无法实时控制,输出气体温度无法保证达到设备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棒可直接对翅片管内部流通的低温介质进行加热、汽化,使翅片管内介质温度保持在0℃以上或者所需要的温度,使翅片管的翅片外表面能够始终与空气直接接触,正常进行热交换,使汽化器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正常使用,从而实现全天候应用,且节能环保,性能稳定、可靠,汽化效率极高,耗电量少,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的空温汽化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包括翅片管和电发热棒,所述翅片管的外部是周向分布的翅片,所述电发热棒沿轴心方向设置在翅片管内,所述电发热棒通电加热使翅片管内介质温度保持在0℃以上,进而使翅片的外表面能够始终与空气直接接触,正常进行热交换,对翅片管内输送的低温介质进行汽化,实现空温汽化器全天候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电发热棒的一端具有密封头,所述电发热棒从翅片管的一端装入翅片管的内部,并被密封头密封在翅片管的内部,所述电发热棒的电源线从密封头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管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翅片管和连接管之间具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其中两端分别与翅片管和连接管连接,另外一端插入所述电发热棒,且所述密封头与该端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头与三通接头一端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头与三通接头一端之间为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且接合处设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发热棒与翅片管同轴心。

进一步地,若干段所述翅片管内部的电发热棒串联/并联成多组进行分组控制或者单独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汽化器的输出端具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汽化器的控制器导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通过电发热棒直接对翅片管内部流通的低温介质进行加热、汽化,使翅片管内介质温度保持在0℃以上或者所需要的温度,使翅片管的翅片外表面能够始终与空气直接接触,正常进行热交换,使汽化器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正常使用,从而实现全天候应用,充分利用环境温度,空气能和电能有机结合,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且性能稳定、可靠,解决了空温汽化器在低温环境下效能低或不能正常运行的难题,输出端连接的设备使用安全性更有保障,而且由于电加热棒产生的热量完全封闭在翅片管内,热量没有损耗,汽化效率极高;该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集空温汽化器和水域式汽化器的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同时与水浴式汽化器相比,耗电量少,占用空间少,容易被用户接受,有利于普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实施例中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实施例中电发热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中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包括翅片管1和电发热棒2,所述翅片管1的外部是周向分布的翅片11,所述电发热棒2沿轴心方向设置在翅片管1内。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电发热棒2的一端具有密封头21,所述电发热棒2从翅片管1的一端装入翅片管1的内部,并被密封头21密封在翅片管1的内部,所述电发热棒2的电源线22从密封头21伸出,所述电源线22与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的控制器(图中未表示出来)导通连接;其中,所述电发热棒2与翅片管1同轴心;所述翅片管1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管3连接,所述翅片管1和连接管3之间具有三通接头4,所述三通接头4的其中两端分别与翅片管1和连接管3连接,另外一端插入所述电发热棒2,且所述密封头21与该端部密封连接,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头21与三通接头4剩下的一个接头之间可拆卸地密封连接(比如: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且接合处设有密封件,该密封件可以是密封圈)。

当本实用新型所述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工作时,所述电发热棒2通电加热使翅片管1内介质温度保持在0℃以上,进而使翅片11的外表面能够始终与空气直接接触,正常进行热交换,对翅片管1内输送的低温介质进行汽化,实现空温汽化器全天候使用。

所述电发热棒2通电后产生热量,直接对翅片管1内部流通的低温介质进行加热、汽化,使翅片管1内介质温度保持在0℃以上或者所需要的温度,使汽化器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正常使用,从而实现全天候应用,加热的翅片管1将热量传递给翅片11使其外表面能够始终与空气直接接触,正常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利用环境温度,空气能和电能有机结合,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且性能稳定、可靠,解决了空温汽化器在低温环境下效能低或不能正常运行的难题,输出端连接的设备使用安全性更有保障(在使用过程中空气能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对低温介质进行汽化,而电能主要用于使电发热棒2发热),而且由于电加热棒产生的热量完全封闭在翅片管内,热量没有损耗,汽化效率极高;该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集空温汽化器和水域式汽化器的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同时与水浴式汽化器相比,耗电量少,占用空间少,容易被用户接受,有利于普及推广使用。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的若干段所述翅片管1内部的电发热棒2可以单独控制,也可以串联/并联成多组进行分组控制。这样,即可更加有效、更加精准地控制汽化器输出的气体温度。

其次,所述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的输出端还具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表示出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的控制器导通连接;通过该温度传感器即可实时检测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的输出气体温度,实时调整电发热棒2的启动和停止以满足连接在汽化器输出端上设备对输入气体温度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设备不会因温度过低而造成损坏,使用更灵活、更方便,相比传统空温汽化器占用空间少,且能全天候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