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锅底料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5072发布日期:2021-06-08 18:0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锅底料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锅底料生产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火锅底料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火锅受到人们的欢迎,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火锅具有菜品多样、调味独特等特点,因而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其食用起来却较为不便,为了吃一次火锅,需要兴师动众地跑到火锅馆去体验,这不但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且还担心卫生和口味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为此,包装成袋的火锅底料应运而生。这样人们在想要吃火锅时,只需购买火锅底料、涮料以及菜品即可自己动手涮锅。
3.火锅底料可以分为炒制好的底料和炼制好的红油,在火锅底料制作的最后阶段是将火锅底料灌装到包装袋内后封口。目前的灌装装置的灌装头多为固定结构,无法调整灌装头的高度,导致灌装装置常常无法适应多种高低大小不同的灌装容器;另外,有的灌装装置为了适应多种灌装容器,通常会使用较长的灌装管线,从而导致灌装管线排布混乱,且灌装例如牛油火锅通常会出现低温凝固现象,由于一般只有灌装桶内设置有保温装置,导致火锅底料在灌装管道内壁上出现凝固现象,进一步会导致灌装头的堵塞。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灌装头的高度可调,便于适应多种规格灌装容器,且灌装管线可以自动收纳的灌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火锅底料灌装装置,包括机箱,以及放置在机箱上方的灌装桶;所述机箱的正面为开口状;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有管线盒;所述管线盒内水平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管线盒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并延伸至管线盒的外侧,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与机箱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右端固定套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上位于机箱的左侧壁与管线盒之间固定套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灌装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料软管,所述出料软管依次穿过机箱的底板和管线盒的顶板、移动块、管线盒的底板上开设的通孔并与管线盒外部的灌装头连通,所述灌装头贯穿水平设置的移动板并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卡装在机箱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开设的竖直限位槽内;所述移动块套装在第一螺纹杆上,并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移动块通过卡块卡设在管线盒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设置的水平限位槽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套装在第二螺纹杆的上端,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与机箱的底板转动连接,其上端与正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正反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机箱右侧壁上的;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固定套装在第三螺纹杆的上端,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下端与机箱的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三螺纹杆分别贯穿移动板并与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灌装头正下方的机箱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灌装容器的灌装台。
7.进一步地,所述灌装头设置在所述移动板的中心部位,所述管线盒上开设的通孔靠近管线盒的右侧板且位于所述灌装头的正上方。
8.进一步地,所述机箱的底板和管线盒的顶板、移动块、管线盒的底板上开设的通孔处均做倒圆角处理。
9.进一步地,所述管线盒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
10.进一步地,所述管线盒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铰接有检修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管线盒,通过设置正反电机以及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以及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三螺纹杆可以实现当正反电机转动时可以实现灌装头的上下移动,且当灌装头下移时移动块向右移动,出料软管拉长,从管线盒中伸出;当灌装头上移时移动块向左移动,出料软管被拉回从管线盒中;从而实现了灌装头上下移动的同时,出料软管的回收与伸长;2、本实用新型的管线盒内壁设置有保温层,可以尽量降低管线的热量损失,避免管线内出现火锅底料凝固的现象。
附图说明
12.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1

灌装桶;2

机箱;3

管线盒;4

竖直限位槽;5

移动板;6

第一螺纹杆;7

第二锥齿轮;8

第四锥齿轮;9

第三螺纹杆;10

第二螺纹杆;11

灌装台;12

灌装头;13

出料软管;14

移动块;15

正反电机;16

支撑板;17

第一锥齿轮;18

第三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附图1所示,一种火锅底料灌装装置,包括机箱2,以及放置在机箱2上方的灌装桶1;所述机箱2的正面为开口状;所述机箱2的内部固定有管线盒3;所述管线盒3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所述管线盒3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铰接有检修门。
16.所述管线盒3内水平设置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两端分别贯穿管线盒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并延伸至管线盒3的外侧,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左端与机箱2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右端固定套装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螺纹杆6上在位于机箱2的左侧壁与管线盒3之间固定套装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灌装桶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软管13,所述出料软管13依次穿过机箱2的底板和管线盒3的顶板、移动块14、管线盒3的底板上开设的通孔并与管线盒3外部的灌装头12连通;所述灌装头12贯穿水平设置的移动板5并与移动板5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5的左右两端分别卡装在机箱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开设的竖直限位槽4内;所述灌装头12设置在所述移动板5的中心部位,所述管线盒3上开设的通孔位于管线盒3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灌装头12的正上方。所述机箱2的底板和管线盒3的顶板、移动块14、管线盒3的底板上开设的通孔处均做倒圆角处理,做到圆角处理可以防止对出料软管造成磨损。
17.所述移动块14套装在第一螺纹杆6上,并与第一螺纹杆6螺纹连接,且所述移动块14通过卡块卡设在管线盒3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设置的水平限位槽上;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第三锥齿轮18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18固定套装在第二螺纹杆10的上端,所述第二螺纹杆10的下端与机箱2的底板转动连接,其上端与正反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正反电机15安装在支撑板16上,所述支撑板16固定在机箱2右侧壁上的;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第四锥齿轮8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8固定套装在第三螺纹杆9的上端,所述第三螺纹杆9的下端与机箱2的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0与第三螺纹杆9分别贯穿移动板5并与移动板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三锥齿轮18、第四锥齿轮8的大小规格均相同,即四者的传动比为1:1:1:1;所述灌装头12正下方的机箱2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灌装容器的灌装台11。
18.工作原理:当需要调整灌装头的高度时,启动正反电机,电机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向下或者向上移动,管线盒内的移动块同时向右或者向左移动,使出料软管随着灌装头的下移或者上移出料软管伸出管线盒或者缩回管线盒内;从而实现了灌装头高度的调整以及出料管线的自动收纳。
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