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漱口水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6611发布日期:2021-12-22 14:4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抑菌漱口水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漱口水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抑菌漱口水灌装机。


背景技术:

2.漱口水在生产之后需要通过灌装机将漱口水装入包装瓶内,现有的大多数灌装机在存储漱口水时,漱口水流入装液箱内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从而产生大量的气泡,导致装液箱在向包装瓶装液时有大量的气泡装入瓶中,使漱口水溢出,影响灌装的效果;并且包装瓶在灌装后离开连接口时,连接口也会存在漱口水继续流出的问题,导致对该设备的清洗工作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菌漱口水灌装机,通过出液装置使装液箱在灌装时漱口水的溢出得到减少,减少清洁工作;并且分流器也会减少装液箱内的气泡数量,提高灌装的效果。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抑菌漱口水灌装机,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顶面的传输机构、固定于底座顶面且位于传输机构两侧的固定架、固定位于两侧固定架上的升降机构、固定位于升降机构之间的装液箱,所述装液箱的顶面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位于装液箱内部的分流器;
5.所述装液箱的底面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出液口,所述隔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底板;
6.所述底板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出液口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内设置有出液装置;
7.两侧所述固定架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位于装液箱下方的电动伸缩机构,两个伸缩机构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推动板。
8.优选的,所述装液箱的顶面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底面与进液口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出液装置包括第一出液管、固定套设于第一出液管底端的推动块,所述第一出液管上套设有位于推动块上方的限定块,所述限定块的侧面与连接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液管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推动块和限定块之间的限位块,所述第一出液管上套设有位于限定块和限位块之间的弹簧条。
11.优选的,所述推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条,所述连接口内侧壁的两侧开设有位于限定块的下方且与第一滑动条相匹配的第一滑槽,第一滑动条的尾端嵌装于第一滑槽内。
12.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位于出液口两侧的接口,每个接口内均设置有活动块,两侧的活动块之间固定设置有位于出液口上方的盖板。
13.优选的,所述出液口内设置有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底端伸入第一出液管内。
14.优选的,所述接口两侧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二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动条,所述第二滑动条的尾端嵌装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液管的顶面设置有插入条,所述活动块的底面开设有与插入条相匹配的插入口,插入条的尾端固定嵌装于插入口内。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器减缓漱口水进入装液箱内的下落速度,并且是漱口水分流后沿装液箱的内侧壁向底部流动,减少了漱口水下落产生的气泡,使装液箱对包装瓶灌液时不会因产生的气泡过多而导致漱口水溢出;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液装置将第一出液管伸入包装瓶内,使漱口水在进入包装瓶内时不会洒出,并且第一出液管的顶面会将活动块向上顶出,两侧活动块之间的盖板也会随之上升,使盖板不再堵住出液口,装液箱内的漱口水就会从出液口向包装瓶内流入,当装液箱上升后,第一出液管受到弹簧向下的推力下移,盖板也随着活动快向下移动,将出液口堵住,使漱口水不再向第一出液管流出,防止包装瓶离开后出液管继续向下流出漱口水,使漱口水不会倾洒至传输机构上,减少对该设备的清洁工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1.图3为所述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所述隔板和所述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1底座、2传输机构、3固定架、4升降机构、5装液箱、51进液口、52分流器、53隔板、531出液口、532接口、5321第二滑槽、533活动块、5331第二滑动条、5332插入口、534盖板、535第二出液管、54底板、541连接口、542第一滑槽、6出液装置、61 第一出液管、611插入条、62推动块、621第一滑动条、63限定块、64弹簧条、65限位块、7电动伸缩机构、71推动板、8紫外线杀菌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6.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抑菌漱口水灌装机,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顶面的传输机构2、固定于底座1顶面且位于传输机构2两侧的固定架3、固定位于两侧固定架3上的升降机构4、固定位于升降机构4之间的装液箱5,装液箱5的顶面设置有进液口51,进液口5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位于装液箱5内部的分流器52。分流器52为圆台状,分流器 52的顶面通过固定条将分流器52固定在进液口51的下方,当漱口水从进液口51进入时,漱口水会沿着分流器52向装液箱5的内侧壁流动,减缓了漱口水流动的速度,并且漱口水在流动时通过一定的冲
击力冲向内侧壁上,再沿着内侧壁向装液箱5底部流动,从而减少了气泡产生的数量,并且装液箱5在灌装漱口水时,升降机构4会将装液箱5下移,使装液箱5能够更好的对包装瓶进行灌装。
27.优选的,装液箱5的顶面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8,紫外线杀菌器8的底面与进液口51 固定连接。漱口水在进入装液箱5内时会经过紫外线杀菌器8,紫外线杀菌器8会对漱口水进行杀菌处理。
28.如图3所示,装液箱5的底面设置有隔板53,隔板53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出液口531,隔板53上均设置有位于出液口531两侧的接口532,每个接口532内均设置有活动块533,两侧的活动块533之间固定设置有位于出液口531上方的盖板534,接口532两侧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滑槽5321,活动块533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二滑槽5321相匹配的第二滑动条5331,第二滑动条5331的尾端嵌装于第二滑槽5321内。装液箱5内的漱口水从出液口531向下流出,出液口531上的盖板534对出液口531起到堵塞的作用,盖板534的底面采用橡胶材质,密封性更好,活动块533两侧的第二滑动条5331与接口532内侧壁上的第二滑槽5321滑动连接,当活动块533向上滑动时就会带动盖板534上移,从而使出液口531能够出液。
29.如图4所示,隔板53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底板54,底板54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出液口 531相连通的连接口541,连接口541内设置有出液装置6,出液装置6包括第一出液管61,固定套设于第一出液管61底端的推动块62,第一出液管61上套设有位于推动块62 上方的限定块63,限定块63的侧面与连接口54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出液管61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推动块62和限定块63之间的限位块65,第一出液管61上套设有位于限定块63和限位块65之间的弹簧条64。推动块62和限定块63上均开设有套设第一出液管 61的通口,当升降机构4将装液箱5下移时,包装瓶会抵住推动块62,推动块62上移,第一出液管61的底端就会伸入包装瓶内,使漱口水在灌装时不会外溢,当推动块62上移到一定高度时会推动限位块65,并且限位块65会带动第一出液管61上移,限位块65与限定块63之间的弹簧条64也会受到压缩,当装液箱5上移后,弹簧条64会将第一出液管61复位。
30.优选的,推动块6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条621,连接口541内侧壁的两侧开设有位于限定块63的下方且与第一滑动条621相匹配的第一滑槽542,第一滑动条621的尾端嵌装于第一滑槽542内。推动块62受到第一滑动条621在第一滑槽542内的限制,使推动块62不会与连接口541发生脱离。
31.如图5所示,出液口531内设置有第二出液管535,第二出液管535的底端伸入第一出液管61内。漱口水从出液口531进入第二出液管535内,再通过第二出液管535进入第一出液管61,并且第二出液管535的底端在第一出液管61的内部,防止漱口水在第一出液管61和第二出液管535流动时溢出。
32.第一出液管61的顶面设置有插入条611,活动块533的底面开设有与插入条611相匹配的插入口5332,插入条611的尾端固定嵌装于插入口5332内。第一出液管61通过插入条611与活动块533固定连接,防止第一出液管61向下掉落,并且推动块62将第一出液管61推动时,第一出液管61能够将活动块533向上推动,保证盖板534能够被推开。
33.两侧固定架3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位于装液箱5下方的电动伸缩机构7,两个伸缩机构7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推动板71。当包装瓶被传输机构2运输至连接口541下方时,两侧的电动伸缩机构7同时向相对的一面运动,通过推动板71将包装瓶固定,并且两侧推动板71
相对的一面为弧形,能够更好的夹住包装瓶,使包装瓶的瓶口能够对准连接口541,使漱口水能够灌入包装瓶内。
3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35.将生产后的漱口水装入装液箱5内,漱口水在进入装液箱5的过程中,紫外线杀菌器 8会对漱口水进行杀菌处理,漱口水进入进液口51后会沿着分流器52向装液箱5的内侧壁扩散,再沿着内侧壁向箱底流入,这一过程会减少气泡的产生,传输机构2将包装瓶传送至连接口541下方,升降机构4将装液箱5下移,包装瓶的瓶口伸入连接口541内,装液箱5继续下移,包装瓶将推动块62向上推动,第一出液管61通过活动块533将盖板534 向上移动,使漱口水能够从出液口531向下流至包装瓶内,装满后,升降机构4再将装液箱5向上移动,使推动块62和第一出液管61失去推动力,第一出液管61受到弹簧条64 的推力向下移动,并且第一出液管61带动活动块533下移,活动块533再带动盖板534 下移将出液口531堵住。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