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管路压力变化判断管路泄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439703发布日期:2021-08-27 13:3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管路压力变化判断管路泄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管路泄露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流体管路系统在输油管线、消防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由于空间及距离限制,管路系统的管道有很大一部分布置在人员难以检查的区域,一旦发生泄漏不易被及时发现。普通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难以做到对管路泄漏的实时监测,且对于震动较大的管路系统中产生的干扰也难以进行分辨,对于探测精度会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快速精确的实现流体管路系统监测的一种利用管路压力变化判断管路泄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利用管路压力变化判断管路泄露方法,其特征是:管路中安装成对的探测器,每对探测器的两个探测器的间距为50mm:

(1)将所有探测器采集到的压力数据进行记录,并将每2个间距50mm的探测器作为一组,记录每组的压力差值△pn1;

(2)将所有探测器采集到的压力数据与泄漏探测的阙值做比较,如果压力数据低于泄漏探测阙值,则可以判断为流体管路系统中有泄漏发生;

(3)将△pn1与正常工作时每组传感器的压力差阙值做差,得到管路压力变化差值△pn,当判断到流体管路系统中有泄漏情况发生时,将所有判断到泄漏的探测器所在组的△pn进行排序,找出△pn的最大值;

(4)利用流体管路中距离泄漏点所在管路的位置越近,管道压力变化越大的特点,对△pn最大值所在探测器的位置,为距离泄漏点所在管路最近的位置进行判断。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利用差分法有效减小系统干扰的特点,在每处监测点设置间距50mm的成对压力传感器,可以有效减小管路系统中震动等原因带来的干扰,增加监测结果的精确程度。

2、本发明根据所监测管路的特点,利用压力传感器在管路中设置若干组监测点,监测点覆盖管路中的所有支路。

3、本发明利用流体管路系统在发生泄漏瞬间,管道压力发生变化,且泄漏点所在管道上距离泄漏点位置越近,管道压力变化越大的特点,通过在管路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来对泄漏点位置进行智能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压力探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泄漏探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2,压力探测按功能可分为3个功能模块,分别为:压力探测模块①、信号处理模块②、处理器算法实现模块③。压力传感器的采集结果经过信号放大、滤波模块处理后,送入处理器模块。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将所有探测器采集到的压力数据进行记录,并将每2个间距50mm的探测器作为一组,记录每组的压力差值△pn1。

2、将所有探测器采集到的压力数据与泄漏探测的阙值做比较,如果压力数据低于泄漏探测阙值,则可以判断为流体管路系统中有泄漏发生。

3、将△pn1与正常工作时每组传感器的压力差阙值做差,得到管路压力变化差值△pn。当判断到流体管路系统中有泄漏情况发生时,将所有判断到泄漏的探测器所在组的△pn进行排序,找出△pn的最大值。

4、利用流体管路中距离泄漏点所在管路的位置越近,管道压力变化越大的特点,对△pn最大值所在探测器的位置,为距离泄漏点所在管路最近的位置进行判断。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管路压力变化判断管路泄露方法,其特征是:管路中安装成对的探测器,每对探测器的两个探测器的间距为50mm:

(1)将所有探测器采集到的压力数据进行记录,并将每2个间距50mm的探测器作为一组,记录每组的压力差值△pn1;

(2)将所有探测器采集到的压力数据与泄漏探测的阙值做比较,如果压力数据低于泄漏探测阙值,则可以判断为流体管路系统中有泄漏发生;

(3)将△pn1与正常工作时每组传感器的压力差阙值做差,得到管路压力变化差值△pn,当判断到流体管路系统中有泄漏情况发生时,将所有判断到泄漏的探测器所在组的△pn进行排序,找出△pn的最大值;

(4)利用流体管路中距离泄漏点所在管路的位置越近,管道压力变化越大的特点,对△pn最大值所在探测器的位置,为距离泄漏点所在管路最近的位置进行判断。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管路压力变化判断管路泄露方法,将所有探测器采集到的压力数据进行记录,并将每2个间距50mm的探测器作为一组,记录每组的压力差值△Pn1;将所有探测器采集到的压力数据与泄漏探测的阙值做比较,如果压力数据低于泄漏探测阙值,则判断为流体管路系统中有泄漏发生;将△Pn1与正常工作时每组传感器的压力差阙值做差,得到管路压力变化差值△Pn,当判断到流体管路系统中有泄漏情况发生时,将所有判断到泄漏的探测器所在组的△Pn进行排序,找出△Pn的最大值;对△Pn最大值所在探测器的位置,为距离泄漏点所在管路最近的位置进行判断。本发明在智能判断管路中泄漏点的位置同时,还能较好的抵抗管路系统中的震动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姜健;张义勇;宋子刚;齐跃;陈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