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压力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6439发布日期:2021-08-13 16:0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压力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容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随着应用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以及应用环境的不断复杂化,应用端对压力容器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其中,提高设备集成化,降低设备成本和占用空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现有应用中,为了提高压力容器设备和配套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服役寿命,通过需要配备复杂的气体去除装置和固废分离排出装置,而单独配备的气体去除装置和固废分离排出装置不但占用了很多空间,增加了设备成本,还需要更多的安装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压力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压力容器,包括两侧分别设置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的压力容器壳体1,设置在压力容器壳体1内部的压力容器内腔2,设置在压力容器内腔2并连通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的内部管3,依次设置在内部管3上侧的排气加强器4和排气阀6,以及设置在压力容器壳体1底部的排渣阀5和底部侧面的调压阀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压力容器壳体1与压力容器内腔2形成调压仓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内部管3呈倒t字形,内部管3直立部与排气加强器4连通,下游部之间设置挡板32,下游部的管壁上设置排气孔31,挡板32上设置流体通道3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压力容器内腔2采用耐高温柔性高分子材料制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内部管3的两端下游部分别贯通压力容器内腔2与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内部管3与压力容器内腔2贯通结合处进行密封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排气加强器4由排气通道41以及包覆在排气通道外侧的气泡吸附剂42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排渣阀5依次贯通压力容器壳体1和压力容器内腔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压力容器,通过压力容器内腔、调压仓、内部管、排气加强器、排渣阀和排气阀等的综合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流体在压力容器内的除气和除渣处理,增加压力容器设备的集成度,降低设备成本,并减少设备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压力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容器壳体,11-流体入口,12-流体出口,13-调压阀,2-压力容器内腔,20-调压仓,3-内部管,31-排气孔,32-挡板,33-流体通道,4-排气加强器,41-排气通道,42-气泡吸附装置,5-排渣阀,6-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压力容器,包括两侧分别设置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的压力容器壳体1,设置在压力容器壳体1内部的压力容器内腔2,设置在压力容器内腔2并连通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的内部管3,依次设置在内部管3上侧的排气加强器4和排气阀6,以及设置在压力容器壳体1底部的排渣阀5和底部侧面的调压阀13。

压力容器壳体1与压力容器内腔2形成调压仓20。

内部管3呈倒t字形,内部管3直立部与排气加强器4连通,下游部之间设置挡板32,下游部的管壁上设置第一排气孔31,挡板32上设置第二排气孔33。

压力容器内腔2采用耐高温柔性高分子材料制得。

内部管3的两端下游部分别贯通压力容器内腔2与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连通。

内部管3与压力容器内腔2贯通结合处进行密封处理。

排气加强器4由排气通道41以及包覆在排气通道外侧的气泡吸附剂42组成。

排渣阀5依次贯通压力容器壳体1和压力容器内腔2。

在实际应用时,流体从流体入口11进入压力容器内腔2内部的内部管3内,在排气孔31以及挡板32上流体通道32的综合作用下,流体中的气体以气泡的形式通过排气孔31溢出并向压力容器内腔2运动,最终通过排气阀6排出;尺寸较小的气泡在排气加强器4的气泡吸附剂42的作用下,经过排气通道41后由排气阀6排出;而流体中的固体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压力容器内腔2底部运动,有排渣阀5排出。根据不同组成的流体,可以通过调压阀13对调压仓20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通过改变压力容器内腔2的容积,改变对内部流体的压力,实现对多种流体的除气和除渣处理。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压力容器包括两侧分别设置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的压力容器壳体(1),设置在压力容器壳体(1)内部的压力容器内腔(2),设置在压力容器内腔(2)并连通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的内部管(3),依次设置在内部管(3)上侧的排气加强器(4)和排气阀(6),以及设置在压力容器壳体(1)底部的排渣阀(5)和底部侧面的调压阀(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壳体(1)与压力容器内腔(2)形成调压仓(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管(3)呈倒t字形,内部管(3)直立部与排气加强器(4)连通,下游部之间设置挡板(32),下游部的管壁上设置排气孔(31),挡板(32)上设置流体通道(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内腔(2)采用耐高温柔性高分子材料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管(3)的两端下游部分别贯通压力容器内腔(2)与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管(3)与压力容器内腔(2)贯通结合处进行密封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加强器(4)由排气通道(41)以及包覆在排气通道外侧的气泡吸附剂(42)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阀(5)依次贯通压力容器壳体(1)和压力容器内腔(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容器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压力容器,包括两侧分别设置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的压力容器壳体,设置在压力容器壳体内部的压力容器内腔,设置在压力容器内腔并连通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的内部管,依次设置在内部管上侧的排气加强器和排气阀,以及设置在压力容器壳体底部的排渣阀和底部侧面的调压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压力容器,通过压力容器内腔、调压仓、内部管、排气加强器、排渣阀和排气阀等的综合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流体在压力容器内的除气和除渣处理,增加压力容器设备的集成度,降低设备成本,并减少设备安装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杨欢;段小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欢
技术研发日:2021.01.04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