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液体存储瓶零泄漏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7683发布日期:2022-06-29 01:0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危险液体存储瓶零泄漏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管路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危险液体存储瓶零泄漏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目前的化工产品生产制备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液体参与反应,这些液体经常会使用存储瓶运输存储,这些危险液体的存储瓶进行参与反应的安装和替换过程中,管路中会残留危险液体,在替换时喷出,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3.针对化工产品生产如催化剂的生产中,液氨是催化剂生产用主要的生产原料,液氨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甚至死亡。因此,在生产中液氨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排放。
4.现有的液氨钢瓶瓶阀和管道阀门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当切换钢瓶操作时,关闭钢瓶瓶口阀门、关闭管道切断阀门,然后拆除钢瓶连接丝扣,拆除时会有剩余液氨排出,为保证操作工安全,需要佩戴手套、防氨面具,并采取水喷措施,防止氨气外泄。喷水过程还会导致管口结冰或人员冻伤。如何处理拆卸钢瓶时管道内残留的液氨成了安全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危险液体存储瓶如液氨钢瓶在反应过程中进行切换时存在的管路残留液体危害工作人员安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危险液体存储瓶零泄漏切换系统,在危险液体的流通管路上连通设置一个管路残液清理机构,通过在存储瓶替换前通过管路转换机构调整管路通向,使得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对管路中的残液进行清理并输入到危险液体吸收机构内,保证管路内的危险液体无残留,进而保证存储瓶切换时危险液体的零泄漏,提升工作安全性。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危险液体存储瓶零泄漏切换系统,包括危险液体存储瓶,危险液体存储瓶通过管路分别与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和管路转换机构相连通,管路转换机构分别通过管路与反应机构和危险液体吸收机构相连通。
8.进一步的,管路转换机构包括三通阀,三通阀的输入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危险液体存储瓶的瓶体阀和管路残液清理机构相连通,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反应机构相连通,三通阀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危险液体吸收机构相连通。
9.进一步的,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包括清理气体存储器和清理气体阀,清理气体存储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清理气体阀相连通,清理气体阀通过管路分别与三通阀的输入端和瓶体阀相连通。
10.进一步的,清理气体包括氮气。
11.进一步的,危险液体包括液氨。
12.进一步的,危险液体吸收机构包括去喷射吸收阀,三通阀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管路和去喷射吸收阀连通有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管路分别连通有吸收罐和循环泵相连通,循环泵通过管路与吸收罐相连通,吸收罐内设置有吸收液。
13.进一步的,吸收液包括水,真空泵为水力真空泵。
14.进一步的,反应机构包括高压球阀,高压球阀的一端通过管路与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相连通,高压球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通有反应器。
15.进一步的,三通阀为l型三通阀或t型三通阀。
16.进一步的,危险液体存储瓶分别与管路残液清理机构的清理气体阀和管路转换机构的三通阀相连通所用的管路均为金属波纹管。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使用三通阀将危险液体参与化工产品制备反应的过程与对管路的残液进行清理的过程进行区分,首先,在进行管路内的残液清理时,先利用真空泵在管路内形成真空环境,对残液进行快速抽取,残液进入吸收罐内经循环泵进行循环吸收,初步降低管路内的残液,保证危险液体存储瓶替换时的安全性。
19.2.本实用新型使用清理气体存储器提供清理气体经清理气体阀进入管路内,在压力作用下对管路内的残液进行清理,进一步降低管路内的残液,保证危险液体存储瓶替换时危险液体无泄漏,提升工作安全性,且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工作人员无需进行安全防护,无需进行安装前的检测,有效的提升了危险液体存储瓶的安装速度,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危险液体存储瓶,101-瓶体阀,2-管路,3-三通阀,4-清理气体存储器,5-清理气体阀,6-去喷射吸收阀,7-真空泵,8-吸收罐,9-循环泵,10-高压球阀,11-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一种危险液体存储瓶零泄漏切换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危险液体存储瓶1,危险液体存储瓶1通过管路2分别与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和管路转换机构相连通,管路转换机构分别通过管路2与反应机构和危险液体吸收机构相连通。
25.在进行危险液体存储瓶1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在旧的危险液体存储瓶1拆卸时,先关闭管路2与旧的危险液体存储瓶1的连接处,调整管路转换机构,使得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和危险液体吸收机构相连通,关闭反应机构,开启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和危险液体吸收机构,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将管路2中的残液与管路2内壁相分离,并输入危险液体吸收机构,危险液体吸收机构对残液进行吸收,降低危险性,在管路2内残液清理完毕后,调整管路转换机构,管路转换机构与反应机构相连通,关闭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和危险液体吸收机构,此时将旧的危险液体存储瓶1拆下,由于管路2内残液已清理完毕,因此,管路2不会喷出残液,拆卸安全性较高;此时将新的危险液体存储瓶1装上,由于管路2内无残留危险液体,因此,在危险液体存储瓶1安装时不会出现危险液体泄漏的情况出现,保证工作时的安全性,开启管路2与危险液体存储瓶1的连接处将危险液体存储瓶1与管路2连通,开启反应机构,进行化工生产。此外,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工作人员无需进行安全防护,无需进行安装前的检测,有效的提升了危险液体存储瓶1的安装速度,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26.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危险液体清理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危险液体存储瓶1分别与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和管路转换机构相连通所用的管路2均为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具有耐高温的特性,能够保证残液清理时气压产生的热量不会降低清理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管作为管路2,只要达到残液清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即可。
27.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管路转换机构包括三通阀3,三通阀3的输入端通过管路2分别与危险液体存储瓶1的瓶体阀101和管路残液清理机构相连通,三通阀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管路2与反应机构相连通,三通阀3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管路2与危险液体吸收机构相连通。
28.在进行管路2残液的清理时,关闭反应机构和瓶体阀101,将三通阀3的第一输出端关闭,三通阀3的第二输出端开启,开启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和危险液体吸收机构,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对管路2内的残液进行有效清理并经三通阀3的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入到危险液体吸收机构内进行吸收,保证管路2内无危险液体残留,此时,关闭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和危险液体吸收机构,将三通阀3的第二输出端关闭,三通阀3的第一输出端开启,管路2内无危险液体残留,可以进行危险液体存储瓶1的安装和拆卸,进而保证安装和拆卸的安全性。
29.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三通阀3为l型三通阀,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如t型三通阀等其他类型的三通阀,只要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可。
3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管路残液清理机构包括清理气体存储器4和清理气体阀5,清理气体存储器4的输出端通过管路2与清理气体阀5相连通,清理气体阀5通过管路2分别与三通阀3的输入端和瓶体阀101相连通。
31.在需要进行管路残液清理时,只需要将三通阀3的第一输出端关闭,第二输出端开启,再开启清理气体阀5,清理气体即可从清理气体存储器4内经清理气体阀5进入残留有危险液体的管路2,在气压的作用下,对管路2的残液进行吹动清理,并带动残液经第二输出端进入危险液体吸收机构进行吸收,保证管路2内的危险液体无残留,进而保证危险液体存储瓶1切换时的无泄漏。
32.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危险液体吸收机构包括去喷射吸收阀6,三通阀3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管路2和去喷射吸收阀6连通有真空泵7,真空泵7通过管路2分别连通有吸收罐8和循环泵9相连通,循环泵9通过管路2与吸收罐8相连通,吸收罐8内设置有吸收液。
33.在使用清理气体对管路2内进行清理前,首先,由于管路2内可能会残留的危险液体比较多,因此,先开启去喷射吸收阀6,使用真空泵7将管路2内部进行真空抽取,将部分危险液体直接抽取至吸收罐8内通过循环泵9进行循环吸收,能够有效降低清理气体的使用量。
34.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反应机构包括高压球阀10,高压球阀10的一端通过管路2与三通阀3的第一输出端相连通,高压球阀10的另一端通过管路2连通有反应器11。在进行化工产品制备反应时,开启高压球阀10,高压球阀10抽取危险液体进入反应器11内进行反应。
35.值得说明的是,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的是危险液体为液氨,危险液体存储瓶1为液氨钢瓶,相对应的,清理气体选用氮气,这样,在危险液体存储瓶1与管路2连接前,打开清理气体阀5,确保金属波纹管内是微正压状态,连接金属波纹管和液氨钢瓶的瓶体阀101,连接稳固后,氮气在正压状态下对金属波纹管内进行清理,保证连接前管路2内无残留,此时,关闭清理气体阀5;液氨钢瓶进行正常使用时,确定三通阀3的第一输出端开启,开启反应机构和瓶体阀101,开始进行氨水制备反应;当液氨钢瓶内压力低于一定压力需要切换液氨钢瓶时,关闭瓶体阀 101和反应机构,将三通阀3的第二输出端开启,第一输出端关闭,打开去喷射吸收阀6,开启真空泵7开始工作,管路2内形成负压,可抽离管路2内剩余液氨,并进入吸收罐8内通过循环泵9进行循环吸收;最后,在管路2内压力降低常压时,管路2内还残留液氨,打开清理气体阀5,关闭去喷射吸收阀6,保持清理气体阀5,对管路2内的残液进行清理,再拆除与危险液体存储瓶1相连通的金属波纹管,更换液氨钢瓶。
36.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液氨进行有效吸收,吸收罐8内的吸收液为水,真空泵7为水力真空泵。
37.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危险液体还可以是液氯,相对应的,吸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