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2447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医疗用恒温冷冻切片机,具体的是①大液晶屏蓝色或黄绿色或彩色的同屏显示所有工作状态的参数;硬件标识为动态显示;②部份硬件具有定时控制功能;③四个制冷点制冷速度快;④能够自动对刀的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疗器械在原有技术方面相应地有较大的提高,尤其作为快速病理诊断或科研用的冷冻切片机,从单一功能到性能齐全,在使用方面越来越人性化,为社会节省能量的消耗,为操作人员带来诸多方便。
现在很多医院和研究机构使用的冷冻切片机虽然多种多样,性能各异,然而总的看来,存在的缺憾是 一、国外产品为必须昼夜开机方能完成每天的正常快速冷冻的切片,否则达不到术中切片的条件,术中冷冻切片的条件必须是四个制冷点冷冻台、冷冻室、冷冻头、冷冻刀,全部都在结冻状态下,方能进行。国外都是靠大功率压缩机把冷量积放在冷冻室内,使切片机的冷冻头、冷冻刀、冷冻台在冷冻的温度环境下通过空气的传导达到结冻,才使冷冻切片不溶化而取其完全平整的病理切片。然而,这种靠空气传导的冷量速度非常慢,需要昼夜开机方能完成,大量消耗能源,噪音污染严重.且工作极不方便。
二、目前所有厂家的冷冻切片机均由多个数码窗来显示温度,单一的数码窗口或液晶小屏窗口只能显示一个数字信息,并且显示屏上没有硬件动态显示,无疑对硬件工作状态缺乏完全掌握。
三、目前所有冷冻切片机的压缩机没有根据工作情况进行定时控制功能。
四、目前,国内外使用切片机的冷冻刀和冷冻头在运动状态下,稍不注意即容易使冷冻头碰到冷冻刀上,不具备自动对刀功能,极易引起机器故障也容易把病理组织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在使用的冷冻切片机不具有人性化的动态显示功能、开机需很长时间的预冷,维持正常工作要昼夜开机、耗能大、噪音污染大、冷冻室过冷易将手冻伤;无自动定时停机功能和无自动对刀功能的缺点和问题,而提供一种能人性化,具有大液晶屏动态显示硬件标识的运转与停止、能定时关机进入休眠状态、四个制冷点、自动控制对刀的健康节能的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份组成。
所述的硬件部件包括箱体和控制机构,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一个高度密闭的冷冻室,冷冻室的前面、后面、侧面、底面均设有发泡保温层,冷冻室的上面设有向下观看的可视窗,可视窗的上面设有显示台,箱体的下部设置有电机、制冷压缩机A与电磁阀LA、制冷压缩机B与电磁阀LB;电机通过变速器、丝杆与冷冻头转动连接,冷冻头相对冷冻刀可进行伸缩运动,其结构要点是 所述的冷冻室内装设有冷冻台、冷冻头、冷冻刀;冷冻刀和冷冻头分别通过制冷管路和电磁阀LB与制冷压缩机B联接;冷冻室和冷冻台分别通过制冷管路和电磁阀LA与制冷压缩机A联接; 所述的显示台的正面设置有大型显示屏,显示屏设置有多页画面显示硬件停运状态,显示屏的旁边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数个触摸键开关; 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成品件多个Pt100电阻体、一个成品件距离检测器、一个变送芯片U2、一个模数转换芯片U3;用以测量冷冻温度的多个Pt100电阻体分别安装在冷冻台、冷冻室、冷冻头、冷冻刀上;作为对刀使用的检测冷冻头与冷冻刀间距的距离检测器设置在冷冻刀的前缘上;多个Pt100电阻体通过导线连接到变送芯片U2对应输入端上,变送芯片U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到模数转换芯片U3的输入端,将随温度而变化的电阻信号经变送芯片U2转换成模拟信号后输入到模数转换芯片U3,进一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量;距离检测器将冷冻头与冷冻刀相互距离的模拟量信号通过导线直接连接到模数转换芯片U3的输入端; 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控制回路、定时控制回路、CPU控制芯片U1、驱动芯片U4;如图4所示,开关控制回路的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分别对应设置有触摸键开关K1、K2、K3、K4,触摸键开关K1、K2、K3、K4的一端共同接地,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CPU控制芯片U1的9脚、10脚、11脚、12脚;CPU控制芯片U1的2脚、4脚、6脚、8脚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1、D2、D3、D4的负端,CPU控制芯片U1的1脚、3脚、5脚、7脚分别接地,5V电源分别连接光电偶合管G1、G2、G3、G4的1脚,光电偶合管G1、G2、G3、G4的2脚分别对应与二极管D1、D2、D3、D4的正端连接;光电偶合管的G1、G2、G3、G4的6脚分别对应连接电阻R1、R2、R3、R4,同时对应连接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阳极,再分别连接220V火线的L端,光电偶合管G1、G2、G3、G4的4脚分别对应连接电阻R1′、R2′、R3′、R4′及电容C1、C2、C3、C4的一端,同时分别对应连接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触发极,电阻R1′、R2′、R3′、R4′及电容C1、C2、C3、C4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到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阴极,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阴极又分别对应连接到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的一端,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的另一端分别连接220V回路的零线N端。当按触摸键开关K1、K2、K3、K4时,CPU控制芯片U1内部对应的电子开关K1′、K2′、K3′、K4′也相应闭合,使CPU控制芯片的2脚、4脚、6脚、8脚与接地脚1脚、3脚、5脚、7脚分别导通,从而触发对应的光电耦合管G1、G2、G3、G4,使对应的双向可控硅w1、w2、w3、w4分别处于导通状态,为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供电,以实现其功能。
定时控制回路中,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或除霜电热丝分别对应设置有触摸键开关K5、K6、K7、K8,触摸键开关K5、K6、K7、K8的一端共同接地,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CPU控制芯片U1的21脚、22脚、23脚、24脚;CPU控制芯片U1的14脚、16脚、18脚、20脚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5、D6、D7、D8的负端,CPU控制芯片U1的13脚、15脚、17脚、19脚分别对应接地,5V电源分别连接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1脚,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2脚分别对应与二极管D5、D6、D7、D8的正端连接;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6脚分别对应连接三极管Q1、Q2、Q3、Q4的集电极,三极管Q1、Q2、Q3、Q4的集电极同时又分别对应连接继电器J1、J2、J3、J4的线圈一端,继电器J1、J2、J3、J4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电源12V,继电器J1、J2、J3、J4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并接一保护二极管D5′D6′D7′D8′,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4脚分别对应连接三极管Q1、Q2、Q3、Q4的基极,三极管Q1、Q2、Q3、Q4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J1、J2、J3、J4的接点1号簧片分别对应连接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或除霜电热丝的一端同时分别连接220v供电回路的零线N端,继电器J1、J2、J3、J4的接点2号簧片设为动接点,分别对应连接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或除霜电热丝的另一个端,继电器J1、J2、J3、J4的接点3号簧片分别连接到220V电源的火线L端上;当按触摸键开关K5、K6、K7、K8时,CPU控制芯片U1内部对应的电子开关K5′、K6′、K7′、K8′也相应闭合,使CPU控制芯片的14脚、16脚、18脚、20脚与接地脚13脚、15脚、17脚、19脚分别导通,从而触发对应的光电耦合管G5、G6、G7、G8,使对应的继电器J1、J2、J3、J4分别通电吸合,为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或除霜电热丝供电,以实现其功能。
CPU控制芯片U1的输出接口通过DBUS数据总线连接到驱动芯片U4的输入端,由驱动芯片U4的输出端连接到显示屏,能进行定时控制、显示及进行自动对刀。
上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照明灯、紫外线灯消毒、除霜、冷冻台速冷、升温、降温、设置、返回等状态触摸键开关,分别对应为K1、K2、K8、K6、K9、K10、K11、K12。
上述显示台的背面装设有电路控制板,开关控制回路、定时控制回路、CPU控制芯片U1、变送芯片U2、模数转换芯片U3、驱动芯片U4位于电路控制板上,通过导线相互连接。
所述软件部份包括开关控制程序、定时控制程序和动态显示程序;所述定时控制程序设置为压缩机A、压缩机B停机至开机时间间隔为5分钟或5分钟以上、整机开机连续数小时后自动关机、压缩机A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控制、制冷点的温度设定;开关控制程序是多个开关的开、闭控制; 所述动态显示程序设置为压缩机A休眠与运转过程状态显示、压缩机B运转过程状态显示、冷冻台、冷冻室、冷冻头、冷冻刀四点冷冻温度显示和照明灯LD1、紫外线灯LD2消毒、除霜CS、冷冻台速冷TSL、冷冻刀速冷DSL和电机转动M的动态显示;对刀距离偏差显示、倒计时时间显示;定时控制程序和动态显示程序编程在CPU控制芯片U2中。
上述显示屏设置有多幅画面。
工作程序及原理 开启电源开关后,显示屏上显示冷冻室、冷冻台、冷冻头、冷冻刀四个制冷点开机时的温度,倒计时显示延时的5分钟时间,在延时时间内动态显示的制冷压缩机A标识会不停地闪烁,显示屏右下方的动态数字为倒计时剩余的延时时间,延时完毕,显示数字消失,动态显示制冷压缩机A运转,冷冻室、冷冻台开始制冷。
按下速冷键,开启制冷压缩机B,冷冻头和冷冻刀迅速制冷,这时具备切片时的冷冻的温度。当按下对刀的距离检测器开关按键后距离检测器自动检测、控制冷冻头与冷冻刀之间的距离,从而顺利便捷地进行切片,切片后关闭电源开关,冰冻切片机完全关机,若没有关闭电源开关,8小时后,自动关闭速冷系统,整机进入休眠状态,即制冷压缩机A间断工作,仅冷冻室、冷冻台制冷,冷冻室处在预先设定恒定的低温状态。
开关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按动相关的触摸键开关,CPU控制芯片U1得到接地的低电平信号,经软件运行,在CPU控制芯片U1对应的两个端口虚拟电子开关接点闭合,这时由5V、光电偶合管G的1及2脚、二极管D的正端、二极管D的负端、CPU控制芯片U1对应的两个端口虚拟电子开关接点、接地而构成的回路导通;于是光电偶合管G的6脚及4脚输出电压,经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触发双向可控硅W,双向可控硅W导通而使授电元件正常运作。
定时控制回路与开关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大体相同,只不过为增加驱动功率光电偶合管G的4脚输出电压加在三极管Q的基极上,三极管Q一导通,继电器J就动作,常开接点吸合,即2号与3号接点簧片相接,这时220V由L端经3号簧片、2号簧片、授电元件、1号簧片再接N端构成回路。
本发明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制作安装方便,性能齐全且稳定可靠,操作简单,适宜科研部门和医院使用。本发明的特点是 1、整机硬件标识动态显示、制冷、限温、倒计时、定时、定位等过程在电脑控制下完成,切片操作由手动完成,其工作速度快、切片质量高,性能先进可靠,制冷功能独特,整机不但工作状态有显示,并把要进入工作状态等待的时间设有倒计时功能。在不同的状态下,通过动态显示的指标,能了解到当前机器硬件处在什么状态,便于做到心中有数,能满足各种医院和研究单位在任何情况下的使用。
2、本机采取较为合理的适合科研、临床大、中、小型医院病理组织学冰冻切片的结构设计,共设计四个制冷点①冷冻室、②冷冻台、③冷冻头、④冷冻刀,两套制冷系统其中冷冻室和冷冻台为一个系统,冷冻头和冷冻刀又是一个系统,均可按切片所需温度自动调整,确保切片速度和质量。并且在控温过程中压缩机停转、间休,显示屏上会有倒计时显示,这样不会让操作者误认为压缩机损坏。因冷冻头和冷冻刀直接有制冷装置,无须要冷冻室长时间低温运转,只要冷冻室达到零下就可以切片。工作人员操作时不会意外受到低温的损伤,能节约能源。
3、切片机关键部件的机械部件均选用优质材料和国外名牌,加工和装配精密,进刀、退刀为自动控制,且采取了距离检测器自动控制对刀,对医护人员操作是极为方便的。
4、无须昼夜开机,随时开机便可使用,克服了耗电量大、等待时间长的缺点,也可以昼夜开机,使用灵活方便。若工作8个小时后,工作人员忘记关机,机器自动进入休眠状态,使一台压缩机停转另一台压缩机间断工作,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消耗过多的能量。
5、修片过程,进退刀为电动,分为快慢两档。
6、根据不同组织,冷冻头可设定不同温度。
7、有照明、紫外线消毒功能。
8、标本盘设手柄,方便干净。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改变本发明原理与构思的前提下,所作出的改变或变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发明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箱体上的控制小面板触摸键开关布设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显示屏的一页画面与操作面板布设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部分开关控制回路与定时控制回路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操作面板上的触摸键开关控制回路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控制小面板上的触摸键开关控制回路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 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由硬件、软件两部份组成。
硬件部件包括箱体12和控制机构;如图1所示,箱体12内设置有一个高度密闭的冷冻室2,冷冻室2的前面、后面、侧面、底面均设有发泡保温层,冷冻室2的上面设有向下观看的可视窗,可视窗的上面设有显示台10,显示台10的正面装设有显示屏6,显示屏6的左面设置有操作面板5,如图3所示,操作面板5上设置有照明灯LD1触摸键开关K1,紫外线灯LD2触摸键开关K2,除霜触摸键开关K8,速冷触摸键开关K6,升温触摸键开关K9,降温触摸键开关K10,设置触摸键开关K11,返回触摸键开关K12;显示台10的背面装设有电路控制板,十四个开关控制回路与四个定时控制回路、CPU控制芯片U1、变送芯片U2、模数转换芯片U3、驱动芯片U4均位于电路控制板上并通过导线相连接;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制冷压缩机A与电磁阀FA、制冷压缩机B与电磁阀FB和电机7,电机7经变速器、丝杆与冷冻头8转动连接。
在箱体的上部左侧设置有控制小面板13,控制小面板13上设置有冷冻台速冷按键K13、冷冻刀速冷按键K14、冷冻头快进开关K15、冷冻头快退开关K16、冷冻头慢进开关K17、冷冻头慢退开关K18、电磁阀FA控制开关K3、电磁阀FB控制开关K4、制冷压缩机A控制开关K5、电机控制开关K7。
冷冻室2内分别装设有冷冻台11、冷冻头8、冷冻刀9;冷冻刀9和冷冻头8通过制冷管路和电磁阀FB与位于箱体下部的制冷压缩机B联接;冷冻室2、冷冻台11分别通过制冷管路和电磁阀FA与位于箱体下部的制冷压缩机A联接,在冷冻刀的前缘上装设有距离检测器4; 控制机构包括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单元由四个检测温度的Pt100电阻体1,变送芯片U2、模数转换芯片U3、距离检测器4组成,四个检测温度的Pt100电阻体1分别安装在冷冻台11、冷冻室2、冷冻头8、冷冻刀9上,四个Pt100电阻体1通过导线与变送芯片U2连接,经变送芯片U2将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信号转换为模拟量信号连接到模数转换芯片U3的输入端,距离检测器4通过导线连接到模数转换芯片U3的对应输入端,模数转换芯片U3的输出端通过接口与CPU控制芯片U1的对应输入接口相连接; 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控制回路与定时控制回路、CPU控制芯片U1、驱动芯片U4;开关控制回路由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分别对应设置的触摸键开关K1、K2、K3、K4,触摸键开关K1、K2、K3、K4的一端共同接地,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CPU控制芯片U1的9脚、10脚、11脚、12脚;CPU控制芯片U1的2脚、4脚、6脚、8脚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1、D2、D3、D4的负端,CPU控制芯片U1的1脚、3脚、5脚、7脚分别对应接地,5V电源分别连接光电偶合管G1、G2、G3、G4的1脚,光电偶合管G1、G2、G3、G4的2脚分别对应与二极管D1、D2、D3、D4的正端连接;光电偶合管的G1、G2、G3、G4的6脚分别对应连接电阻R1、R2、R3、R4同时对应连接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阳极,再分别连接220V火线L端,光电偶合管G1、G2、G3、G4的4脚分别对应连接电阻R1′、R2′、R3′、R4′及电容C1、C2、C3、C4的一端,同时还分别对应连接到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触发极,电阻R1′、R2′、R3′、R4′及电容C1、C2、C3、C4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到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阴极,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阴极又分别对应连接到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的一端,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的另一端分别接220V回路的零线N端。当按触摸键开关K1、K2、K3、K4时,CPU控制芯片U1内部对应的电子开关K1′、K2′、K3′、K4′也相应闭合,使CPU控制芯片的2脚、4脚、6脚、8脚与接地脚1脚、3脚、5脚、7脚分别导通,从而触发对应的光电耦合管G1、G2、G3、G4,使对应的双向可控硅w1、w2、w3、w4分别处于导通状态,为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供电,以实现其功能。
开关控制回路的升温开关、或降温开关、或设置开关、或返回开关、或冷冻台速冷开关、或冷冻刀速冷开关、或冷冻头快进开关、或冷冻头快退开关、或冷冻头慢进开关、或冷冻头慢退开关等分别对应设置的触摸键开关为K9、K10、K11、K12、K13、K14、K15、K16、K17、K18,如图5和图6所示,触摸键开关K9、K10、K11、K12、K13、K14、K15、K16、K17、K18的一端共同接地,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CPU控制芯片U1的35脚、36脚、37脚、38脚、39脚、60脚、61脚、62脚、63脚、64脚;CPU控制芯片U1的26脚、28脚、30脚、32脚、34脚、51、53脚、55脚、57脚、59脚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9、D10、D11、D12、D13、D14、D15、D16、D17、D18的负端,CPU控制芯片U1的25脚、27脚、29脚、31脚、33脚、50脚、52脚、54脚、56脚、58脚分别对应接地,5V电源分别连接光电偶合管G9、G10、G11、G12、G13、G14、G15、G16、G17、G18的1脚,光电偶合管G9、G10、G11、G12、G13、G14、G15、G16、G17、G18的2脚分别对应与二极管D9、D10、D11、D12、D13、D14、D15、D16、D17、D18的正端连接;光电偶合管G9、G10、G11、G12、G13、G14、G15、G16、G17、G18的6脚分别对应连接三极管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的集电极,三极管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的集电极同时又分别对应连接继电器J5、J6、J7、J8、J9、J10、J11、J12、J13、J14的线圈一端,继电器J5、J6、J7、J8、J9、J10、J11、J12、J13、J14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电源12V,继电器J5、J6、J7、J8、J9、J10、J11、J12、J13、J14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并接一保护二极管D9′、D10′、D11′、D12′、D13′、D14′、D15′、D16′、D17′、D18′,光电偶合管G9、G10、G11、G12、G13、G14、G15、G16、G17、G18的4脚分别对应连接三极管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的基极,三极管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J5、J6、J7、J8、J9、J10、J11、J12、J13、J14的接点1号簧片分别接地,继电器J5、J6、J7、J8、J9、J10、J11、J12、J13、J14的接点2号簧片设为动接点,分别对应连接CPU控制芯片U1的40脚、42脚、44脚、46脚、48脚、65脚、67脚、69脚、71脚、73脚,继电器J5、J6、J7、J8、J9、J10、J11、J12、J13、J14的接点3号簧片分别连接到5V电源上;当按触摸键开关K9、K10、K11、K12、K13、K14、K15、K16、K17、K18时,CPU控制芯片U1内部对应的电子开关K9′、K10′、K11′、K12′、K13′、K14′、K15′、K16′、K17′、K18′也相应闭合,使CPU控制芯片U1的26脚、28脚、30脚、32脚、34脚、51、53脚、55脚、57脚、59脚分别对应与接地脚25脚、27脚、29脚、31脚、33脚、50脚、52脚、54脚、56脚、58脚相接通,从而触发对应的光电耦合管G9、G10、G11、G12、G13、G14、G15、G16、G17、G18,使对应的继电器J5、J6、J7、J8、J9、J10、J11、J12、J13、J14分别通电吸合,将高电平5V分别对应送入CPU控制芯片U1的40脚、42脚、44脚、46脚、48脚、65脚、67脚、69脚、71脚、73脚,因CPU控制芯片U1的41脚、43脚、45脚、47脚、49脚、66脚、68脚、70脚、72脚、74脚分别接地,在芯片内构成回路,通过软件运行以实现其功能。
定时控制回路中,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7、或除霜电热丝3分别对应设置的触摸键开关K5、K6、K7、K8,触摸键开关K5、K6、K7、K8时一端共同接地,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CPU控制芯片U1的21脚、22脚、23脚、24脚;CPU控制芯片U1的14脚、16脚、18脚、20脚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5、D6、D7、D8的负端,CPU控制芯片U1的13脚、15脚、17脚、19脚分别对应接地,5V电源分别连接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1脚,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2脚分别对应与二极管D5、D6、D7、D8的正端连接;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6脚分别对应连接三极管Q1、Q2、Q3、Q4的集电极,三极管Q1、Q2、Q3、Q4的集电极同时又分别对应连接继电器J1、J2、J3、J4的线圈一端,继电器J1、J2、J3、J4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电源12V,继电器J1、J2、J3、J4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并接一保护二极管D5′D6′D7′D8′,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4脚分别对应连接三极管Q1、Q2、Q3、Q4的基极,三极管Q1、Q2、Q3、Q4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J1、J2、J3、J4的接点1号簧片分别连接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7、或除霜电热丝3的一端同时连接220V供电回路的零线N端,继电器J1、J2、J3、J4的接点2号簧片设为动接点,分别对应连接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7、或除霜电热丝3的另一端,继电器J1、J2、J3、J4的接点3号簧片分别连接到220V电源L端上;当按触摸键开关K5、K6、K7、K8时,CPU控制芯片U1内部对应的电子开关K5′、K6′、K7′、K8′也相应闭合,使CPU控制芯片的14脚、16脚、18脚、20脚与接地脚13脚、15脚、17脚、19脚分别导通,从而触发对应的光电耦合管G5、G6、G7、G8,使对应的继电器J1、J2、J3、J4分别通电吸合,为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7、或除霜电热丝3供电,以实现其功能。
CPU控制芯片U1的输出接口通过DBUS数据总线连接到驱动芯片U4的输入端,由驱动芯片U4的输出端连接到显示屏6,能进行定时控制、显示及进行自动对刀。
软件部份包括定时控制程序和动态显示程序; 定时控制程序设置有停机至开机时间间隔为5分钟或5分钟以上、整机开机8小时自动关机、压缩机A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控制、距离检测自动对刀控制、制冷点的温度设定; 动态显示程序设置有压缩机A休眠与运转过程状态显示、压缩机B运转过程状态显示、冷冻台11、冷冻室2、冷冻头8、冷冻刀9温度显示,照明灯LD1、紫外线灯LD2消毒、冷冻台11速冷和冷冻刀9速冷启动或停止显示、电机转动M动态显示;对刀校准偏差和倒计时时间显示,休眠期的温度设置、除霜时间设置、间隔时间设置;一般组织的温度设置、特殊组织的温度设置;定时控制程序和动态显示程序编程在CPU控制芯片U1中。
显示屏6设有五页画面,第一页画面设置为冷冻室2、冷冻台11、冷冻头8、冷冻刀9四个制冷点的温度显示、对刀的距离检测器4的偏差显示、倒计时时间显示,及制冷压缩机A启停动态显示,制冷压缩机B启停动态显示,照明灯LD1开启、熄灭动态显示,紫外线灯LD2开启、熄灭动态显示,除霜CS进行、停止动态显示,冷冻台速冷TSL的进行、停止动态显示,冷冻刀速冷DSL的进行、停止动态显示和电机转动M动态显示,冷冻台11速冷和冷冻刀9速冷启动或停止显示;第二页画面设置为休眠期的设置温度;第三页画面设置为除霜时间、间隔时间;第四页画面设置为一般组织的温度设置;第五页画面设置为特殊组织的温度设置。
权利要求
1、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由硬件、软件两部份组成;硬件部件包括箱体(12)和控制机构;所述的箱体(12)内设置有一个高度密闭的冷冻室(2),冷冻室(2)的前面、后面、侧面、底面均设有发泡保温层,冷冻室(2)的上面设有可视窗,可视窗的上面设有显示台(10),箱体(12)的下部设置有电机(7)、制冷压缩机A和电磁阀LA、制冷压缩机B和电磁阀LB;电机(7)通过变速器、丝杆与冷冻头(8)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冻室(2)内分别装设有冷冻台(11)、冷冻头(8)、冷冻刀(9);冷冻刀(9)和冷冻头(8)分别通过制冷管路、电磁阀LB与制冷压缩机B连接;冷冻室(2)和冷冻台(11)分别通过制冷管路、电磁阀LA与制冷压缩机A连接;
所述的显示台(10)正面设置有大型显示屏(6),显示屏(6)的旁边设置有操作面板(5),操作面板(5)上设置有数个触摸键开关;
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多个Pt100电阻体(1),变送芯片U2、模数转换芯片U3、距离检测器(4);多个检测温度的Pt100电阻体(1)分别装设在冷冻台(11)、冷冻室(2)、冷冻头(8)、冷冻刀(9)上,多个Pt100电阻体(1)通过导线连接到变送芯片U2,变送芯片U2连接到模数转换芯片U3的输入端;距离检测器(4)通过导线连接到模数转换芯片U3的对应输入端,模数转换芯片U3的输出端通过接口与CPU控制芯片U1的对应输入接口相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数个开关控制回路与数个定时控制回路、CPU控制芯片U1、驱动芯片U4;开关控制回路由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分别对应设置有触摸键开关K1、K2、K3、K4,触摸键开关K1、K2、K3、K4的一端共同接地,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CPU控制芯片U1的(9)脚、(10)脚、(11)脚、(12)脚;CPU控制芯片U1的(2)脚、(4)脚、(6)脚、(8)脚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1、D2、D3、D4的负端,CPU控制芯片U1的(1)脚、(3)脚、(5)脚、(7)脚分别对应接地,5V电源分别对应连接光电偶合管G1、G2、G3、G4的(1)脚,光电偶合管G1、G2、G3、G4的(2)脚分别对应与二极管D1、D2、D3、D4的正端连接;光电偶合管的G1、G2、G3、G4的(6)脚分别对应连接电阻R1、R2、R3、R4的同时对应连接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阳极,再分别连接220V火线L端,光电偶合管G1、G2、G3、G4的(4)脚分别对应连接电阻R1′、R2′、R3′、R4′及电容C1、C2、C3、C4的一端,同时还分别对应连接到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触发极,电阻R1′、R2′、R3′、R4′及电容C1、C2、C3、C4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到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阴极,双向可控硅w1、w2、w3、w4的阴极又分别对应连接到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的一端,照明灯LD1、或紫外线灯LD2、或电磁阀FA、或电磁阀FB的另一端分别连接220V回路零线N端;
定时控制回路中,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7)、或除霜电热丝(3)分别对应设置的触摸键开关K5、K6、K7、K8,触摸键开关K5、K6、K7、K8的一端共同接地,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CPU控制芯片U1的(21)脚、(22)脚、(23)脚、(24)脚;CPU控制芯片U1的(14)脚、(16)脚、(18)脚、(20)脚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5、D6、D7、D8的负端,CPU控制芯片U1的(13)脚、(15)脚、(17)脚、(19)脚分别对应接地,5V电源分别连接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1)脚,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2)脚分别对应与二极管D5、D6、D7、D8的正端连接;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6)脚分别对应连接三极管Q1、Q2、Q3、Q4的集电极,三极管Q1、Q2、Q3、Q4的集电极同时又分别对应连接继电器J1、J2、J3、J4的线圈一端,继电器J1、J2、J3、J4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电源12V,继电器J1、J2、J3、J4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并接一保护二极管D5′D6′D7′D8′,光电偶合管G5、G6、G7、G8的(4)脚分别对应连接三极管Q1、Q2、Q3、Q4的基极,三极管Q1、Q2、Q3、Q4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J1、J2、J3、J4的接点1号簧片分别对应连接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7)、或除霜电热丝(3)的一端同时连接220V供电回路的零线N端,继电器J1、J2、J3、J4的接点2号簧片设为动接点,分别对应连接制冷压缩机A、或制冷压缩机B、或电机(7)、或除霜电热丝(3)的另一端,继电器J1、J2、J3、J4的接点3号簧片分别连接到220V电源火线L端上;
所述软件部份包括电路定时控制程序和动态显示程序;所述定时控制程序设置为停机至开机时间间隔为5分钟或5分钟以上、整机开机连续数小时自动关机、压缩机A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控制、距离检测自动对刀控制、制冷点的温度设定;
所述动态显示程序设置为压缩机A休眠与运转过程状态显示、压缩机B运转过程状态显示、冷冻台(11)、冷冻室(2)、冷冻头(8)、冷冻刀(9)温度显示和照明灯LD1、紫外线灯LD2消毒、冷冻台速冷和冷冻刀速冷启动或停止显示;对刀校准偏差显示、倒计时时间显示、休眠期的温度设置、除霜时间设置、间隔时间设置;一般组织的温度设置、特殊组织的温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台的背面装设有电路控制板,CPU控制芯片U1、变送芯片U2、模数转换芯片U3、驱动芯片U4及开关控制电路、定时控制电路位于电路控制板上,通过导线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照明灯LD1、紫外线灯LD2消毒、除霜、冷冻台速冷、升温、降温、设置、返回等状态触摸键开关分别对应为K1、K2、K8、K9、K6、K10、K11、K12,并通导线与电路控制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其特征在于CPU控制芯片U1的输出接口通过DBUS数据总线连接到驱动芯片U4的输入端,由驱动芯片U4的输出端连接到显示屏(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屏的画面设置成数幅画面冷冻室(2)、冷冻台(11)、冷冻头(8)、冷冻刀(9)四个制冷点的温度显示、对刀的距离检测器偏差显示、倒计时时间显示;休眠期的设置温度;除霜时间、间隔时间;一般组织的温度设置;特殊组织的温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软件程序编程在CPU控制芯片U1中。
全文摘要
冷冻切片机运行动态显示定时控制四点制冷自动对刀系统的箱体内有一冷冻室,设有冷冻台、冷冻头、冷冻刀等四个制冷点、自动对刀距离检测器设置在冷冻刀前缘,软件具有定时控制程序、动态显示程序;停机至开机间隔5分钟或5分钟以上控制、整机开机8小时自动关机、压缩机A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控制、制冷点的温度设定;冷冻台、冷冻室、冷冻头、冷冻刀温度和照明、紫外线消毒;自动对刀校准偏差、倒计时时间显示。本发明构思巧妙、设计合理、整机硬件标识动态显示,部件选用优质材料和国外名牌,关键部件精密加工、装配,随时开机随时使用,克服了耗电量大、等待时间长的缺点,性能齐全且稳定可靠,操作简单,适宜科研部门和医院使用。
文档编号G01N1/04GK101344463SQ20071001206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2日
发明者陶革新, 静 李, 李军武, 宁 战, 贾丽娜 申请人:陶革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