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计承载治具以及扭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094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力计承载治具以及扭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承载扭力计以方便扭力计对镜头模组进行测试的承载治具以及具有 该承载治具的扭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请参见Capturing images with digital still cameras, IEEE Micro,Volume:18,
issue:6,Nov.-Dec. 1998, Page (s) : 14-19),例如,其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 摄像功能的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镜头模组一般包括镜头与镜座。所述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置于镜筒内的多个光学元件, 例如镜片、间隔片、滤光片等。所述镜筒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以便与镜座旋合。所述镜座具 有与镜筒相对应的收容孔,收容孔孔壁具有与镜筒的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组装镜头模组 时,可先将多个光学元件按照一定顺序装入镜筒内组成镜头;再将镜头组入镜筒,即将镜筒 旋入镜座的收容孔,以组装成镜头模组。
镜头模组组装完成后,通常需要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对批量生产的镜头模组进行扭力测 试,以测试组装好的镜头模组是否符合组装要求。测试时,操作人员先将抽取的镜头模组放 置于一个承载台,并使镜座固设于所述承载台;其次,将扭力计放置于镜头模组上方,并使 扭力计的下端通过镜头承载治具固定于镜头;再次,使扭力计带动镜头旋转,直至将镜头与 镜座旋开;最后,观察扭力计的示数,即可获得镜头与镜座配合的最大扭力值。
然而,随着现在镜头模组往小型化方向的发展,镜头模组的体积越来越小,可供扭力计 固定的镜头也越来越小。因此,进行扭力测试时,扭力计很难稳定地固定于镜头上,而可能 会产生左右倾斜,从而会导致扭力计对镜头模组的扭力值量测的误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稳定固持扭力计进行扭力测试的承载治具以及具有该承载治具 的扭力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扭力计承载治具以及具有该扭力计承载治具的扭力测试装置。 一种扭力计承载治具,包括一个固定环、 一个转动环、多个滚动件以及多个支撑臂,所 述转动环设置于固定环内,用于固定扭力计,所述多个滚动件设置于固定环与转动环之间,
4用于使得转动环相对于固定环旋转,所述多个支撑臂连接于固定环以支撑固定环,每一支撑 臂均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方向平行于转动环的轴线。
一种扭力测试装置,其包括扭力计以及如上所述的扭力计承载治具,所述扭力计具有一 个用于夹持待测物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固设于扭力计承载治具的转动环。
本技术方案的扭力计承载治具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扭力计承载治具可稳定承载扭力计 ;其次,扭力计固定于转动环后,其可绕转动环的轴线方向旋转,并可沿转动环的轴线方向 移动,g卩,扭力计承载治具在稳定承载扭力计的同时,并不影响扭力计对待测物例如镜头模 组进行扭力测试;再次,扭力计承载治具使得扭力计的旋转以及移动均较为稳定,而不会出 现左右倾斜,从而提高了扭力计对镜头模组的扭力测量的准确性。本技术方案的扭力测试装 置可以平稳、准确地对待测物例如镜头模组进行扭力测试。


图l是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扭力计承载治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扭力计承载治具沿图1中的II-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扭力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具有如图3所示的扭力计以及如图1所示的扭力计承载治具的扭 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扭力计承载治具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方案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扭力计承载治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扭力计承载治具以及扭力测试装置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扭力计承载治具10用于承载扭力计 ,以使扭力计可稳定地对待测物例如镜头模组进行扭力测试。承载治具10包括一个固定环 11、 一个转动环12、多个滚动件13、两个支撑臂14以及两个弹性元件15。
所述固定环ll为圆环,具有相对的第一外壁111以及第一内壁112。固定环ll具有多个自 第一内壁112向固定环11内部凹陷的第一凹槽110。所述第一凹槽110用于收容滚动件13,第 一凹槽110的形状、数量分别与滚动件13的形状、数量相对应。
所述转动环12也为圆环,与固定环ll同轴地设置于固定环ll内,且可相对于固定环ll绕 转动环12的轴线旋转。转动环12具有相对的第二外壁121以及第二内壁122。所述第二内壁122用于固定扭力计,g卩,用于与扭力计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外壁121靠近固定环11的第一内 壁112,且其与第一内壁11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以避免转动环12相对于固定环11转动时具有 较大的摩擦力。转动环12具有多个自第二外壁121向转动环12内部凹陷的第二凹槽120。所述 第二凹槽120与第一凹槽110相配合,以与第一凹槽110配合收容滚动件13。
所述多个滚动件13设置于固定环11与转动环12之间,用于使转动环12通过滚动件13的滚 动从而可相对于固定环ll旋转。具体地,滚动件13的一部分收容于第一凹槽110, 一部分收 容于第二凹槽120,其余部分暴露于固定环11与转动环12之间。本实施例中,滚动件13为球 形滚珠;第一凹槽110的深度约为滚动件13直径的三分之一,可收容约三分之一的滚动件13 ;第二凹槽120的深度也约为滚动件13直径的三分之一,也可收容约三分之一的滚动件13。
当然,所述固定环ll、转动环12除为圆环外,还可以为其它相配合的环状结构。所述滚 动件13除滚珠外,还可以为滚柱、滚轮或其它滚子。
所述两个支撑臂14连接于固定环11,用于稳定支撑固定环ll。本实施例中,支撑臂14为 长方体形杆,对称连接于第一外壁lll的两侧。S卩,所述两个支撑臂14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该两个支撑臂14的延长线可相重合。支撑臂14具有第一表面141、与第一表面141相对的第二 表面142以及连接第一表面141和第二表面142的第三表面143。所述第一表面141、第二表面 142均垂直于转动环12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三表面143则平行于转动环12的轴线方向。
所述两个弹性元件15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臂14远离固定环11的一端,且沿平行于转动环 12的轴线的方向设置,即使得弹性元件l5的弹性变形方向平行于转动环12的轴线。所述转动 环12的轴线指的是转动环12的旋转轴线。从而,弹性元件15提供了在转动环12的轴线方向的 弹性变形,使得固定环ll、转动环12以及固设于转动环12的扭力计可沿转动环12的轴线上移 或下移。
弹性元件15可以为弹簧,例如,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或橡胶弹簧;弹性元件15也可以为 弹性树脂块,例如,弹性聚氨酯树脂块、弹性环氧树脂块、弹性聚乙烯醇縮醛树脂块或弹性 聚酰亚胺树脂块;当然,弹性元件15还可以为其它可以产生弹性变形并可回复的元件。本实 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15为长方体形的橡胶块,其设置于支撑臂14的第二表面142。
另外,所述弹性元件15也可以设置于支撑臂14的第三表面143,仅需其突出于第二表面 142即可。
优选的,弹性元件15与地面或工作台接触的表面可经过粗化处理,以增加弹性元件15与 地面或工作台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扭力计承载治具10的滑动。
本技术方案的扭力计承载治具10用于承载如图3所示的扭力计20,以使扭力计20可稳定地对待测物例如镜头模组进行扭力测试。所述扭力计20可为手持式扭力计,包括夹持部21、 主体部22、旋转部23以及显示部24。所述夹持部21用于夹持待测物,例如,镜头模组中的镜 头。所述主体部22连接于夹持部21与旋转部23之间,可与夹持部21—起旋转。所述旋转部 23设置于主体部22和显示部24之间,操作人员可通过转动旋转部23而带动夹持部21以及待测 物旋转。所述显示部24用于根据旋转部23的旋转获得待测物的扭力值并显示所述扭力值。从 而,操作人员观察显示部24的示数即可获知待测物的扭力值。
请一并参阅图l、图2、图3及图4,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扭力测试装置l,用于平稳、 准确地对待测物例如镜头模组进行扭力测试。扭力测试装置l包括如图l所示的扭力计承载装 置10以及如图2所示的扭力计20,扭力计20的夹持部21以过盈配合固定于扭力计承载治具10 的转动环12,并与转动环12的第二内壁122接触。从而,扭力测试装置l可以稳定地夹持镜头 ,并通过转动环12的旋转使得镜头相对于镜座旋转,旋转的同时通过弹性元件l5的弹性变形 使得转动环12可与镜头一起相对于镜座上移或者下移。这样,本技术方案的扭力测试装置l 对镜头模组进行扭力测试时不会产生左右倾斜。
请参阅图5,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扭力计承载治具3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扭力 计承载治具1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扭力计承载治具30还包括一个支撑环36,以进一 步支撑固定环31。
所述支撑环36为圆环体,具有相对的外侧壁361和内侧壁362,所述内侧壁362向支撑环 36的轴线方向延伸出一个突出部360,所述突出部360具有一个与内侧壁362相垂直的支撑面 363。所述固定环31放置于所述支撑面363,并且固定环31的第一外壁311与支撑环36的内侧 壁362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固定。
当然,固定环31也可以通过粘胶、螺钉或其它方式固定于支撑环36。 两个支撑臂34对称连接于支撑环36的外侧壁361,以起到稳定支撑固定环31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扭力计承载治具30可更稳固地支撑、承载扭力计对待测物进行扭力测试。 请参阅图6,本技术方案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扭力计承载治具4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扭力 计承载治具1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扭力计承载治具40包括三个等角度连接于固定环 41的支撑臂44, g卩,每一支撑臂44之间的夹角均近似为120度,从而三个支撑臂44可以稳定 地支撑固定环41。每一支撑臂44远离固定环41的一端具有一个通孔440,所述通孔440贯穿支 撑臂44的第一表面441和第二表面442,且其轴线平行于转动环42的轴线。
所述扭力计承载治具40还包括三个底座47,每一底座47均具有一个往支撑臂44方向延伸 且穿过通孔440的支撑柱471。所述支撑柱471的轴线平行于转动环42的轴线。
7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5为弹簧,其连接于支撑臂44的第二表面442与底座47之间,且 环绕支撑柱471设置。从而,固定环41、转动环42可以且仅可以沿着支撑柱471的长度方向移 动,而不会倾斜移动。
另外,所述三个底座47之间可由支撑杆连接,以使扭力计承载治具40可更稳定地承载扭 力计。
当然,扭力计承载治具40还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支撑臂44,以更稳固地支撑扭力计承载 治具40。
本技术方案的扭力计承载治具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扭力计承载治具可稳定承载扭力计 ;其次,扭力计固定于转动环后,其可绕转动环的轴线方向旋转,并可沿转动环的轴线方向 移动,g卩,扭力计承载治具在稳定承载扭力计的同时,并不影响扭力计对待测物例如镜头模 组进行扭力测试;再次,扭力计承载治具使得扭力计的旋转以及移动均较为稳定,而不会出 现左右倾斜,从而提高了扭力计对镜头模组的扭力测量的准确性。本技术方案的扭力测试装 置可以平稳、准确地对待测物例如镜头模组进行扭力测试。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 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8
权利要求
1.一种扭力计承载治具,包括一个固定环、一个转动环、多个滚动件以及多个支撑臂,所述转动环设置于固定环内,用于固定扭力计,所述多个滚动件设置于固定环与转动环之间,用于使得转动环相对于固定环旋转,所述多个支撑臂连接于固定环以支撑固定环,每一支撑臂均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方向平行于转动环的轴线。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计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 与固定环均为圆环,转动环与固定环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计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 具有第一凹槽,所述转动环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配合,用于收容滚动 件。
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计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 为滚珠、滚柱或滚轮。
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计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计 承载治具还包括一个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具有相对的内侧壁以及外侧壁,所述内侧壁向支撑 环的轴线方向延伸有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一个支撑面,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支撑 面,并通过所述支撑环与支撑臂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计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 件为弹性树脂块。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计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力计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 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平行于转动环的轴线,所述扭力计承载治具还 包括多个底座,每一底座均具有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弹簧连接于支 撑臂和底座之间,并环绕所述支撑杆。
9 一种扭力测试装置,其包括一个扭力计,所述扭力计具有一个用 于夹持待测物的夹持部,所述扭力测试装置还包括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扭力计 承载治具,所述夹持部固设于扭力计承载治具的转动环。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通 过过盈配合固定于转动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力计承载治具,包括一个固定环、一个转动环、多个滚动件以及多个支撑臂,所述转动环设置于固定环内,用于固定扭力计,所述多个滚动件设置于固定环与转动环之间,用于使得转动环相对于固定环旋转,所述多个支撑臂连接于固定环以支撑固定环,每一支撑臂均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方向平行于转动环的轴线。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扭力计承载治具的扭力测试装置。
文档编号G01L5/00GK101581614SQ20081030153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2日
发明者张为尧, 黄全德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