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的激振头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970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的激振头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技术,涉及对桨叶疲劳试验台滑槽机构中激振头限位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旋翼系统是直升机升力的重要保证,而主桨叶是旋翼系统的重要部件,其疲劳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整个直升机的定寿。为尽可能模拟试验件的真实安装环境,在进行疲劳试验时,需要控制试验件振动时的运动方向,即限制桨叶左右方向的摆动,只能有上下和前后方向的运动。前后方向为水平放置的桨叶的轴线方向,上下方向为垂直方向,左右方向为垂直于桨叶轴线的水平方向。鉴于其运动需求特点,滑槽机构是最理想的实现方式。现有的试验台滑槽机构中,激振头限位装置为六面体形状的整体结构,由左右两面限位墙形成限位装置,激振头位于两面限位墙之间。其机械加工和安装要求很高,两面限位墙组成滑槽, 滑槽与激振头之间的间隙调节难度大,需要调整激振头两侧的垫片厚度以调整两面限位墙与激振头之间的间距,在调整激振头两侧的垫片时,必须拆卸激振头才能进行,调节很不方便,使试验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整限位墙与激振头间距的用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的激振头限位装置,以提高试验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的激振头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由两个结构相同并且对称的、相互平行的限位墙组成,每个限位墙由限位支架、 限位板、顶紧螺杆、顶紧螺杆锁紧螺母、拉紧螺杆和拉紧螺杆锁紧螺母组成;限位支架由底板、三根方钢、顶板和壁板组成;底板是一个矩形板,在底板的周边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底板固定在试验台上、激振头的两侧,底板的长度方向与被试验桨叶的轴线平行,长度相同的三根方钢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地排列成一排,三根方钢的下端与底板的上表面焊接为整体, 三根方钢的上端与顶板的下表面焊接为整体,壁板是一个矩形板,壁板的外表面与三根方钢的内侧面贴合并焊接为整体,在壁板上两根方钢之间的矩形区域,从上到下有排成一列的、间距相等的6个通孔,从上面起算,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孔为光孔,第二和第四孔为螺纹孔, 两个矩形区域中的两列通孔形成6行通孔,每行通孔的中心线均保持水平;限位板是一个矩形板,限位板的外表面与壁板的内表面相对,在限位板上有两列、6行盲孔,上述两列、6行盲孔的位置与壁板上的两列、6行通孔对应,从上面起算,限位板每列盲孔中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孔为螺纹盲孔,第二和第四孔为光盲孔,共有8个拉紧螺杆,每个拉紧螺杆穿过壁板的一个光孔后拧进限位板上对应的螺纹盲孔内,拉紧螺杆锁紧螺母将拉紧螺杆锁紧在壁板的外表面上;共有4个顶紧螺杆,每个顶紧螺杆拧进壁板的一个螺纹孔,顶紧螺杆的端头进入限位板上对应的光盲孔内,顶紧螺杆锁紧螺母将顶紧螺杆锁紧在壁板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方便地调整限位墙与激振头的间距,避免了频繁拆卸激振头,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采用本使用新型后,调整一次限位墙与激振头的间距的时间仅为2小时,而目前的限位装置调整一次限位墙与激振头的间距的时间至少2天,调整效率提高了 8倍以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2中下面的限位墙是图1的K-K剖视图。图中的虚线表示激振头10,双点划线表示被试验的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2,用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的激振头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由两个结构相同并且对称的、相互平行的限位墙组成,每个限位墙由限位支架、限位板5、顶紧螺杆6、顶紧螺杆锁紧螺母7、拉紧螺杆8和拉紧螺杆锁紧螺母9组成;限位支架由底板1、三根方钢2、顶板3和壁板4组成;底板1是一个矩形板,在底板1的周边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底板1固定在试验台上、激振头10的两侧,底板 1的长度方向与被试验桨叶的轴线平行,长度相同的三根方钢2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地排列成一排,三根方钢2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为整体,三根方钢2的上端与顶板 3的下表面焊接为整体,壁板4是一个矩形板,壁板4的外表面与三根方钢2的内侧面贴合并焊接为整体,在壁板4上两根方钢之间的矩形区域,从上到下有排成一列的、间距相等的 6个通孔,从上面起算,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孔为光孔,第二和第四孔为螺纹孔,两个矩形区域中的两列通孔形成6行通孔,每行通孔的中心线均保持水平;限位板5是一个矩形板, 限位板5的外表面与壁板4的内表面相对,在限位板5上有两列、6行盲孔,上述两列、6行盲孔的位置与壁板4上的两列、6行通孔对应,从上面起算,限位板5每列盲孔中第一、第三、 第四和第六孔为螺纹盲孔,第二和第四孔为光盲孔,共有8个拉紧螺杆8,每个拉紧螺杆8穿过壁板4的一个光孔后拧进限位板5上对应的螺纹盲孔内,拉紧螺杆锁紧螺母9将拉紧螺杆8锁紧在壁板4的外表面上;共有4个顶紧螺杆6,每个顶紧螺杆6拧进壁板4的一个螺纹孔,顶紧螺杆6的端头进入限位板5上对应的光盲孔内,顶紧螺杆锁紧螺母7将顶紧螺杆 6锁紧在壁板4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被试件的桨叶安装于试验台并拉上离心力(桨叶在试验台上安装的中心线已定)后,松开左右两侧限位墙上所有的拉紧螺杆锁紧螺母9和顶紧螺杆锁紧螺母7。对称地旋动顶紧螺杆6,将限位板5与激振头10之间的间隙大致调至所需的要求值,半拉紧(从上面起算)第三、第四排螺杆锁紧螺母9。测量限位板5是否垂直且平行于桨叶中心线。如限位板5不垂直,则按需同时调节横向的两个顶紧螺杆6 ;如限位板5与桨叶中心线不平行,则按需同时调节纵向的两个顶紧螺杆6。将限位板5调节到垂直且平行于桨叶中心线后,测量限位板5与激振头10之间的间隙是否达到要求,如未达要求,需均勻地微调上述四个拉紧螺杆锁紧螺母9和四个顶紧螺杆6。当限位板5调节至所需状态后,拧紧所有的拉紧螺杆锁紧螺母9和顶紧螺杆锁紧螺母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使用中,激振头10的左右两侧与限位板5之间的间隙调为 0. 2mm 0. 5mm0
权利要求1.用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的激振头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由两个结构相同并且对称的、相互平行的限位墙组成,每个限位墙由限位支架、限位板[5]、顶紧螺杆 W]、顶紧螺杆锁紧螺母[7]、拉紧螺杆[8]和拉紧螺杆锁紧螺母[9]组成;限位支架由底板 [1]、三根方钢[2]、顶板[3]和壁板[4]组成;底板[1]是一个矩形板,在底板[1]的周边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底板[1]固定在试验台上、激振头[10]的两侧,底板[1]的长度方向与被试验桨叶的轴线平行,长度相同的三根方钢[2]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地排列成一排,三根方钢[2]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为整体,三根方钢[2]的上端与顶板 [3]的下表面焊接为整体,壁板[4]是一个矩形板,壁板W]的外表面与三根方钢[2]的内侧面贴合并焊接为整体,在壁板[4]上两根方钢之间的矩形区域,从上到下有排成一列的、 间距相等的6个通孔,从上面起算,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孔为光孔,第二和第四孔为螺纹孔,两个矩形区域中的两列通孔形成6行通孔,每行通孔的中心线均保持水平;限位板[5] 是一个矩形板,限位板[5]的外表面与壁板W]的内表面相对,在限位板[5]上有两列、6 行盲孔,上述两列、6行盲孔的位置与壁板[4]上的两列、6行通孔对应,从上面起算,限位板 [5]每列盲孔中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孔为螺纹盲孔,第二和第四孔为光盲孔,共有8个拉紧螺杆[8],每个拉紧螺杆[8]穿过壁板W]的一个光孔后拧进限位板[5]上对应的螺纹盲孔内,拉紧螺杆锁紧螺母[9]将拉紧螺杆[8]锁紧在壁板[4]的外表面上;共有4个顶紧螺杆W],每个顶紧螺杆[6]拧进壁板W]的一个螺纹孔,顶紧螺杆W]的端头进入限位板 [5]上对应的光盲孔内,顶紧螺杆锁紧螺母[7]将顶紧螺杆[6]锁紧在壁板W]的外表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技术,涉及对桨叶疲劳试验台滑槽机构中激振头限位装置的改进。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由两个结构相同并且对称的、相互平行的限位墙组成,每个限位墙由限位支架、限位板[5]、顶紧螺杆[6]、顶紧螺杆锁紧螺母[7]、拉紧螺杆[8]和拉紧螺杆锁紧螺母[9]组成;限位支架由底板[1]、三根方钢[2]、顶板[3]和壁板[4]组成。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调整限位墙与激振头的间距,避免了频繁拆卸激振头,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
文档编号G01M7/02GK201974279SQ2010207012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炉山, 姚海涛, 孙云伟 申请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