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维氏硬度试验制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6740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显微维氏硬度试验制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微维氏硬度试验制样装置,属材料试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它是指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实践证明,金属材料的硬度值与强度值及其它机械性能之间有一定关系,可根据硬度估计出材料的其它机械性能。硬度包括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等,可以根据布氏、洛氏、维氏硬度值对照表进行换算。由于维氏硬度计的试验力比较多,测量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测量目前工业上所用到的几乎全部金属材料,从很软的材料(几个维氏硬度单位)到很硬的材料(3000个维氏硬度单位) 都可测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经常进行维氏硬度试验。而硬度试验对试样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要求较高,即要求试样表面光滑平坦,无氧化皮及外来污物,尤其不应有油脂,因此需要对试样进行打磨,而金属又较硬,如果将试样两面都制作平整光洁,不但耗时费力,也不能及时的得出实验结果,而且大多数时候硬度试验只需对一面进行试验即可。如果能采用一种方法将不需进行硬度试验的试样表面快速变平整且不影响试验结果或者影响比较小,只需将进行试验的一面打磨光滑平坦,这将很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节约砂纸,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显微维氏硬度试验制样装置,能有效地提高硬度试验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置由支架1、冲击棒2、 弹簧3、带橡皮泥的铁块4和底座5构成。支架、底座由铸铁制成,带橡皮泥的铁块放置在底座5上部的工作平面上,支架1上部有与底座5上部工作平面垂直的支架导柱孔,支架底座有四个支座,保证其平稳;弹簧3套装在冲击棒2上部,冲击棒2与上支架导柱孔之间为滑配合,可在克服弹簧3的弹力后在支架导柱孔中上下运动。按下冲击棒冲击试样与橡皮泥4后,由于弹簧作用可使其恢复原位;只需将试样的一面打磨光滑平坦,然后将试样不平面放在橡皮泥之上,与铁块一起置于冲击棒正下方的底座上部工作平面上,按下冲击棒,使橡皮泥与试样不平面紧密结合,使试样不平面平整,即可进行硬度试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约了砂纸,且橡皮泥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显微维氏硬度试验试样制样时,只需将进行试验的一面打磨光滑平坦,再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制样,即可进行硬度试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约了砂纸,且橡皮泥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选料容易且耐用,可靠性也很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3[0012]图2为硬度试样放大示意图,其一个面是不平整的;图中图号表示1是支架;2是冲击棒;3是弹簧;4是试样及带橡皮泥的铁块放置台;5是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装置由支架1、冲击棒2、弹簧3、带橡皮泥的铁块4和支架底座5构成。支架1和支架底座5由铸铁制成,带橡皮泥的铁块放置在底座5上部的工作平面上,支架底座5底部有四个支座,保持其平稳;弹簧3套装在冲击棒 2上部,冲击棒2与上支架导柱孔之间为滑配合,可在克服弹簧3的弹力后在支架导柱孔中上下运动。按下冲击棒2,克服弹簧3的弹力冲击试样与橡皮泥后,由于弹簧作用可使其恢复原位。使用时,只需将试样的一面打磨光滑平坦,然后将试样不平的一面放在橡皮泥之上,与铁块一起置于冲击棒正下方的底座上部工作平面上,按下冲击棒,使橡皮泥与试样不平面紧密结合,即使试样不平整,也可进行硬度试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约了砂纸,且橡皮泥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图2所示为硬度试样放大示意图。类似显微硬度硬度试验试样均可采用此方法进行制样,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1. 一种显微维氏硬度试验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支架(1)、冲击棒(2)、弹簧(3)、带橡皮泥的铁块(4)和底座(5)构成;带橡皮泥的铁块放置在底座(5)上部的工作平面上,支架(1)上部有与底座(5)上部工作平面垂直的支架导柱孔;弹簧(3)套装在冲击棒(2)上部,冲击棒(2)与上支架导柱孔之间为滑动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显微维氏硬度试验制样装置,该装置由支架(1)、冲击棒(2)、弹簧(3)、带橡皮泥的铁块(4)和底座(5)构成;带橡皮泥的铁块放置在底座(5)上部的工作平面上,支架(1)上部有与底座(5)上部工作平面垂直的支架导柱孔;弹簧(3)套装在冲击棒(2)上部,冲击棒(2)与上支架导柱孔之间为滑动配合。将试样不平面放在橡皮泥之上,与铁块一起置于冲击棒正下方的底座工作面上,按下冲击棒,使橡皮泥与试样紧密结合,使试样不平面平整,即可进行硬度试验,不需将试样两面都打磨光滑平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约了砂纸;橡皮泥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G01N1/32GK202229966SQ20112039458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7日
发明者何可龙, 张洲全, 黎小秋 申请人: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