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0990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注射泵、第一转接模块、具有三个端口A、B和C的第一电磁阀、存样环、具有三个端口D、E和F的第二电磁阀、具有三个端口G、H和I的第三电磁阀、第二注射泵、第二转接模块、具有三个端口J、K、L和M的四通混合模块、载流进液管、样品/载流进液管、KBH4进液管和反应管。本实用新型采用3个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替代传统的高压切换阀,在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系统工作的噪声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有效避免了记忆效应,在使用上更加简单和方便。
【专利说明】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气发生进样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阀的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适用于原子荧光检测砷、镉、铅、汞、硒等痕量及超痕量元素。
【背景技术】
[0002]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进样精度好,重复性高,无流路脉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原子荧光光谱仪的进样系统。专利号为ZL01274858.7和ZL200920106310.6的专利均采用了双注射泵顺序注射进样技术,使用多个高压流路阀实现进样过程中的流路切换,但是高压流路阀具有成本较高且电机驱动带来的噪声较大的缺点。申请号为201220225082.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注射泵CVG进样装置,但是并没有采用基于顺序注射原理的流路系统,存在记忆效应大,扩散严重、工作流程复杂和流路系统过于繁琐等缺点。申请号为201320739983.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顺序注射蒸汽发生系统,但是在流路系统的设计上并没有遵守顺序注射的工作原理,采用将样品环和计量泵直接相连的设计,即使增加了清洗过程,在多次进样过程中也极易发生因样品扩散污染计量泵的情况,由此带来的记忆效应会严重影响后续的分析结果。
[0003]因此,如何将上述现有的问题加以解决,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欲研究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流路复杂、成本高、噪声大、记忆效应严重等问题。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中,包括第一注射泵、第一转接模块、具有三个端口 A、B和C的第一电磁阀、存样环、具有三个端口 D、E和F的第二电磁阀、具有三个端口 G、H和I的第三电磁阀、第二注射泵、第二转接模块、具有三个端口 J、K、L和M的四通混合模块、载流进液管、样品/载流进液管、KBH4进液管和反应管,
[0006]所述第一转接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注射泵上的注射器和第一电磁阀的端口 A相连;第二转接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注射泵上的注射器和第三电磁阀的端口 G相连;存样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的端口 C和第二电磁阀的端口 D相连;第一电磁阀的端口 B和载流进液管相连;第二电磁阀的端口 E和样品/载流进液管相连;第三电磁阀的端口 I和KBH4进液管相连;四通混合模块的端口 J和第二电磁阀的端口 F相连,端口 K和氩气气源相连,端口 L和第三电磁阀的端口 H相连,端口 M和气液分离器之间通过反应管相连。
[0007]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其工作电压为直流12V或24V,接触溶液的介质为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
[0008]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其工作电压为直流12V或24V,接触溶液的介质为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
[0009]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为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其工作电压为直流12V或24V,接触溶液的介质为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
[0010]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中,所述存样环的内容积为
0.5mL ?5mL。
[0011]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注射泵和第二注射泵的针筒材料为亚克力、高硼玻璃、石英、陶瓷或钛合金。
[0012]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中,所述存样环的毛细管内径为 0.5mm ?2.5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3个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替代传统的高压切换阀,在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系统工作的噪声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有效避免了记忆效应,在使用上更加简单和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第一注射泵;2_第一转接模块;3_第一电磁阀;4_存样环;5_第二电磁阀;6-四通混合模块;7_第三电磁阀;8_第二转接模块;9_第二注射泵;10_载流进液管;11-样品/载流进液管;12_反应管;13-KBH4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以及特点能够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将列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18]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示意图,包括第一注射泵1、第一转接模块2、具有三个端口 A、B和C的第一电磁阀3、存样环4、具有三个端口 D、E和F的第二电磁阀5、具有三个端口 G、H和I的第三电磁阀7、第二注射泵9、第二转接模块8、四通混合模块6、载流进液管10、样品/载流进液管11、KBH4进液管13和反应管12。
[0019]其中,第一转接模块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注射泵I上的注射器和第一电磁阀3的端口 A相连;第二转接模块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注射泵9上的注射器和第三电磁阀7的端口 G相连;存样环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3的端口 C和第二电磁阀5的端口 D相连;第一电磁阀3的端口 B和载流进液管10相连;第二电磁阀5的端口 E和样品/载流进液管11相连;第三电磁阀7的端口 I和KBH4进液管13相连;四通混合模块6的端口 J和第二电磁阀5的端口 F相连,端口 K和氩气气源相连,端口 L和第三电磁阀7的端口 H相连,端口 M和气液分离器之间通过反应管12相连。
[0020]所述第一电磁阀3为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其工作电压为直流12V或24V,接触溶液的介质为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在断电状态下,端口 A和端口 B连通,同时端口 A和端口 C断开;在通电状态下,端口 A和端口 B断开,同时端口 A和端口 C连通。
[0021]所述第二电磁阀5为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其工作电压为直流12V或24V,接触溶液的介质为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在断电状态下,端口 D和端口 E连通,同时端口 D和端口 F断开;在通电状态下,端口 D和端口 E断开,同时端口 D和端口 F连通。
[0022]所述第三电磁阀7为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其工作电压为直流12V或24V,接触溶液的介质为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在断电状态下,端口 G和端口 I连通,同时端口 G和端口 H断开;在通电状态下,端口 G和端口 I断开,同时端口 G和端口 H连通。
[0023]上述所使用的第一注射泵I和第二注射泵9的容积为0.1mL~IOmL,第一注射泵I和第二注射泵9的针筒材料为亚克力、高硼玻璃、石英、陶瓷或钛合金材质。
[0024]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5](I)将载流进液管10置于载流杯中,将样品/载流进液管11置于样品杯中,将KBH4进液管13置于KBH4杯中。第一电磁阀3处于断电状态,端口 A和端口 B连通;第二电磁阀5处于断电状态,端口 E和端口 D连通;第三电磁阀7处于断电状态,端口 G和端口 I连通。
[0026](2)第一注射泵I驱动其注射器依次通过第一转接模块2、第一电磁阀3的端口 A、第一电磁阀3的端口 B、载流进液管10吸取2.0mL载流溶液至注射器中;第二注射泵9驱动注射器依次通过第二转接模块8、第三电磁阀7的端口 G、第三电磁阀7的端口 1、1?!14进液管13吸取4.0mL KBH4溶液至注射器中。
[0027](3)给第一电磁阀3供电,其端口 A和端口 B断开,和端口 C连通。
[0028](4)第一注射泵I驱动 其注射器依次通过第一转接模块2、第一电磁阀3的端口 A、第一电磁阀3的端口 C、样品/载流进液管11吸取1.0mL样品溶液至存样环4中。
[0029](5)将样品/载流进液管11自样品杯中转移至载流杯中;
[0030](6)第一注射泵I驱动其注射器依次通过第一转接模块2、第一电磁阀3的端口 A、第一电磁阀3的端口 C、样品/载流进液管11吸取1.5mL载流溶液至存样环4中。
[0031](7)给第二电磁阀5供电,其端口 D和端口 E断开,和端口 F连通。给第三电磁阀7供电,其端口 G和端口 I断开,和端口 H连通。
[0032](8)第一注射泵I推动其注射器中的载流、存样环4中样品和载流通过第二电磁阀5的端口 D和端口 F至四通混合模块6的端口 J。第二注射泵9推动其注射器中的KBH4通过第三电磁阀7的端口 G和端口 H至四通混合模块6的端口 L。
[0033](9)气源的氩气自四通混合模块6的端口 K和来自端口 J以及端口 L的液体混合;
[0034](10)混合后的液体在氩气的携带下在反应管中完成蒸气发生反应,进入气液分离器。
[00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顺序注射流路系统而言,以电磁阀替代高压流路切换阀,在保证流路系统自动化程度的同时,大大节省了成本;由于不需要像高压流路切换阀那样需要电机驱动阀体进行流路切换,系统噪声得以有效改善,同时系统功耗也得以大幅降低。在流路系统设计上,严格控制扩散效应和记忆效应,杜绝了样品溶液进入注射器导致的污染问题。
[003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注射泵、第一转接模块、具有三个端口 A 口、B 口和C 口的第一电磁阀、存样环、具有三个端口 D 口、E 口和F 口的第二电磁阀、具有三个端口 G 口、H 口和I 口的第三电磁阀、第二注射泵、第二转接模块、具有三个端口 J 口、K 口、L 口和M 口的四通混合模块、载流进液管、样品/载流进液管、KBH4进液管和反应管, 所述第一转接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注射泵上的注射器和第一电磁阀的A 口相连;第二转接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注射泵上的注射器和第三电磁阀的G 口相连;存样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的C 口和第二电磁阀的D 口相连;第一电磁阀的B 口和载流进液管相连;第二电磁阀的E 口和样品/载流进液管相连;第三电磁阀的I 口和KBH4进液管相连;四通混合模块的J 口和第二电磁阀的F 口相连,K 口和氩气气源相连,L 口和第三电磁阀的H 口相连,M 口和气液分离器之间通过反应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其工作电压为直流12V或24V,接触溶液的介质为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其工作电压为直流12V或24V,接触溶液的介质为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磁阀为两位三通型介质隔离阀,其工作电压为直流12V或24V,接触溶液的介质为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样环的内容积为0.5mL?5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泵和第二注射泵的针筒材料为亚克力、高硼玻璃、石英、陶瓷或钛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电磁阀的顺序注射蒸气发生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样环的毛细管内径为0.5mm?2.5mm。
【文档编号】G01N21/64GK203616252SQ201320817675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梁敬, 侯爱霞, 董芳, 王庆, 陈璐, 杨名名, 张锦茂 申请人: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