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621888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称重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整车大称台和称重控制器,整车大称台上集成一轴重称,整车大称台和轴重称上设置均设有多个称重传感器,多个称重传感器均与称重控制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称重控制器中读出单车过车时整车大称台称出的精确整车重量,同时读出轴重称测量重量;计算出速度修正系数,重复多次,得出不同速度段的速度修正系数;计算出车辆通过轴重称的速度v=s/t;得出该速度对应的速度修正系数;计算跟车时的车辆真实重量。本发明优点是,利用整车大称台称的高精度对轴重称中的速度因素影响进行速度修正,达到了准确称量轴重,从而获取准确整车重量的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称重测量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加大对超限车辆的治理力度,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车道和开发式收费站收费车道均安装了动态称重设备,传统的轴重式动态称重设备虽然具有检测速度快,可获得每个轴轴载质量的优点,但由于传统的轴重式动态称重系统是依据各个轴载的重量获得车辆的总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受速度以及冲称和跳称的因素影响很大,造成车辆称重结果与实际不符,通过行费漏收或产生争议,而相关政策法规又对冲跳秤无明确的界定标准,无法约束此行为;同时,动态秤生产厂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秤台前后路边平整度不好等问题也是导致目前产生称重结果争议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目前动态称重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收费车道称重设备实施改造,积极推广整车式称重系统(静态秤),实行动静态结合,以静为主,提高称重精度,有效遏制冲跳秤等现象。但是整车式在动态跟车时,因为车辆没有单独停留在整车大称台上的机会,因此无法准确的获取整车的重量。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利用跟车车辆在上称台触发光幕后,记录下一个整车的当前重量(a),然后再该车完全上称台后,记录下当前重量(b),再记录下改车辆从上称后到离开这段时间的称台下降的重量(C),车辆的重量=(a+b-c)。但是该重量在前后辆车同时上下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干扰,从而计算不到一个真实的重量。大大的影响了称重精度,传统的方式只适用于单车过称的情况。影响了车辆通行缴费的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及方法,利用整车大称台称的高精度对轴重称中的速度因素影响进行速度修正,解决了跟车时的轴重精度问题,达到了准确称量轴重,从而获取准确整车重量的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包括整车大称台和称重控制器,所述整车大称台上集成一用于称量轴重的轴重称,所述整车大称台和轴重称上设置均设有多个称重传感器,所述多个称重传感器均与称重控制器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整车大称台上设有十个称重传感器,所述十个称重传感器并联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轴重称上设有四个称重传感器,所述四个称重传感器并联连接。
[0007]—种利用上述装置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①、在称重控制器中读出单车过车时整车大称台称出的精确整车重量(weightA),同时称重控制器中读出轴重称测量重量(weighB);计算出速度修正系数β= (weightA/weithB),重复多次,得出不同速度段的速度修正系数β ;[0009]②、计算出车辆通过轴重称的速度V:
[0010]v=s/t ;其中,s为轴重称的长度;t为车辆经过轴重称的时间;
[0011]③、得出该速度V对应的速度修正系数β’ ;
[0012]④、跟车时的车辆真实重量G=WeighBX β ’。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经过轴重称的时间t为车辆压上轴重称的时间到车辆离开轴重称的时间。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上述结构后,利用单车通过整车大称台时读取出整车大称台上的重量及轴重称上的重量,从而得出速度修正系数;同时利用轴重称计算出车辆通过轴重称的速度,看该速度落在那个速度段,以及该速度段对应的速度修正系数,因此,跟车时车辆的真实重量为每个速度段轴重称称出的重量乘以该速度段对应的速度修正参数,因此,该装置以及方法可在跟车的情况下准确的测得车辆的真实重量,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收费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的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包括整车大称台I和称重控制器3,所述整车大称台I上集成一用于称量轴重的轴重称2,所述整车大称台I和轴重称2上设置均设有多个称重传感器4,所述多个称重传感器4均与称重控制器3连接。利用单车通过整车大称台I时读取出整车大称台I上的重量及轴重称2上的重量,从而得出速度修正系数;同时利用轴重称2计算出车辆通过轴重称2的速度,看该速度落在哪一个速度段,以及该速度段对应的速度修正系数。跟车时车辆的真实重量为每个速度段轴重称2称出的重量乘以该速度段对应的速度修正参数,因此,该装置以及方法可在跟车的情况下准确的测得车辆的真实重量,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收费效率。
[0019]该装置在传统整车大称台I的基础上集成了一个称量轴重的轴重称2。在无跟车的情况下,使用的是大称台的整车重量,而在连续跟车无法有车辆单独停留在整车大称台I的情况下,利用轴重称2数出轴数和计算出轴重,累加后就可以获取到整车的重量,但是由于轴重称2的精度受车辆速度的影响,这种方法得到的整车重量不准确,需要对速度进行分段,且测出每个速度段的速度修正系数。且分段越多,对应每个速度段的范围越窄,测得的车辆重量就越准确。
[0020]其中,所述整车大称台I上设有十个称重传感器4,所述十个称重传感器4并联连接。
[0021]其中,所述轴重称2上设有四个称重传感器4,所述四个称重传感器4并联连接。
[0022]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首先,在称重控制器中读出单车过车时整车大称台I称出的精确整车重量(weightA),同时称重控制器中读出轴重称2测量重量(weighB);计算出速度修正系数β =(weightA/weithB),如此以不同的速度段重复多次,得出不同速度段的速度修正系数β ;然后在相同的速度段重复多次,得到多个速度修正系数求平均值,使得该速度段的速度修正系数更加准确。随着采样的样本越来越多,该修正系数会越来越准确。
[0024]其次,计算出车辆通过轴重称2的速度V:
[0025]v=s/t ;其中,s为轴重称2的长度;t为车辆经过轴重称2的时间;
[0026]然后,得出该速度V对应的速度段及该速度段的速度修正系数β ’ ;
[0027]最后,跟车时的车辆真实重量G=WeighBX β ’。
[0028]其中,所述车辆经过轴重称2的时间t为车辆压上轴重称2的时间到车辆离开轴重称2的时间。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包括整车大称台(I)和称重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大称台(I)上集成一用于称量轴重的轴重称(2),所述整车大称台(I)和轴重称(2)上设置均设有多个称重传感器(4),所述多个称重传感器(4)均与称重控制器(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大称台(I)上设有十个称重传感器(4 ),所述十个称重传感器(4 )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重称(2)上设有四个称重传感器(4),所述四个称重传感器(4)并联连接。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装置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称重控制器中读出单车过车时整车大称台(I)称出的精确整车重量(weightA),同时称重控制器中读出轴重称(2)测量重量(weighB);计算出速度修正系数β= (weightA/weithB),重复多次,得出不同速度段的速度修正系数β ; ②、计算出车辆通过轴重称(2)的速度ν: V=s/t ;其中,S为轴重称(2)的长度;t为车辆经过轴重称(2)的时间; ③、得出该速度ν对应的速度修正系数β’ ; ④、跟车时的车辆真实重量G=WeighBXβ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动态跟车时轴重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经过轴重称(2)的时间t为车辆压上轴重称(2)的时间到车辆离开轴重称(2)的时间。
【文档编号】G01G19/03GK103791992SQ201410064450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王陈, 唐廷烨 申请人:重庆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