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4749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包括:底座、电磁固定装置、套筒紧固装置、定位对中装置和钻孔装置,电磁固定装置的电磁盘依靠通电后产生的磁性吸附在铁磁物体表面,避免了传统的粘贴固定方式对铁磁物体的表面应力造成影响;电磁固定装置的调位螺栓分别与底盘和电磁盘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使得对中过程方便快捷;套筒紧固装置通过相同的环向固定方式对定位对中装置和钻孔装置进行固定,保证了钻头与应变花的钻点始终对应;钻孔装置的钻头推进器能够使钻头逐级沿深度方向推进,达到盲孔法所要求的逐层推进,便于控制进给量;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操作误差、增加操作的便利性并提高测量的精度。
【专利说明】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应力测定领域,涉及一种钻孔仪器。
【背景技术】
[0002]残余应力是在无论构件是否承受外部载荷的状态下仍以平衡状态存在于整个构件内部的应力,当构件内部的应力平衡被破坏时,构件会产生宏观的尺寸变化。在某些构件的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当的残余应力,从而降低构件的疲劳强度,产生应力腐蚀,失去尺寸精度,导致构件的变形、开裂,甚至可能造成灾难性的事故;另一方面,有时候也会有目的地对构件增添适当的并且分布合理的残余应力,提高构件的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的能力,从而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对构件进行残余应力的测量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用于测定残余应力的方法有很多,总体上可分为无损检测法和有损检测法。盲孔法由于对构件的破坏度极小,不影响构件的正常使用,因此被认为是近无损检测法,在国外的残余应力测试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美国还出台了针对盲孔法的ASTM E837-08标准,该标准适用于高速钻孔装置测试残余应力。
[0004]然而,目前国内采用盲孔法测定残余应力的仪器普遍为低速钻孔装置,不仅不能适用ASTM E837-08标准,还具有以下缺点:
[0005]第一、在钻孔之前,钻孔装置的三脚架需要通过固体胶粘合在构件的表面,以防止钻孔装置在钻孔时发生振动,影响钻孔效果。但是由于固体胶是人工涂布的,厚度可能不均一,三脚架可能发生倾斜,从而影响对中;另外,在钻孔完毕后,需要强制将三脚架与构件的表面相分离,这可能影响构件表面形状,对构件表面的残余应力带来影响,引入人为误差。
[0006]第二、用于对中的放大镜的物镜和目镜的距离是固定的,在调焦时需要整体上下移动放大镜以调整物镜和应变花之间的距离,操作起来不方便。
[0007]第三、对中用的放大镜和钻机与三脚架的紧固各自采用不同的螺栓来拧紧固定,在将放大镜更换为钻机时,若用来紧固放大镜的螺栓的拧紧程度与用来紧固钻机的螺栓的拧紧程度不同,则在放大镜对中并更换钻机后,钻机的钻头可能偏离三脚架的中心轴线,这可能无法保证钻头的对中性,导致钻孔出现偏差,从而对残余应力的测定产生影响。
[0008]第四、目前用来钻孔的钻孔装置多为低速钻孔装置,一般不具有连续进给的功能,需要使用不同厚度的垫片提前设置钻削深度,对推进深度控制带来一定的限制,而且也会引入人为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安装测量、准确调节对中并且提供连续可靠的进给深度控制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下方的电磁固定装置,该电磁固定装置具有多个贯穿底座的调位螺栓以及与调位螺栓一一对应连接且依靠通电后产生的磁性吸附在铁磁物体表面的电磁盘,调位螺栓贯穿底座的部分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调位螺栓的螺杆自由端可转动地结合在所述电磁盘上。
[0012]上述底座外形为正三棱柱,调位螺栓有三个,三个调位螺栓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三个角上。
[0013]上述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还包括贯通底座的中央区域且与底座一体形成的支承套筒,支承套筒的中央通孔对准铁磁物体表面欲钻孔区域上预先贴好的应变花。
[0014]上述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还包括与支承套筒一体形成的螺纹套筒以及与螺纹套筒的顶部螺纹连接的套筒紧固装置,该套筒紧固装置具有小孔径朝上的圆锥套筒和设置于圆锥套筒内部且具有弹性的锥形橡胶筒,锥形橡胶筒的底部连成一体,锥形橡胶筒的顶部分成可聚拢或散开的四部分,当圆锥套筒作接近底座的旋转运动时,锥形橡胶筒的顶部作聚拢动作,当圆锥套筒作远离底座的旋转运动时,锥形橡胶筒的顶部作散开动作。
[0015]上述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还包括与套筒紧固装置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对中装置,该定位对中装置包括镜筒以及与镜筒的中部螺纹连接的外套筒,镜筒贯穿锥形橡胶筒、螺纹套筒、圆锥套筒、支承套筒和底座并且对准应变花,外套筒的外径大于处于聚拢状态的锥形橡胶筒顶部的内径并且小于处于散开状态的锥形橡胶筒顶部的内径。
[0016]上述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还包括与套筒紧固装置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钻孔装置,该钻孔装置包括带有标尺刻度的钻机套筒、钻机以及用于推进钻机的钻头朝着应变花的钻孔点运动的钻头推进器,标尺刻度沿钻机套筒的长轴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标尺刻度的精度为I毫米。
[0017]上述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的出射光对准应变花。
[0018]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中,首先,因为电磁盘在通电后能够产生磁性并吸附在铁磁物体的表面,在断电后失去磁性并极易从铁磁物体的表面移除,所以电磁盘能够与铁磁物体直接实现电磁固定,而无需通过固体胶粘合在铁磁物体的表面,这样的固定方式不会导致因电磁盘发生倾斜而造成的不易准确对中现象,也不会导致因为需要强制分离电磁盘和铁磁物体而造成的影响铁磁物体等构件的表面形状的问题;其次,因为调位螺栓贯通底座的部分与底座通过产生相对位移的螺纹连接,调位螺栓的螺杆自由端可转动地结合在所述电磁盘上并且在转动时与电磁盘不产生相对位移,所以只需要将底盘上底面上方的螺杆长度调为一致,即可保证底座与铁磁物体的表面平行,不仅能够保证钻孔的垂直性,使得测得的残余应力是真正沿深度分布较为准确的应力,而不是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应力,还能够使得对中过程方便快捷;最后,因为钻孔装置的钻头推进器能够使钻头逐级沿深度方向推进,达到盲孔法所要求的逐层推进,所以便于控制进给量和提高测量的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了定位对中装置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筒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镜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了钻孔装置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6的A部位放大拆解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电磁盘1、头部2、底座3、照明装置4、套筒紧固装置5、定位对中装置6、钻机7、钻头推进器8、钻孔装置9、钻头10、支承套筒11、电磁固定装置12、第一导线13、调位螺栓14、光滑圆套筒15、圆锥套筒16、锥形橡胶筒17、镜筒18、外套筒19、目镜20、物镜21锯齿槽22、标尺刻度23、保护套筒24、薄套筒25、厚套筒26、蜗杆27、蜗轮28、蜗杆头部29、第二导线30、第三导线31、螺纹套筒32、第一部件33、第二部件34和第三部件35。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0]实施例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用于对具有铁磁性的物体(铁磁物体)表面上的某一区域进行钻孔,以便操作人员采用盲孔法对被钻孔处的残余应力进行测定。如图1所示,该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底座3、电磁固定装置12、支承套筒11、螺纹套筒32、套筒紧固装置5、定位对中装置6、钻孔装置9和照明装置4。
[0032]底座3的外形为扁平状的正二棱柱。
[0033]如图2所示,电磁固定装置12用于将整个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电磁固定在铁磁物体的表面,其具有多个电磁盘I和多个调位螺栓14。
[0034]电磁盘I位于底座3的下方,呈圆柱状,其顶端预留有与外部电源相连的第一导线13。电磁盘I在通电后能够产生磁性并依靠磁力吸附在铁磁物体的表面上欲钻孔的区域。电磁盘I与铁磁物体采用电磁固定,而不采用固体胶粘合,这样的固定方式不会导致因涂的固体胶厚度不均匀而造成的电磁盘发生倾斜从而进一步造成的不易准确对中现象,也不会导致因为需要强制分离电磁盘I和铁磁物体而造成的影响构件表面形状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造成的表面残余应力受影响的现象。
[0035]调位螺栓14与电磁盘I是一一对应连接的,故调位螺栓14的数量等于电磁盘I的数量。本实施例中的调位螺栓14有三个,三个调位螺栓14分别位于底座3的三个角上。每个调位螺栓14的头部2位于底座3的上方,每个调位螺栓14的螺杆均垂直向下贯穿底座3。螺杆贯穿底座3的部分与底座3螺纹连接,这样调位螺栓14在旋转时头部2与底座3产生相对位移;螺杆的自由端可转动地结合在电磁盘I上,这样调位螺栓14在旋转时电磁盘I与底座3不产生相对位移。电磁盘I的顶部中央开设有圆柱形凹陷处,该圆柱形凹陷处的内侧表面设有环形内凹槽,调位螺栓14的螺杆的自由端也设有与环形内凹槽对应的环形突起,这样,螺杆自由端的环形突起卡进环形内凹槽内便可与电磁盘I发生不产生相对位移的转动。调位螺栓14的螺杆与底座3和电磁盘I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其目的是保证底座3的下底面和铁磁物体的上表面的间距只取决于三个螺杆与电磁盘I的螺纹连接,这样只需要将底盘3上底面上方的螺杆长度调为一致,便能保证底座3与铁磁物体的表面上欲钻孔的区域相互平行,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钻孔的垂直性,使得测得的残余应力是真正沿深度分布较为准确的应力,而不是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应力,还能够便于定位对中装置6的对中。
[0036]支承套筒11位于底座3的中央区域的上方,垂直向下贯通底座3的中央区域,在制造时与底座3 —体形成。支承套筒11为中空的圆柱形,其对称轴与底座3的对称轴相重合。当电磁盘I的表面被调整为与铁磁物体的表面上欲钻孔的区域相互平行时,支承套筒11的中央通孔对准事先在欲钻孔的区域上贴好的应变花。
[0037]螺纹套筒32位于支承套筒11的上方,其直径大于支承套筒11的直径,其侧面设有外螺纹。在加工制造时底座3、支承套筒11和螺纹套筒32这三部分是一体成型的。
[0038]照明装置4设置在底座3上,采用LED灯管照明,其出射光对准应变花,为光学对中以及钻孔操作提供灯光补充,技术符合相关LED国际照明标准。照明装置4通过第二导线30连接到外部电源上。
[0039]如图3所示,套筒紧固装置5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螺纹套筒32的顶部,包括从上而下依次排列的锥形橡胶筒17、圆锥套筒16和光滑圆套筒15。光滑圆套筒15的形状为中空圆柱,外侧面光滑,内侧面设有与螺纹套筒32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故光滑圆套筒15能够在螺纹套筒32上作转动,从而接近或远离底座3。圆锥套筒16的形状为中空圆锥,其外侧面和内侧面均光滑。该圆锥套筒16的小孔径朝上,大孔径朝下,其底部与光滑圆套筒15的顶部通过螺栓相连接,即在光滑圆套筒15的底部的筒壁上自下而上打三个螺旋孔,三个螺旋孔的位置在平面图上形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点,同时在圆锥套筒16的底部对应位置打三个具有一定深度的螺旋孔,安装组配时可以分别通过用三根螺杆将光滑圆套筒15和圆锥套筒16连接起来。这样与光滑圆套筒15和圆锥套筒16在制作时一体成型相比,不仅容易放入锥形橡胶筒17,还便于拆卸和更换锥形橡胶筒17。圆锥套筒16的底部的外径等于光滑圆套筒15顶部的外径,但是其底部的内径大于光滑圆套筒15顶部的外径,从而光滑圆套筒15的壁厚大于圆锥套筒16的壁厚,这样锥形橡胶筒17的底部就坐落在光滑圆套筒15的顶部。锥形橡胶筒17置于圆锥套筒16内,具有弹性,小孔径朝上,大孔径朝下。该锥形橡胶筒17的底部连成一体,坐在光滑圆套筒15的顶部壁上;锥形橡胶筒17的顶部分成可聚拢或散开的四部分。当圆锥套筒16在光滑圆套筒15的带动下作接近底座3的旋转运动时,圆锥套筒16上部的开口挤压锥形橡胶筒17,使得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四部分作聚拢动作,最后处于聚拢状态;反之,当圆锥套筒16在光滑圆套筒15的带动下作远离底座3的旋转运动时,圆锥套筒16上部的开口推动锥形橡胶筒17上移,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四部分由于不再受到圆锥套筒16上部的束缚而在弹性作用下作散开动作,最后处于散开状态。
[0040]如图4所示,定位对中装置6与套筒紧固装置5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用于实现对中,即、使得底座3、支承套筒11、螺纹套筒32、套筒紧固装置5和随后安装的钻孔装置9的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包括镜筒18和外套筒19。镜筒18的两端分别设置了具有固定间距的目镜20和物镜21,其中间部分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外套筒19为具有内螺纹的中空圆柱,该内螺纹与镜筒18中间部分的外螺纹相配合。因此,镜筒18能够在外套筒19上作转动。并且,因为光滑圆套筒15的壁厚大于圆锥套筒16的壁厚,所以外套筒19能够坐落在光滑圆套筒15的内部筒壁上部。当定位对中装置6未安装在锥形橡胶筒17上时,夕卜套筒19的外径大于处于聚拢状态的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内径并且小于处于散开状态的锥形橡胶筒17的顶部的内径,因此,当定位对中装置6安装在套筒紧固装置5上时,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四部分由于发生形变产生的反作用力将外套筒19限制并紧固在其内。在安装定位对中装置6之前,旋转光滑圆套筒15使其作远离底座3的旋转运动,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四部分作散开动作,内径增大;待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内径大于外套筒19的外径时,将定位对中装置6的镜筒18依次贯穿锥形橡胶筒、圆锥套筒、支承套筒和底座并使物镜对准应变花,同时外套筒19也坐落在光滑圆套筒15的顶部;接着旋转光滑圆套筒15使其作接近底座3的旋转运动,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四部分作聚拢动作,内径减小;待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内径小于外套筒19的外径时,即实现对定位对中装置6的安装紧固。镜筒18和外套筒19的相对旋转运动能够实现镜筒18的物镜与应变花的距离的调节,使得应变花在操作者眼中的成像清晰,此为对焦过程。因为镜筒18和外套筒19通过螺纹连接,所以只需要旋转镜筒18就能改变物镜与应变花的距离,而不需再整体上下移动镜筒18,简化了调焦过程。
[0041]如图5和图6所示,钻孔装置9与套筒紧固装置5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用于对应变花上的钻孔点进行钻孔,包括带有标尺刻度的钻机套筒、钻机7和钻头推进器8。钻机套筒的外表面带有标尺刻度23,该标尺刻度23沿钻机套筒的长轴方向延伸,精度为I毫米。如图7所示,钻机套筒的外表面特定区域设有三个锯齿槽22,这三个锯齿槽22均匀分布在钻机套筒的外表面上,即、它们的中点依次相连成等边三角形。钻机7通过第三导线31与外部电源相连。钻头推进器8用于推进钻机7的钻头10朝着应变花的钻孔点运动,由保护套筒24和蜗杆传动件组成。保护套筒24由第一部件33、第二部件34和第三部件35这三个部件拼接而成,每个部件又分别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构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制造时一体成型,上半部分的厚度大于下半部分,三个上半部分拼接完毕后形成厚套筒26,三个下半部分拼接完毕后形成位于厚套筒26下部的薄套筒25。保护套筒24采用拼接方式安装是为了便于安装蜗杆传动件,蜗杆传动件位于厚套筒26内,为由蜗杆27和蜗轮28组合而成的结构。蜗杆27为圆柱形蜗杆,蜗轮28与钻机7上的锯齿槽22相啮合。钻孔装置9的安装方式和定位对中装置6的安装方式一样。当钻孔装置9未安装在锥形橡胶筒17上时,钻孔装置9的薄套筒25的外径大于处于聚拢状态的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内径并且小于处于散开状态的锥形橡胶筒17的顶部的内径,因此,当钻孔装置9安装在锥形橡胶筒17上时,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四部分由于发生形变产生的反作用力将薄套筒25限制并紧固在其内。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对中装置6和钻孔装置9采用相同的方式固定在套筒紧固装置5中,而并非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固定,所以能够避免在把定位对中装置6更换为钻孔装置9时影响钻头的对中性。钻孔装置9的工作原理为公知技术。钻机套筒的外表面带有标尺刻度23,可以通过标尺刻度23来控制钻削深度,使每次的钻削深度保持一致,这样减少了每次钻削的人为误差,提高了应力计算时的精度。
[0042]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对应变花上的钻孔点钻孔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0043]第一步、在铁磁物体表面欲测定残余应力的区域贴上应变花,将三个电磁盘I放在应变花的周围,用调位螺栓14调整底座3的位置,使得底座3与铁磁物体的表面平行;
[0044]第二步、将定位对中装置6依次经过套筒紧固装置5和支承套筒11,最终插入三角底座3的中间的孔洞,待定位对中装置6的外套筒19坐落在光滑圆套筒15上时,旋转套筒紧固装置5的光滑圆套筒15,使得圆锥套筒16作接近底座3的旋转运动,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四部分作聚拢动作,包裹住外套筒19,从而将定位对中装置6固定在套筒紧固装置5上;
[0045]第三步、打开照明装置4,边观察目镜20中的十字标记边旋转镜筒18,直至目镜20中的十字标记和应变花变得清晰,然后平行移动底座3和电磁盘I,直至十字标记的十字交叉点与应变花的钻孔点相重合;
[0046]第四步、通过第一导线13给电磁盘I通电,电磁盘I与铁磁物体表面通过磁性紧固粘接在一起,然后逆向旋转套筒紧固装置5的光滑圆套筒15,使得圆锥套筒16作远离底座3的旋转运动,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四部分作散开动作,待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内径大于定位对中装置6的外套筒19的外径时取出定位对中装置6 ;
[0047]第五步、将钻孔装置9依次经过套筒紧固装置5和支承套筒11,最终插入三角底座3的中间的孔洞,待钻孔装置9的薄套筒25坐落在在光滑圆套筒15上时,按照与(2)同样的步骤将钻孔装置9固定在套筒紧固装置5上;
[0048]第六步、旋转钻头推进器8的蜗杆头部29,调节钻头10的竖向位置直至钻头10刚好与应变花的钻孔点接触,记录厚套筒26的上表面在标尺刻度23上对应的刻度值,调节钻机7至适当钻速并开始钻孔,在钻孔过程中,通过旋转蜗杆27并观察厚套筒26的上表面在标尺刻度23上对应的刻度值来控制钻孔的推进深度;
[0049]第七步、待推进深度达到规定的深度后完成钻孔过程,逆向旋转套筒紧固装置5的光滑圆套筒15,使得圆锥套筒16作远离底座3的旋转运动,锥形橡胶筒17顶部的四部分作散开动作,然后取出钻孔装置9 ;
[0050]第八步、对电磁盘I断电,此时电磁盘I的磁性消失,本次钻孔过程结束。
[0051]本实施例中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适用于采用盲孔法测定各种具有铁磁性的厚度板件的残余应力,与现有仪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52]1.采用电磁固定装置可以实现钻孔装置与钢板等厚度板件表面的快速固定和分离,更加便于对多个应力点连续测定和快速测定,提高测试的效率;
[0053]2.套筒紧固装置采用环向固定,能够保证支承套筒、套筒紧固装置和定位对中装置或者支承套筒、套筒紧固装置和钻孔装置的中心始终在一条线上,有效确保在切换定位对中装置和钻孔装置时,钻头与应变花的钻点始终对应;
[0054]3.定位对中装置采用螺栓结构,通过拧动镜筒,能够使镜筒相对于外套筒上下移动,提闻了调焦的效率,实现快速对中的目的;
[0055]4.钻头推进器能够使钻头逐级沿深度方向推进,达到盲孔法所要求的逐层推进,通过标尺刻度上的刻度值可以直观地了解进给深度,便于控制进给量,满足残余应力沿深度方向的测定,并能提高测量的精度。
[0056]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的电磁固定装置,该电磁固定装置具有多个贯穿所述底座的调位螺栓以及与所述调位螺栓一一对应连接且依靠通电后产生的磁性吸附在铁磁物体表面的电磁盘,所述调位螺栓贯穿所述底座的部分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位螺栓的螺杆自由端可转动地结合在所述电磁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形为正三棱柱,所述调位螺栓有三个,所述三个调位螺栓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三个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通所述底座的中央区域且与所述底座一体形成的支承套筒,所述支承套筒的中央通孔对准所述铁磁物体表面欲钻孔区域上预先贴好的应变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支承套筒一体形成的螺纹套筒以及与所述螺纹套筒的顶部螺纹连接的套筒紧固装置,该套筒紧固装置具有小孔径朝上的圆锥套筒和设置于所述圆锥套筒内部且具有弹性的锥形橡胶筒,所述锥形橡胶筒的底部连成一体,所述锥形橡胶筒的顶部分成可聚拢或散开的四部分,当所述圆锥套筒作接近所述底座的旋转运动时,所述锥形橡胶筒的顶部作聚拢动作,当所述圆锥套筒作远离所述底座的旋转运动时,所述锥形橡胶筒的顶部作散开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套筒紧固装置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对中装置,该定位对中装置包括镜筒以及与所述镜筒的中部螺纹连接的外套筒,所述镜筒贯穿所述锥形橡胶筒、所述圆锥套筒、所述螺纹套筒、所述支承套筒和所述底座并且对准所述应变花,所述外套筒的外径大于处于聚拢状态的所述锥形橡胶筒顶部的内径并且小于处于散开状态的所述锥形橡胶筒顶部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套筒紧固装置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钻孔装置,该钻孔装置包括带有标尺刻度的钻机套筒、钻机以及用于推进所述钻机的钻头朝着所述应变花的钻孔点运动的钻头推进器,所述标尺刻度沿所述钻机套筒的长轴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刻度的精度为I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残余应力测定用钻孔仪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的出射光对准所述应变花。
【文档编号】G01L1/00GK203772455SQ201420076765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发明者】刘玉擎, 王佳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